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I矗Ef0矗■盯IO_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 文/苏小璇摘张杨 要:本文从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现状出发,探讨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技工院校的实际情况,对技工 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提出了几种创新机制。 关键词: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创新模式 近年来,我国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在 各种成果展示上也能够看到很多校企合作的成功示范,但 从宏观上看,当前技工院校的校企合作仍然处于比较初级 的阶段,其合作模式、运行模式等方面并不完善。 一、当前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现有观念、认识方面的差距 从学校方面来看,很多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单一,仅 将学生放到企业实习或者在校加工企业产品便认为是校企 合作,没有深入到更高层次,因此,现有模式对学生综合 技能提升效果并不明显。 从企业角度分析,大部分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参与度不 高,没有意识到企业在培养技术人才中的作用,单纯地将 责任和义务归结为学校,未将人才培养融入企业发展的整 个产业、价值链中。 2.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绩效考核方式与校企合作之 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一方面,教师们并没有严格的工作标 准遵循。教师应该充当什么角色、发挥哪些作用、担当哪 些责任没有较为成熟的方案指导。同时,对在企业担当指 导教师的业绩考核、工作量的计算、津贴分配也提出了更 为复杂、细致的要求。 第二,在传统的顶岗实习模式为主的校企合作过程中, 对企业来说,因学生实践能力所限,企业不会投入过多人 力、物力提高学生。另一方面,学校负担过重。在校企合 作过程中,学校担负着主要的责任,既是发起者、组织者 和策划者,同时也是问题的主要协调者和解决者,而企业 只是配合角色,因此这种合作关系必然导致学校逐渐丧失 合作积极性。 二、技工院校校企合作运行形式的创新 因为学校与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目的和动机的差别, 要建立长效、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必须在两者之 间建立起共同的利益驱动,因此,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逐步建立促进校企共同合作的驱动机制 驱动机制的建立需要激发、学校、企业三方的共 同发展需求,校企合作才会更有生命力。介入是校企 两者的重要纽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发挥宣传作用,转变传统观念。引导企 业从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校企合作。 (2)加大对技工院校的资金投入,引进多方办学资金 来源。应该将技工人才的培养纳入社会发展及经济发 展规划,并尽力增加技工教育财政拨款,支持技工院校更 新专业、设备。鼓励企业参与技工教育,提高企业参与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赋予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金与社会 责任。 (3)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配套。应 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逐步建立并完善推动校企合作的政 策法规。 2.建立互惠的利益驱动机制 (1)从企业的角度看,校企合作的收益主要体现在: 一是可以获得高技能型人才,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 企业能够得到量身打造的专业技能人才;二是利用技工院 校的各种优势,满足企业生产加工、技术提升等方面的需 求;三是利用技工学校校内良好的教学资源对企业员工进 行培训,得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人才。 (2)从学校角度看,校企合作的收益主要体现在:一 是获取企业的资金帮助,促进学校及时更新教学设备,提 高学校硬件水平;二是及时获得企业对人才需求及职业岗 位素质能力的信息,鼓励企业参与到专业课程的设置及课 程内容的更新中来,以此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三是获 得真实的实训环境。 3.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考核保障机制 建立校企合作的考核保障机制,其关键是建立可靠的 经费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1)设立校企合作专职管理部门。学校在各专业中设 置专职的校企合作指导、管理人员,负责联系各个专业与 相应企业的定向合作工作,解决并协调合作过程中出现的 问题。 (2)建立激励和考核制度。学校必须制定一系列奖惩 制度,调动教师积极性。 (3)完善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估反馈体系。校企合作项 目应该定时评估,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综合评价体系,及 时吸纳各方面的反馈信息,不断更新校企合作内容,提高 校企合作的量。 技工院校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领域应加强与企业 的合作,让企业在分享技工院校资源优势、实现他们的经 济效益同时,参与学校发展,肩负起技工人才培养的社会 责任 只有通过这种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才能促进双方 共同的发展,同时促进整个社会技工人才质量的提升。 (作者单位:青岛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