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护坡式堤防的施工质量监控
近年来,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家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其中河道污染问题极为显著,加快对河道工程的治理便显得尤为重要。在河道治理类工程开展过程中,现浇混凝土护坡式堤防作为一种高效施工形式,现已广泛运用到水利工程建设中,因此加强对现浇混凝土护坡式堤防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的研究学习意义犹为重要。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常见于边坡施工,因具有经济、施工便捷、省料等特点,为工程界所乐于采用。文章从质量角度出发,深入现浇混凝土护坡式堤防工程的具体施工流程,并对施工质量监控进行全面阐述,旨在提高工程整体施工水平及施工质量。
标签:现浇混凝土;护坡式堤防;施工质量
1 、工程概况
渭河是我国两大河流体系中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流经甘肃省中部,东南部和陕西省的中部,在天水市境内,渭河干流由西向东横穿甘谷县,境内全场41.6km,甘谷县位于渭河中游,形成甘谷盆地。针对甘谷县渭河左岸散渡河口至渭水峪大桥段6.83 km现浇混凝土护坡式堤防工程的施工实际,探索出较为系统的施工工序及质量控制方法。
2、 现浇混凝土护坡式堤防施工工序及质量控制
2.1 现浇混凝土护坡式堤防施工工序
护坡式混凝土堤防工程施工应严格按照以下工序进行施工:项目划分→技术交底→测量与放线→原土堤身填方区、堤基开挖区表层清理→堤基开挖→堤身夯填→人工修坡、平整坡面→河堤护底、护坡模板→伸缩缝安装→堤基、护坡混凝土浇筑→养护。
2.2 现浇混凝土护坡式堤防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2.2.1 测量、放线
在现浇混凝土护坡式堤防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测量和放线是整个工程施工的第一道工序,通过前期测量,对堤防工程具体施工位置等进行明确标识,是保障整个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施工现场所制定的坐标点、水准点及堤防中心基准线等主要控制点,当工程校验合格之后,才可对工程测量放线质量控制网进行搭建,并详细记录测量过程中的具体数据信息。同时,将测量所得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整合分析,利用相关技术对测量图表进行绘制,具体绘制内容主要包括河堤中心樁的横断面图与纵断面图。在工程实际开展过程中,应对施工现场的各个关键点认真标记,如,河堤中心线、水准点、里程桩号等等,并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可起到保护关键测量点的目的。
当堤防土方项目进入施工环节之前,应确保堤防项目中放样作业的完成,通过运用经纬仪和全站仪,以精准掌握堤防中心控制线中心桩的具体位置,并借助钉子将中心桩进行固定,有效避免控制点位置的偏移。以中心桩轴线为基点,以50m为间隔距离设置中心桩,设置过程中如果遇到转弯处时,则需要与弯道长度特点相结合,从而对中心桩的数量进行确定。在中心桩设置过程中,为确保每段距离的精确度,可运用钢尺对其间距进行测量,尽可能的将误差控制在1/1000之内,测角误差不得高于30。此外,对于标高的设定一般以四等水准的具体要求为主,闭合精度通常不得大于20mm,每200~300mm,设置一个临时标高对水准点进行严格把控。
2.2.2 原材料
任何工程的施工均离不开原材料的支持,在现浇混凝土护坡式堤防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施工环节对原材料的选用标准及类型也不尽相同。其中垫层工程施工需大量黄砂,一般需采用中粗黄砂,因为如果所选用黄砂原材料砂质过细,在进行浇筑或者遭遇雷雨天气时,容易引起砂层滑动,将影响铺装层在厚度上的一致性,或者遇暴风天气时,将影响混凝土块结构体整体质量。对于垫层碎石的大小的选用一般多以3.0~8.0mm粒径的细石子,主要是由于由细石子构成的垫层,在结构上相对较为紧实,并且具有一定的保浆性。
关于现浇混凝土护坡式堤防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原材料的选取,一般为以下几种:①为充分满足混凝土护坡厚度的要求,尽量采用中粗砂的黄砂;②通常情况下,最佳碎石级配一般为10~20mm,若碎石粒径20mm时,则容易引起水泥浆液的下渗,对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密实度产生一定威胁。
2.2.3 开挖堤基
在堤基开挖工程开展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土;2)砂卵石3)松散塌落体等土石方的开挖,工程开挖过程前、中、后各个阶段,施工单位都应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要求,对开挖土层的地下结构、横断面图或者纵断面图等进行认真绘制。首先,开挖前,以设计图纸中的具体要求,对施工现场打桩开挖轮廓线等进行准确的标定,对整个开挖坡面的规格以及平整度进行严格的把握与控制;其次,开挖中,工程开挖过程中应对覆盖于土层结构上方的无关杂质以及特殊涂料进行全面清除,包括作业区的表层杂质、植物根系、淤泥土、冻土块、耕作土、分散性黏土、杂质膨胀土等,杜绝其应用于堤身的填筑;最终,开挖后,开挖工程一经结束,就需根据相关设计标准,严格遵循水利施工“三检制”,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并做好资料记录工作。
2.2.4 修坡、整坡
在现浇混凝土护坡式堤防工程进行浇筑施工过程中,应当对土方石的坡面进行适当的修改与调整。为确保现浇混凝土护坡整体的稳定性与牢固性,在沙堤填筑过程中应在迎水坡面填筑时,提前预留50cm的超填量,在混凝土护坡进行浇筑之前将所预留的50cm的超填量进行填平处理。并且为了能够有效规避坡面长
时间的暴晒或者遭受风吹,以及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暴雨冲击等严重威胁坡面质量的因素,应当在混凝土浇筑工程开展之前,进行超填量的削坡施工,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削坡的高度以及表面的平整度。此外,为了能够有效实现对削坡的精确控制,可凭借人工挂坡线加以实现,从而确保整个坡面的平整度以及连续性,奠定混凝土支模和现浇筑的基础。
2.2.5 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配比河堤现浇筑混凝土原材料配比需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要求,选取符合混凝土强度要求的级配比。控制混凝土灰比不超过0.65,坍落度为1~3cm,借助搅拌机实现混凝土的均匀搅拌。本工程中C15混凝土原材料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号为C15,结合现场实际取样测量,由试验单位给定混凝土原材料成分分别为1m3混凝土中含266kg水泥、759kg砂子、1200kg石子及175kg水。
(2)河堤混凝土现浇筑施工
对于混凝土浇筑模板,厂家必须严格遵循施工现场所提供的实际设计标准或者根据设计图纸对模板进行详细定制。目前,我国常用模板类型主要以方形的钢模板为主,在具体施工中,以河堤为中心轴线对浇筑单位进行划分,间隔距離可控制在3m,模板外选用长0.5m的钢管以嵌入土石护坡面的方式进行模板加固。并且在模板具体安装过程中,应对板缝的精密度、标高以及表面的平整度等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整个板缝的一致性,以设计的坡比采用坡度尺实现挂线和模板安装。模板在投入使用前期需清洁干净,为避免生锈及方便拆模,可在模板表面喷刷防锈保护材料,如矿物油类,避免使用会造成混凝土污染的油剂材料,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
在对地基进行浇筑施工时,为有效实现对混凝土的连续振捣,插入式振捣器可有效达到这一目的,当振捣过程达到一定标准之后,所振捣出的混凝土无明显气泡,尚未出现下沉等现象,并且开始不同程度的泛桨。当地基浇筑的总体长度达到100m时便可实施浇筑施工。在实际浇筑过程中应根据方向上的不同,采用隔快或者分块进行连续浇筑,其中当采用分块作业时,应将其宽度控制在3m左右。在浇筑完成之后,混凝土结构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而裂缝产生的原因诸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温度裂缝,主要是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结构内部所产生的高温与外界中的低温相遇,使得混凝土同时遭受温度的两个极端,内应力产生变化,从而形成裂缝。因此,为有效避免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的混凝土裂缝问题,
应在浇筑完成之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保湿,确保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自始至终保持平衡状态。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浇混凝土护坡式堤防作为一种高效施工形式,现已广泛运用到水利工程建设中,而如何实现对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与控制,需从测量、放线、原材料、开挖工程等入手,严把原材料进场关,杜绝不合格施工原材料进入施工
现场,加强施工质量检测工作,做好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工作,并结合工程施工特点,构建行之有效的监督模式,提高质量监督与控制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高亚威,李明秀.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混凝土护坡现浇施工工艺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3(24):379-380.
[2]王声奇,张凌宁,胡珍.金叶水库混凝土单曲拱坝浆砌 C15 预制块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06(11):143-145.
[3]李铁,马龙军,罗斌祥.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混凝土护坡现浇施工工艺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1(17):198-201.
[4]高云龙,张艳玲.堤防现浇混凝土板护坡工程质量控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32(12) :157-159.
作者简介:耿向晖,1972-2,女,河南安阳,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及水利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