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内战爆发
教师寄语 学习目标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 2.了解实行、发动内战的本质; 3.了解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 【课前预习】 知识点1 重庆谈判 的目的:为 争取时间,想在政治上获得主动,把不愿意和平分罪名强加到 身上。 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 。 谈判结果: 年10月10日,国共签署《与代表会谈纪要》,即“ ”。 “双十协定”: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 ,建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在 举行。会议讨论了建立 、 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草案、整编等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决议,再一次确定了 的方针。 意义:为中国实现 、 带来了一线曙光。 知识点2 发动内战 内战爆发: 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 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重点进攻: 年3月,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 区与 区的重点进攻。 知识点3 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粉碎全面进攻:号召区军民以 粉碎的进攻,并制定了以 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 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 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军的全面进攻。 粉碎重点进攻:、周恩来等率和总部主动撤出 ,转战陕北。 率领的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对 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 消灭掉王牌主力整编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区的重点进攻。 【合作探究】 材料一:在撤离延安前,告诉指战员:“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有;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 材料二:1947年占领延安以后,蒋介石得意地说:“当年在瑞金,被我们打得长征,跑到陕北,现在在延安,又被我们打得被迫长征。” (1)延安有着“圣地”的美誉,但为什么还要主动撤离延安? (2)材料二中的两个“长征”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你认为材料二中蒋介石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4)材料二中的两个“长征”有什么相似之处?其结果如何? 【拓展延伸】 知识点1 重庆谈判 1.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题是( ) A.爱国、救亡 B.民主、和平 C.自强、求富 D.和平、发展 2.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赴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 A.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B.欺骗广大人民 C.争取和平民主 D.加强国共合作 3.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说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谈论的是( ) A.井冈山会师 B.西安事变 C.七大 D.重庆谈判 4.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其内容不包括 ( ) ...A.改革土地制度 B.修改草案 C.整编 D.召开国民大会 知识点2 发动内战 5.彻底破坏了“抗战以来国共两党团结御侮的友好气氛”的是( ) A.对中原区发起进攻 B.对山东区发起进攻 C.对陕北区发起进攻 D.对华东区发起进攻 6.1947年,重点进攻的区是( ) ①中原区 ②陕北区 ③山东区 ④东北区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 知识点3 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7.1947年4月,新华社发表社论指出:历史事件的发展表现得如此出人意料,蒋介石占领延安将标志着蒋介石的灭亡,人民放弃延安将标志着中国人民的胜利。下列与之有关的事件是( ) A.重庆谈判 B.转战陕北 C.孟良崮战役 D.青化砭战役 8.经受抗日战争考验的人民已掌握了多种作战方式,在战争初期,人民采取的主要作战方式是( ) A.运动战 B.阵地战 C.游击战 D.蘑菇战 9.率领西北人民在陕北同采取蘑菇战周旋的将领是( ) A.朱德 B.陈毅 C.彭德怀 D. 自我评价专栏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书写: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