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朝鲜族与蒙古族称赞应答言语行为对比研究

朝鲜族与蒙古族称赞应答言语行为对比研究

来源:华佗小知识
品位·经典

Yu yan wen zi

语言文字朝鲜族与蒙古族称赞应答言语行为对比研究

○全 景

(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摘 要】 比较不同民族的言语行为有助于我们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差异,进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本文旨在考察朝鲜族大学生与蒙古族大学生的称赞应答言语行为方式与策略,进而对两个民族称赞应答言语行为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异同点。

【关键词】 朝鲜族;……蒙古族;……称赞应答

语言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的熏陶下,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化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内涵。人与人沟通时,根据彼此之间的亲密程度,言语行为会有所差异。在日常生活中,称赞是人们人际交往中必须用到的言语行为。称赞语是一种配对性结构,即被称赞的一方必须对称赞做出某种反应,但由于受本民族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的策略不尽相同,呈现各自的特点。

许多学者对称赞应答言语行为进行了研究。本体研究主要有周先武、曹庆慧、施仁娟、乔艳

[5]

[6]

[7]

[1]

[2]

[3]

[4]

一、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的类型与策略Herbert[8]的研究把称赞应答策略细化为十二类,分别是感谢、评论接受、称赞升级、转移称赞、回敬称赞、限定称赞、否定称赞、弱化称赞、质疑称赞、评论来历、不予表态、其他理解。本文参照Herbert[9]的分类标准,如表1,重新划分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的类型与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

表1 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类型与策略

称赞应答策略

子策略感谢

接受

评论接受称赞升级赞同回避

回赞对方决心/约定劝诱愿望弱化称赞质疑称赞否定称赞限定称赞推辞转移话题无应答感谢

接受

评论接受称赞升级赞同回避

中立

回赞对方决心/约定劝诱愿望弱化称赞质疑称赞否定称赞限定称赞推辞转移话题无应答

例谢谢

能帮的情况下,我一定会帮当然/我是不是做得很好

我也这么认为

如果是别人,我也会帮的你不是也帮了不少人嘛下次我们一起帮助别人吧你也可以帮助别人呀希望对大家有一点点帮助这也不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儿

你真的这么觉得?我并没有这么想

我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个了

没什么好的转移话题微笑/点头

谢谢

能帮的情况下,我一定会帮当然/我是不是做得很好

我也这么认为如果是别人,我也会帮的你不是也帮了不少人嘛下次我们一起帮助别人吧你也可以帮助别人呀希望对大家有一点点帮助这也不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儿你真的这么觉得?我并没有这么想

我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个了

没什么好的转移话题微笑/点头

等,主要对称赞应答的语体特征、言行策略等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主要有魏宏磊、代芳芳、孙秀秀等,分别对中韩、中英、中日称赞应答言语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前人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对比研究主要集中在与其他国家语言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的对比,目前还没有对中国境内不同民族言语行为进行比较的研究。比较不同民族的言语行为有助于我们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差异,进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本文旨在考察朝鲜族大学生与蒙古族大学生的称赞应答言语行为方式与策略,进而对两个民族称赞应答言语行为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异同点。本文采用语篇补全测试(Discourse…Complement…Test)问卷法,把称赞主题设定为能力及所有物,以亲密度为变量对朝鲜族与蒙古族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策略进行比较分析。在2018年12月15日~22日,以民族大学朝鲜族大学生与蒙古族大学生各100名为调查对象,共发放200份问卷,收集有效问卷197份。

拒绝拒绝中立

【作者简介】 全景,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22

全 景/朝鲜族与蒙古族称赞应答言语行为对比研究

二、朝鲜族与蒙古族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策略对比分析

称赞主题分为能力与所有物,称赞对象以彼此亲密程度分为好朋友和刚认识的朋友,根据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的类型与策略标准进行分类,分析朝鲜族与蒙古族言语行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语篇补全测试(DCT)问卷的内容如表2和表3。

表2 DCT第一题

【问题1】对能力称赞时

当您最好的好朋友/刚认识的朋友看到您和其他人用汉语交流自如时,分别对您说了以下称赞的话,您将如何回答?()

(1)好朋友:哇,你的汉语说得真好!(您)答:

(2)刚认识的朋友:哇,你的汉语说得真好!(您)答:

表3 DCT第二题

【问题2】对所有物称赞时

您穿着新买的衣服去上课,在教室里您最好的朋友和刚认识的朋友分别对您说了以下称赞的话,您将如何回答?()

(1)好朋友:这衣服好漂亮,太适合你啦!(您)答:

(2)刚认识的朋友:这衣服好漂亮,太适合你了!(您)答:

(一)能力

1.亲密度高。亲密度高时,朝鲜族与蒙古族大学生对能力的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策略表现出如下特征:

表4 DCT第一题 亲密度高时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策略

被亲密度高的人受到对能力的称赞时,在朝鲜族大学生使用的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策略中,感谢策略和赞同策略的占比最高,为17.82%;其次是称赞升级策略占14.37%。然而在蒙古族大学生使用的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策略中,占比最高的是称赞升级策略,为17.12%;其次是推辞策略占15.31%,无应答策略占11.71%。

2.亲密度低,见表5的数据。

表5 DCT第一题 亲密度低时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策略

被亲密度低的人受到对能力的称赞时,在朝鲜族大学生与蒙古族大学生使用的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策略中,感谢策略分别占43.59%和33.62%,占比最高。其次是无应答策略分别占13.46%和15.04%。朝鲜族大学生几乎不使用决心/约定策略和劝诱策略,但蒙古族大学生使用决心/约定策略的占比为13.27%,使用率较高。此外,朝鲜族相对于蒙古族更倾向于使用回赞对方策略。

(二)所有物1.亲密度高,见表6。

表6 DCT第二题 亲密度高时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策略

被亲密度高的人受到对所有物的称赞时,在朝鲜族与蒙古族使用的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策略中,称赞升级策略的占比最高,分别为34.78%和22.32%,朝鲜族的使用率相对于蒙古族高12.46%。其次,朝鲜族对赞同策略的使用率较高占24.84%,但蒙古族仅为8.4%。蒙古族使用的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策略中,推辞策略的使用率较高占16.07%,但朝鲜族的使用率仅为1.86%。

2.亲密度低,见表7数据统计。

表7 DCT第二题 亲密度低时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策略

23

全 景/朝鲜族与蒙古族称赞应答言语行为对比研究

被亲密度低的人受到对所有物的称赞时,在朝鲜族与蒙古族使用的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策略中,感谢策略的使用率最高,分别为52.10%和25.86%,但两个民族的使用率相差两倍。其次,朝鲜族对无应答策略的使用率较高,蒙古族对推辞策略的使用率较高,分别为14.37%、15.52%。

三、结 论

本文主要考察了朝鲜族与蒙古族大学生的称赞应答言语行为,把称赞主题设定为能力及所有物,以亲密度为变量对朝鲜族与蒙古族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策略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出了相同点与不同点。

朝鲜族与蒙古族使用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策略的共同点有以下两点:第一,受到对能力的称赞时,亲密度低的情况下,朝鲜族与蒙古族使用最多的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策略是感谢策略,其次是无应答策略。第二,受到对所有物的称赞时,亲密度高的情况下,朝鲜族与蒙古族使用最多的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策略是称赞升级策略;相反,亲密度低的情况下,朝鲜族与蒙古族使用率最高的是感谢策略。

朝鲜族与蒙古族使用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策略的不同点有以下几点:第一,受到对能力的称赞时,亲密度高的情况下,朝鲜族对感谢策略和赞同策略的使用率最高,其次是称赞升级策略;相反,蒙古族对称赞升级策略的使用率最高,其次是推辞策略和无应答策略。第二,受到对能力的称赞时,亲密度低的情况下,朝鲜族几乎不使用决心/约定策略和劝诱策

24

略,但蒙古族对决心/约定策略的使用率较高,朝鲜族更倾向于使用回赞对方策略。第三,受到对所有物的称赞时,亲密度高的情况下,朝鲜族对赞同策略的使用率较高,蒙古族对推辞策略的使用率较高。第四,受到对所有物的称赞时,亲密度低的情况下,朝鲜族对无应答策略的使用率较高,然而蒙古族对推辞策略的使用率较高。

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今后朝鲜族与蒙古族大学生更好的交流,了解彼此的语言文化有一定的帮助。此外,本文的研究对象只限于民族大学的学生,因此,还需要更全面,更深入研究。

[1]周先武.称赞语应答的语体特征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2]曹庆慧.汉语称赞语语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3]施仁娟.初中级汉语口语教材中的“称赞—应答”言语行为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4]乔艳.汉语称赞语应答行为的古今变异及文化内涵[J].现代交际,2018(02).

[5]魏宏磊.韩中称赞语应答的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6]代芳芳.中英文称赞应答语的策略对比研究与跨文化外语教学[J].科教文汇,2017(02).

[7]孙秀秀.中日“称赞—应答”言语行为对比研究[D].扬州大学,2017.

[8]Herbert,R.K.Sex-based differences in compliment behavior[J].Language in Society.1990,19(02).

【参考文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