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各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图中所示的家用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 )
A.
电暖气 B.
洗衣机 C.
电风扇 D.
电视机
2.如图,是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冲程示意图,从进气门、排气门以及活塞的运动情况可以断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该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该冲程是做功冲程 D.该冲程是排气冲程 3.一个物体的温度降低了,则( ) A.物体一定放出了热量 B.一定是物体对外界做了功 C.物体的比热容一定减小
D.物体的分子运动剧烈程度一定降低
4.下列现象或实例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初步知识”解释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
B.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 C.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 D.光滑铅块挤压在一起能“粘”住
5.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2V B.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1A C.手电筒中的电流约2A D.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380V
6.一电热毯和电吹风机的铭牌上均标有“220V 80W”字样,它们正常工作相同的时间,关于消耗电能的多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热毯多 B.电吹风机多 C.相同 D.不能确定 7.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
用湿布擦发光的灯 B.
电线靠近高温物体
C.
在高压线附近玩耍 D.
有人触电时立即切断电源
8.图中,能正确描述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9.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b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比较两液体的比热容是( )
A.a液体比热容大 B.b液体比热容大 C.两种液体比热容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0.我市多地已建成了如图所示的风力发电机,并于2015年11月12日,首台风机顺利并网发电运行,标志着山东内陆首个一次建设100兆瓦规模的风电项目正式进入并网试运阶段.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风力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B.能量转化过程为:风能→叶片的机械能→电能 C.风力发电机是由转子和定子组成的
D.通过导线向电网输电时,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11.在昼夜明灯的地下停车场,驾驶员根据车位入口上方的红绿灯入停.如图是小吴设计的自动控制电路图,将光控开关(遮光时开关闭合)装在每个车位地面,红绿灯装在车位入口上方.当车位未停车时绿灯亮,当车位已停车时红灯亮,则图中L1、L2( )
A.都是红灯 B.都是绿灯
C.分别是红灯、绿灯 D.分别是绿灯、红灯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后,自左向右移动滑片P,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C.电路消耗总功率变大
D.滑片P可以移至变阻器R2的最右端
二、填空题 13.炖鱼满屋飘香是由于 造成的,烹饪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 方式改变的.
14.如图所示的实验中,闭合开关后,支架上原先静止的轻质铝管ab会朝某个方向运动,这表明磁场对通电导体会产生 的作用,改变磁场方向或者改变 方向,可以使铝管ab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 (填“电动机”或“发电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15.如图所示,是小明家的电能表以及该表某月初、月末的两次读数,由图可知,他家在该
月消耗的电能为 kW•h.若他家现已接入用电器的总功率为3000W,则 (选填“能”或“不能”)再接入一台标有“220V 1200W”的电热水器.
16.如图所示为某电热水器的原理示意图,发热体分别由R0和R组成.开关S可分别置于“1”挡或“2”挡,则S置于“1”挡时是 (选填“加热”或“保温”)状态;若S接“2”挡时,电路中的电流为4.55A,通电10s,电流做的电功是 J.
三、作图题
17.如图所示为一个通电螺线管,当开关S闭合,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如图所示.请在A处虚线框内标明螺线管的磁极,在B处虚线框内用箭头标出电流的方向.
18.一教室内要安装2盏“220V 60W”的照明灯和一个插座,要求开关S控制两盏灯,且每盏灯都能正常发光.请按以上要求将图中元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
四、实验探究题
19.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做了如下一些猜想: (1)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2)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3)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如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器材,演示板上固定了4根金属电阻丝.金属电阻丝的有关信息见表1: 表1: 横截面积材 料 S/mm2 a l S 镍铬 b l S 锰铜 c l 2S 镍铬 d 0.5l S 镍铬 (1)依次把金属夹M、N跟a、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a、d两根金属丝的电阻大小, 可探究电阻跟 的关系,所得的结论是 .(2)在探究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金属夹M、N跟 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的电阻大小.
(3)若要探究电阻跟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用电阻丝 来做实验. 电阻丝 长度l/m
20.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已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中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上只能看到“2.5V 字样”.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正确连接实验电路后,开关试触时,发现灯泡发光,电流表指示正常,电压表示数为0,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故障排除后开始实验,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向 (填“左”或“右”)端移动,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28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实验时某小组学生发现电流表损坏,他们想设计一个不用电流表测定该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于是向老师要了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阻值适当)和两个开关,借助原有的实验器材,顺利完成了实验,要求电路只连接一次,请设计实验方案. ①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简述实验步骤.(用相应的符号表示测出的物理量)
③写出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额=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五、计算题
21.如图所示为某大学学生设计的一款灯、壶组合的“水壶台灯”.“水壶台灯”是由玻璃壶、圆形底座和白炽灯组成.白炽灯与壶形灯罩下方的凹槽正好吻合(灯泡不直接与水接触),可将发光时所产生的内能用于水保温,已知白炽灯标有“220V 100W”字样.若该台灯正常工作0.5h能将0.72kg的40℃的水加热至90℃,求: (1)水吸收的热量;[c水=4.2×103(J/kg•℃)] (2)该台灯工作时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效率.
2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由B端移动到A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定值电阻R1的阻值和电源电压. (2)该电路里工作时消耗的最大电功率.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九年级(上)期末物
理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各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图中所示的家用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 )
A.
电暖气 B.
洗衣机 C.
电风扇 D.
电视机
【考点】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分析】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要发热,这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如电灯、电炉、电烙铁、电焊等都是电流的热效应的例子.
【解答】解:A、电暖器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A正确;
B、洗衣机工作时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B错误; C、电风扇工作时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C错误; D、电视机工作时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D错误. 故选A.
2.如图,是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冲程示意图,从进气门、排气门以及活塞的运动情况可以断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该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该冲程是做功冲程 D.该冲程是排气冲程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分析】(1)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的只有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而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做功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一个气门打开,另一个气门关闭的是吸气冲程和排气冲程,而在吸气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排气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据此分析判断;
(2)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
【解答】解:
由图可知,气缸的两个气阀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一个物体的温度降低了,则( ) A.物体一定放出了热量 B.一定是物体对外界做了功 C.物体的比热容一定减小
D.物体的分子运动剧烈程度一定降低 【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分析】(1)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前者是能量的转化,后者是能量的转移;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吸放热的多少、质量、体积的大小都没有关系;
(3)物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解答】解:
AB、物体的温度降低,可能是对外界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放出了热量,故A、B错误; C、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温度无关,故C错误;
D、物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降低,分子运动剧烈程度一定降低,故D正确. 故选:D.
4.下列现象或实例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初步知识”解释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
B.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 C.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 D.光滑铅块挤压在一起能“粘”住 【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分析】分子动理论包括: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解:A、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的斥力较大,故A不符合题意; B、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故B不符合题意;
C、细菌在活动,细菌是物体,它包含很多的分子,物体的运动不属于扩散,不能用“分子动理论初步知识”解释.故C符合题意;
D、光滑铅块挤压在一起能“粘”住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2V B.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1A C.手电筒中的电流约2A D.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380V 【考点】电压;电流的大小. 【分析】(1)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要熟练掌握,如一节干电池电压1.5V、一节蓄电池电压2V、我国照明电路电压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电池串联起来后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之和;电池并联后的电压等于一节电池的电压;
(2)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般家庭日光灯的功率大约是20W﹣﹣100W左右,微波炉的功率大约1000W,根据P=UI计算电流,得出结论. 【解答】解:
A、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1.5V,故A不符合实际; B、电冰箱的功率在200W左右,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
≈1A,故B符合实际;
C、根据物理实验室中的经验可知,普通手电筒小灯泡工作时的电流都不会超过电流表的小量程,即一般在0.6A以下,不可能达到2A,故C不合实际; D、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6.一电热毯和电吹风机的铭牌上均标有“220V 80W”字样,它们正常工作相同的时间,关于消耗电能的多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热毯多 B.电吹风机多 C.相同 D.不能确定 【考点】电功的计算.
【分析】根据公式W=Pt可知,电流做功的多少(即消耗电能的多少)可以通过用电器的功率和做功时间来进行计算,明确电功率和时间,即可做出相应的判断. 【解答】解:一电热毯和电吹风机的铭牌上均标有“220V 80W”的字样,
当它们接在家庭电路中正常工作时,它们的实际功率都等于额定功率,即P实=P额=80W, 如果工作时间也相同,根据公式W=Pt可知,两个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也是相同的. 故选:C.
7.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
用湿布擦发光的灯 B.
电线靠近高温物体
C.
在高压线附近玩耍 D.
有人触电时立即切断电源 【考点】安全用电原则.
【分析】①水是导体,潮湿的物体接触带电体会发触电现象; ②电线靠近高温物体很容易使绝缘皮损坏,发生触电事故; ③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④当有人触电时,应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把电线挑开. 【解答】解:
A、湿抹布擦灯泡时,水属于导体,有可能使电流通过水传到人体上,使人体触电,十分危险.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
B、电线接触或靠近高温物体,很容易损坏绝缘皮,发生触电事故.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 C、 在高压线附近玩耍,很容易造成高压电弧触电或者高压跨步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D、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不能用手拉开电线和触电的人,这样自己也会触电.符合安全用电要求. 故选D.
8.图中,能正确描述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考点】欧姆定律. 【分析】先确定图象中两个物理量的关系是怎样的,再看图象中所反应的这两个物理量的关系与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关系是否吻合. 【解答】解: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A、图象反应的是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故A正确; B、图象反应的是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减小,故B错误;
C、图象中当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电流不为0,故C错误; D、图象反应的电流与电压成反比,故D错误. 故选A.
9.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b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比较两液体的比热容是( )
A.a液体比热容大 B.b液体比热容大 C.两种液体比热容一样大 D.无法判断 【考点】比热容的概念.
【分析】选同样的加热时间,a、b吸热相同,根据温度变化的多少判断,温度变化多的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少的比热容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由图示可以看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a的温度升高的快,
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快,它的比热容小; 所以,a的比热容小,b的比热容大. 故选B.
10.我市多地已建成了如图所示的风力发电机,并于2015年11月12日,首台风机顺利并网发电运行,标志着山东内陆首个一次建设100兆瓦规模的风电项目正式进入并网试运阶段.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风力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B.能量转化过程为:风能→叶片的机械能→电能 C.风力发电机是由转子和定子组成的
D.通过导线向电网输电时,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考点】电磁感应;能量的相互转化;电流的方向.
【分析】风力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原理制成的,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
由定子和转子组成;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进行定向移动,自由电子带负电荷,据此判断.
【解答】解:A、风力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故A正确;
B、内力发电机工作时,风能先转化为叶片的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
C、风力发电机是由转子和定子组成的,由二者相对运动,使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故C正确;
D、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进行定向移动,所以通过导线向电网输电时,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D.
11.在昼夜明灯的地下停车场,驾驶员根据车位入口上方的红绿灯入停.如图是小吴设计的自动控制电路图,将光控开关(遮光时开关闭合)装在每个车位地面,红绿灯装在车位入口上方.当车位未停车时绿灯亮,当车位已停车时红灯亮,则图中L1、L2( )
A.都是红灯 B.都是绿灯
C.分别是红灯、绿灯 D.分别是绿灯、红灯 【考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分析】根据光控开关的作用,分析左侧控制电路的通断,再分析两灯的工作状态即可解题.
【解答】解:
由题当车位已停车时,光控开关被遮光而闭合,由图可知,此时左侧控制电路连通,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产生磁性,吸下衔铁,L2灯泡电路被接通,所以L2为红灯;
当车位未停车时,光控开关有光照而断开,电磁铁中无磁性,弹簧将衔铁拉起,L1电路接通而发光,所以L1为绿灯.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后,自左向右移动滑片P,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C.电路消耗总功率变大
D.滑片P可以移至变阻器R2的最右端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R1与R2并联,【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根
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工作、互不影响可知滑片移动时R1支路的电流不变,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该支路电流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根据P=UI可知电路消耗总功率的变化;当滑片位于右端时会造成电源短路.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滑片移动时,R1支路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故A错误; 闭合开关后,自左向右移动滑片P,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 由I=可知,通过R2的电流变大,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干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故B错误; 由P=UI可知,电路消耗总功率变大,故C正确;
当滑片位于右端时,会造成电源短路,则滑片P不能移至变阻器R2的最右端,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3.炖鱼满屋飘香是由于 分子在不停运动 造成的,烹饪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 热传递 方式改变的.
【考点】分子的运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与热传递两种方式.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解答】解:当一盘色香味俱佳的炖鱼端到餐桌时,炖鱼的美味香飘四溢,这是因为组成物
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在烹饪炖鱼过程中,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
故答案为:分子在不停运动;热传递.
14.如图所示的实验中,闭合开关后,支架上原先静止的轻质铝管ab会朝某个方向运动,这表明磁场对通电导体会产生 力 的作用,改变磁场方向或者改变 电流 方向,可以使铝管ab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 电动机 (填“电动机”或“发电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考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分析】开关闭合时,导体中就有了电流,同时导体a发生运动,表明导体在磁场中受到了力的作用;影响导体运动方向的因素是磁场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电动机的工作特点是先通电然后线圈转动,所以可知电动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解答】解:开关断开时,导体没有电流,导体不运动,说明磁场对导体没有力的作用;开关闭合后,导体中有电流通过,导体运动起来,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改变磁场的方向或者电流的方向,可以使原先静止的铝管开始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 电动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力;电流;电动机.
15.如图所示,是小明家的电能表以及该表某月初、月末的两次读数,由图可知,他家在该月消耗的电能为 90 kW•h.若他家现已接入用电器的总功率为3000W,则 能 (选填“能”或“不能”)再接入一台标有“220V 1200W”的电热水器.
【考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分析】月末与月初电能表的示数之差就是他家在该月消耗的电能,从电能表上可以看出电路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根据公式P=UI可求最大功率再减去已经接入的用电器的总功率,然后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他家在该月消耗的电能W=1377.6kW•h﹣1287.6kW•h=90kW•h, 他家可以同时使用的用电器的总功率最大是P=UI=220V×20A=4400W,
现已接入用电器的总功率为3000W,可以利用的电功率为P′=4400W﹣3000W=1400W, 1400W>1200W.
则还可以再接入一台标有“220V 1200W”的电热水器. 故答案为:90;能.
16.如图所示为某电热水器的原理示意图,发热体分别由R0和R组成.开关S可分别置于“1”挡或“2”挡,则S置于“1”挡时是 保温 (选填“加热”或“保温”)状态;若S接“2”挡时,电路中的电流为4.55A,通电10s,电流做的电功是 10010 J.
【考点】电功的计算. 【分析】(1)根据公式P=
可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电功率越小;电路中的电阻越小,
电功率越大;
(2)知道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直接根据W=UIt求出电流做的电功. 【解答】解:(1)由P=
可知,当开关S置于1挡时,电阻R与R0串联,总电阻较大,
电功率较小,因此电热水器处于保温状态;
当开关S接2挡时,电阻R被短路,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阻较小,电功率较大,因此电热水器处于加热状态.
(2)当开关S接2时,电热水器处于加热状态, 则通电10s电流做的功:
W=UIt=220V×4.55A×10s=10010J. 故答案为:保温;10010.
三、作图题
17.如图所示为一个通电螺线管,当开关S闭合,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如图所示.请在A处虚线框内标明螺线管的磁极,在B处虚线框内用箭头标出电流的方向.
【考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分析】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螺线管的磁极;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解答】解:小磁针静止时,N极向左,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可知螺线管左侧为S极,右侧为N极;
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流由右侧流入,即虚线框内电流方向应向上; 故答案如图所示:
18.一教室内要安装2盏“220V 60W”的照明灯和一个插座,要求开关S控制两盏灯,且每盏灯都能正常发光.请按以上要求将图中元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
【考点】家庭电路的连接.
【分析】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两孔插座的接法,左边接零线,右边接火线.
【解答】解:教室内要安装2盏“220V 60W”的照明灯,开关S控制两盏灯,则说明开关在干路上,两灯泡并联,开关S接火线,然后分别进入两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
两孔插座的接法,左边接零线,右边接火线.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19.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做了如下一些猜想: (1)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2)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3)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如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器材,演示板上固定了4根金属电阻丝.金属电阻丝的有关信息见表1: 表1: 电阻丝 长度l/m 横截面积材 料 S/mm2 a l S 镍铬 b l S 锰铜 c l 2S 镍铬 d 0.5l S 镍铬 (1)依次把金属夹M、N跟a、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a、d两根金属丝的电阻大小,可探究电阻跟 长度 的关系,所得的结论是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
(2)在探究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金属夹M、N跟 a、c 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的电阻大小.
(3)若要探究电阻跟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用电阻丝 a、b 来做实验.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三个: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所以要研究电阻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保证其他两个因素都相同,单独研究电阻与该因素的关系. 【解答】解:(1)比较a、d两导线的异同点,可以发现,两者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由此可知探究的是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结论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2)要研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必须选取材料、长度都相同的两根导线,a、c材料相同且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所以应选择a、c;
(3)要研究电阻跟材料的关系,必须选取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的两根导线,a、b长度相同且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所以应选择a、b. 故答案为:(1)长度;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有关;(2)a、c;(3)a、b. 20.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已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中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上只能看到“2.5V 字样”.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正确连接实验电路后,开关试触时,发现灯泡发光,电流表指示正常,电压表示数为0,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电压表断路 .
(3)故障排除后开始实验,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向 右 (填“左”或“右”)端移动,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28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7 W.
(4)实验时某小组学生发现电流表损坏,他们想设计一个不用电流表测定该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于是向老师要了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阻值适当)和两个开关,借助原有的实验器材,顺利完成了实验,要求电路只连接一次,请设计实验方案. ①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简述实验步骤.(用相应的符号表示测出的物理量) ③写出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额= 2.5V×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考点】电功率的测量;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1)根据灯的额定电压确定电压表量程,将电压表并联在灯的两端;
(2)在判断故障时,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很关键,若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是连通的,若无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之间有断路;
(3)根据电压表小量程读数,比较电压表示数大小与额定电压的大小,根据分压原理确定滑片移动的方向;根据P额=U额I求灯的额定功率; (4)首先通过移动滑片使灯两端的电压为2.5V,使灯正常工作,所以应将电压表与灯并联;因没有电流表,所以电压表和定值电阻应起到电流表的作用,在保持滑片位置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开关的转换测算出定值电阻的电压,即可求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将灯与定值电阻串联,灯正常工作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就等于灯的电流;根据P额=U额I求出灯的额定功率. 【解答】解:(1)灯的额定电压为2.5V,所以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将灯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灯的两端,如图所示;
(2)灯泡发光,电流表指示正常,说明电路是通路;电压表示数为0,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电压表断路了;
(3)电压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2V,小于灯的额定电压,要使灯正常工作,需要增大灯的电压,减小变阻器的电压,根据分压原理,就要减小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故滑片向右移动;
灯的额定电压为2.5V,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28A,灯的额定功率 P额=U额I额=2.5V×0.28A=0.7W;
(4)①按上面的分析连接电路,如下图所示:
②只闭合S1、S3,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V;
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动,断开S3,闭合S2,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LR;
③在上面的操作中,当灯正常发光后,滑片的位置不动,开关的转换没有引起电路连接关系的改变,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 U0=UIR﹣2.5V,通过其的电流大小I=
,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通过灯的电
流大小为I=,所以,灯的额定功率P=UI=2.5V×
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 (2)电压表断路; (3)右;0.7;
(4)①如上图所示;
②只闭合S1、S3,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V;
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动,断开S3,闭合S2,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LR; ③2.5V×
五、计算题
21.如图所示为某大学学生设计的一款灯、壶组合的“水壶台灯”.“水壶台灯”是由玻璃壶、圆形底座和白炽灯组成.白炽灯与壶形灯罩下方的凹槽正好吻合(灯泡不直接与水接触),可将发光时所产生的内能用于水保温,已知白炽灯标有“220V 100W”字样.若该台灯正常工作0.5h能将0.72kg的40℃的水加热至90℃,求: (1)水吸收的热量;[c水=4.2×103(J/kg•℃)] (2)该台灯工作时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效率.
【考点】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能量利用效率;热量的计算. 【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t0)可求水吸收的热量;
(2)已知白炽灯正常工作,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利用W=Pt可求出消耗的电能,利用效率公式求该台灯工作时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效率. 【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 J/(kg•℃)×0.72kg×(90℃﹣40℃)=1.512×105J; (2)由P=得消耗的电能:
W=Pt=0.1kW×0.5h=0.05kW•h=1.8×105J; 该台灯工作时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效率: η=
×100%=
×100%=84%.
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1.512×105J;
(2)该台灯工作时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效率为84%.
2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由B端移动到A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定值电阻R1的阻值和电源电压. (2)该电路里工作时消耗的最大电功率.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分析】(1)由电路图R1与R2串联,当滑片在A端时,R2连入阻值为0,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大,滑片在B端时,R2连入阻值为其最大值,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小,由此根据图象运用欧姆定律计算;
(2)由P=UI计算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 【解答】解:
(1)由电路图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
滑片在B端时,R2连入阻值为其最大值,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小, 由图象可知,此时电压表示数为14V,电路中电流最小为0.2A, 由I=可得: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R2=
==70Ω,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 U=IA(R1+R2),
即:U=0.2A×(R1+70Ω)…①
当滑片在A端时,R2连入阻值为0,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大, 由图象可知,此时电流中电流IA′=0.9A,
所以:U=IA′R2, 即:U=0.9A×…②
解①②可得:U=18V,R1=20Ω; (2)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 P=UI=18V×0.9A=16.2W.
答:(1)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70Ω、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20Ω和电源电压为18V.
(2)该电路里工作时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16.2W.
2016年8月11日
初中物理试卷
金戈铁骑制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