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海滨小城 梓橦路学校  舒敏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海滨小城景色的美丽。
3.了解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海滨小城景色的美丽。 难点:了解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海滨小城风景的图片。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自学,明确学习要求: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语。遇到不认识的字根据拼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初步感受海滨小城景色的美丽,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质疑。(可以同桌互读,也可以分小组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说说海滨小城的总体特点,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二、引入课题。
1.欣赏海滨小城的图片。(板书课题)
2.学生谈谈看完图片后对海滨小城的印象。 3.出示图片,认识树木。
4.学生读题,理解“滨”的含义。 三、自学检测。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课件展示)  2.指名读,正音。  3.小组开火车读。
四、助学:学习生字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课文层次。 1.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2、交流重点词语的理解。 3、交流生字的书写要点。
4、交流自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5、理清课文层次:
找出了全文的中心句,想一想,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把海滨小城分成了哪两个部分来写,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海滨小城的?(先写海滨,后写小城。)
五、导学:品读第1~3自然段。
过渡:现在我们先去看看美丽的海滨。  1.出示“海滨”图片,仔细看图,图上有哪些景物?你能不能按一定顺序用自己的话把这幅图描述出来?  (指名学生描述,引导学生由远及近、由上到下观察景物。)(课件展示)
2.同桌一起读课文第1~3自然段,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海滨的?写了海滨的哪几处景物?有何特点?(课件展示)
3.学生汇报同桌读书情况并交流问题。(板书:大海 沙滩)(课件展示) 课文由远及近、由上到下介绍了大海的景色特点:大海色彩美、贝壳多、船队靠岸。
出示表示景物颜色的词语,感受色彩美。 一边有感情地朗读,一边想象画面。(好好读) 4.感受动静结合。
读3自然段,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海滩的宁静,请用“——”勾画出来?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海滩一下子热闹起来了,请用“~~~”勾画出来。
文中没有具体描写喧闹的情景,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当时喧闹的情景:会有些什么人,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事?然后用一段话把你想到的描述出来(好好说)。
指名学生描述。
5.齐读第1~3自然段,让我们再一次感受海滨美景 6、学法小结:观察顺序:由上到下,由远及近
抓住景物,颜色美
动静结合:人们获得丰收,心里美
六、练学:小练笔(好好写)
1、出示校园图片,让学生抓住景物,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描述。 2、抓住景物的色彩 3、动静结合。(上课的宁静与下课的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