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仿写可从课本出发

仿写可从课本出发

来源:华佗小知识
教学肘空 鲨=== —冒 仿写可从课本出发 广东深圳外国语学校(518000)覃黎华 中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是一个关键的转折,在语文的 写作中亦如此。小学作文练习得比较多的是一事一议, 都的秋》、《江南的冬景》、庐隐的《异国秋思》等。学生的 习作中出现不少佳作,有仿照《春》写了三幅秋景图的 “明净的天”“萧瑟的风”“清冷的院落”;有仿照《济南的 冬天》,抓住家乡的秋天特有景致——成熟的稻田,来写 在内容、形式到写作技巧上都比较单一,那么上了中学 以后,写作便会从各个方面都有一个较高层级的要求, 相对来说要进入一个较为成熟的写作体系,例如内容主 题的选择,布局层次的构思,语言文笔的流畅等等。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较好地完成这一个转折呢? 答案就是从模仿开始。可能有些老师们会向学生推荐很 多的课外读物,或者一些质量较高的作文丛书,但我认 为,课本就是一个最好的老师。课本是我们学习的根本, 也是我们的出发点,虽然语文是包罗万象的,但是万变 不离其宗,从课本上我们便能学到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1.如何写景。在第三单元里,关于写景的诗文一共有 五篇,其中朱自清先生的《春》和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 天》就是很好的范例。《春》这篇课文,首先思路很清晰, 盼春——绘春——赞春,在绘春这部分又给读者描绘了 五幅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文章内容逐层深入,让读者走进春的大地;其次,文章使 用了多角度的描绘,分别从视觉,“红得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听觉,“牛背上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 响着”;嗅觉,“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 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触觉,“‘吹面不寒杨柳风’,不 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些感官人手,更有身临其 境的感觉。再次,本文使用了很多修辞手法:拟人,“山朗 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比喻,“散 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回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引用,“吹面不寒杨柳风”;还有最后三段的排比。通过这 些修辞的使用,使文章的语言更丰富,清新明快,更富表 现力,也使事物的形象更丰满,更有意味。《济南的冬天》 作者则是通过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然后围 绕这个中心,抓住济南冬天特有的景色:山、雪、城、水来 进行刻画,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 育着的朦胧春意。两篇课文同样写景,却有着不同的切 入角度,让读者领略到了不一样的美。于是课后我安排 了学生写写自己老家的秋天,可以仿写这个单元的课 文,但是要求是写景要有层次感,要使用三种以上的修 辞,最好在文章出现一首自创的写景五(或七)言诗(因 为我们也学习了何其芳的《秋天》),要突出景物的特点。 同时,我也推荐学生去阅读了鲁迅的《雪》、郁达夫的《故 出家乡人民在秋天丰收时的那种忙碌与喜悦。 2.如何写人。福楼拜教莫泊桑写作的时候,曾对他 说:“你去巴黎第九大街,在第二个十字路口向左拐,看 看路右边的第一个人是谁?”莫泊桑第一次回来说:“是 一个老太婆。”福楼拜让他再去看,“那个老太婆很脏,满 脸灰尘,头发乱得像鸡窝。”福楼拜还是不满意,第三次 莫泊桑回来的时候说:“老师,我看到了那个老太婆的鼻 子,是世界上最蹩脚的木匠随便拿了一块木头削了一块 安在她脸上的”。这次福楼拜表扬了他。写人就是要这 样,抓住这个人的最显著的特点来进行描写,以区别于 其他人,换句话说就是描写要具有专属性。像我们的课 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就对人物进行了精雕细琢的描 写,它一共写了4位作家,描写的是群像,但是丝毫没有 减弱对每一个人物的塑造,作者抓住了人物最有特色的 特征来描写,兼顾人物不同的性格,同中有异,错落有 致,让读者在比对中更加深刻的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即使是着墨不多的都德,形象也是比较丰满的。“头 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 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 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通过对肖像的描 写,给人一种精明的、能洞察世事的感觉;“只用几句话, 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 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讲话的调子有些像唱歌”,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一 个生性活跃,健谈开朗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课后,我给 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写写身边的三位同学”,考虑到 学生初学如何写人,我只要求他们写片断,要抓住人物 的主要特征来写,日后念作文的时候,大家一起猜猜他 写的是谁。这次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出现了不少精 彩之作。一位学生写道“厚厚的可以看到年轮的博士眼 镜背后,藏着一双锐利的小眼睛,书本上的任何一个知 识点都逃不过它的扫荡”形象而生动地刻画了一个读书 认真,专注执著的学生形象。还有一位学生这样写“一声 尖厉的叫声‘站住,还没值日就想跑!’接下来是连珠炮 弹式的攻击,不用猜,肯定又是某位偷懒的同学被“黄 51 E Om I 中学教学参考 教学肘空…………………………………………………………………………………… 如何培荠初巾生昀阅读鹾力 广西大化县岩滩镇初级中学(530800)覃顺宝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越来越成为初 图景。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内涵和作者的思想企图。 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 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 堂延伸,以及综合测试,阅读都成为主角。提高学生的阅 2.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是怎样想象的。阅读教学中,教 读能力逐渐成为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 师应当引导学生按作者的思路去想象,作者在构思各类 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越 文体文章时的思路是不相同的,阅读时要按作者的思路 来越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途 去想象。读小说想象情节的发展,读议论文想象论证的 径有: 过程,读说明文想象说明的顺序和说明方法。即使是同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种文体的文章,作者要组织成篇时,思路也各不相同。 阅读中的想象,主要是“再造想象”,即读者按读物 由于作者思路的独特性,也就构成了各自作品的独特风 中的描述在脑子里构成的想象。这种再造想象体现着学 格。随着作者独特的思路与想象,就能更好地把握作品 生的知识能力,个人生活阅历和丰富的联想能力。它是 的特点,同时又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童 进行阅读教学的必要途径。 趣》一文时,在教学前可引导学生们对蚊子展开想象,有 1.引导学生想象文章中描绘的人物、场景、情节。在 的把它想象作飞机,有的想作鸟等。然后再引导学生们 课文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的文字表述, 按照作者的想象,把蚊子想象作鹤之后,对这只“鹤”作 然后调动记忆中的各种表象,在脑子里再造一幅想象的 怎样的游戏。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让学生们 妈”抓了个现行,这等吃力不讨好的活,也只有“黄妈”才 竹林在暴风雨来临时,任凭风吹雨打,仍傲然挺立,不屈 会干得不亦乐乎。”文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把“黄妈”这 不弯,给了自己莫大的鼓舞,在面对困难仍不能低头,要 位同学率性耿直、热心于班集体的性格特点表露无遗。 勇敢地迎接挑战。文章中的结尾这样写:“竹子仿佛长高 通过这次习作,同学们基本掌握了如何从语言、神态、肖 了一节,笔直地伸向雨后的天空,阳光又再次跳上了更 像、动作、心理等方面来刻画人物。当然,片段练习要达 到连缀成文,还要继续深入学习。于是我给学生讲了《邓 显鲜绿的竹叶上,闻着清新的泥土的气息,我不觉加快 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音乐巨人贝多芬》三篇课 了脚步。”可以看出,在作文练习的时候,学生已经不知 文,对这三个人物的传记式的描写作了深入分析,让学 不觉熟练地掌握了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了。 生能全面地掌握写人记事的方法。 为了巩固他们对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的认识,我让他们 3.如何托物言志。以《紫藤萝瀑布》一文为例,文章通 回忆了王家新的《在山的那一边》,也推荐了第五单元泰 过写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的繁花 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纸船寄母亲》供他们参考。 似锦,令作者领悟到人生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 其实在作文教学中,课文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 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本文有几个闪光 和研究的地方,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一语 点,首先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细致地描绘紫藤 双关,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拟题;朱自清的《背影》,以父亲 萝,从总体的一树写到局部的一穗一朵;其次,在写景中 的四次背影为线索,可以教会我们如何串联文意;高尔 又饱含深情,最后水到渠成,加以抒情或议论。情由景 生,议从景出,很值得学生仔细琢磨。课后我出了一道作 基的《海燕》,教会我们如何运用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情 文题:“生活中,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草树木以某种象征 感等。其实我们不需要急于在课外读物中寻找作文的指 的意义,请选取你喜爱的或者熟悉的某种植物,并为之 导,回过头来研读一下课本,让学生的仿写从课文开始, 赋予某种意义,仿照课文中的写作思路,写一篇写景抒 可能你会有更多的发现。 情的文章。”其中有一位学生写了《竹海》,通过写在这片 (责编 李 晔) 52 中学教学参考(上旬)2009.8总第22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