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题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请你在这份试卷上正确地书写汉字,有创意地表达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觉,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请用楷书在下面方格内书写下列汉字,要求正确、美观。(2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酝酿( ) 枯涸( ) qī息( ) 栀子花( ) ...梦寐( ) 贮蓄( ) liáo阔( ) 婉转 ( )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
C经过官兵多日奋力扑救,北京森林大火得到基本控制,因而不再生灵涂炭。 ....D这些豆蔻年华的小伙子,也许在没有喝酒前想也不敢想能干出这些伤天害理的事。 ....
4、体会下列句中词语的生动性。(3分)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钻出来:
2)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找个影儿呢! 不忍得:
3)芦棚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波的小桨。 轻轻:
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冬天的济南是最好的季节。
B 通过学习,使我懂得了勤奋学习的道理。 C自从他上学那天起,就认真刻苦学习。 D 楚敏很乐于助人,不能不说她是个好学生。 6、填空。(6分) 1)《观沧海》的作者是 (朝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诗中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 , 。 2)《春》的作者是 ,字 ,现代著名 家 、 、 。这是一篇 优美的 ,全文可分文 、 、 三个部分。
3)古诗词中有些为了押韵或对仗等原因,经常运用“互文”的修辞方法。请你从《西江月》中找出这样的诗句来: , 。 7、仿照《春》一文的最后三段,请以“秋天”或“冬天”为对象写三个句子。(2分)
8、展开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话说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不少于30字)(2分) 答:
9、七年级二班开展文学作品专题读书会,同学们纷纷介绍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请你根据下面的格式,向同学们介绍一部(篇)文学作品。(3分) 我喜欢:《 》
因为它告诉我: 。 10、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并说说漫画的含义或所蕴含的哲理。(2分)
答: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阅读《钱塘湖春行》,回答下列问题。(6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诗中的 一句,表现了春水顿生,湖面浩浩荡荡,蕴涵着无限生机。这句诗与《次北固山》中 一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2分) 12、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从全诗来看,诗人是步行游览的吗?为什么?(4分) 答:
(二)阅读《雨前》,然后回答问题。(13分)
雨前 何其芳
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划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也许是误认这灰暗的凄冷的天空为夜色的来袭,或是也预感到风雨的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它们温暖的木舍。
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被尘土埋掩得有憔悴色了,是需要一次洗涤。还有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早已期待着雨。雨却迟疑着。
我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细草样柔的雨声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使它簇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色的花。这些怀想如乡愁一样萦绕得使我忧郁了。我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一样缺少雨量,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如迟疑在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
白色的鸭也似有一点烦躁了,有不洁的颜色的都市的河沟里传出它们焦急的叫声。有的还未厌倦那船一样的徐徐的划行,有的却倒插它们的长颈在水里,红色的蹼趾伸在尾巴后,不停地扑击着水以支持身体的平衡。不知是在寻找沟底的细微的食物,还是贪那深深的水里的寒冷。
有几个已上岸了。在柳树下来回地作绅士的散步,舒息划行的疲劳。然后参差地站着,用嘴细细地梳理它们遍体白色的羽毛,间或又摇动身子或扑展着阔翅,使那缀在羽毛间的水珠坠落。一个已修饰完毕的,弯曲它的颈到背上,长长的红嘴藏没在翅膀里,静静合上它白色的茸毛间的小黑眼睛,仿佛准备睡眠。可怜的小动物,你就是这样做你的梦吗?
我想起故乡放雏鸭的人了。一大群鹅黄的雏鸭游牧在溪流间。清浅的水,两岸青青的草,一根长长的竹竿在牧人的手里。他的小队伍是多么欢欣地发出啁啾声,又多么驯服地随着他的竿头越过一个山野又一个山坡夜来了,帐幕似的竹篷撑在地上,就是他的家。但这是怎样辽远的想象呵在这多尘土的国土里,我仅只希望听见一点树叶上的雨声。一点雨声的幽凉滴到我憔悴的梦,也许会长成一树圆圆的绿阴来覆荫我自己。
我仰起头。天空低垂如灰色的雾幕,落下一些寒冷的碎屑到我脸上。一只远来的鹰隼仿佛带着怒愤,对这沉重的天色的怒愤,平张的双翅不动地从天空斜插下,几乎触到河沟对岸的土阜,而又鼓扑着双翅,作出猛烈的声响腾上了。那样巨大的翅使我惊异,我看见了它两肋间斑白的羽毛。接着听见了它有力的鸣声,如同一个巨大的心的呼号,或是在黑暗里寻找伴侣的叫唤。
然而雨还是没有来。
选自《读者》 13、根据语境和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
1)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被尘土埋掩得有憔悴色了,是需要一次洗涤。 憔悴:
2)细草样柔的雨声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使它簇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色的花。这些怀想如乡愁一样萦绕得使我忧郁了。
萦绕:
14、文中划线句子“我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一样缺少雨量”如何理解呢?请结合上下文加以说明。(2分) 答:
15、通读选文后,你认为“雨”在本文有什么寓意呢?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简要说说。(3分) 答:
16、读完本文后,请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生动的语句来,并说明其理由。(4分) 答:
(三)阅读《秋颂》,然后回答问题。(13分)
秋颂 罗兰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寻味的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预,不必留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是淡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选自《读者》
17、作者描写了景色秀逸的秋天,请你找出文中描绘了秋天的哪些景物呢?(3分) 答: 18、你是怎样理解“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是淡泊的季节”这句话?(3分) 答:
19、读完本文后,请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语句来,并说明其理由。(3分) 答:
20、作者赞颂了秋天的美丽,请你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4分) 答:
三、根据要求,完成作文。(40分)
材料一:亲爱的同学,你可曾想过:当你坐在考场解答这份试卷的时候,你的父母在守望,你的老师在守望,所有关心和爱你的人在守望;因为你的存在,父母的额头过早爬上了忧虑的皱纹;因为你的存在,老师的头上增添了更多操劳的白发„„当然,也可能因为有了你,痛苦的小伙伴感受到了温暖的阳光。他人因为有你而幸福,集体因为有你而充满欢乐„„
材料二(歌词):因为有了你,才懂什么是永恒。不管在哪一天,不管什么时间,你陪我体验这世界,数不尽的甜。不管未来的路,也许崎岖危险,只要你陪我走向前,生活是苦或是难,我都情愿。想要哭,你就温柔的安慰;想要飞,你就放开手中线;想见你,你就回到我的身边,一分一秒一瞬间。因为有了你,才懂什么是永恒。想要哭,你就温柔的安慰;想要飞,你就放开手中线;想见你,你就回到我身边,一分一秒一瞬间。因为有了你,才懂什么是永恒。
请你以“因为有了我(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参
1、根据书写程度得分。
2、niàng hã 栖 zhī mâi zhù 廖 wǎn 3、A
4、1)钻出来:形象地写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2)不忍得:将水拟人化,表现了水的多情,为了水藻的绿,到了冬天仍不忍得冻上,仍充满着春意。
3)轻轻:表现了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5、D
6、1)东汉 曹操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朱自清 佩弦 散文家 诗人 学者 民主战士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7、只要以“秋天”或“冬天”为对象,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三个句子即可。 8、友情提示:春潮涌动,江水浩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于岸平,船上人视野开阔,风顺水和,波平浪静,船帆高挂,即将顺江而下。 9、友情提示:我喜欢:《鲁滨逊飘流记》 是因为:在遭遇困境时,人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要坚强地活下去。
10、友情提示:一个人之所以能对别人指指点点,常常不是因为他比别人高明,而是彼此之间所处位置不同。
11、水面初平云脚低 潮平两岸阔
12、尾联表现了诗人对湖光山色的留恋、喜悦之情。 浅草才能没马蹄
13、1)指柳树没有生机。 2)缠绕,围绕。
14、北方干裂的大地渴盼雨的降临,我干枯的心里也渴盼乡情的滋润。(只要意到即可。) 15、雨是一种变革,是一种滋润心田的情感等等。(可以根据文意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16、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7、选文描绘了秋林、秋云、秋风、秋水等景物。
18、作者重点强调的是“淡泊的季节”意在表现面对秋一样的绚丽,一个不求名利的人会始终保持淡泊的气度,冷静面对眼前的浮华而不为所动。 19、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0、说出自己喜欢的季节和原因即可。 21、作文标准同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