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语文评课稿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中,首先提出了 新的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三维目 标呢卢雷老师《开国大典》的教学设计使我收到了很大的启示。
一,创设情景,落实目标,培养能力
卢雷老师将情境创设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如:在课一开始,他就板书: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北京开国大典……让学生在〃开国大典〃强加一个修饰词, 又让他们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这样的情景创设,既是让学生对 课文整体的感知,又是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对课题了解,朗读的同 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起到了多重效果。
又如:在学习〃会场布置〃这一部分,卢雷老师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当场 在黑板上画出了方位图,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为学 生的记忆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使学科知识 结构,学生认知结构,学生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 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
二,加强朗读,体验感悟,激发情感
《开国大典》是一篇爱国主义的教育经典,但离现在甚远,学生感受。卢 雷老师遵循这一特点,关注语言,加强朗读,引领学生层层体验,激发他们的 情感。 如:在学习〃会场布置〃时,卢雷老师先用示意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接着 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朗读,加强指导,乃至复述课文,层层递进,引发激 情。这不仅把会场布置清晰地留在学生的脑海里,而且训练了学生表达的顺序 和逻辑思维能力。 又如:在学习〃宣告成立〃时,卢雷老师让学生通过聆听声音,观看两遍录 像,多种形式的朗读,随手绘画地图等,把感官和文本自然,有力地结合,让 学生在体验中读出感觉,读出内涵,读出激情,使朗读发挥到了及至。这是语 言和思想的自然统一,是有效指导和主动学习的有效统一,水到渠成地将课堂 教学推向高潮。 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不同的,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 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教师们就是要通过创造有利于学生去认 识,体会,尝试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 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