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华佗小知识
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作者:冯丽杰 胡艺阳

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24期

冯丽杰 胡艺阳

(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2)

【摘 要】工程概预算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针对工程管理专业概预算课程的学习特点,结合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对本课程的教材内容、教学实施、教学实践三方面进行创新性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概预算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工程概预算;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Budget

FENG Li-jie HU Yi-ya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 Jilin Jilin 132012, China)

【Abstract】Project Budget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engineering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 courses, but also a very practical professional courses. For lear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budget estimate courses, combining social demand for innovative talent of teaching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teaching three aspects of innovative reforms to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 enhance budget estimate courses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Project budget; Curriculum reform; Teaching mode

0 引言

建筑工程概预算是工程管理专业加强学生工程经济概念的一门主干课程。是指工程动工兴建前,用货币指标来确定建筑工程从筹建到正式建成投产或竣工验收所需要的全部建设费用的工程经济性文件。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及装饰工程中分部分项工程量的计算、套用相应的定额、编制清单、清单综合单价计价、编制招标控制价、编制投标报价等。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投资的构成以及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造价文件编制技能。社会对造价人才的需求供不应求,但在目前的教学环节中,由于教材的陈旧性、教学实施的和教学实践的局限性,使得学生在学完教材后,在走向工作岗位时仍不能很快进入工作角色,因此,对本课程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

1 当前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概预算是一门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学科,它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存在实践性、综合性、性和理论跨度大等特点。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概预算课程教学一直存在以下问题:

1.1 教材内容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匹配

建筑工程、装饰工程造价的特点是行业规范和标准更新速度比较快,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要了解我国定额的原理,而且要熟悉和掌握具体的概预算编制方法,尤其是工程预算定额。最后要完成编制完整的施工图预算书、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等工程造价文件。以往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没有结合具体的预算计价定额及取费定额编制预算书。也没有充分地反映新规范、新标准、新工艺的应用。

1.2 教学实施过程需要完善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工程概预算技术更新较快,因此,就需要教师必须具备较广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实践知识基础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工程概预算课程基本上都是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所需掌握的工程实践知识都是通过教师以讲授的方式教给学生,学生没有直观的认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学效果较差。从学生方面来看,虽然学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但缺乏很多实践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也不是很全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是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从教师方面来看,授课教师一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工作经验,上课也只是照本宣读,课堂气氛较差,不能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

1.3 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差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于高校学生的培养,教学的重点主要在于让学生掌握现有的理论知识,而对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重缺乏。从实践教学的现状来看,实践教学内容多为演示性、验证性,缺乏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实践教学的投入来看,现有的教学设备、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条件较落后,实验水平较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作为当代高校,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如果学校长期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就等于是在纸上谈兵,等真正进入工作岗位后,势必会严重缺乏实际动手能力。

1.4 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欠缺

目前,随着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改革,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明确提出“厚基础,宽口径”。因此,一些高校为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重新修改了教学计划和大纲,增加基础课、选修课,造成了专业课的课时大大减少。要在有限的学时内较系统地传授含有大量知识点的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是任课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这些知识仅靠老师在课堂上配以简图,依靠传统教学方法讲解是难以理解的,还需要增加与现场实际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课时的有限性和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往往是束缚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

2 课程改革的方法

2.1 结合吉林省建筑工程、装饰工程计价定额和取费定额,正确计算工程量并套用相应定额,编制预算书

作为预算编制人员必须充分熟悉定额的册说明、总说明、章说明、节说明及定额所含工作内容,了解章节及子目的划分,在此基础上,还要熟悉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反复翻阅直到比较透彻的理解图纸,是编好设计预算的第一步。阅读图纸应从设计说明和总平面图开始,首先要清楚工程的性质、类型、规模,再依次阅读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材料做法,了解各类图纸所示部位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工程量计算。正确合理地套用定额每个子项,力争做到定额项目和实际相符(如实施位置、施工方法、所用机具等),不重复计算、不漏算。

通过引入具体定额,使工程量计算更贴近工程实际,使学生了解做工程预算不仅需要图纸,还需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把这些费用都应计入工程总造价内。

例如:采用脚手架类型,各种施工机械的性能与特性,以及工程本身特点及施工中的特殊要求等,都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体现。

2.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师生互动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施工的现场搬进课堂,视觉上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感性认识。一般采取现场照片与现场录像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对实际的施工方法有感性认知,对老师所讲授的造价内容就很容易理解。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实际进行讨论,分析对比,做出工程预算。同时,根据本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引导学生自制部分多媒体课件,通过演示、评比,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较大的提高。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查找与工程预算有关的资料,进行信息的收集、分类、对比、整理,每人完成一份适合自己的工程预算编制方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引导的教学模式。

2.3 引入工程实例

讲解工程概预算部分时,要完成理论部分的讲解可以采用成熟教材,编制具体的施工图预算方法则可以直接采用当地的小型施工图、定额、清单计价规范等带领学生边教边做,提高动手能力和识图、施工图算量、计价的综合应用能力。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手工算量和计价的实践过程。对于某一工程实例,不仅编制施工图预算,还要编制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综合单价分析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掌握工程造价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正确编制各种造价文件,成为一名合格的造价人员。

要满足社会需要,还需要学习工程算量和计价软件,建议在课程设计实践完成计算机软件的实训,达到本课程的目的。这样较好的解决了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

把具体工程实例的投标报价进行实训,在编制投标文件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分组编制投标文件,模拟投标工程,经过标书的递交、开标、评标,最后根据评标办法推荐出三名中标候选人。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又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达到教学为实践服务的目的。

2.4 开展造价员资格证的培训、取证实践活动

企业对从事造价人员的岗位要求是拥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利用概预算工具对实际工程进行预算文件的编制并取得造价员资格证。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根据企业要求确定课程的改革思路,将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有机的融合到教学内容体系,通过资格考试提升学科的基本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升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高效率。鉴于这种情况,结合吉林省相关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里组织的造价员资。通过课堂培训提高学生考试的通过率,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优先向企业推荐等,以此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认识与总结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集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等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针对目前各大高校在工程概预算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对本课程的教材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本次改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教学过正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基础上,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

式,取得过程和效果并重的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就业能力得到加强。

通过对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教学改革,真正形成“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创新性思维”

的教学模式,争取早日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解清杰,吴春笃,储金宇,刘宏.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4:35-37.

[2]张静.室内专业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报,2013,3:140-141.

[3]王志应.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5:147-148.

[4]姜玲.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4(25):466-468.

[5]邹祖绪.基于创新模式下的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298-299.

[6]蔡海勇,张敏.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J].科技资讯,2010,13:203-204.

[责任编辑:汤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