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223(成册)]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NaHCO3===Na+H+CO23
+
+
-
B.H2CO3H+HCO3,HCO3
+
-
+--
H+CO23
+
-
C.AlCl3===Al3+3Cl D.NaHSO4===Na+H+SO24
+
+
-
解析:选A。A项NaHCO3是强电解质,但HCO3不能完全电离,故其电离方程式应为NaHCO3===Na+HCO3。
2.(2019·杭州二中选考模拟)氢氟酸是弱酸,电离方程式为HF衡的标志是(  )
A.c(H)=c(F) B.v(电离)=v(形成分子) C.溶液显酸性
D.单位时间内,电离的HF分子数与生成的F数相等 答案:B
3.(2016·浙江10月选考,T18)为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下列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测定0.1 mol·L
-1
-
+
-
+
-
-
H+F,达到电离平
+-
醋酸溶液的pH
B.测定0.1 mol·L1CH3COONa溶液的酸碱性
-
C.比较浓度均为0.1 mol·L
-1
盐酸和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
D.比较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和醋酸溶液恰好反应完全时消耗两溶液的体积 答案:D
4.(2019·金华东阳二中选考模拟)室温下,对于0.10 mol·L(  )
A.与AlCl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
-
-1
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c(OH)变大 C.用HNO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 D.其溶液的pH=13
解析:选C。A.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化学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A错误;B.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但铵根
+
+
+-
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都减小,所以c(NH4)·c(OH)减小,故B错误;C.含有弱根离子的盐,谁强谁显性,铵是强酸弱碱盐,所以其溶液呈酸性,故C正确;D.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氨水中部分电离,所以0.10 mol·L
-1
+-
氨水的pH小于13,故D错误。
-
5.(2019·金丽衢十二校联考)HCN是一种剧毒性的酸,常温下,0.1 mol·L1HCN溶液的
p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N是一种强酸
B.相同浓度的NaCl溶液与NaCN溶液,前者的pH更大 C.在NaCN溶液中存在:c(Na)=c(CN)+c(HCN)
D.中和相同体积与浓度的HCl溶液与HCN溶液,所消耗的 NaOH溶液的体积不同 解析:选C。0.1 mol·L1HCN溶液的pH=3,由此可知HCN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
-
+
-
故HCN是一种弱酸,A项错误;NaCl溶液呈中性,NaCN溶液因CN水解而呈碱性,故相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NaCN溶液,后者的pH更大,B项错误;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Na)=c(HCN)+c(CN),C项正确;相同体积与浓度的HCl溶液与HCN溶液中n(HCl)=n(HCN),若NaOH溶液的浓度相等,则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相同,D项错误。
6.在相同温度时,100 mL 0.01 mol·L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A.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B.电离的程度 C.H的物质的量浓度 D.CH3COOH的物质的量 解析:选B。100 mL 0.01 mol·L
-1
+
-1
-
+
-
的醋酸溶液与10 mL 0.1 mol·L
-1
的醋酸溶液相
的醋酸溶液相当于是把10 mL 0.1 mol·L
-1
的醋酸溶液稀
释10倍得到的,根据弱酸稀释时的变化可分析得出结论。
7.(2019·温岭选考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SO2是电解质
B.向纯水中加入盐酸或金属钠都能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水的离子积不变 C.向氯水中加入Na2CO3可使溶液中c(HClO)增大
D.室温下,将浓度为0.1 mol·L1HF溶液加水稀释,其电离平衡常数和c(H)/c(HF)均不
-
+
变
解析:选C。SO2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生成H2SO3,H2SO3是电解质,SO2是非电解质,A项错误。外加酸碱抑制水的电离。加金属钠与水中H反应生成H2,减小了c(H),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OH)增大,溶液呈碱性,B项错误。加入Na2CO3消耗溶液中H,使Cl2+H2O
HCl+HClO向右移动,溶液中c(HClO)增大,C项正确。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H+F正向移动,c(HF)减少的多,c(H)减少的少,c(H
+
-
+
-
+
-
+
+
+
加水稀释,HF的电离平衡HF
+
c(H)·c(F)+)/c(HF)增大。另外还可以从电离平衡常数的角度分析,K=,c(H)/c(HF)
c(HF)
-
-
+
=K/c(F),K不变,稀释过程中c(F)减小,则c(H)/c(HF)增大,D项错误。
8.(2019·杭州七校联考)已知25 ℃,醋酸、次氯酸、碳酸、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酸 电离 平衡常数 醋酸 Ka=1.75×105 -次氯酸 Ka=2.98×108 -碳酸 Ka1=4.30×10Ka2=5.61×10-7 亚硫酸 Ka1=1.54×10-2 -11 Ka2=1.02×107 -A.25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NaClO、Na2CO3和Na2SO3四种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Na2CO3
B.将0.1 mol·L
-1
的醋酸不断加水稀释,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
-
C.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2O+Ca2+2ClO===CaSO3
↓+2HClO
D.少量SO2通入CH3COONa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2O+2CH3COO===SO23
-
-
+2CH3COOH
解析:选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酸性:亚硫酸>醋酸>碳酸>亚硫酸氢根离子>次氯酸>碳酸氢根离子。A项,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含有弱酸根离子的钠盐溶液,对应酸的酸性越弱,则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pH越大,水解程度:CH3COO<SO23
-
-
-
-
<ClO<CO23,所以碱性最强的是Na2CO3,正确;B项,醋酸溶液中加一定量水,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但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由于Kw不变,所以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错误;C项,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反应生成的次氯酸能够氧化亚硫酸根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Ca2+2SO2+2H2O+2ClO===2CaSO4↓+4H+2Cl,错误;D项,少量SO2
+
-
+
-
通入CH3COONa溶液中,反应生成醋酸和亚硫酸氢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2O+CH3COO===HSO3+CH3COOH,错误。
9.常温下,将0.1 mol·L的是(  )
A.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增大为原来的10倍 B.CH3COO与CH3COOH的浓度之比增大为原来的10倍 C.CH3COO与H的浓度之积减小为原来的
-
-
+
-
-1
-
-
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原来体积的10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1
10
1 10
D.CH3COOH与CH3COO的浓度之和减小为原来的
解析:选D。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A项错误;随着醋酸溶液的稀释,醋酸的电离平衡CH3COOH
-
+
CH3COO+H正向移动,且CH3COOH、11-+,CH3COO、H浓度大于原来的,1010
-+
CH3COO、H浓度均减小,CH3COOH浓度小于原来的
1-
B、C项错误;根据物料守恒,CH3COOH与CH3COO 的浓度之和减小为原来的,D项正
10确。
10.现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序号 pH 溶液 ① 11 氨水 ② 11 氢氧化钠溶液 ③ 3 醋酸 ④ 3 盐酸 A.③④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 B.②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 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D.V1 L ④与V2 L ①混合,若混合后溶液pH=7,则V1<V2
解析:选D。醋酸钠溶液显碱性,A正确;也可以从平衡移动角度分析: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与盐酸中的H结合生成CH3COOH;CH3COO也使醋酸中平衡CH3COOH
CH3COO+H左移,两溶液中H浓度均减小,所以pH均增大。假设均是强
-
+
+
-
+
-
+
-
酸强碱,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但醋酸是弱酸,其浓度远远大于氢氧化钠,即混合后醋酸过量,溶液显酸性,c(H)>c(OH),B正确。分别加水稀释10倍,假设平衡不移动,那么①②溶液的pH均为10,但稀释氨水使平衡NH3·H2O
NH4+OH
+
-
+
-
右移,使①的pH>10,同理醋酸稀释后pH<4,C正确。假设均是强酸强碱,混合后溶液呈中性,V1=V2,但氨水是弱碱,其浓度远远大于盐酸,所以需要的氨水少,即V1>V2,D错误。
11.(2017·浙江11月选考,T23)25 ℃时,在“H2AHAA2”的水溶液体系中,H2A、
-
-
HA和A2三者中各自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含H2A、HA和A2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α(HA)一定增大
-
-
-
B.将等物质的量的NaHA和Na2A混合物溶于水,所得的溶液中α(HA)=α(A2)
-
-
C.NaHA溶液中,HA的水解能力小于HA的电离能力
D.在含H2A、HA和A2的溶液中,若c(H2A)+2c(A2)+c(OH)=c(H),则α(H2A)和
-
-
-
-
+
--
α(HA)一定相等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2.某一元弱酸(用H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A
H+A,回答下列问题:
+
-
-
(1)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A固体,以上平衡将________(填“正”或“逆”)向移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Cl溶液,以上平衡将________(填“正”或“逆”)向移动,溶
液中c(A)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溶液中c(OH)将________。
答案:(1)逆 c(A)增大,平衡向减小c(A)的方向即逆向移动 (2)正 减小 增大
13.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
-
--
(1)O点不导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3)H的物质的量最大的点是________(填“a”“b”或“c”)点。
(4)若使c点溶液中的c(CH3COO)增大,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中的________(填字母)。 A.加热        C.加NaOH固体
E.加固体CH3COONa  F.加入锌粒
解析:(1)冰醋酸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在O点时不导电。(2)pH的大小与c(H)有关,pH大则c(H)小。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有关,在醋酸溶液中离子来源于醋酸的电离,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说明c(H)越大。(3)溶液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4)若使c(CH3COO)增大,可以采取措施促进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A、B、C、D、F选项均可以达到使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的目的。B、D项虽然能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但是稀释占据了主导作用,导致c(CH3COO)减小。E项中虽然CH3COOH的电离受到抑制,但加入的CH3COO能使c(CH3COO
-
-
-
-
+
+
+
-
+
B.加很稀的NaOH溶液 D.加水
)增大。
答案:(1)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2)b<a<c (3)c (4)ACEF 14.(1)常温时,初始浓度分别为1 mol·L
-1
和0.1 mol·L
-1
的氨水中c(OH)分别为c1和c2,
-
则c1和c2的关系为c1________10c2。
(2)25 ℃时,醋酸的电离常数Ka=1.75×105。
-
①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Ka是否变化?为什么?
②若醋酸的初始浓度为0.010 mol·L1,平衡时c(H)是多少?醋酸的电离度是多少?
-
+
c11×α1α1解析:(1)设NH3·H2O的电离度分别为α1、α2,则==10·,溶液浓度越小,
c20.1×α2α2
电离度越大,即α1<α2,所以c1<10c2。
(2)①Ka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加入盐酸Ka不变。
②设平衡时c(H)=c(CH3COO)=x mol·L1,则c(CH3COOH)平=(0.010-x) mol·L1,
+
-
-
-
4.18×10x2--
由Ka==1.75×105,进行0.010-x≈0.010处理后,解得x=4.18×104,α=0.0100.010-x×100%=4.18%。
答案:(1)<
(2)①不变,Ka仅为温度函数,加入盐酸Ka不变。
②平衡时c(H)为4.18×104 mol·L1,醋酸的电离度为4.18%。
+
-
-
-4
15.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NaOH、NH3·H2O、CH3COOH、HCl、NH4HSO4
中的一种。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1 L pH=3的A溶液分别与x L 0.001 mol·L1 B溶液、y L 0.001 mol·L1 D溶液充
-
-
分反应至中性,x、y大小关系为y<x;
②浓度均为0.1 mol·L1 A和E溶液,pH:A<E;
-
③浓度均为0.1 mol·L1 C与D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
-
回答下列问题: (1)D
溶
液
是
________
溶
液
,
判
断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水稀释0.1 mol·L1 B溶液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________(填序号)。
-
c(B)c(OH)+-
① ② ③c(H)和c(OH)的乘积 -+
c(OH)c(H)④OH的物质的量
(3)OH浓度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和E,分别与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粉,且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E>A 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E ③参加反应的锌粉物质的量:A=E 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E>A ⑤A溶液里有锌粉剩余 ⑥E溶液里有锌粉剩余
(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溶液和C溶液混合后,升高温度(溶质不会分解)溶液pH随温度变化如图中的________曲线(填序号)。
--
-
(5)室温下,向0.01 mol·L1C溶液中滴加0.01 mol·L1D溶液至中性,得到的溶液中所有
-
-
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能中和酸性物质A的只有NaOH、NH3·H2O,等物质的量的A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溶液和D溶液混合呈中性,D的用量少,说明D的碱性比B的碱性强,所以D是NaOH,则B是NH3·H2O。“浓度均为0.1 mol·L1C与D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
-
若C为CH3COOH,则呈碱性,若C为HCl,则溶液显中性,故C为NH4HSO4。又“浓度均为0.1 mol·L1A和E溶液,pH:A<E”,则A为HCl,E为CH3COOH。(2)NH3·H2O
-
-
-
+
NH4
-
+
+OH,加水稀释时平衡正向移动,OH的物质的量增加,但其浓度减小,c(H)和c(OH)的c(OH)乘积不变(因温度未变),故c(H)增大,则减小;因电离平衡常数Kb=+
c(H)
+
-
c(NH4)·c(OH)c(NH3·H2O)c(NH4)+
,故=,由于Kb不变,c(NH4)减小,故比值-
Kbc(NH3·H2O)c(OH)减小;选①②。(3)OH浓度相同,即c(H)相等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和E,E提供的H多,故若锌粉有剩余,只能是A中的有剩余;与Zn反应时,开始时的反应速率相等,过程中E的快,故生成等量的H2(消耗等量的锌)时,E消耗时间少,答案为③④⑤。(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3·H2O和NH4HSO4混合后,恰好反应生成(NH4)2SO4,溶液显酸性,升高温度,水解平衡NH4+H2O
-
+
-
+
+
+-+
NH3·H2O+H正向移动,c(H)增大,pH减小,选④。(5)“向
-
++
0.01 mol·L1 C溶液中滴加0.01 mol·L1 D溶液至中性”,得到的是(NH4)2SO4、Na2SO4和少量NaOH的混合溶液,则c(Na)>c(SO24)>c(NH4)>c(OH)=c(H)。
+
-
+
-
+
答案:(1)NaOH 能中和酸性物质A的只有NaOH、NH3·H2O,等物质的量的A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和D混合呈中性,D的用量少,说明D的碱性比B的碱性强,所以D是NaOH溶液
(2)①② (3)③④⑤ (4)④
(5)c(Na)>c(SO24)>c(NH4)>c(OH)=c(H)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