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记录表
第 壹 页
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讲解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溶液的制备参加人员培训内容纪要:(一)溶液制备的基础知识:1.实验室用水的要求:2.化学试剂和标准物质(前面已讲过);3.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溶液的浓度是指一定量的溶液(或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用A代表溶剂,用B代表溶质。食品检验中常用的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1)B的质量分数(2)B的质量浓度(3)B的体积分数(4)比例浓度:比例浓度第一种表示:容量比浓度;比例浓度第二种表示:质量比浓度(5)B的物质的量浓度(一)标准溶液的种类1.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2.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3.pH测量用标准缓冲液。(二)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1.一般规定:(1)配制标准溶液用水,至少应符合GB/T 6682-2008中三级水的规格。(2)所用试剂纯度应在分析纯以上,标定所用的基准试剂应为容量分析工作中使用的基准试剂。(3)所用分析天平及砝码应定期检定。(4)所用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均需定期校正,校正方法按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中规定进行。(5)制备标准溶液的温度系指20℃时的浓度,在标定的使用时,如温度有差异,应按GB/T 601-2016中附录A进行补正。(6)标定标准溶液时,平行试验不得少于8次,两人各作4次平行测定,检测结果在按GB/T 601-2016规定的方法进行数据的取舍后取平均值,浓度值取4位有效数字。(7)凡规定用“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测定浓度时,不得略去其中任何一种,浓度值以标定结果为准。(8)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mol/L的标准溶液时,应于临用前将浓度高的标准溶液用煮沸并冷却了纯水稀释,必要时重新标定。(9)碘量法反应时,溶液温度不能过高,一般在15~20℃之间进行。(10)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个月。2.配制和标定方法:(1)直接配制法(2)标定法:①直接标定法②间接标定法③比较法3.配制溶液的注意事项:(1)配制溶液的蒸馏水一定要达到规定标准,防止水中杂质影响实验结果。(2)称量要准:(3)配制标准溶液时,需要干燥的试剂或基准物(根据标准中的具体要求)一定要进行烘干后方可使用,而且要在烘干后尽快使用。(4)自制的配制用水可以用电导率测定。4.安全注意事项。(三)介绍几种常用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方法及注意事项:1. 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2. 0.1mol/L盐酸标准溶液3. 0.1mol/L银标准溶液 记录员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