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当前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中航百安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

中航安白高速乐胜风电场一期项目

当前地方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1年11月7日

当前地方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面对经济危机的影响,扩内需、保增长、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成为宏观的首要目标。于是,保增长成为地方的中心任务,地方为此都出台了很多措施,其中加强招商引资成为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成为其完成保增长任务的法宝。

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内各地区间的招商引资竞争瞬间加剧了。地方为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纷纷将招商引资列为一号工程,各级领导亲自带头找项目、谈项目、促投资。

当前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1.提高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成本

为了完成保增长的中心任务,地方纷纷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有的加大了招商引资活动的规模和频率,有的采取了委托中介机构借力招商的办法,有的设立了招商引资奖励资金,有的出台了招商引资项目优惠,还有的制定了全员招商管理办法,给每个单位每个人员都下达招商引资任务指标。这些措施都伴随着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大量投入,然而,无论地方如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项目的总投资需求是有限的,这种竞争必然

会提高招商引资的工作成本。

2.导致了各地区间的激烈竞争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少公司缩减了投资计划。面对这种形势,地方转而瞄准了国内项目。有的派人常驻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大中城市,寻找投资项目信息。有的制作了内资企业排名清单,逐个打探投资信息。还有实力雄厚的大城市,利用自身优势同国有大中型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争取投资项目。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地区间的激烈竞争。

3.降低了利用外资的质量标准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标志着我国利用外资进入了新时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然而,面对经济危机的影响,部分地区出现了降低标准的苗头。有的地区开始忽视区域定位,敞开欢迎所有外资项目,有的提出了“放宽要求、加快审批、快速投入”的口号。不顾环境和资源压力、只顾经济增长的政绩观重现。

4.增加了地方国企的经营风险

按照商务部的统计资料推算,95%的利用外资配套有内资投资,而内资投资多数来自国有企业。按照正常情况,外方寻找国内合资方需要一个过程,通常需要1-3年。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一些地方通过行政干预加速了这个过程。为争取到外资项目,一些地方开始拉郎配,安排所属国企在原本没有投资计划的情况下同外方合资,有的企业被迫接受了多个项目,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其经营模式被打乱、经营范围被调整、资本结构被改

变,经营风险大大增加。

5.引发了的扭曲落实

一些地方为争夺项目,出台了税收、房租、土地等优惠,部分大城市还针对内资项目制定了户口、住房和教育等照顾。第一类属于补贴,通过给予财政补贴,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首先,这种补贴是没有依据的,这些企业既没有特别贡献,也没有承担超额成本。其次,这种补贴是不公平的,是对平等竞争的破坏。第二类属于照顾,大城市通过提供这些照顾,吸引中西部成熟企业到大城市发展。这既不符合发展中西部的战略,也违背了这些的本意。

当前建议:

1.从的角度分析

(1)改革评估体系,创新考核机制

对地方考核方式不合理是出现前述问题的直接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最为直接的在于改革绩效评估体系,创新绩效考核机制。从前述对地方考核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地方招商引资活动在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利用招商引资活动见效快的特点,抓住重经济绩效的考核特点,在任期内大做文章。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改革绩效评估体系,适当降低经济绩效份额,提升其他方面绩效地位;其次要创新绩效考核机制,地方对自身利益的过分追求,促使地方改变其绩效函数,在经济活动中注意寻求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

(2)制定法规,加强规范引导

事实上,我国自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争夺优惠、争夺补贴资金、争夺投资项目的竞争就一直存在。不同的是,调整取决于改革开放的进程,资金分配取决于国家的财税,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这些问题正逐步缓解,然而,对投资的争夺、尤其是对企业投资的争夺,却始终处于无人管理、无规可循的状态,致使在特殊时期,如面临巨大增长压力的2009年,恶性竞争出现并导致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现实存在的,是地区竞争不可避免的,也是应该予以规范管理的,但目前仍然没有相关的机构负责协调此事。因此,有关经济管理部门,如国家或商务部等,应该重视这个问题,通过制定法规来规范和协调这个问题,以带领和指导地方走出“囚徒困境”。

(3)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地方出于发展地方经济或者其他各种目的,经常会做出违背精神和国家的行为,如地方招商引资中的减免税收行为、提供性住房行为和发达城市吸引中西部成熟企业行为等。这些行为有的是违法行为,如减免税收,除非符合法定情形,地方是无权减免企业税收的。有些是违背精神的,如发达城市吸引中西部成熟企业的行为,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目的在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发达城市却利用自身优势吸引中西部的成熟企业。有的违背了原有的意图,如性住房本来属于民生工程,是提供给中低收入阶层的,却被用来招商引资。对地方的这些行为,应该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和处理力度,以防止这些行为的发生。

2.从地方的角度分析

(1)转变职能、找准角色定位

地方职能的错位和越位是产生前述各种问题的根源,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在于加快职能转变,找准角色定位。目前,地方是区域投资环境的营造者,是市场秩序的监管维护者,是招商引资活动的组织者,也是项目投资合作的主导者。这些角色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市场因素微弱、企业竞争力小、中介组织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组织招商活动和主导项目投资合作来弥补市场失灵是合理的,可在我国已建立市场经济的情况下,仍然参与这些活动,就会从整体上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了。因此,地方应转变职能,逐步退出招商引资活动组织者和项目投资合作主导者的角色,专心做好区域投资环境营造者和市场秩序监管维护者的角色。

(2)转变发展观念、把握方向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实现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经验,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发展特点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即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实现“三个转变”,一要改善分配、提高消费、扩大内需,二要加快一、三产业的发展,三要提高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面对经济危机的压力,提出了扩内需、保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至少有七项是促进“三个转变”的。以上这些思想和,是地方经济工作的指针,地方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必须领会和把握这些思想和,研究招什么商、靠什么招商、怎么招商等问题,都要以此为基础。

(3)培育优势产业,做好宣传推介

那么,一个地区到底应该招什么商,靠什么招商,怎么招商呢?在全国的大环境下,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小环境,都有独特的区域、文化、资源、环境特色,分别制定了自己的区域发展规划。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能在所有的产业都取得优势,在国家总体发展布局的大环境下,从自己的小环境出发,明确区域定位,找准优势产业,这就解决了招什么商的问题。发展优势产业,一要营造好产业氛围,二要制定好产业,三要建造好配套设施,四要提供出优质服务,优势、氛围、、设施、服务,这就是招商的资本。最后,怎么招商呢?有了招商的资本,配以适当的宣传推介,商自然会来的,用不着那些不合理的和措施。明确区域定位,找准优势产业,坚定发展目标,科学招商、科学发展,这既是执行国家的,也是自身长久稳定发展的需要。

中航百安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七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