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凸透镜成像分类题型(经典)

凸透镜成像分类题型(经典)

来源:华佗小知识
凸透镜成像知识整理

一、实验探究:

1. 活动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成像原理:凸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3. 实验类容:完成不同物距情况下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4. 实验步骤:

1) 按照顺序放置实验器材

2) 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高度直至 。 3) 将烛焰置于不同物距处,观察光屏上的像的特点并记录相应数据到表格。 归纳成像的变化规律:

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烛焰、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要在 。 2. 记录像距之前,要调节光屏位置直至光屏上的像 。

3. 实验中若将凸透镜的某一部分遮住,光屏上 (能/不能)成像,像的形状 变化(会/不会),但是像的亮度 (会/不会)变化。

4. 如何观察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所成的虚像? 。 5. 如何证明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虚像? 。

思考:如果无论怎么调节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始终无法让光屏上成像,原因可能是:

答案(不止一种可能): 。

【基础训练】 一、实验过程

1. 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

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

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其中在B上应放置: .

(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上右图,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观察并记录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时,应测量 和 . (4)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前后移动光屏,小明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5)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

二、根据焦距、物距确定像的特点: 2.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

放在距这个透镜50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1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3. 如图甲所示,是晓红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用的

“F”光源,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像,

所成像是图乙中的 。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则物距是 cm,像距是 cm. 4. 某同学将一个口径较大的凸透镜拿在手中,伸直手臂,观察远处的物体,可看到远处物体

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像。

三、根据像的特点确定焦距:

5. 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4 cm处,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的像.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6 cm B.7cm C.10 cm D.20 cm

6. 物体放在距凸透镜30 cm处时,距离凸透镜13cm的光屏接收到了像,则凸透镜焦距是

A.20 cm B.10 cm C.30 cm D.15 cm

7.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

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f<2cm B.2cm8. 实验过程中,物体放置在距离透镜12cm处,同学观察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

可能为 。

四、根据物与像的关系解题

9. 图甲所示为某同学的脸庞,通过凸透镜看该同学的脸庞时,不能看见的像是( )

1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

一清晰的像,则( )

A.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11. A1, B1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成的像,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正确的是( )

12. 如右上图,物体放置在A点,另一侧的光屏在B点接收到了

清晰的像,则B点像的特点是 。若已知

A到光心的距离为18cm,则凸透镜焦距范围是 。 13. 如右图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

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 关系(如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2

五、利用光路可逆解决问题

14. 一枝蜡烛立在凸透镜前,调节光屏的位置,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清晰的像。若保持透

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和光屏对调一下位置,则:

A.在光屏上仍可呈现缩小的像; B.隔着透镜可看到蜡烛的像; C.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 D.在光屏上呈现与蜡烛等大的像. 15.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当物体移到凸透镜前10cm处,所成的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六、简单应用

16. 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

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A.大于10 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 17. 为了加大对绵阳的宣传力度,绵阳电视台拍摄了“绵州掠影”宣传片,其中许多镜头画面

是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拍摄的。若航空摄影所用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5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 )

A.略大于50mm B.略小于50mm C.刚好50mm D.大于100mm 18. 已知某幻灯机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为了能够正常使用幻灯机,幻灯片载物台距离凸

透镜不能超过 cm。原因是 。 19. 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

成像规律与实验现象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20. 放幻灯时,银幕上图案如图A,则幻灯机上的旗应是图中 。

21. 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右上图,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

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 ,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 像。

七、位置变化问题:

22. 已知某凸透镜焦距为20cm,当把物体从距离凸透镜65cm处移到距离凸透镜40cm的过程

中,像会变 (大/小),再往距离凸透镜20cm处靠近像会 。

23. 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

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 )

A、放大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

24. 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cm处向透镜处一直移动时,则下列

叙述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 )

A、像始终变大 B、像始终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 D、像先变大后变小

八、应用调节类:

25. 照集体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当( )

3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 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26. 五一期间,小明和同学到泰山去游玩,当他为全体同学拍了一张合影后,又想为一位同学拍一

张单身照,则他应( )

A 保持照相机与同学间的距离不变,拉长镜头 B 减小照相机与同学间的距离,镜头不动 C 增大照相机与同学间的距离,缩短镜头 D 减小照相机与同学间的距离,拉长镜头

27. 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些 28. 甲、乙、丙、丁是同一架可调焦距照相机的四种不同的使用情况,如图(a).用它们对着

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一张照片,如图(b)中的 A、B、C、D.我们可以判定:

甲拍____,乙拍_____,丙拍____,丁拍___.

九、其他类型

29. 如下左图,请根据凸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做出物体AB经过凸透镜后成的像。 30. 如下右图AB是某物体,A’B’是其对应的像,请用作图法找出凸透镜的焦点。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