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北省黄冈中学2008年春季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8年春季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来源:华佗小知识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8年春季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命题:甘文广 定稿:傅全安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8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引起下列环境污染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SO2、N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B.氟氯代烷的大量使用导致臭氧层被破坏 C.pH小于5.6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会导致水体污染

2.将空气中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下图中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

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化学家用玛瑙研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C.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D.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添加氧化亚铜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变色眼睛来保护眼睛 4.向浓盐酸中缓缓滴入浓H2SO4时,会有白雾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的是

A.浓H2SO4具有脱水性 B.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

C.浓盐酸具有还原性 D.浓H2SO4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5.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产生,

则通入的气体可能是

A.NO2 B.NH3 C.CO2 D.H2S 6.右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A.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2 B.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取NH3

水 C.用浓与铜反应制取NO2

D.用过氧化钠固体和水反应制取O2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氨气:NH4+ +OHNH3↑+H2O

-3+ 2+

B.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 Fe+2I = Fe+I2

---

C.Ca(HCO3)2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

D.酸化NaNO2溶液: NO2+H = HNO2

8.铵(NH4NO3)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可得到不同的产物,下列各组物质中肯定不可能是

铵分解产物的是

A.N2O、H2O B.N2、O2、H2O C.N2、HNO3、H2O D.NH3、NO、H2O 9.某无色气体可能由O2、CO2、HCl、NH3、NO、Br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通过图中洗气

瓶后气体体积减小,通过干燥管后气体(未与空气接触)呈红棕色,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气体中一定有NO和O2

B.原气体中一定有NH3、NO、CO2 C.原混合气体中可能有HCl、Br2、O2

Na2O2 D.原气体中一定没有HCl、Br2、CO2

第 1 页,共 6页

10.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实验 分别加入SO2饱和溶液(至现象明显) 品石红 蕊饱和硫化 碘水 试试 氢溶液 液液 a b c d A 无色 无色 淡黄色沉淀 无色 B 红色 无色 淡黄色沉淀 无色 记录 C 红色 无色 淡黄色沉淀 深黄色 D 无色 无色 淡黄色沉淀 深黄色

△ 11.已知AgNO3分解反应为:2AgNO32Ag+2NO2↑+O2↑,现将a mol AgNO3进行分解,

在标准状况下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是( ) A.11.2a L B.22.4a L C. 44.8a L D. 5.6a L 12.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若用0.1000 mol·L

-1

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

KMnO4溶液的3倍,则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为 提示:①H2C2O4是二元弱酸

②10[KHC2O4·H2C2O4·2H2O]+8 KMnO4+17H2SO48MnSO4+9K2SO4+40CO2↑+32H2O

A.0.0088 B.0.08000 C.0.1200 D.0.2400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得0分) 13.下列物质与HNO3反应时,HNO3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A.Fe(OH)2 B.CuO C.C D.Cu

14.同温同压下,将充有NO2、NO和O2的大试管倒置于水中,片刻之后水溶液充满整个

大试管,则反应前NO2、NO和O2的体积比可能是

A.1:1:1 B.4:24:5 C.4:24:7 D.4:24:19

15.在常温常压下,将a L SO2和b L H2S混合,当反应后气体体积是反应前气体体积的四

分之一时,则a与b之比为 A.1:1 B.1:2 C.1:3 D.1:4

++

16.将8.4 g Fe溶于一定量稀HNO3中完全反应后,测得溶液中(Fe2)= (Fe3), 则稀HNO3

中含稀HNO3的物质的量为

A.0.4 mol B.0.8 mol C.0.5 mol D.0.2 mol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 17.(5分)将NaNO3晶体与浓H2SO4、铜屑混合共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鉴定KNO3稀溶液中含NO3,应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分)在一定条件下,某短周期元素的氢化物X可完全分解为两种单质:Y和Z。若已

知:

①反应前X与反应后生成的Z物质的量之比n(X):n(Z)=2:3 ②单质Y的分子为正四面体构型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单质Y是______ , 单质Z是______(填写名称或分子式) (2)1 mol Y 分子中含______mol 共价键

第 2 页,共 6页

(3)X分解为Y和Z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19.(4分)晶体硅是一种重要非金属材料。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高温下,用碳还原SiO2制得含碳、脉石(主要成份为SiO2)等杂质的粗硅 ②将粗硅在高温下与Cl2反应生成SiCl4

③将分馏提纯后的SiCl4用H2还原以得到高纯硅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制备过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③过程中所用H2,工业上可用粗硅与NaOH溶液反应制备,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9分)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反应转化关系图,其中部分产物已略去。常温下,G为固体单质,B、I为液体,其余都为气体。A为化合物,I的浓溶液与G在加热条件下生成F、B和C。H可用作工业冶炼金属的还原剂。请按要求填空:

+E A D +B Pb,加热 F I 通电

B E

+G

+G 点燃

加热 +G C H 高温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写出A 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G和I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制I的尾气中通常混有D和F, D和F都是大气污染物,工业上通常用苛性钠溶液来吸收尾气中的D和F,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使D和F被完全吸收,其物质的量关系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达到这个要求,可以向尾气中通入一定量的________来调节D和F的物质的量关系。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1.(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下图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

下列问题:

第 3 页,共 6页

(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装置B可作储气之用,称之为储气瓶,B中广口瓶内应盛放的液体是__(填序号) ①水 ②酸性KMnO4 ③NaHCO3溶液 ④NaOH溶液 (3)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 22. (12分)已知①②③④均为气体,⑤⑥为固体,它们之间有如下转换关系: ④ ④

① ⑤

③ ⑦

② ⑥ CaCl2

(1)④的电子式是________,④的分子结构呈____________;

(2)①和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列方框中画出实验室制备④的发生装置示意图,与题给装置连成一完整装置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 实验室制备④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在右图所示的烧瓶中充满气体④,将胶头滴管中水挤压2~3滴入烧瓶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④具有什么性质?____________。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3.(6分)NO、NO2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剂

存在条件下,用NH3将NO或NO2还原为N2和H2O,请写出NH3在上述条件下分别将NO、NO2还原成N2和H2O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某工业排放出的尾气中,只含NO和NO2且NO2和NO体积之比为3:1,现用氨还原法处理,上述尾气1体积需消耗相同状况下氨气_____________体积。

24.(6分)将由KOH和Ca(OH)2组成的混合物为1.3 g 全部溶于一定量水中,配成稀溶液,

再缓缓通入足量SO2,当生成沉淀质量刚好为最大值时,消耗SO2的体积为224 mL (本题中所有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测得),试解答下列问题。 (1)沉淀质量为______g ,混合物中m(KOH)=______g

(2)若维持沉淀质量最大则通入SO2的体积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4 页,共 6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8年春季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题答题卡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3分)

二、选择题(13~16小题,每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9 2 10 3 11 4 12 5 13 6 14 7 15 8 16

17.(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__________ (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0.(12分)(1)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3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5分) 21.(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______________ (1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2.(12分)(1)________, 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 5 页,共 6页

(3)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分)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分) 23.(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1分) 计算过程:(1分)

24.(6分) (1) ______ , ______ (2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计算过程:(2分)

第 6 页,共 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