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诫子书》导学案

《诫子书》导学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十五课《戒子书》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熟读成诵,培养文言语感。

2.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诸葛亮严密的论证。

3.通过品读课文,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

重难点

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二、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淡泊(b6)致远(zhì)淫慢(yín)励精(lì)险躁(zà0)穷庐(lú)

2.重点词语解释。

(1)夫君子之行:助词,用于包首,表示发端

1

(2)静以修身: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

(3)非淡泊无以明志: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确志向

(4)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

(5)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王

(6)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懈怠;振奋精神

(7)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浮躁;修养;性情

(8)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9)意与日去:消失

(10)遂成枯落:周落、衰残。文中形容入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3.古今异义。

(1)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义:内心平静,集中精力和注意力

今义:环境安静,不嘈杂

2

(2)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轻薄 今义:危阶,不安全

(3)淫慢则不能励精 古义:懈怠 今义:速度慢

(4)遂成枯落

古义: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今义:植物凋落

4.一词多义。

(1)不

淫慢则不能励精:表示否定

尊君在不:同“否”,在问句尾表询问

年与时驰时光

(2)时

学而时习之:按时

元方时年七岁:当时

(3)日

3

意与日去:日子,岁月

君与家君期日中:太阳

5.词类活用。

非淡泊无以明志。使…坚定,使…明确

6.重点句子默写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位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涇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7.重点句子翻译。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位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

不恬静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年华随着时光飞逝,意志随着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8.作家作品。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玡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国时期蜀汉承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治,呕心沥血。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诚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推崇,成为后世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

(二)课文分析

1.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找出这几个句子,再次加以品读,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A.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关系:要成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

5

养品德。

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已的品德。

4.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赏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句。

答案示例:作者运用“双重否定”来强调他要表达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志远”,体现了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无限期望。“淡泊宁静”看起来是不想有所作为,但现在的“不为”正是为了将来“有所为”,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

(2)“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是否有关系?

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切。因为节俭方可清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6

三、课后反思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