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卷 第5期2007年10月
世界海运
WorldShipping
Vol.30 No.5Oct. 2007
航运安全
中国海事水上巡航现状及发展趋势
许家武,刘清水
(上海海事局,上海 200086)
X
=关键词>海事;水上巡航;航运安全
=摘 要>对中国法律法规对中国海事水上巡航的要求以及中国海事水上巡航的现状和巡航模式作较全面的
总结和分析,剖析存在的主要不足,综合考虑发展需求,指出中国海事水上巡航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中图分类号:U6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7728(2007)05-0025-03
作的影响。2001年1月1日出台的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管理办法6,对巡航工作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计划总结、人员安排、船舶调度和后勤保障等方面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巡航工作日趋规范,成为治理通航环境、保障水上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各直属海事局纷纷制定有关巡航工作管理办法和制度,细化巡航工作内容,使计划切实可行,做到机构落实、人艇到位,从而从制度上保证了巡航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巡航工作日趋规范化和科学化,基本做到/事前有计划,出巡有任务,事后有总结0,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巡航工作管理体系和考核机制。
(2)中国海事已将中国专属经济区纳入巡航范围。中国海事系统在内河及沿岸水域的监管能力在近几年大幅度提升,在保障港口水域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有效服务着地方经济发展和港口经济的发展,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大。在保证港区巡航的同时,中国海事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积极开展海区巡航工作,不断扩大巡航范围,如/海巡210先后开展的跨海区巡航、出访日本等。/海巡310及其直升机已先后对南海、东海和黄海水域的毗邻区和专属经济区海域的国际航线、海上施工作业区、油气平台及海上过驳作业等进行了巡航监管。
(3)中国海事水上巡航装备已初具海区巡航能力。近年来,中国海事系统不断加强水上巡航装备的建设。据统计,截至2005年初,中国海事局所属机构共有在役船艇766艘,其中适合港区航行船舶(20米级)413艘,适合沿海航行船舶(30米级)91艘,适合近海航行船舶(45、60及100米级以上)12艘。在该766艘船中,巡逻船7艘,航标船63艘,测量船11艘,其他船45艘。近年来,中
1 中国法律法规对中国海事水上巡航的要求
水上巡航执法是海事机构的法定职责。根据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6(下称5海安法6)等法律、行规的授权,海事机构负责行使国家水上安全监督和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管理和行政执法等职能。5海安法6明确规定,本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水域航行、停泊和作业的一切船舶、设施和人员以及船舶、设施的所有人、经营人,其中/沿海水域0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的港口、内水和领海以及国家管辖的一切其他海域。根据5联合国海洋法公约6和中国的声明,这里的/沿海水域0就是指专属经济区的200nmile以内水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是1998年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和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的基础上合并组建并经批准的,根据5海安法6规定,是对沿海水域的交通安全实施统一监管的主管机关。
水上巡航,其核心内容是水上巡航执法,是海事部门对所辖海区进行有效监控的重要手段,对维律尊严、落实各项法律法规、维护海上交通秩序、保障海上航行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及保护海洋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中国海事水上巡航现状
水上巡航作为保证船舶航行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已取得很大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中国海事水上巡航工作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自1998年交通部海事局发出5关于扩展海区、水域巡航检查工作的通知6后,各地海事部门开展并加大了巡航频次和巡航范围,巡航工作在发现和查处船舶违章、维护水域秩序、保护通航环境、宣传海事法规、防止船舶污染水域、消除事故隐患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扩大了海事管理工
X[收稿日期]2007-06-27
[作者简介]许家武(1973-),男,江西奉新人,船长 26 世界海运 第30卷
国海事水上巡航装备的建设有了进一步的推进,先后建造了冰区加强型巡逻艇和一批吨位较大的海巡船舶。2001年7月投入使用的/海巡210以及2005年2月加入的3000吨级/海巡310,都是具备海区巡航能力、适航无限航区的船舶。同时,巡艇装备也不断加快现代化建设,如/飞田0系统、AIS、飞机平台以及执法人员装备等都大大加强,这为水上巡逻和巡航执法提供了良好基础。这些大型船艇的建成使用及相关设施装备的升级更新使中国海事部门巡航能力不断提升,已经初步具备了把中国海事的有效监管范围拓展到毗邻区和专属经济区海域的能力。
(4)中国海事水上巡航模式正趋向立体化和现代化。内河及沿岸水域的巡航模式因水域特点及海事监管资源的不同也有所差异。总体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种:
第一,自主执行模式,即按照已制定好的辖区巡航计划,由巡艇上人员自主安排开展各项巡航任务。各海事机构根据辖区环境的具体特点,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年度、季度以及月度计划,并在特殊需求的情况下,采取专项任务巡航。制订计划时,充分考虑重点航段、重点时段、重点对象,采取类似交叉巡航、错时巡航、蹲点驻守、分区分块等方式开展巡航活动,进行巡航执法,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该模式在目前的港口水域内经常采用,适用于港口水域的巡航。
第二,动静结合模式,即利用VTS平台或调度中心,形成辖区水域巡航网络。在具备VTS平台的海事机构,充分利用VTS的信息平台,以VTS为指挥中心,对巡艇巡航工作进行有效监控和指挥,动静结合,优势互补,大大提高巡航执法的效率和效力。在没有具备VTS平台的海事机构,建设一个指挥调度中心,巡艇配备定位管理系统,在指挥调度中心和现场巡艇的有效结合下,也能加大巡航的覆盖率和有效性。该模式适用于港区水域的巡航,辖区内具备VTS或指挥中心的海事机构经常采用。
第三,集结编队模式,即由多艘巡逻艇集结编队,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巡航演练。巡逻艇可由单个海事机构组成,也可由多个海事机构组成,在敏感水域、重点水域或者边界水域开展巡航活动。通过该模式开展巡航活动可有效提高巡航能力和巡航经验。如2004年上海、浙江就开展过/沪浙海事跨海区演练编队巡航0活动,效果明显,影响突出。该模式曾在全国各级海事机构间开展,但次数比较少,适用于两个海事机构间的边界水域巡航。
第四,专项任务模式,即为完成某项特殊任务,调动大量巡艇开展/地毯式0巡航执法行动。这种巡航执法模式经常被采取,如封航、客船安全专项整治、危防百日会战、生活污水专项整治等等。在全面执行新生效的法律法规、公约,或针对某项内容开展的专门性执法活动时,该模式经常采用。该模式适用于各港口水域。另外,为完成某些特殊任务或远程巡航任务,由单一大型巡逻艇进行的巡航,也作为专项任务模式,如/海巡310南海巡航。
第五,立体编队模式,即海陆空立体巡航,海上由巡艇编队出巡,其中包括有直升机平台的大型巡艇,在陆上由VTS系统或海上指挥中心参与指挥或协调,在空中由直升机配合空巡,形成海陆空立体巡航模式。一般情况下,该模式规模较大,直升机可发挥空巡的快速执法优势,结合中国船舶报告系统,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开展海陆空立体巡航,适用于近海、近洋以及专署经济区等远程巡航。
海事水上巡航活动可以是以上其中的一种,或者是两种的结合。但不管采用何种巡航模式,都要根据具体的辖区环境特点、指派的任务、巡航的目的以及具体的巡航装备等因素来确定,当然制定科学的巡航计划也是非常关键的。
3 中国海事水上巡航新的要求和存在的不足
随着国际海事与中国航运经济的发展,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和海洋环境保护的范围和深度都将不断增大,主要体现在:第一,履行国际公约的要求。2008年1月1日即将生效的/船舶远程识别和跟踪系统0(LRIT)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在海事水上巡航的维护海洋权益、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维护海上交通安全以及水上搜救等方面,对海事水上巡航提出了要求。第二,中国航运经济发展的要求。预计到/十一五0末,中国沿海港口新增吞吐能力将超过80%,全国港口吞吐量达到72亿t以上,水路货运量达30亿t左右,中国将从航运大国迈向航运强国。届时,水上巡航执法需要加强和拓展。第三,中国海事/十一五规划0的要求。52006年直属海事系统工作会议报告6中指出,要确保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行政执法能力显著提高,确保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确保综合能力和发展水平在经济执法队伍中处于最前列,确保/十一五0末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主要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可见,在海事监管中,海事水上巡航执法这一重要的环节已备受重视,而且在海事发展规划中有着很高的要求。
面对新的要求,细思中国海事水上巡航现状,不难发现,中国海事水上巡航的主要问题是:第一,适用于远程水上巡航的装备不足,包括海上巡逻的大型巡逻艇和空巡的直升机及其装备;第二,具备高综合素质、能胜任大型巡逻艇的海上执法队伍以及直升机驾驶员不足;第三,有待建立远程水上巡航和完善港口及沿岸水域巡航的管理,包括建立巡航装备的后勤保障管理、远程巡航执法队伍的管理制度,完善并规范港口及沿岸水域巡航管理制度等。
4 中国海事水上巡航的发展趋势
综观中国海事水上巡航的现状,分析水上巡航将来的新需求,笔者认为,可以从巡航装备、执法队伍、巡航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探讨水上巡航的发展趋势。
在巡航装备上,应加快建设适应于无限航区、全天候第5期 许家武,等:中国海事水上巡航现状及发展趋势 27
的大型巡逻艇及其执法装备。要将200nmile专属经济区纳入海事水上巡航范围,建设巡航装备是基础。巡航装备的建设要趋于专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如配备先进的远程跟踪取证系统、采样系统以及便捷的卫星网络传输系统等。
在执法队伍上,应逐步建立健全水上巡航船员和执法人员的管理,良好的有利于稳定和发展水上巡航执法队伍,同时,加大力度开发水上巡航执法人才,培养出海上执法方面的专家型人才和领军人才。
巡航模式上,不断规范和完善港口及沿岸水域的水上巡航模式和巡航执法,促进港口和沿岸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同时不断健全中国船舶报告制,提高远程海陆空立体巡航模式的管理能力和巡航效力,扩大中国海事的影响。鉴于目前中国海上执法处于多头管理,中国海事可以在建立较成熟的远程水上巡航系统后,探索建立与中国海监、渔政、海关以及边防合作的联合海上巡航执法模式,更好地发挥海事水上巡航的作用,维护中国海洋权益。
在管理制度上,建立并完善中国海事水上巡航的管
2004-05-20.
[2] 翟久刚,马中和.全国直属海事系统水上巡航工作
成效显著[N].中国水运报,2001-02-16(0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事基础[M].北京:人民
交通出版社,2006.
[4] 提高水上巡航效率的途径及探讨[EBPOL].[2007-06-16].http:PPwww.js-msa.gov.cnPartP2005P12P28Part-941-3719.html.
理制度,包括装备使用管理、后勤保障、人员、巡航模式以及其他相关的综合管理制度,构建海事巡航管理系统。先进的装备、一流的人才、高效的管理才能发挥整体合力。
综上,中国海事水上巡航对中国航运经济发展、水上交通安全以及维护海洋权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发展需要的和财政支持,也需要海事人不断地努力探索前进。
[参考文献]
[1] 沪浙海事跨海区演练编队巡航[N].中国交通报,
CurrentconditionandprospectofwaterspatrolcarriedbyChinaMSA
XUJia-wu,LIUQing-shui
(ShanghaiMSA,Shanghai200086,China)
[Abstract]ThepaperfirstlysummarizedtherequirementoflawsandregulationsforthewaterspatrolcarriedbyChina
MSA,andthecurrentconditionandmethodsofwaterspatrol,thenanalyzedthedrawbacksnowadays,finallymadeaprospectofwaterspatrolofChinaMSAandbroughtoutsomeadviceswiththeconsideringoftheneedofwaterspatrolinthefuture.
[Keywords]maritimesafetyadministration;waterspatrol;maritimesafety
2007年国际化学品和油污染大会
暨展览会于9月下旬在新加坡举行
2007年国际化学品和油污染大会暨展览会(TheIn-ternationalChemicalandOilPollutionConference&Exhib-ition2007)于2007年9月24~26日在新加坡举行。会议议题包括:油类、石化产品和气体业的市场趋势及贸易模
式;载运油类、气体和化学品船舶所面临的最新立法环境、协定和法规情况;对化学品和油溢漏的防御、准备和反应。
(刘昭青 编译)
绿色航运会议于2007年9月中旬在伦敦举行
绿色航运会议(GreenShippingConference)于2007年9月18~19日在伦敦举行。会议主要关注经营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型船队的关键所在,最新的船东和经营人用以最大限度发挥其竞争优势及增加收益的技术和策略等。会议议题包括:论证环境友好型船舶的业务案例;有
效地行销公司的绿色信誉;保证有成本效益地遵守法规;分析船队采用新燃料的好处;确保船员理解环保;探究碳中性船舶的发展能力;分析排放贸易的效力。
(刘昭青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