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

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

来源:华佗小知识
/教学研究/ 10.3969/j.issn.1671—489X.2010.31.027 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 马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愈加强烈。追求完美、高质量的教育己成为当前社会的 一种时尚。选择一所好的学校让孩子去学习和生活已成为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焦点话题。而“择校”的背后,不得不 让学校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能使广大的学生和家长认同一所学校?笔者认为应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 1以德为本,建立良好的校风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的教育工作应以育人 为本,坚持德育为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德,乃立身 之本。因此,办学应树立先成人后成才、培养德才兼备 的人才的理念,坚持以德为本,坚持以德立校,使学校 的校风突出一个德字,使学校的特色体现一德字。建立 良好的校风是办好学校的前提,也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的保证。学校的德育工作应立足长远,有近期目标,有 长远目标,要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校风不但要制度 化、经常化、科学化,而且更要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根深蒂固、经久不衰。在良好校风的影响下,教师能为 人师表,学生能健康发展。同时,学校要用先进人物的 感人事迹弘扬正气,坚决抵制不良风气的侵扰,通过民 主参与、公平竞争增强广大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荣 誉感。学校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 求知,使学生具备热爱祖国、服务人民、诚实守信、遵 纪守法、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的道德品质。 2以师为本,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学离不开教师,教育质量 的高低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需要教师的辛勤努力。所以,学校应以教师为本,不断 激发教师的热情,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首先,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需求。一旦人的需 要得到满足,其个性和能力就能得到释放,人的主动性 和创造性就会进发而出。教师个人的需要同学校的发展 目标越来越近,达到人校和谐统一、互相促进、共同发 展,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其次,要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学校要根据教师 的思想实际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政治学习,思 想,统一认识,树立师德标兵,用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 去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再次,要强化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学校要从教师的 实际出发,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 教育科研能力,要采取培养骨干搞教研、走出请进共借 鉴、以老带新结对子、造就名师谋发展的方法,培养名 师、打造精品、提升品位。学校的领导要善于调动教师 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创新欲望,建立公平、公正、合 理的竞争机制,制订合理的培养、选拔、任用、考核制 度,使教师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为提高教育教学 质量提供根本保证。 3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校的办学思想必须坚持以生 为本,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 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 的人和具有意义的人。学校的办学宗旨必须全面贯 彻教育方针,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 办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学校。 1)要开全科、上足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近来,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不断 给学生灌输、加压,造成严重的学习负担,忽视了音乐 课、体育课的教学,有的甚至这两课一节都不上,至使 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心理,直至厌学、失学。因此, 学校必须大胆改革,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 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2)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运动会、歌咏比 赛、主题班队会、学科竞赛等,通过有效的活动丰富学 生的生活,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要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每 学期至少要召开2次家长会,使教师、家长、学生三方会 面,使问题得到解决,思想得到沟通,教育实现同步。 同时,建立师生信息反馈制度,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 生在校情况,便于调整家庭教育方法。 4)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由于学校 和家庭对学生期望值过高,致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压 力和心理压力,这种压力过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 生厌学、意志消沉、认识模糊、感情淡漠等不良心理。 针对这一现象,学校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心 理咨询、心理疏导、情绪发泄、家长配合等方法,让学 生摆脱各种阴影,让学生的内心充满阳光、充满快乐, 使学生高高兴兴上学来,安安全全回家去。 总之,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因素,学生是学校的生存 之本、发展之本,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要办好学校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培养合格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龙山学校) 2010年l1月上第3l期(总第217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一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