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即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作为信息技术重要基础的计算机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其影响已经深入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在进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时代后,计算机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经济活动,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当代大学生应当是具有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和能力、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是培养新型人才耽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高等学校全面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
计算机不仅是知识,也是一种工具。学习计算机,不仅能够掌握有关的只是,而且能够培养信息素养,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当面向应用的需求,强调时间训练,使学生既能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又了解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既掌握必要的理论,又学会使用相关的技术,并学会用计算机解决本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等组织不断探索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先后编写了《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反战战略研究报告及计算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等文本。本书就是根据以上研究报告的要求编写的,针对高等学校培养学生计算机素养的要求,将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术介绍给读者。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基本概念讲起,根据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需要,将理论与应用技术右击的结合在一起。
内容新颖、丰富。为读者提供软件、硬盘、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办公软件、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最新技术和应用。
计算机基础与与相关专业相结合,为后续的计算机课程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对专业软件的介绍使他们能够初步了解专业软件的类别和功能,在各自的专业学习中有意识的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中一些概念、技术和方法,能够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利用计算机、认识并处理计算机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全书共分为11章,每章后面都附有一定数量的习题。
第1章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特点、分类、应用和发展趋势,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等内容。
第2章介绍操作系统Windows xp,包括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以及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文件管理、程序和设备的管理、系统配置和维护等内容。
第3-5章介绍国产办公软件wps office,从使用的角度分别介绍wps文字、wps表格、wps演示的主要功能和操作。重点介绍wps文字的使用功能,如文章编辑与排版的有关操作等,侧重于讲解wps表格的使用方法,通过多个实例介绍工作簿和工作表格的编辑管理、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数据管理和分析、图表制作等功能。
第6章介绍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互联网及其基本服务、Windows系统中的网络设置、局域网基本应用、网络社会以及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检索。
第7章介绍多媒体技术,主要包括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概念、常用的多媒体文件格式以及常用的多媒作工具。
第8章通过一个完整的案例来介绍如何使用dreamweaver制作网页以及站点的创建、sql
语言、最后介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常用功能和使用方法。
第10章是信息安全基础,主要介绍信息安全的一些基本概念、常见的攻击方式、信息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主流的安全防护技术、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以及数据备份和恢复等内容。
第11章主要介绍专业软件和常用的工具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实际操作方法。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各个专业本科生“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其他各级各类学校和计算机使用者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本书由陈晓云担任主编并负责统稿,由刘莉、白丽飞、谢群英担任副主编。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程建军、李龙杰、、徐玉生、张桂东等人。本书的编写与出版得到了兰州大学教务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在此
第一章
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 本章导读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调整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奋力作为,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期间,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内国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的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现代化建设。
第一节 “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新中国发展史上极为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