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Vol. 1, No. 1, March 20, 2006
·经验交流·
行为医学与疾病的康复模式
杨菊贤 舒 良
行为医学是研究和发展行为科学理论中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知识和技术,并把这些知识和技术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的一门多学科领域。行为科学这一领域虽然年轻,但它是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列的第三科学,是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密切关联的边缘科学。因此,行为科学虽然年轻,但起点很高,行为医学则是行为科学在医学的延伸和应用,近年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美国的心血管疾病模式与上海的肿瘤模式均属于行为医学范畴在心血管和肿瘤疾病中应用的不同模式,并且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根据WHO的界定,人类的健康和长寿,40%依靠遗传与客观条件,其中15%为遗传,10%为社会因素,8%为医疗条件,7%为气候条件;而60%则是依靠自己建立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习惯。因此,由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习惯是决定健康和长寿的第一要素。可以认为医学已进入行为医学理论实际应用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不良的心理行为习惯,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WHO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使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5%,脑卒中减少75%,肿瘤减少1/3。
1 心血管疾病的美国模式
在美国,每年约有700万人患心血管疾病,约有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冠心病的死亡数居首位, 60年代为240/10万人。自从努力贯彻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疾病的方针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上世纪90年代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减少了50%,死亡率降低了25%,人们称之为心血管疾病的美国模式。分析一下美国模式的经验有以下的特点:
①控制饮食 据美国对41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5年的饮食追踪研究,1/2为实验组,进低脂低盐饮食,适当减少总热量;1/2为对照组,进普通饮食。一年之后,对照组的206例患者中有名心脏病发作,23名死亡;而实验组206例患者中有34名心脏病发作,10例死亡;到五年结束时,实验组比对照组心脏病的发作减少了70%,死亡数减少了34%。
————————
包以上者的平均寿命缩短8年,每天吸烟10支的人,也会使寿命缩短4年;每天吸烟2包以上的中年男性,其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发生率增加4倍,死亡率比不吸烟的中年人高2.4倍;如能成功戒烟,则可使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死亡率降低25%~40%。
③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克利夫兰大学的Halerstang博士曾对300余名冠心病患者进行11年的追踪观察,在心绞痛的症状控制后进行不同程度的体育锻炼,结论是随着运动年龄的延长,心肌缺血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因心脏病发作而死亡的人数减少了1/3。
④避免过分紧张 克利夫兰医院的Page博士热爱网球运动,宁愿步行不坐车,宁可爬楼不乘电梯,平时注意饮食控制,远离烟酒;他自我评估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典范。有一天他需要紧急返回克利夫兰,但因气候原因航班延误了8小时,他在机场候机时烦躁焦虑,坐立不安,引发剧烈胸痛,后来被证实患了急性心肌梗塞。此后,这位原美国心脏协会的十分强调避免过分紧张的重要性。 2 肿瘤的上海模式
在上海市,每年约有2万人患癌症,专业医院收治新病人,完成对患者的第一治疗已很繁忙,更无法顾及对患者继后的康复指导。而癌症患者在患病后1~3年的康复阶段,却是最需要有人关心和指导的时期。因此,上海市在19年创办了上海市癌症俱乐部,目前已拥有会员超过8000余名,其中1/3为初发癌症1~2年的患者,1/3为已康复的患者,还有1/3为中晚期的癌症患者(包括复发、转移或带瘤生存的患者)。在癌症俱乐部的成员中,发病率较高的是消化、泌尿、生殖和呼吸系统的癌症,分别占调查人数的40%、25.2%和34.8%,确诊癌症的年龄为46~60岁。上海癌症俱乐部的宗旨是“群体抗癌,超越生命”。肿瘤的上海模式特点有:
①榜样的力量和典型示范 每周举办一次活动,由老会员以过来人的身份现身说法,提供战胜癌症的活榜样。俱乐部每年评选一次“抗癌明星”,每年为患病5年、10年、15年的病友庆贺“5岁”、“10岁”和“15岁”的生日,一碗长寿面、一束鲜花、一堂抗癌经验交流课,融融情谊,使人流连忘返,榜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200011。
②戒烟 美国有关控烟的研究显示,中年男性每天吸烟2
-68-
HE&HP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06年3月 第1卷 第1期
样的力量和典型的示范在癌症患者中间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和导向作用。
②文娱活动和社会形象 使癌症患者摆脱死亡阴影、重享生活乐趣是癌症俱乐部工作的中心,为此,俱乐部开展了时装表演、戏曲表演、歌咏、舞蹈比赛、康复旅游、琴棋书画等多种活动,每年搞一次大型活动。1993年举办了癌症患者的奥运会,来自全国17个省市、地区和日本的2000余名癌症患者参加大会,500余名患者参加了大型团体操“生命之光”的表演。1996与1998年举行了两届“向生活微笑”新春艺术节,每次有3000余人参加艺术节活动,包括卡拉OK、交谊舞比赛、抗癌知识竞赛、书法摄影艺术作品展览、“扬起生命之帆”演讲比赛等多种活动。
③综合治疗和体能锻炼 俱乐部鼓励会员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积极参与体能锻炼,参加锻炼人数占会员的67.6%,总有效率为66.5%;其中白细胞增加的会员为39.7%,睡眠改善的占40.8%。
④从康复学校发展到希爱康复活动中心 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开设专家讲座、音乐舞蹈、心理治疗、食疗以及康复旅游等课程,从治疗、饮食、生活、起居等多方面训练患者,提出“自己的健康自己管理”原则,使病人从被动变为主动。 上海癌症俱乐部十余年的奋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常见的胃癌和肺癌患者的5年与10年生存率作比较,一般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为10%~16.9%,10年生存率为4%~6%,而癌症俱乐部的会员在经过“群体抗癌”的艰苦奋斗后,1998年的5年生存率达到33.6%,10年生存率达到7.9%;2003年的5年生存率达到48%,10年生存率和20年生存率分别达到12.4%与2.6%。
3 行为医学在两种康复模式的应用
1992年国际心脏保健会议发表了著名的维多利亚宣言,宣布了健康的“四大基石”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美国心血管模式之所以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就是因为其遵循的方针与健康四大基石的方针是一致的,符合行为医学观点的基本原则——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习惯是决定自己的健康和能否长寿的第一要素。上海市癌症俱乐部十余年的发展经历表明,8000余名癌症患者5年和10年的生存率已明显超过了单纯医院治疗的生存率,这个巨大的成功并非完全依赖医疗设备和技术的先进,也是得到社会各阶层鼎立支持的癌症患者历经10年以上“群体抗癌,超越生命”艰苦奋斗的结果。如果说心血管疾病的美国模式取得成功是由于美
-69-
国广泛开展以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为主题的行为医学理论实际应用的结果,那么,上海的肿瘤模式也提出了鲜明的理论观点:
①在被称为第三医学的康复医学进入了肿瘤的康复治疗领域以后,俱乐部提出了“第四医学”观点,即“自己的健康自己管理”,运用各种方式,调动癌症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的方法规范自己的康复行为。
②人们习惯把老年称为“第二人生”,癌症俱乐部提出了“第三人生”观点,指一个人的生命在遭遇重大磨难后开始的人生称为第三人生,第三人生应该比第一和第二人生更潇洒,更超脱,应该有一个质的飞跃。
③“群体抗癌”以人际互动为手段,与个体抗癌相比,成效显著提升。社会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群体性是人的本质,人的自我,人格与个性特征并非个人所固有,而是在群体生活中建立起来的,建立在长期、全面、广泛的互动基础上的群体,对个人的行为和情绪影响更加深刻而持久。癌症俱乐部通过人际的良性互动,使乐观情绪和信念容易互相感染,互相激励,互相加强。“群体抗癌”的价值是个体活动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因此说,上海的“群体抗癌”模式是更高层次实际应用行为医学理论所取得的成果。
通过美国模式和上海模式在实际运用中的实践,可以看出行为医学对疾病预防与康复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杂志
理事会成员名单
理事长:胡锦华(上海市参事) 副理事长:邵 东
孙兆学 陈克勇
秘书长:虞 彪 常务理事:梁林晓
潘振秋
理 事:徐乾峰
梅德辉 宋国梵 贺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