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城隍庙
针对对象:国内成年游客 人数:15人
场景:三原城隍庙前 101120212    史聪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三原县城隍庙,我是你们的导游史聪。 三原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600多年来曾翻修和增修9次,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三原城隍庙规模之庞大,建筑之堂皇,在全国城隍庙中首屈一指。
正门前建造一座十二米高的歇山牌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照壁。坊上木雕“龙戏珠”、“凤还巢”、“狮子滚绣球”等吉祥图案,磨方砖拼集而成的菱形浮雕“鲤鱼跳龙门”。整个砖雕光影效果突出,刀法柔和圆润,体现了我国北方砖雕朴实、庄重、典雅的特点。
在照壁前的一对铁旗杆是城隍庙的一大亮点。这对高13.85米的铁旗杆重达两万多斤。杆身上分别缠绕着两条铁龙,凌空飞舞、生动逼真。顶上一对朱雀跃然蓝天,自由飞翔,寓意吉祥如意。这对铁旗杆对城隍庙既起着烘云托月的作用,又有导电避雷的实用功能。
走过照 壁,映入眼 帘 的是城隍庙山门,山门高15米,因无梁檩,由十根明柱支撑,因在悬柱和八组斗拱上雕绘着太极图和八卦符号又 称“八卦悬顶无梁门”。     大门通内的中轴线上有三米宽青 石 路 贯 通 南 北 ,这 就 是 城 隍 庙 中 轴 线 。     庙内两边长廊镶嵌的《岳飞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笔法苍劲有力、洒脱奔放,一代名将“忠直不曲,书如其人”的风范跃然眼前。因其是名相文章、名人书法、名人刻工,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绝碑”。
北面是城隍庙对戏楼,自古以来在城隍庙对面都有一座戏楼。而三原城隍庙的这座戏楼尤其气派。整个建筑为九脊歇山式。檐部经能工巧匠的精心塑造似鸟翼轻展,如嫦娥奔月。站在台前,遥想上百年来每年的庙会时,舞台上轻歌曼舞、鼓笙和鸣;台下万头攒动,如醉如痴,真是一幅歌舞升平的人间美景。
穿过戏楼,来到中院,院内东西两侧是十八间廊房,内有唐代出土文物和历代瓷器陈列展览。馆内常年展出的于右任书法作品共30多幅。
再往北走,就是我们城隍庙的正殿——城隍殿。关于殿门口这一对石狮子有一个传说,三原的小磨香油自古以来是非常出名的,据传说,古时候在城隍庙旁有家卖香油的人,每天早晨起来都会发现自己的油少了,结果来庙里发现了正殿门口的两只石狮子身上一股香油的香味。小店主人就说:“狮子啊,要是你偷吃的香油,我不会怪你的。”结果两只狮子就哈哈大笑起来,嘴里的香油就流下来,几百年过去了,这两只狮子的胸前和嘴上还有香油的痕迹呢。    城隍殿是整座庙宇中最宏伟的建筑, 由拜殿和献殿组成,总面积736平方米。拜殿和献殿分别建于明清两代,可两殿浑然一体,天衣无缝,甚为奇巧。殿中供奉的城隍神像,城隍是古代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后为道教所信奉,自三国起至清代末历代建庙祭祀。方面慧目,五缕长须,庄严而不失慈祥。城隍夫人、四大天王侍立两旁,威武庄重,栩栩如生。大殿无论在建筑、色彩、绘画和屋脊造型方面都是无与伦比的。
好了,我的介绍就到这里,接下来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请大家携带好自
己的随身物品,一个小时后我们在照壁前集合。祝大家游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