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品制作】一年级数学趣味课程(1-10实验)

【精品制作】一年级数学趣味课程(1-10实验)

来源:华佗小知识
N󰀀h=T󰀀󰀀󰀀O󰀀u(f鬳筄󰀀

实验学校附属小学教育集团

N󰀀h=T󰀀󰀀󰀀O󰀀u(

1. 小图形大世界2.小小运动会3. 画出你的美丽4. 火柴棒游戏5. 有趣的算法6. 中国七巧板3稿7.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8. 有关0的知识9. 排队中的学问10.扑克牌钓鱼

N󰀀h=T󰀀ÿ󰀀O•u(fôe¹O¿

1.小图形,大世界

一、内容:生活中找图形

二、目标:1.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3.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课程解读: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联想自己周围的事物,从身边的事物中抽象出平面图形,同时指导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一些有目的的尝试,利用所学的平面图形设计出美丽的图案。通过这样的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孩子们带着数学的眼光看生活,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四、流程:

读一读:

标志的秘密

在生活中,人们对不同形状的图形辨认程度是不一样的。

三角形最容易辨认,所以适合做警告标志牌(如图

注意儿童

图1

N󰀀h=T󰀀ÿ󰀀O•u(fôe¹O¿

1)。

方形有足够的空间来显示文字说明和图像符号,所以适合表示提示意义的标志牌(如图

2)。

机动车车道

图2

圆形中的图像、文字显得大,更容易看清,所以适合表示禁止、强制、只准意义的标志牌(如图

3)。

禁止驶入图3

找一找:

N󰀀h=T󰀀󰀀󰀀O󰀀u(f鬳筄󰀀

在生活中,还有哪里能找到平面图形?

赏一赏:

N󰀀h=T󰀀󰀀󰀀O󰀀u(f鬳筄󰀀

玩一玩

用正方形纸折成两部分,可以怎么折,分成了哪两个图形?

你能折出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吗?

你会用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纸分别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怎么折?

你会折纸飞机吗?照样子折一折,说说在折的过程中各有哪些图形?

你还会折些什么呢?动手折一折,说说折出了些什么图形呢?

N󰀀h=T󰀀󰀀󰀀O󰀀u(f鬳筄󰀀

2.小小运动会

一、内容:小小运动会

二、目标:1.能利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能够分清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课程解读:运动会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在电视中或现实生活中看过运动会,本课程从运动会报名、开幕式做操、运动会各项比赛、颁奖一系列活动贯穿全课,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孩子们带着数学的眼光看生活,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四、流程:

我们去报名。

N󰀀h=T󰀀󰀀󰀀O󰀀u(f鬳筄

开幕式体操队表演。

从前往后数,我是第3个。从后往前数,我是第4个。我们这排一共有多少人?

从左往右数,我是第3个。从右往左数,我是第4个。我们一共有多少排?

你知道我们体操队一共有多少人吗?

踢毽比赛。

踢毽比赛规则:大家踢两次,谁踢的总数多,谁就是冠军。

聪明的小朋友们,你觉

王立:“第一次比赛,我踢了李云:“我在第一次比赛中踢了王立:“第二次比赛我又踢了

7下。”6下。”7下。”

8下,就能获得冠军了。

得李云的想法对吗?你是怎么想的?

轮到李云了,他想:我最少只要踢

N󰀀h=T󰀀󰀀󰀀O󰀀u(f鬳筄󰀀

猜猜这是什么比赛。

有一项比赛的长度比有一项比赛的长度比

100米多300米。())

200米和800米的总和少200米。(

比赛名次。

第一名3分

第二名2分

第三名1分

李云在运动会上一共得7分,它可能得了几个什么样的名次?

仔细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可能?

(1)1个第一名和((2)1个第一名和((3)(

)个第二名。)个第三名。

)个第三名。

)个第二名和(

N󰀀h=T󰀀󰀀󰀀O󰀀u(f鬳筄󰀀

3.画出你的美丽

一、内容:找规律二、目标:

1.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3.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4.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三、课程解读:

找规律是数学活动中的一项技能。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才刚刚接触数学,对于他们来说,也只能寻找一些简单的数的变化规律和图形变化规律,这里选择让学生寻找图形的变化规律,主要是因为学生的直观感觉由于抽象的思维。通过让学生接着画图形的方式,使学生经历观察、发现并总结运用规律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和欣赏数学美。

四、流程

把一些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

,然后用白纸盖住其中一部分,你想要画

,从中寻找规律.观察图形的变化,

,从中找出规律.

出被盖住的部分,就必须仔细观察没盖住的图形

可从图形的形状、位置、方向、数量、大小、颜色等方面入手

活动一:观察下列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变化的规律,在空白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这样思考: 在方向上,图1图2画的是笑脸,只不过是数量上有增减;图2图4所画的虽不相同,但是数量和位置相同.从而我们确定,图3图4画的都是月亮,并且图3位置和数量都与图1相同。

N󰀀h=T󰀀ÿ󰀀O•u(fôe¹O¿

答案:

活动二:观察下列图形的变化,按照规律补充完整.

这样思考:从左至右黑点的个数依次为

4、 3、 2个,依此推断,第四个圆里只有

一个圆点;图1图3斜线的方向相同,那么图2图4斜线的方向相同。

答案:

活动三:按顺序观察下列图形的变化,然后按照规律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图形。

这样思考:我们把第一幅图的星

当作1号, 方形是2号, 三角是3号, 圆

是4号.第二幅图星是2号,第三幅图星是3号,依此规律,第4幅图星是4号.其他三个小图形也会发现此规律。

答案:

活动四:小红在院子里采了许多花,把它们整整齐齐的排列着.下面两个空框中应摆什么花?

N󰀀h=T󰀀󰀀󰀀O󰀀u(f鬳筄󰀀

这样思考:仔细观察每份花朵的变化规律。从种类上看有两种花,它们依次交替出现。从枝数上看,3枝、2枝依次重复出现。

答案:

活动五:观察下面图形的变化,请你接着再画出一幅图来。

这样思考:观察上面的图发现,横着看最下面一排的骨头每次多一块,第二排的骨头也每次多一块,依次类推。从形状上看像楼梯,第一幅图是第二幅图是按照1、2的顺序排列,第三幅图是按照那么第四幅图就是按照

1、2、3、4的顺序排列。

1块,

1、2、3的顺序来排列。

答案:

动感乐园

1.仔细观察,寻找规律,在问号处填上合适的图形。

N󰀀h=T󰀀󰀀󰀀O󰀀u(f鬳筄󰀀

2.仔细观察,寻找规律,在问号处填上合适的图形。

3.仔细观察,寻找规律,在方框中填上合适的图形。

4.仔细观察,寻找规律,在问号处填上合适的图形。

N󰀀h=T󰀀󰀀󰀀O󰀀u(f鬳筄󰀀

阅读广场

动物中的数学小天才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

0.073毫米,误差极小。

“人”字形的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

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

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

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

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

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N󰀀h=T󰀀ÿ󰀀O•u(fôe¹O¿

4.火柴棒游戏

一、内容:火柴棒游戏二、目标:

1.让学生在看一看、移一移等活动中掌握火柴棒的摆拼技巧。2.使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三、课程解读:

火柴棒可以成为我们一种数学游戏工具。我们可以根据它长短相同的特点,把它摆成算式、图形,做多种有趣的游戏,以训练人的思维,增长智慧,加深对数字、图形的理解,体会游戏的乐趣

四、流程

小朋友,火柴棒是我们家家都有的生活用品,用火柴棒做游戏简便易学。看一看:用火柴棒可以摆成下列数字和运算符号:1

2

3

4

5

6

7

8

9

0

×

=

大家喜欢这样的游戏吗?在这一讲里,我们要用火柴棒去探索变化无穷的数字世界,在有趣的游戏中,变得更聪明。

移一移:下面是用火柴棒摆成的算式,但这个算式是不成立的。只要移动根火柴棒,算式就成立了。你会移动吗?

1

N󰀀h=T󰀀󰀀󰀀O󰀀u(f鬳筄󰀀

在这个算式中,左边的计算结果是边的两个加数的和减少

20,右边的结果多了20,我们可以让左

10,让减数增加10,这样一共减少了10,等式就相等了。

方法一

可以这样移动:

方法二也可以这样想:从左边拿出多的一个10放到右边:

玩一玩:下面方格里的数字,都是用火柴棒组成的。请你移动其中的柴,使每一横行和竖行里的数字相加的和都相等。

根火1N󰀀h=T󰀀󰀀󰀀O󰀀u(f鬳筄󰀀

分析3个横行的数字和分别是10,16,10,3个竖行的数字和分别是8,

18,10,相等的和上10,那么肯定要将第2行的前两个数字进行调整。、

用火柴棒拼成算式,要根据火柴棒组成的数的特点和算式的特点来做。可以根据算式中给出的数的特点,从火柴棒排成的数字拿走或添上火柴棒,另一个数,或改变一个运算符号,就可以使算式成立。

摆一摆:

用火柴棒摆出你喜欢的图案,选出有创意的供大家欣赏。(投影展示)

评出最有创意设计。

我们变成

N󰀀h=T󰀀󰀀󰀀O󰀀u(f鬳筄󰀀

5.有趣的算法

一、内容:简单的等差数列求和二、目标:

1.认识简单的等差数列。2.探索等差数列的求和简便方法。

3.在找规律进行巧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课程解读:

数列中尤其是等差数列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经常见到,

多趣味题都与它有密切联系,本课程主要让一年级小朋友发现简单等差数的规律,和求和的简便方法,不涉及复杂的求和公式。意在知晓其规律并解决一些数学趣味问题。在认识和探索规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流程

●故事园

1+2+3+4+…+100=? 你会算吗?

我知道有一个人会算,想听他的故事吗?

在二百多年前的德国,有一位被誉为欧洲的数学王子的数学巨星,他就是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高斯在读小学时,解了一道著名的数学难题,传为佳话。

N󰀀h=T󰀀󰀀󰀀O󰀀u(f鬳筄󰀀

一天,不知是谁得罪了数学教师,使全班同学受到惩罚。老师怒气冲冲命令全班:“今天,你们给我计算 1加2加3加4……一直加到 100的总和,算不出来,不许回家吃饭!”

说完,老师坐到一旁,独自看书去了。

同学们都乖乖的埋头写呀,算呀……一个个忙个不停。

当老师刚打开书,准备翻看时,一个小孩拿着写有解答的板站到他的身旁。

“老师,我做完了,你看对不对?”那孩子说。

做完了?这么快就做完了?老师连头都没抬,连连挥手说:了,错了,回去算算。”

可那孩子硬是犟,站着不走,硬说他的答数是对的。老师定神一看,不禁吃了一惊,小石板上端端正正的写着一点没错!

这孩子就是高斯,老师再细看他的算式,就更加惊奇,他用的竟是一种独特的解法!这种方法比一个数一个数的相加当然快捷、省时。

你想知道高斯是怎么计算的吗?

高斯分析了这些加数的特点,他不是用逐个连加的方法,而是从两头相加,把加法变成乘法来做的:

1+2+3+…………+99+100

=(1+100)+(2+99)+……+(50+51) =101×50 =5050

5050!“错

●我来试一试

我这儿正好有2道连加的题目,你会吗?

好吧,我试试。

N󰀀h=T󰀀󰀀󰀀O󰀀u(f鬳筄󰀀

1+2+3+4=1+3+5+7=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想想,可以怎样巧算?

●我算出来了

5

1. 1

+ 2

+ 3 + 4=10 5

5+5=10

8

2. 1

+ 3

+ 5 + 7=16 8

8+8=16

原来这2条算式,都有一个规律:第一题每两个数之间相差第2条,你知道,每两个数之间相差几吗?

小朋友们,懒羊羊用了什么巧算方法?

1,

小贴士: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交朋友,中间两个数也交朋友,它们加起来的结果都等于一个相同的数。然后把这两个结果加起来就行了。

N󰀀h=T󰀀󰀀󰀀O󰀀u(f鬳筄󰀀

●考考你

1.我来算:3+4+5+6=2+4+6+8=2+3+4+5+6=

2.将2、3、4、5、6填入下图中,使每行每列的和都相等。

有一个数找不注意:第3题

小朋友们,你们算对了吗?

资料卡

数学王子——高斯

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高斯出生在德国布伦什维克城的一个贫苦家庭里,

爷爷是农

1777.4.30~1855.2.23),德国

民,父亲当过泥水匠。高斯从小就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据说,三岁的时候,就曾指出过父亲计算工钱时出现的错误。上小学后的

高斯,聪敏好学,受到老师的重视。

为了高斯的发展,这位老师特意买了一些数学书送给高

斯,并让自己的助手,与高斯一起研究问题。那时还没有电灯,高斯家点的是油灯,为了省油,家里晚上常不点灯。小高斯为了学习,自己动手制造了一盏省油的小灯,每天学习到很晚。高斯学习非常勤奋,

11岁时发现了二项式定理,

放在自己床前,

17岁时发明了二次互反

N󰀀h=T󰀀󰀀󰀀O󰀀u(f鬳筄󰀀

律,18岁时发明了用圆规和直尺作正21岁大学毕业,22岁时获博士学位。

17边形的方法,解决了两千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1804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从

1807年到1855

年逝世,一直担任格丁根大学教授兼格丁根天文台台长。他还是法国科学院和其他许多科学

院的院士,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高斯的学术地位,历来为人们推崇得很高。他有“数学王子”、“数学家之王”的美称、一(阿基米德、牛顿、高斯、欧拉)。

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四位数学家之

6.中国七巧板

一、内容:

认识七巧板,了解七巧板的来源、演变历史以及游戏规则,能尝试拼出一些简单的图案。二、目标:

1.

认识七巧板,了解七巧板的来源与演变历史,进一步了解祖国传统文化

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励学生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了解七巧板的游戏规则,能尝试拼出一些简单的图案。3.

在拼图的过程中,发展手眼协调、观察、想象等能力;激发学生动手动

脑,大胆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互助创新等良好品质。三、课程解读:

最简单的往往也是最复杂的。用七块板能拼出无限多种的形象,这无疑是难度极高的图形挑战,当然也就是功效奇佳的智力训练。试验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一个伴随着七巧板游戏长大的孩子,其右半脑与左半脑的均衡发达程度与整体智能水平,都显著高于其他儿童。所以,开发研究七巧板课程主要是迎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结合儿童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在动手拼接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四、流程:

小朋友,你喜欢玩游戏吗?拼图游戏七巧板玩过吗?现在,巧板,玩玩七巧板。

咱们就来认识七

1.读一读

七巧板的名称

七巧板除“七巧板”的名称外,还有不少名称:

“益智图”、“智慧板”、“唐

N󰀀h=T󰀀󰀀󰀀O󰀀u(f鬳筄󰀀

图”等。七巧板的英文名称则为“Tangram”。这英文名称的由来在坊间有不少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有三种:

①它来自被废弃的英文单词“Trangram”,意思是奇形怪状的小玩意。②“Tang”是中国唐朝的音译;而Gram是来自希腊文,词意为“作品”;整个词语的意思就是“唐朝的作品”。

③来自俚语“Tanka”,话说从前居住于中国东南沿海岸被称为蛋家的水上居民,他们供应食物给一些在运轮摆渡中的商家,

除了供应食物以外,他们还提供

一些娱乐招待,其中一样即是由七片薄片组成的中国谜题。“Tangram”一词大约就是Game of the Tanka ——“船上人家的游戏”演化出来的。

三种说法皆有一定的根据,但一般觉得第二种说法最可靠。

七巧板的历史

七巧板是由我们祖先创造的,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

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

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又叫“七巧图”。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

拼成各种吉祥

18世纪,七巧板流传

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2.看一看

上面每幅图案都是由一副七巧板拼成的,看看它们像什么?

N󰀀h=T󰀀󰀀󰀀O󰀀u(f鬳筄󰀀

3.剪一剪

(1)用彩笔将如左图的每个图形(在附页中有)涂上不同的颜色,再编上号码,剪下来。

(2)仔细观察你做出的“七巧板”,有哪些形状?他们的大小怎样?

4.拼一拼

活动一:用你做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个正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拼法?拼一个三角形呢?

把拼的图形的号码填在表格里。

图形第一种拼法

第二种拼法

正方形三角形

喜欢里面的哪个动物?把它拼出来吧!

活动三:用七巧板还能拼出许多好玩有趣的图形。你快试试吧!5.聊一聊

1.通过阅读,你对七巧板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2.你觉得七巧板是个怎样的游戏?为什么叫“七巧板”呢?6.资源共享(1)好书推荐

书名:《七巧板智力拼图1000例》作者:刘守勤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5月1日定价:9元

活动二:听

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你

N󰀀h=T󰀀󰀀󰀀O󰀀u(f鬳筄󰀀

(2)网海畅游,用七巧板拼规定图形:

http://www.yx007.com/list/play_9901.htm

附页

N󰀀h=T󰀀󰀀󰀀O󰀀u(f鬳筄󰀀

7. 趣味数学故事

一、内容: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二、目标:1、通过有趣的数学阅读,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有趣的数学阅读,

3、

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三、课程解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数学只是和数字打交道,要很强的逻辑思维,比较枯燥。通过趣味数学故事让一年级小朋友体会到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其实也很有趣,增强他们对的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四、流程:一.导入:

师:在人类看来动物们的头脑似乎较简单

,其实许多动物的头脑

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愚钝,它们不仅聪明,懂得计算、计量或数数等等,甚至是数学“天才”! 实在令人称奇!

现在,就请小朋友们

N󰀀h=T󰀀󰀀󰀀O󰀀u(f鬳筄󰀀

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动物们的世界……二.自主阅读:(一)有关蜘蛛的故事

1.欣赏蜘蛛网:师:认识这些图片吗?看了这些蜘蛛网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阅读蜘蛛的故事

师: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蜘蛛网不

但结构复杂而且造型美丽,由中心向外辐射的两条相邻半径间的两段蛛丝,都是彼此平行的。此外,每一条横向蛛丝,与主要辐射向外的蛛丝相交所成的角度都相等。我们再好好欣赏一下这些奇妙的蜘蛛网。

小朋友你知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漂亮的几何图形吗?

N󰀀h=T󰀀󰀀󰀀O󰀀u(f鬳筄󰀀

(二)有关珊瑚虫的故事

师:接下来要介绍的小动物就更厉害了。

科学家发现水老鸭会数数。中国有些地方靠水老鸭捕鱼。主人用一根细绳拴住水老鸭的喉颈。当水老鸭捉回

6条鱼以后,允许它们吃

,

第7条鱼,这是主人与水老鸭之间长期形成的约定。科学家注意到

渔民偶尔“数错”了,没有.解开水老鸭脖子上的绳子时,水老鸭则却也不动,即使渔民打它们,它们也不出去捕鱼了,它们知道这第7条鱼就应该是自己所得的份。

小朋友你们一定会数数,试一试吧!

(三)有关猫狗睡觉的故事

师:有谁知道小猫睡觉的姿势是怎么样的?对啊,总是把自己的身子尽量缩成球状,瞧

!

冬天,猫狗睡觉时,

N󰀀h=T󰀀󰀀󰀀O󰀀u(f鬳筄󰀀

冬天,猫狗睡觉时,总是把自己的身子尽量缩成球状,这是为什么呢?

师:原来,数学中有这样一条原理:在同样体积的物体中,球的表面积最小。猫身体的体积是一定的,为了使冬天睡觉时散失的热量最少,以保持体内的温度尽量少散失,于是猫儿就巧妙地“运用”了这条几何性质!

二、阅读数学小故事《“数学天才”选拔赛》

师:怎么样,你一定已经对那些动物肃然起敬了吧。其实啊,动物中还有很多的“数学天才”,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他们。

今天,动物王国的会议厅里可热闹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汇集在这里,因为,动物王国一年一度的“数学天才”选拔赛即将开始。

首先上场的是上期冠军——蜜蜂。蜜蜂信心十足,大声说:们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形柱状体

“我

,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

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巢壁厚

0.073毫米,误差极小。”

N󰀀h=T󰀀󰀀󰀀O󰀀u(f鬳筄󰀀

丹顶鹤听了,不屑一顾地说:“去年,要不是我没能及时赶到,‘数学天才’的冠军才轮不到你们蜜蜂呢!”蜜蜂听了,很不服气地说:“那我倒要听听你们丹顶鹤究竟有什么能耐!

”丹顶鹤昂起头说:

‘人’字

“我们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

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的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

54度44分!与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

完全相同!怎么样,甘拜下风了吧?!”

丹顶鹤的话音刚落,便传来一个声音:“丹顶鹤,你别高兴的太

“你们丹顶鹤再了

,但在地下挖

早……”丹顶鹤回头一看,原来是鼹鼠。鼹鼠说:

不起也及不上我们鼹鼠。虽说人们称我们鼹鼠“瞎子”隧道时,我们总是能沿着九十度转弯。厉害吧!

”没等……等鼹鼠把

话说完,壁虎便开了口:“我们壁虎也不要弱啊,我们在捕食蚊、蝇、蛾等小昆虫时,总沿着一条螺旋形曲线爬行,在数学上啊,这条曲线称之为螺旋线。”

N󰀀h=T󰀀󰀀󰀀O󰀀u(f鬳筄󰀀

这时,珊瑚虫慢条斯理地开了口:“呦!大家真可谓深藏不露啊,那我就和你们比个高低。我们珊瑚虫的身体就是绝妙的‘日历’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却发现

,我

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3亿5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

出400条斑纹。后来,还是天文学家解开了这个谜。原来,当时地球一天约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

动物们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又经过民主投票选举,一致认为本期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

小朋友们通过阅读你又认识了哪些“数学天才”呢,和同学说说!

N󰀀h=T󰀀󰀀󰀀O󰀀u(f鬳筄󰀀

7.有关0的故事

一、二、

内容:有关0的故事目标:

1.进一步扩展“0”的实际意义,感受“0”在不同的情境中的不同含义。

2.能在生活中找出“0”,并初步体会“0”的重要性。3. 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有关练计算。

4. 通过在数学活动中的观察、思考、讨论、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0的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熟

5.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推理应用能力。三、课程解读。

数字0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体现出0的不同含义,有关0的加减法也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四、流程。

1、读一读: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一间餐厅吃饭。这间餐厅比较特别,客

N󰀀h=T󰀀󰀀󰀀O󰀀u(f鬳筄󰀀

人如果想吃鱼,可以自己钓。于是,妈妈让爸爸去钓鱼。半个小时过去了,爸爸提着桶回来了。我迫不及待地问道:

“爸爸,你钓到几条

鱼啊?”爸爸说:“你猜猜刊,6条没有头,9条没有尾巴,只有半个身子。”这下可难道我了,怎么会钓到这样的鱼呢?我海真没见过没有头、没有尾巴、只有半条身子的鱼呢。

我向妈妈求救,妈妈看了看我,又看了看爸爸,笑了起来。哦!我知道了,6去掉头是“0”,9去掉头是“0”,8只有半个身子也是“0”原来爸爸一条鱼也没有钓到啊!

在寒冷的北极,住着0、1、2、3、4、5、6、7、8、9十个兄弟,1~9是好朋友,他们每天在一起玩耍、生活,快乐极了。不过,们从来都瞧不起“0”,觉得他什么也做不成,所以对他不理不睬,孤独极了!

有一天,1~9相约去冰面上滑冰。他们让

,他

0

0一个人在家

做饭。0伤心极了。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阵“救命,救命啊”的呼救声。0吓了一跳,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冲了出去。只见白茫茫的湖面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个大洞。原来是9掉冰窟窿里了。只见1~8组成了八千七百六十五万四千三百二十一厘米长的绳索拼命往下放,想让掉入海底的能抓住。可是,不管他们怎么努力,绳索就是不够。

9

1~8急的满头大

0冲过来说

汗。9在拼命挣扎着,可是他越挣扎就越沉越远。这时,

N󰀀h=T󰀀󰀀󰀀O󰀀u(f鬳筄󰀀

“我们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把9拉上来!”因为0的加入,使原本长八

千七百六十五万四千三百二十一厘米的绳索顿时长了十倍,

9一下子

就抓住了,兄弟们一起用劲,9终于被救了出来!上来后 9抓住0的手,羞愧的说:“谢谢你!今天如果没有你,我一定会命丧大海。通过这件事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作用,缺一不可。以前是我们不对,请你原谅。”0害羞的低下了头,10个好兄弟手牵手,肩并肩的大步往家走去。从此他们过着相亲相爱的日子。

2、找一找:

小朋友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0呢?

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数字上的0表示这个数位上一个也没有。

温度计上的0表示温度是0摄氏度,体育比赛中有0表示目前的积分。

水结冰的温度。

N󰀀h=T󰀀󰀀󰀀O󰀀u(f鬳筄󰀀

3、算一算:

(1)2+0=

1+0=

(2)3–0=

1–0= (3)5–5=

10–10=

0+2=0+1=5–0= 4–0= 8–8= 14–14=

5+0=0+0=7–0= 8–0= 3–3= 18–18=

0+5=6+0=2–0= 0–0= 9–9= 20–20=

小朋友仔细观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

4、猜一猜:

(1)猜猜盒子里有几个硬币。(听声音判断有几个硬币)①有一个硬币。②有3个硬币. ③一个硬币也没有。 5、排一排

请拿1号、2号、3号、4号、5号还有0号牌的小朋友上来按顺序排队。

N󰀀h=T󰀀󰀀󰀀O󰀀u(f鬳筄󰀀

6、想一想:

①树上原来有8个桃子,采掉了1个,还有几个?②树上原来有8只小鸟,打死了1个,还有几个?③桌上原来有8只苍蝇,拍死了1个,还有几个?

9.排队中的学问

一、内容:《排队中的学问》二、目标: 1 2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和第几,并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探索规律和推理的能力。三、课程解读:

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排队,例如教室里排座位,买票排队,跳舞排队形,运动会上排成方块队等等。排队中也蕴含很多数学问题,通过趣题赏析,让孩子们进一步体会数的含义,能正确地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流程: 1

、知识铺垫。

看谁说得快:在教室里,你前面、后面是谁?左面、右面呢是谁?从前面数,你是第几个?从后面数,你是第几个?从左面、右面呢? 2

、奇思妙想。

例1:课间操时间到了,大家排队做操。明明前面有一列有几人?

2人,后面有4人。这

我们可以画图试一试。明明在中间,用○表示其他的小朋友。

N󰀀h=T󰀀󰀀󰀀O󰀀u(f鬳筄󰀀

前面有?人后面有?人

一共有?人

友情提醒:别忘了加上明明哦!试一试:从左往右数,芳芳排第人?

请用上题提到的画图的方法,尝试解决。

2;从右往左数,芳芳排第

4。这一行有几

芳芳

友情提醒:别重复算哦!

你能行:跳集体舞时,从前数,红红排第有几人? 3

、画龙点睛。

在解决这类排队问题时,小朋友要特别注意: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如果遗漏了,要加上;重复了,就要减去。这样,才会得到正确的答案。 4

、举一反三。

5,从右往左数,小明排第

9。小明

5个,红红后面还有6人。这一列

(1)拍集体照,从左往右数,小明排第这一行有几人呢?

(2)两盆红花的左边摆了4盆黄花,右边摆了5盆紫花。一共摆了多少盆花?(3)黄老师带小朋友去拍照。黄老师和每位小朋友各拍了一次,一共拍了12次。黄老师带了多少小朋友去拍照? 5

、自我评价。

小朋友,你们对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况满意吗?

N󰀀h=T󰀀󰀀󰀀O󰀀u(f鬳筄󰀀

10.扑克牌钓鱼

一、内容:《扑克牌钓鱼》二、目标:

1.帮助学生熟练掌握10的分成,增强学生的数感。2.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乐趣、得到成功的体验。三、课程解读:

10的分成是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基础,通过钓鱼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熟练掌握数学的兴趣。

四、流程:1.故事引入。

(1)小朋友们听说过钓鱼吗?说说他们是怎么钓鱼的?用到什么工具?今天课上,我们也来玩钓鱼的游戏,想不想玩?

(2)听听游戏规则

A.准备一付扑克牌(

1-9,共36张)

B.给每个小朋友发

5个鱼钩(5张牌)

10的分成,增强学生的数感,激发学生对

C.小鱼游过来啦(翻开一张牌),看看手里的鱼钩能把这条鱼钓起来吗?两个数相加得十,把用你手里的鱼钩把这条鱼钓起来吧,小鱼只有一条,可要比比速度哟。

D.鱼钩用完了,数数你钓了几条鱼?谁钓的鱼多谁就是冠军。

N󰀀h=T󰀀󰀀󰀀O󰀀u(f鬳筄󰀀

2.看看谁是钓鱼冠军。

(1)同桌两人活动,比一比谁更厉害

(2)优秀的同学参加小组的比赛,选出组内冠军(3)小组冠军参加班级PK赛3.创编游戏

(1)刚才我们手里拿着鱼钩,钓桌上的鱼,想一想,除了这种钓鱼的方式,我们还能怎么钓鱼呢?

预设:

让所有的小鱼同时游出来,比比谁钓得快

同桌两人合作和其它小组比赛,一人做鱼钩,一人做快乐的小鱼,看看哪组合作得好

……

(2)把你们的游戏先自己玩一玩,觉得好玩的话向其他小组推荐。

4.游戏展示。

(1)选出游戏创编优秀的小组,上台展示,向全班同学推荐。(2)今天玩钓鱼的游戏,好玩吗?你觉得怎样能让自己钓得又快又多?

(3)回家后和你的爸爸妈妈比比看,用掌握的方法战胜爸爸妈妈,好不好?

五、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