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的地震报警系统及其装置[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的地震报警系统及其装置[发明专利]

来源:华佗小知识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8230623 A(43)申请公布日 2018.06.29

(21)申请号 201611134550.8(22)申请日 2016.12.11

(71)申请人 大连鑫诚信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 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哈尔滨路34号

大连北方科技企业孵化基地3号楼(72)发明人 王丽华 (51)Int.Cl.

G08B 21/10(2006.01)G08B 25/1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8230623 A(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的地震报警系统及其装置

(57)摘要

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的地震报警系统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及其装置包括物联网控制单元、若干个具有无线发射模块的地震提醒、报警设备;所述物联网控制单元建立在4G无线网络平台上,所述物联网控制单元包括:MCU模块、Zigbee无线网络终端、Zigbee无线网络协调器、短信报警器、控制器、4G模块和移动终端设备和供电电源,所述Zigbee无线网络协调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短信报警器连接,所述短信报警器通过4G模块与移动终端设备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可以在地震到来之前,向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发出无线报警信号或声、光报警信号,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撤离,降低了地震对人们的伤害。

CN 108230623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的地震报警系统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及其装置包括物联网控制单元、若干个具有无线发射模块的地震提醒、报警设备;所述物联网控制单元建立在4G无线网络平台上,所述物联网控制单元包括:MCU模块、Zigbee无线网络终端、Zigbee无线网络协调器、短信报警器、控制器、4G模块和移动终端设备和供电电源,所述Zigbee无线网络协调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短信报警器连接,所述短信报警器通过4G模块与移动终端设备连接,所述地震提醒、报警设备分别与MCU模块连接,所述MCU模块与Zigbee无线网络终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与MCU模块连接,所述Zigbee无线网络协调器与Zigbee无线网络终端进行一对多的双向无线通信;所述地震提醒、报警设备,由固定支架、下底座、上底座、螺杆、螺母、平衡弹簧、平衡旋钮、螺丝、外壳、平衡锤、垂直导线、水平导线、振动弹簧、电源指示、电瓶及充电器、插头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物联网的地震报警系统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提醒、报警的下底座底部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支架上,四个螺杆底部分别固定在下底座各边的中间,并穿过上底座与其连接,最后由螺母固定;平衡弹簧摆放在下底座四个角处,并支撑上底座,上底座相应位置处设有平衡旋钮,平衡旋钮穿过上底座控制相应平衡弹簧的长度;外壳由分别在四个角上的螺丝固定在上底座中部;外壳顶部设有扬声器,正面上部分别设有电源指示和报警灯,内部设有带平衡锤的垂直导线和中间为铜环的水平导线,垂直导线上部并联有振动弹簧,中部从水平导线中间的铜环中穿过;插头连接电瓶及充电器位于下底座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物联网的地震报警系统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及其装置的接口为USB接口、蓝牙接口、红外接口或RS232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无线物联网的地震报警系统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为USB2.0接口或USB3.0接口,所述蓝牙接口为蓝牙2.0版、蓝牙2.1版、蓝牙3.0版或蓝牙4.0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物联网的地震报警系统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信报警器通过4G网络将地震报警信号发送到所设定的移动终端设备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物联网的地震报警系统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方式还包括声、光报警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物联网的地震报警系统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平台包括5G网络平台。

2

CN 108230623 A

说 明 书

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的地震报警系统及其装置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预警装置,具体为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平台、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到纵波因此更早发出警报的地震、报警设备。背景技术

[0002]地震又称地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0003]地震灾害的危害极大,且发生频繁、突然,容易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地震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破坏房屋等工程设施,尤其在公共场所和人口密集的地方,更容易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地震提醒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当前地震预测部门的地震监测仪器都结构复杂,成本昂贵,不适宜在公共场所、家庭等地方使用,就使得地震的预警比迅速发生的地震滞后,使人们在地震发生时得不到及时、准确的提醒,从而白白浪费了地震发生时的黄金12秒。

[0004]目前的地震仪一般都是以单个个体的形式存在,没有做到互相联网,所以提示、报警效果比较孤立,不能实现及时、全面的提醒、报警功能,容易让处在危险之中的人们丧失了最佳的逃生时机。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平台、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到纵波因此更早发出警报的地震、报警设备。[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0007]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的地震报警系统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及其装置包括物联网控制单元、若干个具有无线发射模块的地震提醒、报警设备;所述物联网控制单元建立在4G无线网络平台上,所述物联网控制单元包括:MCU模块、Zigbee无线网络终端、Zigbee无线网络协调器、短信报警器、控制器、4G模块和移动终端设备和供电电源,所述Zigbee无线网络协调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短信报警器连接,所述短信报警器通过4G模块与移动终端设备连接,所述地震提醒、报警设备分别与MCU模块连接,所述MCU模块与Zigbee无线网络终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与MCU模块连接,所述Zigbee无线网络协调器与Zigbee无线网络终端进行一对多的双向无线通信;所述报警方式还包括声、光报警方式。所述地震提醒、报警设备,由固定支架、下底座、上底座、螺杆、螺母、平衡弹簧、平衡旋钮、螺丝、外壳、平衡锤、垂直导线、水平导线、振动弹簧、电源指示、电瓶及充电器、插头组成。

[0008]本发明所述地震提醒、报警的下底座底部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支架上,四个螺杆底部分别固定在下底座各边的中间,并穿过上底座与其连接,最后由螺母固定;平衡弹簧摆放在下底座四个角处,并支撑上底座,上底座相应位置处设有平衡旋钮,平衡旋钮穿过

3

CN 108230623 A

说 明 书

2/4页

上底座控制相应平衡弹簧的长度;外壳由分别在四个角上的螺丝固定在上底座中部;外壳顶部设有扬声器,正面上部分别设有电源指示和报警灯,内部设有带平衡锤的垂直导线和中间为铜环的水平导线,垂直导线上部并联有振动弹簧,中部从水平导线中间的铜环中穿过;插头连接电瓶及充电器位于下底座底部。[0009]本发明地震提醒、报警设备主要原理在于,当地震产生时,地震波随即传来,无论是纵波引起的上下抖动,还是横波引起的前后左右的晃动,由于垂直导线的横向“丁”字行结构,必然会与水平导线相互接触,电路接通,报警灯和报警扬声器开始工作报警;

上述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0010]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0011]上述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简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种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0012]本发明所述监控系统中,还设置了无线发射模块,能及时有效进行地震提醒、报警信息的无线发射,并节省了人工费用。

[0013]本发明所述系统及其装置的接口为USB接口、蓝牙接口、红外接口或RS232接口;所述USB接口为USB2.0接口或USB3.0接口,所述蓝牙接口为蓝牙2.0版、蓝牙2.1版、蓝牙3.0版或蓝牙4.0版,能满足不同终端设备的连接及传输要求,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兼容性。[0014]本发明所述短信报警器通过4G网络将地震报警信号发送到所设定的移动终端设备上,以便相关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0015]本发明所述无线网络平台包括5G网络平台。[0016]由上可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的优点。[0017]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的地震报警系统及其装置,通过在地震提醒、报警设备中荣誉网联网技术,形成一具有地震提醒、报警的整体系统,避免了原先地震提醒、报警设备单一存在的形式。

[0018]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到先前到达的纵波,在破坏力巨大的横波到来之前,能向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发出无线报警信号或声、光报警信号,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撤离。由于地震提醒、报警设备自身带有充放电装置,即使是断电的情况下也可以发出警报,降低了地震灾害对人们的伤害。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4

CN 108230623 A

说 明 书

3/4页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0020]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整体构成结构图。

[0021]图2为本发明中物联网控制单元的一种构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0023]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整体构成结构图。

[0024]图2为本发明中物联网控制单元的一种构成结构图。[0025]如图1、图2所示,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的地震报警系统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及其装置包括物联网控制单元、若干个具有无线发射模块的地震提醒、报警设备;所述物联网控制单元建立在4G无线网络平台上,所述物联网控制单元包括:MCU模块、Zigbee无线网络终端、Zigbee无线网络协调器、短信报警器、控制器、4G模块和移动终端设备和供电电源,所述Zigbee无线网络协调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短信报警器连接,所述短信报警器通过4G模块与移动终端设备连接,所述地震提醒、报警设备分别与MCU模块连接,所述MCU模块与Zigbee无线网络终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与MCU模块连接,所述Zigbee无线网络协调器与Zigbee无线网络终端进行一对多的双向无线通信;所述报警方式还包括声、光报警方式。所述地震提醒、报警设备,由固定支架、下底座、上底座、螺杆、螺母、平衡弹簧、平衡旋钮、螺丝、外壳、平衡锤、垂直导线、水平导线、振动弹簧、电源指示、电瓶及充电器、插头组成。

[0026]上述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0027]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0028]上述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简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种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0029]本发明地震提醒、报警设备主要原理在于,当地震产生时,地震波随即传来,无论是纵波引起的上下抖动,还是横波引起的前后左右的晃动,由于垂直导线的横向“丁”字行结构,必然会与水平导线相互接触,电路接通,报警灯和报警扬声器开始工作报警;

本发明所述短信报警器通过4G网络将地震报警信号发送到所设定的移动终端设备上,以便相关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0030]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的地震报警系统及其装置,通过在地震提醒、报

5

CN 108230623 A

说 明 书

4/4页

警设备中荣誉网联网技术,形成一具有地震提醒、报警的整体系统,避免了原先地震提醒、报警设备单一存在的形式。

[0031]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到先前到达的纵波,在破坏力巨大的横波到来之前,能向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发出无线报警信号或声、光报警信号,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撤离。由于地震提醒、报警设备自身带有充放电装置,即使是断电的情况下也可以发出警报,降低了地震灾害对人们的伤害。[00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平台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6

CN 108230623 A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