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三化学空气经典练习题

初三化学空气经典练习题

来源:华佗小知识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题一:

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水注入集气瓶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

红磷

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 (3)丙生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

用木炭代替了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

(4)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改进方法(如下图 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

考点1:空气的成分有哪些?它们的体积占空气的百分比为多少?

空气的主要成分有氧气、氮气、稀有气体;按体积百分比为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考点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药品的选择、误差分析。 考点3:大气的污染及防治。

污染的类型:气体、粉尘 污染的来源:(1)工业(2)农业(3)生活(4)交通

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考点4:纯净物和混合物。

(1)定义:

(2)二者的区别:

金题精讲

题一: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 糖水、白酒 B. 铁矿石、氧气

C. 冰水混合物、盐水 D. 氮气、氧气

题二: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燃烧 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 稀有气体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讲义参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题一:

答案:

(1)集气瓶内有大量白烟产生,水进入集气瓶中。

点燃

4P + 5O2 2P2O5

(2)没有检查装置气密性;集气瓶未冷却至室温就注入水

(3)不能,因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消耗的氧气体积相等,反应前后压强不变。 (4)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准确。

金题精讲

题一 答案:C 题二 答案:B

金题精讲

题一:

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水,两个体积相等的集气瓶中 都充满了空气,夹紧止水夹,并迅速将分别盛有足 量燃着的磷和硫的燃烧匙伸入甲乙瓶内并塞紧瓶塞, 待燃烧完毕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可见烧杯中的水 很快进入__________瓶中,且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 气瓶容积的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

题二:

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待镁条完全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___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一定有_______。推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止水夹

【发现问题】此气体是怎么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的反应而减少.

第- 1 - 页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查阅资料:镁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

反思交流:用镁条能否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交流共享:你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药品有哪些认识? 题三:

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活塞的硬质薄壁玻璃容器里放入一粒白磷(适量)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0℃水的烧杯上(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如图进行实验,试回答:

(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管内_________, 活塞___________。活塞最后停在刻度______________处附近。

(2)由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四;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为60mL ,且润滑性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

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2 - 页

讲义参

金题精讲

题一

答案:甲 1/5

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了瓶内氧气,生成可五氧化二磷,使得集气瓶内压强下降,大气压将水压入瓶内直至气压平衡。 题二 答案:

(1)镁条燃烧消耗了集气瓶内的气体,使瓶内的压强减小,导致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 (2)21 氮气

推测理由: 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分数分别为为21%和78%,其他气体占1%,而

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占其容积的70%,所以,减少的气体中一定有氮气。

假设二:氮气在常温条件下与氧气或水反应。(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3)不能用镁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此药品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不能是气体,也不能溶于水。 题三 答案:

第- 3 - 页

(1)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 4 (2)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题四 答案:

(1)装置气密性良好。

(2)针筒的活塞向内移动,最后停留在12mL刻度处。

(3)针筒内活塞先向外移动,结束后,冷却后,再向内移动,最后停留在8mL刻度处。 (4)装置爆炸。

第- 4 -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