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l7卷第6期 Vo1.17 No.6 荆 楚 学刊 2016年12月 Dec.2016 Academic Journal of Jingchu 公共危机管理中媒体参与研究 龚启慧 (中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政治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传统的管理模式正在进行有序的调整, 在这一过程中各类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对公共危机管理提出了挑战。媒体作为与公众间信息传 递的桥梁,是公共危机传播最主要的渠道,在公共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媒体参与对于公共危机管理科学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了解媒体功能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公共危机管理中媒体参与的失范现象,并结合实 际提出公共危机管理中媒体参与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媒体参与;功能;失范现象;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58(2016)06—0061—0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利益 间的博弈已然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力,与之相 伴,社会矛盾逐渐凸现出来,各类公共危机事件频 繁发生,甚至已经突破一国的范围,扩散至全球, 这也预示着“风险社会”已经来临。在“风险社 会”的背景下,公共危机管理逐步进入各国 视野。公共危机管理以为主要危机管理主 体,以公共危机妥善处理为目标,通过预防、预警、 预控来防止公共危机发生,或者通过危机控制、应 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媒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仍然 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媒体与的沟通,制约着 媒体功能的发挥。因此,探索媒体参与公共危机 管理的合理路径,以实现与媒体之间的良性 互动,真正发挥媒体参与的价值,是需要解决的重 要问题。 一、公共危机管理中媒体参与的内涵 急管理、危机评估、恢复补偿等措施来减少危机损 失,避免危机扩大和升级,是社会恢复正常秩序的 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媒体的活动范围不断 扩展,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的出 现,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对人们的生 活方式、生产关系、价值观念等造成冲击 2]。同 时,新媒体背景下公众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 整套管理体系…。公共危机事件通常具有突 发性、紧急性、危害性、扩散性等特征,一项公共危 机的化解不能仅仅依靠,更需要社会、媒体、 公众等多元协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作为大 众传播的工具——媒体已经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 重要渠道,其信息发布的属性使其扮演着 信息的传播者,一旦在公共危机传播中出现信息 不对称,其传播速度、范围和影响有时会超越危机 事件本身的发展,甚至会加重现有危机,从而增加 的公共危机管理的难度 J,这就对对媒 体报道的控制权提出了挑战。因此,媒体参与公 “喉舌”的角色。在与媒体良性互动的前提 下,对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媒体的报道掌握 共危机管理需要一套成熟的商议沟通机制,使得 与媒体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以真正发挥公共 着主动权,通过恰当的报道方式对公共危机事件 进行报道,使得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 危机管理中媒体参与的积极作用,促进危机事件 的化解。 保障公众知情权,稳定公众情绪,从而避免可能由 谣言导致的社会不稳定。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由 收稿日期:2016—11—10 公共危机管理的三阶段模型认为公共危机管 理可以分成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这三大阶段, 作者简介:龚启慧(1993一),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中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 科技管理与科技。 61 各个阶段又可分成不同子阶段。在公共危机管理 在危机中阶段,即公共危机发生期媒体主要扮演 的不同阶段,公共危机管理的媒体参与具有不同 的内涵。在危机前阶段,即公共危机的潜伏期,媒 体所具有的对事件敏锐的“嗅觉”使其主要承担 着危机监测预警的责任,对于事态发展的各方面 信息进行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引发危机的不 确定因素,并将其搜集的与危机有关的信息及时 向报告,协助将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 着危机信息传播和反馈的角色,将公共危机相关 信息进行整合,及时向公众发布准确可靠的信息, 同时,向做好信息反馈的工作。在危机后阶 段,媒体参与主要表现为危机反思以及监督, 对公共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反思和剖析,以缓解 公众的不安情绪,稳定社会秩序;另外还监督 的危机善后工作,维护形象 。 图1公共危机管理中媒体参与内涵 二、公共危机管理中媒体参与的意义 媒体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在危 机相关信息的及时告知、社会的正向引导、政 府与公众积极沟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保证公共危机相关信息的及时传播 公共危机相关信息的发布,让公众第一时问了解 公共危机以及的危机处理措施,以稳定 公众情绪。同时,将社会公众的信息及时反馈给 ,为危机管理过程中的决策提供合理建 议和意见。 三、公共危机管理中媒体参与的失范现象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体在社会中发挥 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是信息的流通、共享和传播的 主要渠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信息的不对称可 能加重危机或造成复合型危机,而信息的及时有 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承担着公共 危机信息发布和公众意见反馈的重要责任,已成 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公共 危机处理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不容忽视的是 在这一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失范现象,影响着媒 体信息传播及监督功能的发挥,甚至对危机 事件的及时化解形成阻碍。 效传播对于危机化解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因此, 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使其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承担 着重要角色,它及时整合解读公共危机信息向社 会公众发布,保障公众对危机信息的知情权。 (二)促进社会的正向引导 (一)媒体自身行为失范,公信力降低 新媒体时代媒体的话语权不断增强,活动范 围日益扩展,对于和公众的影响力也日渐提 高,因此,媒体自身行为失范,不仅会制约公 共危机管理活动,也将影响公众的日常生活,甚至 就社会公众而言,某项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 本身可能并不能对其产生影响,然而,当公众意识 到该危机事件会对其利益造成威胁或存在潜在危 险,影响其正常生活时,他们便会密切关注,甚至 陷入恐慌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媒体对社会的 引导作用不可小觑,一方面,媒体主动对危机事件 进行报道,压缩社会谣言的产生空间;另一方面, 造成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因素增加。然而,媒体始 终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媒体从业人员不可避免 的带有“经济人”属性,是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活动 协助进行宣传,引导公众积极应对危机。 (三)加强与公众的积极沟通 的行为主体,在公共危机事件报道中,有些媒体从 业人员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企图利用危机事件为 自己牟利,违背了媒体职业道德和操守。另外,由 与公众积极的沟通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前 提,而媒体作为公共危机相关信息传播者以及社 会信息的提供者,为与公众搭建了沟通的桥 梁。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通过媒体进行 62 于公共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某些媒体 从业人员为追求眼球效应和冲击效果,在未准确 搜集危机事件信息的情况下而草率发布消息,甚 至对危机事件进行歪曲报道,出现假消息和谣言, 使得公众所接收和理解的危机信息可能偏离事实 ,对社会公众造成误导。这些媒体行为失范 现象的出现,都将阻碍的公共危机管理进程, 也致使媒体的公信力降低。 (二)媒体参与缺乏制度保障,自主性不足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媒体参与的制度建设存 在一定缺陷。首先,媒体参与的相关法律法规不 完善,虽然现有的法律法规诸如《中华人民共和 (三)与媒体沟通不畅,协作性不强 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与媒体的沟通 即媒体将危机信息以及危机处理信息传递给 公众,将公众危机意见和回应反馈给的过程, 通过合理引导媒体,进而控制社会的导 向,及时传递有效信息。因此,与媒体良好的 沟通协作是成功化解公共危机的关键。然而,在 我国媒体参与实践中媒体管理具有行政性,信息 传递是自上而下或是自下而上的,对于公共危机 信息的传递也要坚持逐级汇报的原则,这便制约 着与媒体的及时沟通,也影响了公共危机相 关信息的及时发布。另外,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 国紧急状态法》《新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急条例》等在一定程度上为媒体参与公共危机管 理提供了依据和支持,但是,系统性、稳定性、可操 作性强的媒体参与相关法律仍然缺位,有些法律 法规甚至存在冲突,在实践中形成阻碍。其次,管 理机制不健全,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危机 管理和危机信息公布制度的不足使得危机管理联 动机制难以有效建立,在危机应对和危机处理过 程中与媒体之间、与公众之间以及危机 后,必须调查清楚危机事件的准确信息,对某 些信息采取隐瞒的态度,消极回避,没有与媒体主 动沟通,影响了与媒体的沟通协作,也削弱了 媒体在危机处理中的积极作用。 四、公共危机管理中媒体参与的优化路径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媒体参与需要从媒体自身 管理、媒体参与制度保障及与媒体沟通机制 等方面进行优化,以构建与媒体良性互动关 系,发挥媒体参与的公共价值(见图2)。 处理的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合作。最后,媒体 监督机制不完善,我国主流媒体一般被认为是政 府的发言人,媒体在监督危机管理行为的同 时也要受到的制约,因而媒体报道的自主性 不足,监督缺乏有效性。 图2公共危机管理媒体参与互动关系 (一)加强媒体自身管理 其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在危机报道时坚持客观 公正、尊重的原则,始终坚持以公众利益为前 提。其次,加强媒体公共危机培训,在应对公共危 机事件时能保持冷静的判断和科学的解读,协助 向公众发布准确可靠的危机信息,并做好公 众意见反馈,为的危机制定提供支持,积 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不可避免的具有 商业性质,其主要目的是追求商业利益,但不容忽 视的是媒体作为与公众之间信息沟通的桥 梁,本质上仍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因此,媒体在追 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坚守其道德规范和职业 操守以发挥公共危机管理中媒体参与的积极作 用,加强媒体自身管理是促进媒体健康发展的前 提。首先,要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道德建设,培养 极引导社会,重塑媒体公信力。再次,加强媒 体内部监督,建立内部监督惩戒机制,增加媒体犯 错成本,杜绝个人利益至上的行为,保证媒体健康 63 有序发展,增强其“软实力”。最后,加强媒体合 作管理,形成主流媒体与其他媒体、传统媒体与新 媒体以及媒体行业内部协作机制,面对公共危机 事件时,能协调分工行动,共享信息,为公众还原 事件,也避免社会谣言的产生,共同维护社会 秩序稳定。 (二)完善媒体参与制度保障 完善的制度是与媒体良好互动的保障, 界定与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行为边界, 明确其权力与职责,从而形成各司其职、互动协 作、健康发展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协调应对危机 事件中与媒体可能导致的冲突。一方面,完 善公共危机管理中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法可依是 规范与媒体危机应对行为的必然要求。针对 现有法律适用中不尽人意的地方,制定一部系统 的、可操作性强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明确规定危 机处理中与媒体的权利与义务,危机信息公 开内容、形式与范围,与媒体监督及问责制度 等,从而解决相关法律适用中存在冲突的问题,从 法律层面为媒体参与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完善 危机信息公开制度,实现危机信息共享和及时传 播,发挥媒体引导社会的作用。媒体作为公 共危机相关信息传播的主体,具有搜集危机信息、 解读危机信息的义务,因此,完善的危机信息公开 制度为媒体参与危机处理提供了可能,避免了信 息的不对称 此外,完善媒体监督机制,媒体监督 不仅包括媒体监督,发挥媒体自主性,促使政 府积极妥善应对危机,避免回避媒体或隐瞒 信息;也包括监督媒体,保证媒体对于危机信 息内容的发布准确、可靠,通过媒体监督机制的建 立使得与媒体行为符合危机管理规范。 (三)健全与媒体沟通机制 必须树立科学的媒体意识,媒体参与公 共危机管理具有必要性,正确运用媒体的公共属 性可以充分发挥其信息传播的功能,从而协助政 府应对危机。媒体报道打破了时间、空间、属性界 限的,一旦出现公共危机事件的苗头,想 要封堵危机信息已无可能,因此,不能对媒体 采取回避态度,而应该积极主动与媒体沟通,通过 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新闻反馈等形式,向媒体及时 发布信息,进行互动与协调,实现与媒体相互 理解与信任。要拓宽与媒体沟通渠道,通过 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平台,对危机信息进 行整合,建立针对危机事件专题讨论和报道的机 制,从而形成、媒体及公众参与互动的局面, 这也有利于媒体和公众合理诉求及意见的表达。 要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这也是与媒体沟通 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新闻发 言人制度是一种危机管理人员通过新闻发布 会的方式,经由媒体告知公众有关突发事件的起 因、后果、应对措施以及工作进展等情况,以 澄清事实,避免恐慌,同时争取公众对危机管 理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的制度 。在危机处 理的不同阶段通过新闻发言人发布公共危机相关 信息,引导社会方向,提高了媒体信息传播的 时效性,也有利于保障公众知情权。 参考文献: [1]黄顺康.公共危机管理与危机法制研究[M].北京: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80. [2]乇莉.新闻媒体基于公共危机管理的参与机制[J]. 劳动保障世界,2016(18):51—51. [3]谢起慧,褚建勋.基于社交媒体的公众参与危机 传播研究——中美案例比较视角[J].中 软科学, 2016(3):130—140. [4]叶瑜敏.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角色 功能—— 公共管理的视角[J].兰州学刊,2010(1 1):32—34. [5]张永理,李程伟.公共危机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 出版社.2010:222. [责任编辑:胡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