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篇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一、单项单选题
1. 地西泮镇静催眠的特点不包括:
A、对快动眼睡眠时相影响小 D、无诱导肝药酶作用 A、氟西泮 A、焦虑症
B、连续应用不产生依赖性 E、安全范围大 C、司可巴比妥 C、诱导麻醉
D、地西泮 D、高热惊厥
E、苯巴比妥 E、癫痫持续状态
C、治疗指数高
2. 治疗焦虑症首选考虑选用:
B、水合氯醛
3. 下列哪项不属于地西泮的用途:
B、麻醉前给药
4. 地西泮与苯巴比妥均具有:
A、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作用 C、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焦虑 E、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B、镇静催眠、抗抑郁、抗癫痫作用 D、镇静催眠、中枢性肌松作用
5. 苯二氮卓类不具备以下哪项特点:
A、对呼吸影响较小 D、不影响快动眼睡眠 A、使GABA受体活化 D、激活BZ受体
C、增强GABA能神经的功能 E、阻断神经细胞膜Na通道的开放 B、目前很少用于催眠
D、除硫喷妥钠外,都不做麻醉用
+
B、安全范围大 C、肝药酶诱导作用小
E、耐受性,成瘾性较轻
6. 有关于苯二氮卓类的中枢作用机制,错误的是:
B、解除GABA蛋白对GABA受体的抑制
7. 关于巴比妥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于镇静剂量的药物即有抗焦虑作用 C、为巴比妥酸的衍生物
E、对危急的惊厥患者,也可用异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
8. 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的药物是:
A、苯巴比妥
B、戊巴比妥
C、司可巴比妥
D、硫喷妥钠
E、异戊巴比妥
9. 苯巴比妥过量中毒,为了促使其快速排泄,可:
A、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增加肾小管再吸收 B、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减小,增加肾小管再吸收 C、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 D、酸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 E、以上均不对
10. 下列药物不属于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
A、氟奋乃静 A、癌症呕吐
B、氯丙嗪
C、奋乃静
D、氯氮平
E、硫利达嗪 E、顽固性呃逆
11. 下列呕吐中氯丙嗪无效的是:
B、放射性呕吐
C、晕动病呕吐
D、药物性呕吐
12. 氯丙嗪治疗精神病的作用原理是:
A、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C、阻断中枢α肾上腺素受体 E、激动中枢M胆碱受体
B、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 D、激动中枢苯二氮卓受体
13. 小剂量氯丙嗪有镇吐作用,其作用部位为:
A、直接延脑呕吐中枢
B、大脑皮层
D、阻断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的DA受体
C、阻断胃粘膜感受器的冲动传递
E、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14. 关于氯丙嗪对体温的调节错误的是:
A、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C、在高温环境中使体温升高
B、对体温调节影响与周围环境温度有关 D、在低温环境中使体温降低
E、只能降低发热者体温,对正常体温无效
15. 在“人工冬眠”中不需要使用的是:
A、氯丙嗪
B、哌唑嗪
C、物理降温
D、异丙嗪
E、哌替啶
16. 下列不是氯丙嗪的不良反应的是:
A、体位性低血压 D、“开-关”现象 A、体位性低血压 D、内分泌障碍
B、帕金森综合症 E、静坐不能 B、过敏反应 E、消化系症状 B、帕金森综合症 E、共济失调 C、抑郁症
D、躁狂症
E、帕金森综合征
C、静坐不能
C、锥体外系反应 C、内分泌失调
17. 长期使用氯丙嗪治疗精神病,最常见的是:
18. 长期使用氯丙嗪作用出现肌张力增高、动作迟缓、肌肉震颤等反应称:
A、急性肌张力障碍 D、迟发性运动障碍
19. 碳酸锂主要用于治疗:
A、焦虑症
B、精神症
20. 下列关于吗啡的镇痛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镇痛作用强
B、对持续性慢性钝痛效力弱于间断性锐痛 D、在镇痛的同时其他意识存在
C、主要用于急性锐痛的治疗 E、能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
21. 慢性钝痛时,不宜用吗啡的主要理由是:
A、对钝痛效果差 D、易成瘾 A、呼吸抑制
B、治疗量可抑制呼吸 E、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B、止咳作用 E、支气管收缩
B、镇痛、呼吸抑制、扩瞳 E、镇痛、镇静、镇咳 B、肺通气量减少 E、潮气量减少
B、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 E、扩张支气管以缓解哮喘
C、呼吸麻痹 C、肾上腺素
D、电解质紊乱 D、烯丙吗啡
E、心律失常 E、多巴胺
C、降低心脏的负荷
C、呼吸浅而慢 C、镇痛、止泻、抗呃逆
C、催吐
C、可致便秘
22. 吗啡不会产生:
D、腹泻稀便症状
23. 吗啡的作用是:
A、镇痛、镇静、镇吐 D、镇痛、解痉、镇咳 A、呼吸频率减慢
24. 下列关于吗啡对呼吸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D、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 A、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 D、减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
25. 关于吗啡治疗心源性哮喘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26. 吗啡中毒的主要死因是:
A、血压降低 A、纳洛酮
B、昏迷 B、阿托品
27. 吗啡急性中毒的解救药物(或问:阿片受体拮抗剂): 28. 下列哪一项不是吗啡的适应症:
A、严重的创伤性锐痛 D、妇女分娩止痛
B、心肌梗死的剧痛
C、心源性哮喘
E、大面积烧伤引起的剧痛
29. 吗啡镇痛作用最适于:
A、诊断未明的急腹症 D、肌肉痛、关节痛 A、抑制呼吸 A、分娩止痛 A、吗啡 A、哌替啶
B、分娩止痛
C、颅脑外伤的疼痛
E、其他药物无效的急性锐痛
D、抑制咳嗽 D、高颅内压 D、可待因 D、美沙酮
E、瞳孔缩小 E、心源性哮喘 E、二氢埃托啡 E、芬太尼
30. 吗啡不具备哪种药理作用:
B、引起恶心、呕吐 C、引起腹泻 B、支气管哮喘 B、哌替啶 B、可待因
C、肺心病 C、芬太尼 C、纳洛酮
31. 下列不是吗啡的禁忌证的是: 32. 下列药物中镇痛作用最强的药物是: 33. 下列何种药物可用于吗啡脱瘾的替代治疗: 34. 哌替啶比吗啡应用多的原因是它:
A、镇痛作用比吗啡强
B、对胃肠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C、无成瘾性
D、成瘾性及抑制呼吸作用比吗啡轻 E、较少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35. 解热镇痛抗炎药解热作用机制是:
A、抑制中枢PG的合成 E、抑制病原体产生内毒素
B、抑制中性粒细胞释放内热原 D、抑制外周PG的合成
C、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
36. 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是:
A、对内脏平滑肌绞痛有效 C、可产生成瘾性 E、对痛经无效
B、对剧烈疼痛有效
D、对慢性钝痛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37. 关于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解热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体温没有影响 C、由于抑制外周前列腺素合成而发挥作用 E、以上说法均错误
B、既能降低发热者体温,又能降低正常者体温 D、对直接注射PG引起的发热有作用
38. 阿司匹林常用于下列哪一项疼痛:
A、头痛、牙痛
B、癌性疼痛
C、创伤性疼痛
D、胆绞痛
E、胃肠痉挛性疼痛
39. 小剂量阿司匹林:
A、可用于抗风湿治疗 D、可引起水杨酸反应
B、有防血栓作用
C、可致胃溃疡
E、可应用于创伤疼痛和内脏绞痛
C、保泰松
D、吲哚美辛 D、凝血障碍
E、布洛芬 E、水杨酸反应
E、胃溃疡
40. 类风湿性关节炎首选:
A、阿司匹林 A、骨髓抑制
B、扑热息痛
41. 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B、胃肠道反应
C、阿司匹林哮喘
42. 不属于阿司匹林禁忌证的是:
A、支气管哮喘
B、严重的肝功能障碍 C、低凝血酶原血症 D、高血压
43. APC的组成是下列哪一项:
A、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 C、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咖啡因 E、阿托品+非那西丁+可待因
B、阿司匹林+苯巴比妥+咖啡因 D、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可待因
44. 下列哪项不属于阿司匹林的禁忌证:
A、胃溃疡
B、哮喘患者
C、严重肝损害
D、维生素D缺乏者
E、低凝血酶原血症
二、配伍选择题
45. 安全范围较大且成瘾性较轻的催眠药是: 46. 静脉麻醉选用的药物是:
47. 可用于治疗癫痫大发作的药物是:
A、硫喷妥钠
B、地西泮
C、水合氯醛
D、苯巴比妥
E氟马西尼
三、多选题
48. 关于苯二氮卓类的药理作用,正确的是:
A、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D、抗焦虑作用
B、抗惊厥作用 E、镇静催眠作用
B、促进GABA与GABAA受体结合 D、增加GABAA受体数量
C、抗抑郁作用
49. 苯二氮卓类的作用机制是:
A、促进GABA合成 E、减少GABA递质破坏 C、使Cl-通道开放,Cl-内流增加
50. 地西泮可用于麻醉前给药是由于:
A、镇静作用快而确实
B、可产生暂时性记忆缺失
D、减少用量,增加其安全性
C、缓和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情绪
E、使患者对手术中的不良刺激在手术后不复记忆
51. 氯丙嗪的药理作用有:
A、抗躁狂症作用
B、抗抑郁作用 E、抗癫痫作用
B、可用于人工冬眠与失眠症
C、降压作用
D、加强的作用
52. 氯丙嗪对体温调节的影响,其特点是:
A、抑制下丘脑体温调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 C、能降低发热者及正常体温 E、环境温度升高,体温升高
D、环境温度愈低,降温作用愈强
53. 氯丙嗪具有强大的镇吐作用,其特点有:
A、小量镇吐可能与阻断CTZ的D2受体有关 C、对癌症、放射病及某些药物所致呕吐有效 E、对顽固性呃逆无效
B、大量抑制呕吐中枢
D、对刺激前庭引起的呕吐有效
54. 氯丙嗪对受体的作用包括:
A、阻断M胆碱受体
B、阻断中枢DA受体 E、阻断β肾上腺素受体 B、排卵延迟 E、心律失常
B、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减少了心脏的负荷 D、降低了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
C、肌张力增高、动作迟缓
C、阻断中枢GABAA受体
D、阻断α肾上腺素受体
55. 氯丙嗪的不良反应有:
A、口干、便秘
D、迟发性的运动障碍
56. 吗啡治疗心源性哮喘的机制是:
A、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 C、兴奋心脏,增强心肌收缩力
E、使呼吸变深、变快,增加肺通气量
57. 吗啡禁用于:
A、哺乳期妇女
B、颅内压升高的病人 E、肺源性心脏病
C、抑制呼吸
D、恶心、呕吐
E、缩瞳
C、肝功能严重损害
D、支气管哮喘病人 A、镇静、镇痛
58. 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包括:
B、镇咳
59.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有:
A、胃肠道反应 E、瑞夷综合征
B、甲状腺肿大与粘液性水肿
D、促进氯化钠与水的再吸收,引起水肿
C、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
60. 阿司匹林导致胃出血的原因是:
A、对胃黏膜的刺激 D、抑制血小板聚集
B、抑制胃黏膜合成PG
C、抑制凝血过程
E、兴奋延髓的催吐化学感受区
四、填空题
61. 镇静催眠药在较小剂量时起_________作用,在较大剂量时则起________作用。 62.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3. 苯二氮卓类 睡眠诱导时间, 睡眠持续时间。
. 巴比妥类口服过量中毒,可用 碱化尿液和用 导泻。
65. 巴比妥类药物随剂量增大,相继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作用。 66. 氯丙嗪有强大的镇吐作用,小量可阻断_________,大量直接抑制___________;对______
引起的呕吐无效。
67. 氯丙嗪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 “人工冬眠合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 氯丙嗪最常见的锥体外系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 氯丙嗪的降温作用可用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71. 氯丙嗪急性中毒可致血压严重下降,升压宜用__________,不宜用_________。 72. 吗啡对中枢神经的“三镇”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 吗啡可用于___________哮喘,而禁用于________________哮喘。
74. 抢救吗啡极性中毒可用________________;吗啡的脱瘾治疗,可用_______________。 75. 阿司匹林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
76.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 小剂量的阿司匹林通过抑制_______减少了_________的生成,从而具有抗血栓作用。 78. 当乙酰水杨酸中毒时,可同服____________,使尿中解离型药物增加,从而加速其排泄。
五、名词解释
镇静药
催眠药
镇痛药
六、简答题
79. 简述苯二氮卓类的作用机制 80. 简述苯二氮卓类的药理作用
81. 巴比妥类药物急性中毒反应后应如何处理? 82. 简述氯丙嗪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与临床
应用。
83. 氯丙嗪用于人工冬眠疗法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84. 试述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 85. 吗啡急性中毒的特征是什么?如何解救? 86. 简述吗啡治疗心源性哮喘的机制。 87. 试述吗啡各种禁忌证的理由。
88. 吗啡为什么可用于治疗心源性哮喘,而禁用于
支气管哮喘?
. 简述阿司匹林的主要药理作用及应用。
90. 简述阿司匹林引起的胃肠道反
应的表现、机理及防治。
91. 试比较阿司匹林与氯丙嗪对体
温的影响有何不同。
92.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镇痛作用与
镇痛药有何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