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创业问题研究
游超群
(天津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 天津 300387)
摘要:世界在飞速发展,全球化的推进加速企业生长、衰退最后堙没。在互相追逐淘汰的浪潮中,自然资源的消耗日益加剧,环境污染日渐严重,经济急需发展与环境形式严峻的矛盾冲突日益激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原有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种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企业发展形成——绿色创业,并且引起了广大学者以及企业家的关注。
                               
关键词:绿色创业,概念,类型,案例                                   
                                      
一、引言:
肯德基“苏丹红”事件、松花江污染事件,2007年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从这种种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可以看到,绿色创业已经很有必要。
近年来的很多研究将环境与经济的“热点”、“卖点”结合起来,分析绿色创业对企业的可观性。从热点上看来,主要是出台的各项法规,这也是各企业变革的风向标。近年来,推出了“十一五”规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能、绿色采购等驱使企业变革,并且每周都有2—3条EHS法规在变化,环境立法逐渐完善。而绿色创业也存在着很大的“卖点”。商务部研究院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说过“从我们调查的大量案例来看,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产品性能价格比上升到产品中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含量的竞争”。GE推行“Greenis green。绿色即盈利”的理念。从企业的盈利角度来看,环保不仅是责任,更是利益之源。这也就是绿色创业的“热点”和“卖点”之说。
从另一个方面,如今的公司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打起了品牌战略。一个具有绿色意识的企业,在其意义上便能为自己赢取很大分值。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际上开始推行一种企业理念,其宗旨是在全球石油和化工企业实现自愿改善健康、安全和环境质量,这被称为责任关怀。责任关怀是一种隐性的环境品牌战略,通过绿色角度,能为自己谋取极大利益。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绿色创业不仅受到的支持,更能得到大众的喜爱,同时也能为企业带来盈利。
2、 绿色创业的研究1.绿色创业的早期研究
20世纪60年代以前,极少有人和组织关心他们的决策和行动对环境造成的后果,或者说,全社会还未注意到企业发展可能对环境造成多大的影响。之后,随着大量触目惊心的生态问题和环境危害出现,社会上掀起了个人、团体和组织环境保护注意的浪潮,管理者开始逐步面临更多的有关组织对自然环境影响的问题。这种对组织决策和活动与组织对自然环境影响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的意识被称为管理的绿色化(Greening of Management)。
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提出绿色化也为可持续的新企业机会奠定了基础。例如,Quinn最早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一片前沿文章,指出“生态活动”(Ecology Movement)不止是经济活动的一种消耗,更能够为企业成长开拓一片富有利润的新市场。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种思想开始成为主导,不少研究认为创新性的商业模式不仅可以被用来提升环境水平,同时也可以为新企业开拓新市场创造条件,而这些新机会往往被主流的既有企业所忽视。
2.绿色创业的当前研究
进入20世纪90年代,针对绿色创业问题的研究日益增多。绿色创业理论是随着创业理论与社会企业理论两者的逐步融合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前期,有关创业和社会组织的研究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发展。90年代后期,随着生态价值观的逐步形成一级绿色市场的出现,新兴绿色市场带来的经济利润成为吸引企业家的一大看头。正如Hartman和Stafford(1997)所说的那样,绿色化并不会成为企业的负担,而是更可能为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广阔的资源。今天,学者普遍认为绿色创业对经济和社会体系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价值不仅仅在于它为那些识别和应用环境机会的快速反应且超前行动的创业者提供机会,更重要的是,绿色创业还有可能成为一股社会力量,推动企业范式朝向更具可持续性的方向进行转换。
三、绿色创业的概念以及内涵
各界人士对于绿色创业的研究或深或浅,不同学者用不同的术语来描述绿色创业,如环境创业(environmental entrepreneurship)、生态创业(eco-entrepreneurship)、可持续创业(sustainable
entrepreneurship)、绿色创业(green entrepreneurship)等,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社会上关于绿色创业的定义也众说纷纭(参见表1)。
表1                       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创业定义
作者(年
份)
Shane和Venkataraman(2000)Schaltegger(2002)
定义
整合商业创业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概念,分析企业创业活动,强调对机会的识别与利用,旨在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绿色创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绿色创业是指既有企业为了追求成本、创新或者营销方面的优势而实施的绿色化;而广义的绿色创业是指一种基于环境创新、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具有创新性、由个体推动的市场导向型价值创造模式
企业为了保持可持续发展而识别、评价和利用市场失灵状态下出现的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商业机会的过程
绿色创业关注那些能把“未来”产品和服务变为现实的机会,并且利用识别这种机会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来开拓新的市场
Dean和
McMullen(2007)Cohen和Winn(2007)
Nelson和创新和创造绿色组织的倾向,把绿色资源作Sumesh(2009)为绿色企业开拓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绿色创业是在生态导向和市场导向的双重作用下采取的创业行为。生态导向是指为了实现生态化而进行创业,而市场导向则是指为了实现经济利益而开展环保活动。从整个社会来看,绿色创业这种全新的创业方式也可以被理解为整个社会为了革新原有的经营模式、改善经济结构而进行的一次绿色生态。
四、绿色创业类型分析
绿色创业的分类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绿色关注程度的三分法;二是基于结构影响因素与创业导向相互作用程度的四分法。
1.绿色创业三分法
Schick、Marx en和F rein man(2002)把绿色创业分为绿色奉献、绿色开放和绿色抵制三种,这个主要是根据创业者关注生态环境的程度。
(1).绿色奉献型创业(eco-dedicated start-ups)。绿色奉献型创业型是指为了实现绿色生态目的而实施的创业,这种绿色创业自始至终都具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并且高度关注生态环境。但是这种绿色创业风险较大,回报周期较长,因而需要的支持。
(2).绿色开放型创业(eco-open start-ups)。绿色开放型创业的基本特征在于创业者参与绿色创业的动力来自于对利润的追求,对绿色投入缺乏主动性,但并不抵制,而是采取开放的态度接受绿色创业的主张,这种创业者参与生态活动的底线是有钱可赚,影响这种绿色创业的主要因素是时间和绿色环保信息的可获得性。
(3).绿色抵制型创业(eco-reluctant start-ups)。绿色抵制型创业是一种对待生态问题态度消极的创业。这种创业者把绿色化看做是一种经营负担,把所有的生态投入都视为经济损失。绿色抵制型创业者采取绿色环保措施只是迫于法律法规的强制性。
2.绿色创业者四分法
Wally和Taylor(2002)根据Giddiness(1984)提出的结构行动理论,把绿色创业者分为偶然为之型、创新机会主义型、绿色愿景拥护型和伦理标新立异型四种类型。
(1).偶尔为之型(ad hoc enviropreneur )。偶尔为之型绿色创业者收到利润驱动,但同时也收到软性结构因素(如人际关系、家庭)的影响。这类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主要受利润的影响,但在生产过程中偶尔也取得了绿色化的效果。
(2).创新机会主义型(innovative opportunist)。这类创业者主要因受制于硬性结构因素(如、法律法规)的影响,在绿色创业过程中采取投机取巧的行为。他们往往认为绿色化会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采取绿色环保措施只是一种被动的选择。不过,他们被动的绿色创业行为却在客观上收到了绿色化的效果。
(3).绿色愿景拥护型(visionary champion)。这类绿色创业者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决拥护者,他们以实现经营方式的可持续性为目标,对生态建设和未来社会拥有美好的愿景。
(4).伦理标新立异型(ethical maverick)。这类绿色创业者主要受到柔性结构因素(如家庭、朋友、个人经历和受教育背景)的影响。在选择创业项目时,这类创业者往往较少受的影响,更倾向于选择新兴产业与标新立异的项目。
绿色创业者四分法向我们展示了绿色创业者群体的复杂构成。一部分绿色创业者收到利润驱动,选择绿色创业是将环保作为盈利的突破口;而另一部分绿色创业者以保护生态位己任,选择绿色创业的目的是
实现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五、绿色创业案例——丰田公司的环保汽车
日本丰田公司的环保汽车FCXclarity成为第一个获得美国环保局认证通过的环保汽车,并率先在美国获得零售许可。丰田公司的Prius汽车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环保汽车,并计划该汽车在明年的销售额将达到45万辆。到2010年本田和丰田公司混合功力汽车的利润将占到公司总利润的5%-10%,并在油价高涨和环保严规的双重压力下,利润会不断增长。迎合低碳发展主流,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无法计算出环保汽车给日本带来的直接经济利益,但这个数目肯定非常巨大,并且会不断增长。通用中国市场总监宋丽丽曾说过“在汽车市场未来的竞争中,’绿色’是关键词,同时也是战略制高点。”
六、大学生的绿色创业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对于创业的想法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很多人有心但难办事。据不完全统计数字显示,一般创业企业的失败率在七成,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当代大学生受环境保护教育的程度高,因此绿色创业的意识对于大学生来说,很容易便能融入到创业的构思里。但是绿色创业对于大学生来说,难在创业。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尤其缺乏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同时,他们的创业往往缺乏真正有商业前景的创业项目,许多创业点子经不起市场的考验,并且还普遍存在市场预测过于乐观。大学生创业起步尤其难,在校大学生信用档案与社会没接轨,导致融资借贷困难重重。因此,大学生的绿色创业在实际上应该得到以及社会的支持,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而同时大学生也应该为自己的创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七、总结
作为一个较为全新的研究主题,绿色创业经历了概念界定、类型区分、动因分析和案例研究等发展阶段,在绿色创业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但是,目前的绿色创业研究仍算起步,很有问题还有待总结和研究。
参考文献:
[1]Dean, T ,and McMullen, J. Towards a theory of sustainable
entrepreneurship: Reducing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throughentrepreneurial action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7, 22(1):50-76.   [2]Hartman, C, and Stafford ,E. Green alliances : Building new business withenvironmental groups[J].Long Range Plannig,1997,30(2):184-196.
[3] Schapiro, M. The essence of entrepreneurship [J].Greener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2002 , 38(Sum):26-30
[4]高嘉勇,.国外绿色创业研究现状评价[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33(2):10-22
[5]李华晶,邢晓东.绿色创业内涵与基本类型分析[J].软科学,2009.23(9):7-10
[6]孙成志.刘明霞.组织行为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160-184.
[7]罗伯特A巴隆,斯科特A谢恩.创业管理——基于过程的观点[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1.
[8]爱文·杜迪克.战略创新——形成创造性战略的革新思想和工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29-152.
[9]Donald F Kuratko,Harold P Welsch.创业成长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0.
[10]伊丽莎白·切尔.企业家精神:全球化、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