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0卷第4期 中国韵文学刊 Vo1.20.No.4 2006年l2月 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Dec.2()o6 《全宋诗》续补(上) 韩震军’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 ,安徽合肥241oo0) 摘要《全宋诗》总成一代诗歌之文献,劂功宏大。但因宋季诗人诗作数量特多,故求其尽善尽美,有 嫌强人所难,其存在疏漏,在所难免。今据石刻等资料在他人朴遗的基础上续搭宋诗百余首.以期对有关诗 人诗作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全宋诗》;石刻;补遗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1006—2491(2006)04—0102—08 199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把72册《全宋诗》(正 题后署“太华希夷先生陈抟”。按:诗题为“三绝,’, 编)全样献给了学界,同时也把有宋一代的诗歌研 但此处仅存二首。) 究引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古文献浩如烟海,且 《醉时歌》 少数散逸难寻,故大凡断代文集总不易网罗逮尽自 “大醉坐饿卧,小醉姜香汤。一月二十九日醉, 己范围内的作家作品。《全宋诗》(正编)自然也不 百年三万六千场。嚣花无主春如客,岁月可闲人自 例外。在它问世以来的近二十年里,补拾《全宋诗》 忙。请君相就饮几日,世间穷达天茫茫。”(行书,在 者不乏其人,成果也颇为显著。如胡可先、叶石健、 英德南山。据清・史澄等《广东通志》光绪五年刻 李裕民、李娅、彭国忠、吴宗海等在补正宋诗方面可 本卷212金石略l4“口山学圃陈先生醉时歌”条,末 谓出力较多,各自辑收《全宋诗》所漏百首以上。公 题“嘉泰元年重九日朱子更书”。按:石刻未题作者 开发表了有关宋诗研究的系列论文。往者可荐,来 名,但史澄等案语“陈先生者,陈抟也”,想必别有足 者不待。近年笔者批阅石刻、方志、分体诗集时,每 证。) 得首、句必别纸记存。今摊开己录,逐条翻检、比对 二、赵逢(1/145) 《全宋诗》之篇和他人所拣之什,舍其已存,取其未 《梦英上人》 收,属为《(全宋诗)续补》(上下)一文。上编以《全 “几年攻学楚江滨,十八家书妙入神。莫怪老 宋诗》所收作者的册页先后为序,下编以诗作题刻 夫偏爱惜,李阳冰后更无人。”(据清・陆耀通《金石 时间前后排列。 续编》同治十三年双白燕堂刻本卷l3宋l“梦英十 一、陈抟(1/8) 八体篆书并赠诗”条。题后署“枢密直学士朝请大 《纪英公大师篆书诗三绝》 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赵逢”。) (其一):“口口南来别九华,少年师号紫袈裟。 兰、马去非(1/220) 惊天动地怀何艺.古口口高十八家。” 《赠宣义大师歌》 (其二):“上帝因成鸟迹踪,又于玉箸别口口。 “伏羲氏作文籍生,古文一变兮大篆小篆成。 如今朴散浮华笔,珍重吾师绍古风。” 李斯既往谁得名,有唐还有李阳冰。冰漫后谁复生, (以上据清・陆耀通《金石续编》同治十三年双 宋有僧日梦英。吾师吾师能前此,好古之人双眼 白燕堂刻本卷l3宋I“梦英十八体篆书并赠诗”条。 明。”(据清・陆耀通《金石续编》同治十三年双白燕 -作者简介:韩簏 (1975一 )。男,安徽临泉人,讲师,母f士,研兜方向为脚求文学。 10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堂刻本卷J3宋1“梦英十八体篆书井赠诗”条。题 后署“朝请大夫侍御史知杂事马去非上”。) 四、李九龄(1/265) 杨备题”。) 一0、范雍(3/1736) 《上巳日兴庆池楔宴和转运学士》 “兴庆春深乐楔辰,清欢雅唱奉良宾。韶光绮 (句):“独微才调复知兵” (据李氏《七言绝句集古》。按:见《徐州师范大 学学报)2o04年第3期《<全唐诗>补遗》一文。) 五、宋白《1/28O) 丽新经雨,诗句风流妙入神。冠盖纷纷红杏径,歌钟 隐隐渌池滨。闺台将漕皆时杰,其泰长安万井人。., (据清・王袒《金石萃编》嘉庆十年经训堂刻本卷 133宋ll“兴庆池楔宴诗”条。诗前署“资政殿大学 《纪赠南岳宣义大师梦英篆书歌》 “衡山神秀潇湘清,精灵溶发奇人生。金仙才 子称梦英,玉箸篆书天下名。隶外攻虞又攻柳,率更 行体兼而有。别得张颠草圣才,笔头灿烂龙蛇走。 八分飞白皆精炼,长安粉壁狂题遍。功口口让狸骨 帖,声价高于铁门限。皇唐偏说怀素师。善草不口口 副之。近代聋僧小欧迹,谨楷龌龊无多奇。惊师宿 世曾劳口,口纸骨笔血为墨。受佛付嘱写微言,今生 所以书无敌。我口口奇满天下。多见名书与名画, 虽向烟霄未称心。待取珊瑚为笔架,从兹懒爱吴筠 碑,新歌重赠扑凸奇。”(据清・陆耀道《金石续编》 同治十三年双白燕堂刻本卷l3宋1“梦英十八体篆 书并赠诗”条。题后署“前进士宋白上”。) 六、何承矩(1/515) 《闻英上人十九帘》 “远闻贡艺趋丹阙,万乐称奇赏少年。玉箸才 书金殿里,皇恩旋降翠帘前。行齐支遁喧三楚,学富 阳冰振九天。近见来僧频有说,赐衣犹带御炉烟。” (据清・陆耀通《金石续编》同治十三年双白燕堂刻 本卷l3宋1“梦英十八体篆书并赠诗”条。题后署 “前赐紫闲厩副使何承矩”。) 七、潘阆(1/618) (句):“数声雅噪日将曛” (据李氏《七言绝句集古》。按:见《徐州师范大 学学报)2o04年第3期《<全唐诗>补遗》一文。) 八、丁谓I2/1143) (句):“还把闲吟魔病身” (句):“岂有文章动圣君” (以上据李氏《七言绝句集古》。按:见《徐州师 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全唐诗>补遗》一 文。) 九、杨备(3/1423) (-L星岩》 “玉洞云深夏亦寒,客来寻胜久盘桓。其间隐 约闻鸡犬,应有仙桃待一餐。”(据清・陈昌齐等 《广东通志》同治三年刻本卷205金石略7“杨备诗 刻”条。诗末记“景佑丙子冬十月癸丑知恩平郡事 士尚书左丞知永兴军府事范雍”。) 一一、王汉(3/1746) 《独秀峰》 “千古压嶙峋,标奇世绝伦。形从天赋授,名自 我椎轮。众岳犹前席,群峰合望尘。不知居海郡,知 己是何人?”(据清・吴道镕《海阳县志》光绪二十 六年刻本卷3O金石略l“王汉金山独秀峰诗”条。 诗刻在金山巅,正书,落款“太常博士知军州事王 汉”,诗末署“仲冬二十日”。按:《全宋诗》卷153据 《永乐大典》卷5345收王汉《诗一首》,较此首诗多 出首句“金山独秀峰”和第三句“口口口口口”。) 《西晖亭》 “开轩面崖口,隐景见残霞。晚翠千重出,晴红 数片斜。山前光掩映,水上影交加。成绮谁与咏,须 知属谢家。” (据清・吴道镕《海阳县志》光绪二十六年刻本 卷3O金石略1“王汉金口口口诗”条。) 一=、王遗(3/1977) 《薛老峰》 “薛老峰三字,雕镌从浑元。偶留青草径,合在 紫薇垣。梵刹方临兑,闽州地占坤。诸任推族重,绛 县让年尊。头角龙蛇起,精神虎豹蹲。如铭口口石, 疑署翟公门。妙绝非人力,侵凌断藓痕。讵忧鱼鲁 敝,聊记姓名存。笔冢传衣钵,词山列子孙。乘问玩 奇迹,到即爽吟魂。”(据清・陈綮仁《闽中金石略》 菽庄丛书本卷6“鸟石山宋人诗刻十一段”条。正 书,在观音岩右。诗题下落款“尚书祠部员外郎知 军州事王逵”。诗末记“庆历口年冬十-Yl林口勒 石”。) 一三、张接I3/2045) 《上巳日兴庆池禊宴诗》 “霁景东郊道,风光北斗城。中枢詹旧德,上巳 燕群英。镂管诗情逸,雕觞楔事成。楼台动波色,鼓 吹逐春声。绣萼林花密,芳茵岸草平。愿公均恺乐, 函夏福黎氓。”(据清・王昶《金石萃编》嘉庆十年经 训堂刻本卷133宋I1“兴庆池禊宴诗”条。诗前署 1O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秘书丞通判军府事张投”。) 一丛书本“祖无择诗”条。题后署“新通守济南 i:}l无 择”,诗末记“景佑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一四、阎询(4/2624) ‘《上巳日兴庆池禊宴诗》 “李唐前事此遗宫,春满遗宫绿映红。缓带有 九、王拱辰l 7/4838) J 《(耆英会)宣猷》 “勿爱大名名,遂忘西洛乐。铜驼本自佳,金凤 亦不恶。” “二月三月春融融,千花万花红灼灼。 功闲白日,飞觞无算惜东风。香轮度陌烟容外,画舸 凌波柳影中。祓禊赏心从此会,主人归去汉三公。” (据清・王昶《金石萃编》嘉庆十年经训堂刻本卷 133宋1l“兴庆池楔宴诗”条。诗题落款“著作郎知 “公子早归来,莫付花前约。同赏状元红,更对 汝州梁县事阎询”。) 一五、李升之(4/2689) 《和张洵蒙亭诗》 “桂江缭绕通湖湘,好山四插江之旁。岚光滴 翠粲波光,岸头秀木皆芳苍。谁人筑亭枕西塘,新荷 敲风柄柄香。君尝招我来携觞,口涤襟臆生清凉。 口思半被口口床,口口口口口兴长。口剧口口声何 琅,口口俗事无毫芒。蛮歌蜒曲哄遐方,应 口口口口口口。但惊岁月去茫茫,报口口口口国良。 功名未白何时忘,此心未敢恩吾乡。”(据清・谢启 昆的《粤西金石略》嘉庆六年铜鼓亭刻本卷6“蒙亭 诗”条。诗刻在临桂伏波岩,诗末记“靖康改元丙午 季夏口口日”。) 一六、雷筒夫(5/3348) 《上巳日兴庆池楔宴诗》 “上巳风流属令辰,楔堂开宴集佳宾。济时原 野经新雨,行乐池塘得旧春。千骑旌旗临渌水,万家 车马起香尘。自惭逋病无堪者,敢预平津末坐人。” (据清・王昶《金石萃编》嘉庆十年经训堂刻本卷 133宋l1“兴庆池楔宴诗”条。诗前署“校书郎新差 签署秦州观察判官厅公事雷简夫”。) ~七、沉绅(6/4280) 《程师孟张徽沉绅宿猿洞唱和诗》 “晓来人语口口惊,空有三元口口亭。冻酒点 唇浮白蚁,旅桃迷眼落红星。地名小酉神仙窟,天设 湘阴水墨屏。 。酝藉夸口洞庭记,移文休勒北山扃。” (据清・陈檠仁《闽中金石略》菽庄丛书本卷6“鸟 石山宋人诗刻十一段”条。正书,在洞侧西面。诗 前落款“运判绅和”。) -Ik、祖无择(7/4406) 《寺有四绝一日灵岩馀以赴官获兹税鞅,因赋 拙旬用志其行》 “尝想夏踪得道难,因为征辔此盘桓。松风逗 磐僧斋冷,石水环堂客梦寒。圣作俨口口典布,古碑 犹是魏朝刊。最怜山色当楼好,欲去重来一凭栏。” (据清・顾炎武《求古录》光绪十四年吴县朱氏槐虏 104 刘师阁。” (以上据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光绪二十 七年刻本卷l4“耆英会图并诗石刻”条。) 二O、刘敞(9/5615) 《奉同舅氏襄州龙图复岘山》 “道攸寄先觉,神契无近知 彼美羊公意,今在 岘山诗。陵谷非一变,荣名独至兹。当时偶然语。日 与来者期。慷慨激悲歌,崔嵬构丛祠。怀哉千岁后, 慰此江汉思。公亦蹈前人,方为口口口。(注:下 空),口口帝王师。奋笔成不朽,何翅中亭碑。”(据 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十四年希古楼 刻本卷97“王洙等岘山诗”条,诗题后落款“大理评 事通判蔡州事刘敞”。) 二一、张徽(9/6276) 《书湛仲谟宿猿洞=》 “苒苒城芜披野花,山中朝夕起云霞。凭谁遍 检图经看,洞宿寒猿今几家。”(据清・陈綮仁《闽中 金石略》菽庄丛书本卷6“鸟石山宋人诗刻十一段” 条。正书,在洞南。诗末落款“熙宁二年八月权转 运使张徽”。) 二二、王安石(10/6473) 《题山谷寺石牛洞泉穴》 “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 尽,坐石上以忘归。”(据徐乃昌《安徽通志稿》石印 本金石古物考12“王荆公六言诗”条,诗刻在潜山县 石牛洞,落款“荆公题”。) ‘ 二三、王临(11/7385) 《题故龙图侍郎张公旧隐读书堂》 “熙宁逸老旧门墙,少日穷经历水阳。负笈便 为稽古地,躬耕兼是养亲堂。已将贤业归青史,尚有 陈编秘缥囊。嗣子谷难承世学,至今人爱郑公乡。” (据《山左金石志》卷17“王临读书堂诗刻”条。正 书,在历城县,诗题落款“魏国王临”,诗末记“元丰 庚申五月廿日兴德平易堂大观书”。) . 二四、胡宗愈(1 1/7734) 《次韵知郡学士游育王山》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使节行春人郧山,老农扶杖倚山看。长松偃 卷5“郭祥正诗”条。行书,诗刻在石门樟树下,诗后 “元丰四年秋八月……”。) . . 二八、许彦先《16/10692) 一 地蛟龙卧,古殿摩空呈斗寒。醉里云烟生酒面,吟馀 风月动毫端 病来不得陪觞豆。一览新诗意思宽。” “佛迹盘行三四里,绿萝缘石树交阴。老僧踞 《题金山见远亭》 “山上危亭剃草茅,揭阳州望极南交。千苞谢 坐形容古,野雉驯飞岁月深。名利不休空白日,尘埃 无路到幽林。拟投簪绂栖禅去,回首难忘济物心。” Et垂珠弹,万竹回风舞玉梢。沧海微茫浮蜃阁,扶桑 依约露鸟巢。七年三度登临处,共埽青苔写石坳。” (以上据清・张恕等《鄞县志》光绪三年刻本卷 59金石上“胡宗愈诗刻”条。诗刻在育王山西塔院, (据清-吴道镕《海阳县志》光绪二十六年刻本卷30 诗后跋日“伯父资政修简公嘉佑戊辰乡荐第一,明 年礼部奏名天子临轩皆擢第,二调奉节度推官 和知郡学士,游育王诗即紫微舍人钱公君倚也,后五 十年慎修权领郡事刊刻于石。政和四年冬至前三日 侄朝请郎通判台州权管勾明州郡失慎修书。”) = 蒋之奇(12/8020) 《留题坊州玉华宫》 “跨谷建殿阁,掰山成阙门。金碧旧帝宫,香火 今僧园,文皇肇经构,避暑每北辕。赫然大龙入,屹 尔丹凤骞。当时从行在,千宫蔼云屯。华胥梦一断, 光景空崩奔。岂独粉黛假,尚无石马存。浮休可寤 叹,岂不思旋元。奘师释门秀,净典于兹翻。重燃大 法矩,朗照终生昏。龛岩塑像在,神骨粹且温。揆馀 挹元风,渴仰祛冥烦。安得七觉花,一开迟钝根。” (据清・陆增祥(/k琼室金石补正》十四年希古 楼刻本卷105宋24“玉华宫题刻二段”条。诗刻在 宜君县,题后落款“权发遣运副使公事兼劝农使、朝 奉郎、尚书司勋员外郎、上轻车都尉借紫蒋之奇”, 诗末记“庚申正月十七日颖叔题”。) 二六、张绶(12/8384) 《提刑判院张公德山留题》 (其一):“闲来楚望看江山,水阔分流又一湾。 古刹经行修径里,孤峰环绕翠筠间。昔人旧塔今虽 在。道价高风不可攀。因念丛林宛如旧,当年有原几 时还。” (其二):“四望村深面面山,临流田舍满江湾。 僧居楼阁翠微外,人在烟波款乃闲。露重天寒何太 早。橙黄橘绿已堪攀。风光无限吟难尽,他日重来且 暂还。” (以上据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十 四年希古楼刻本卷116宋35“张提刑德山诗碑”条。 正书,在常德府,诗末记“绍熙壬子重阳日”。) 二七、郭祥正(13/8727) (无题) “片片冰崖裂,淙淙雪浪深。举头看白鹭,相伴 洗尘心。”(据清・陈綮仁《闽中金石略》菽庄丛书本 金石略1“许彦先见远亭诗”条。落款“广南东路转 运副使许彦先”。) 二九、张绒《16/10693) 《知府伯常度支宿熙春台辄成拙诗上寄》 “闻宿西山顶上台,清凉密户半空开。云藏雨 意明还暗,水激溪声断复来。罐觉吟肠生沆瀣,应无 闲梦入尘埃 恨君不且留千骑,同折岩华对酒杯 ” (据沉瑜庆等《福建金石志=》二十七年刻本石7 “石笋唱和诗刻”条。诗刻在邵武,诗前署“武阳守 张绒上”,诗末记“熙宁壬子仲春”。) 。 三o、黄庭坚(17/11329) 《次荆公韵》 “水冷冷而北去,山靡靡以傍围。欲穷源而不 得,竟帐望以空归。”(据徐乃昌《安徽通志稿》石印 本金石古物考l2“王荆公六言诗”条徐按部分,按云 “旧志误为荆公原韵,以荆公所题为山谷次韵,反宾 为主,殊不可解。”) 《题浯溪》 “僧守能扶黎滨成,丝已作师张后色。李父军 去事尤位,同来野僧舂陵尼。”(据清-陆增祥(/k 琼室金石补正》十四年希古楼刻本卷9l宋10 “浯溪题刻二十七段”条。正书,在中兴颂碑之侧。 诗后跋记“……同来相视南阳何安中得之、祁阳令 陆弁景庄。浯溪伯新宣和口子一P--Yl廿Et书,释可 环模刻。”按:“宣和口子”当为“宣和庚子”即1120 年。徽宗1119改元宣和至钦宗1126改元靖康,七 年间“口子”只有“庚子”。) -_、米芾(18/12240) 《孔圣手植桧赞》 “炜东皇,养白日。御元气,昭道一。动化机, 此桧植。矫龙怪,挺雄质。二千年,敌金石。纠治 乱,如一口。百代下,口圭璧。”(据清・毕沅、阮元 《山左金石志》嘉庆二年小琅娌刻本卷17“米芾孔子 植桧赞”条,诗题下落款“宋太常博士米口”,志云 “诗刻旧在手植桧树旁,岁月既久,再罹火灾,残缺 更甚,干隆辛未孔中翰得襄阳墨迹……因重摹一石 10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移旧刻于同文门下。”) 《淮山避暑杂咏》 (试茶):“文器玉毫明,琼霏出素轻。竹梢雨脚 囊,混散云留子咽甘露有兄连与何处客美酒” (遇郭刚遂别寄):“帝所劳清梦,山椒山索居。 永怀新别友,方谁向青钱选未疏公卿多谢客谁芝” (即事):“秋色动严颜,雄马暑客顽。落霞辽澈 水,酌贫囊罄狂吟老思怪临风对茶伴石” (呈章清):“十日淮南雨,炎凉气遂分。天开还 白日,风劲扇情初断黄华兴欲醺江东将载酒千里” (以上据贾恩绂《定县志》卷l9金石篇中“米芾 诗刻”条。贾洼:“此石在文庙,下半有损坏,文义不 完・・…・”按:《全宋诗》册l8卷1078页12286据《宝 晋萤光集补》卷一收诗句“饭白云留子,茶甘露有 兄”,此盖出《试茶》诗。) 三=、鲁百能(19/12985) 《留题口口远爱亭》 “溪南一带列千家,高下楼台傍水斜。天阔乱 鸿横晓照,烟轻白鸟戏晴沙。波光莹澈涵山影,秋色 澄清鉴物华。僧倚上方云绕槛,市声昏晓自喧哗。” (据清・黄树谷《扶风县石刻记》铅印本下“宋 人诗刻”条。诗末记“辛卯八月二十八日行部至扶 风登此亭,吴兴鲁百能懋成题”。) 三兰、王古(20/13451) 《游琅琊山呈锐公长老》 “踏石披云一径通,翠微环合见禅宫。峰峦郁密 泉声上,楼殿参差树色中。午夜千溪分水月,清秋十 里韵松风。平生久有名山约,吟赏今才信宿同。”(据 徐乃昌《安徽通志稿》石印本金石古物考l2“王古游 琅琊山诗”条。诗刻在滁县琅琊山,正书。题后署“试 校书郎修武县令司农寺主簿相度发运司文字淮东役 法王古”,诗末记“熙宁八年乙卯重阳前五日”。) . 三四、葛蘩(20/13550) 《天宁寺偈》 (其一):“惯经行脚老禅和,南北东西义路多。 问得台山蓦直去,行行勘破赵州婆。” (其二):“赵州婆子最多知,不识当季老古锥。 幸自台山行路直,欲便宜处落便宜。” (以上据贾恩绂《定县志》卷l9金石篇中“天宁 寺偈碑”条。碑文末记“鹤林老圃笔,政和元年十月 十一日……立石”。按:《全宋诗》作“葛繁”,“鹤 林”乃葛蘩之号也。) 三五、饶节(22/14539) (失题) 106 “寺古苔侵径,山幽人灭踪。奇云来虎豹,怪木 走蛟龙。石仄攀无力,岩开豁有容。喜口口亦圈,烟 霭为重口。” (失题) “策杖穿云去,岚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谈口口序,……” (以上据赵熙等《荣县志》十八年刻本金石 第十四“龙洞摩崖五则”条。诗末署“德操”。按: “德操”乃饶节之字也。) 三六、刘韫(22/14776) 《绍兴庚午上元日建安刘韫来游通天岩,登览 久之,因留小诗于石间》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如 杵臼,嵌空潜壑若堂隍。壁问苔蚀口口字,龛里霞侵 佛放光。石磴口梯登览遍,瘦藤独倚翠微傍。”(据 邵启贤《赣石录》九年石印本卷1“刘韫诗刻” 条。诗末记“绍兴庚午上元日,建安刘韫来游通天 岩,登览久之,因留小诗于石间。”) 三七、李纲(27/17519) 《题显应庙》 “不愁芒履长南谪,满原灵旗助北征。酹彻一 杯揩泪眼,烟云何处是三京。”(据沉瑜庆等《福建金 石志》二十七年刻本石8‘‘李忠定题显应庙诗” 条。诗后记“旧岁新皇光嗣宝叔予被命拜相,献恢 复中原之策,上不采用,两阅月,予以观文学士出知 潭州,今改洪州,复改福州,自洪抵吉赣来福道宁化, 行倦憩草仓祠下,因拜神坐间思忆二帝有感作一绝, 写怀兼寓行踪云。时大宋绍兴二年壬子夏五月吉日 金紫光禄大夫平章政事樵川李纲书。”) -A、苏缄(34/21470) 《碧落洞》 “此洞谁疏凿,难穷造化原。地开疑窟室,岩透 若天阍。藓色高低路,樵声里外村。云岚青欲滴,烟 壁翠堪扪。一带溪泉急,千枝石乳繁。鼠飞犹白昼, 虎啸近黄昏。老木吟风韵,枯崖渗雨痕。屡游心扉 倦,不到目长存。众景能兼有,南方可独尊。碧澜秋 寸寸,宁负羽皇言。”(据清・陈昌齐等《广东通志》 同治三年刻本卷206金石略8“碧落洞诗”条。题后 署“武功苏缄宣甫”,诗末记“皇佑四年三月二十三 日”。)  ’三九、郑仲熊(34/21565) (无题) “巍巍夫子,道侔天地。久而弥光,于今奉祀。 中原云授,殂豆糜馀。旁风上雨,雨楹之奠。鲜克中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礼,弗恭弗蠲。吾遭是耻,玩岁揭日。孰为经营,非 公莫成。神栖孔严,遂护岸旧观。峨峨儒冠.载瞻咏 叹。惟昔僖公,千载相望。蔚其高风,猗叹兹举。能 君举、林思纯致约、高子莫执中、沈季丰健夫偕来,枢 系之以诗。”) : 四四、李长庚(38/24042) 使吴重,我作此诗,以继鲁颂。”(据缪荃孙等《江苏 通志稿》十六年影印本金石1 1“吴郡重修大成 殿记”条。碑文末记绍兴十一年岁次辛酉四月已巳 朔建,……左迪功郎新差充太平州州学教授郑仲熊 撰。) 《登空翠亭》 “亭倚晴空翠作堆,峰峦奇绝尽屏开。凭栏眼 力不知远,历历水穿幽树来。”(据清・陆增祥《八琼 室金石补正》十四年希古楼刻本卷103宋22 “李长庚空翠亭诗”条。正书,诗末落款“冰壶李长 庚”。) 四五、留正(43/27205) 四O、谢《石门山》 假I34/21772) (其一):“我本口口问逸人,误恩复使治斯民。 尘事扰来容貌改,烛须羞到碧潭滨。” 《题山谷寺》 “先生仙去几经年,流水青山不改迁。拂拭悬 崖观古字,尘心病眼两醒然。”(据徐乃昌《安徽通志 稿>石印本金石古物考l3“留正题山谷诗”条。正 书,诗刻在潜山县石牛洞山谷寺,诗末署“都运龙图 (其二):“分口口口旧经过,石上篇章口口口。 口队寻花来洞口,口口口日喜行和。” (以上据清・李遇孙《栝苍金石志》同治十三年 重刻本卷5“谢假石门山诗刻”条。诗前记“阳夏谢 假为郡守朝命,趣行水流风逆舣口洞。绍兴丙子三 月十口日”。) 留公留诗”。) 四六、朱(无题) 熹I44/27461) 四一、宋高宗I 35/22213) “耽愁方寸神明舍,天下经纶具此中。每向扦 《米芾画像赞》 “襄阳米芾,得名能书。六朝翰墨,渔猎无馀。 澜观不足,正如有本出无穷。”(据清・陆增祥《八琼 室金石补正>十四年希古楼刻本卷83“朱子诗” 条。诗末落款“晦翁”。) 四七、徐安国I46/28953) (失题) 骨与气劲,妙逐神俱。风姿亦然,纵览起予。”(据清 ・陆耀遥《金石续编>同治十三年双白燕堂刻本卷 l9宋7“米芾画像赞”条。行书,在广西桂林府伏波 岩。) 四二、陈知柔I 37/22987) “口口口口柄通口,绝口分形合气口。七石含 虚口口舌.六口口凿泄云烟。冥行忽见日中斗,口口 安知壶里天。莫道挹桨成画饼,口口口乳滴涓涓。” 《莲华峰倡和> 莲峰上几人攀,千古清风起懦顽。指点乾 “一坤千里目,世途隘甚此中宽。”(据清・陈綮仁《闽中 (清・彭泰来《高要金石略>清刻本卷3“徐安国诗 刻”条。诗前记“绍熙癸口日武林徐安国敬观子松 金石略>菽庄丛书本卷l0“陈休斋朱文公莲华峰倡 侍行”,诗末落款“徐安国”。) 四八、黄定I48/30346) 和诗”条。正书,在南安莲华峰不老亭,诗末落款 “陈休斋”。按:陈知柔号休斋,《全宋诗》册44卷 2390页27624收有朱熹《次韵陈休斋莲华峰之 作》。) . 四三、沉枢(37/23229) 《仙岩》 “莫讶多幽胜,仙岩旧得名。五潭俱卓绝,二井 《蒙斋留题> “自我来古瀛,访幽得蒙泉。款陪谢东山,况有 李谪仙。举杯笑谈适,扪络步武口,何妨卜再游,及 此春事前。”(据清・吴道镕《海阳县志》光绪二十六 年刻本卷30金石略1“黄泰之西湖诗”条。诗前须 日“淳熙庚予首春建安谢景口、口口黄泰之、荆溪李 寿翁同游,二公命记前因同泰之作……”。按:“泰 之”乃黄定之字也。) 四九、章森(50/31039) (失题) “愁城不断淮山人江匹何处是楼西口口鸿雁口 更澄清。领客欣同集,磨崖记此行。登临有馀兴,恍 若在蓬瀛。”(据清・戴成弼《东瓯金石志》光绪二年 聚珍本卷7“沉枢仙岩题记并诗”条。诗前题记“淳 熙丙午十一月二十一日郡守持要同停周价德藩,率 两邑令丞陈孔光德溥、刘龟从伯协、王长世庆延、叶 广文文卿视修南塘,饭于仙岩,因观梅雨潭。张仲 宫口口恨雁口口口口花恨有口口口官口口时淳熙甲 辰十月章森王口口口口口口泊舟目目盱太守口饮口 】07 梓才卿、甄良友云卿谢雩季泽、谢天赐元功、陈传良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山上口口口口口”(据徐乃昌《安徽通志稿》石印本 金石古物考13“章森残字诗并跋”条。诗刻在县第 金石略l“陈炜黄耆湖平唱和”诗条。题后落款“退 庵老人莆田陈炜题”,诗末记“拙守以公馀同监郡携 家为湖平避暑之集,从而唱和因纪于石。宝佑甲寅 季夏”) 五四、倪思(55/34305) 一山。按:从仅存字句看,很难旬读。) 五0、林山票【51/32o28) : 《金山隐石洞》 “沉埋风月几经年,唤月呼风不用钱。一榻移 《题瑞像岩》 “一来烟树杪,万家低落酒樽前。斜阳城角疑无地,小艇 沙边别是天。老子于中情不浅。乱山青里听鸣蝉。” 崖中断划天开,下视群峰翠作堆。不惮蹒 跚穿鸟道,为题岁月记曾来。”(据清・陈柴仁《闽中 “小亭穿人绿阴丛,亭下沙平九十弓。落日鸟 金石略》菽庄丛书本卷9“倪思瑞像岩诗”条。摩崖 呜图嶂里,画桥人在镜奁中。城宽檐角容春树,塔迥 三层,诗刻中层,正书,在晋江清源山。诗末记“嘉 灯辉下晚空。顾我南来何所得,一山明月一溪风。” 泰壬戌六月戊戌霄川倪思正甫、三山陈永叔修甫、钱 一、 (以上据清・吴道铬《海阳县志》光绪二十六年 塘钱箪仲渊自清源洞谢雨回,同登。”) 刻本卷3O金石略1“林山票金山诗”条。落款“郡守 五五、方信孺(55/34737) 三山林山票题,庆元四年”。) 《和纯阳》 《蒙斋小饮》 (其一):“自别华岩四百年,于今诗迹尚依然。 “踏破苍苔为访山,青山相对冷相看。老藤蟠 紫霄洞境无知识,绿水桃花天外天。” 上千重碧,小几移来六月寒。流水送香鸣石罅,峭崖 (其二):“一声霹雳惊催蛰,万汇含生斗艳开。 削玉立云端。短筇欲步池头月,无奈杯阑与未阑。” 谁谓旧词重金玉,何知今日又重来。” (据清・吴道镕《海阳县志》光绪二十六年刻本卷3O (据清・谢启昆的《粤西金石略》嘉庆六年铜鼓 金石略l“林山票蒙斋诗”条。诗题落款“郡守三山 亭刻本卷1 1“方信孺和纯阳诗”条。诗刻在义宁华 林山票”。) 岩洞,诗末署“嘉定九年十二月立春前一日本路运 五一、陈诗(52/32785) 判莆田方信孺书”。) 《游淡山岩》 五六、李曾伯(62/38693) “我闻淡山之岩深且幽,窑嵌邃窦堪寻搜。禅 (无题) 龛剥落气尚古,龙象忽徙初谁谋。神山窟宅信有口, “自重来岭峤,岂暇访湖山。归骑行边了,戎方 功出天造非人侔。砑 礓石可骇未见,石壁字隐苔侵 护戍闲。相看群玉拱,一笑六郎问。回首西风静,何 镂。山灵畴昔莫教秘,巨蟒岂得于中留。比来珠玑 愁老汉关。”(据清・谢启昆的《粤西金石略》嘉庆六 重满把,我幸蜡屐欣从游。”(据清・陆增祥《八琼 年铜鼓亭刻本卷l3。诗刻在临桂隐山,诗前序日 室金石补正》十四年希古楼刻本卷95宋l4“王 “河内李曾伯再牧桂之明年,实开庆改元,上命三衢 资仁等诗”条。诗题后落款“宣教郎签书道州军事 柴士表视边隘竣事。将还,夏六月二十有六日约宪 判官厅公事陈诗”,诗末记“建炎二年岁次戊申十二 仓四明丰蕖兵帅浮光朱广用、符离朱焕载酒千山观 月五日淡山惠明禅寺传发沙门善琦磨字”。) 访招隐过仙,奕感今怀昔风物固无恙也,时火伞张空 五二、胡榘(52/32790) 水花蘸碧相与徜徉其间,清不受暑,因得四十字并识 《通天岩》 诸石。”) 万龛石佛坐观空,安用悬崖架梵宫。从使风 五七、史铸(57/35878) 雷窒岩窦,此心元自与天通。”(据邵启贤《赣石录》 《愚斋诗》 九年石印本卷1“游口口岩即事四解”条。题前 “灵洞有幽趣,临沧擅佳名。我来坐久之,犹怀 署“庐陵胡矩”。) 不尽情。褰裳步翠麓,危绝不可登。豁然天地宽,顿 五三、陈炜(53/32844) 觉心目明。洋洋三江汇,迢迢众山横。清寒草木瘦, 《湖平唱和》 翠盖亦前陈。山僧好心事,为我开此亭。重游见翼 “人心未必似湖平,一水于人底样清。万怪虎 然.险道悉以平。会方有行役,印蜀万里程。徘徊更 蹲昂石壁,千年鳄去屹近城。朱幡影里绣屏好,绿盖 瞻眺,斜日下云屏。”(据清・陈綮仁《闽中金石略》 香中画舫行。况是蓝阶映村馆,竭来此日共登瀛。” 菽庄丛书本卷6“鼓山宋人诗刻十七段”条。行书, (据清・吴道铬《海阳县志》光绪二十六年刻本卷3O 在临沧亭石笋上。诗末落款“淳熙十三年正月四日 lO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愚斋”。 五八、牟子才(59/37376) 仰看峭拔俯涟漪,似与幽人隔尘俗。漫郎好事破天 《太白脱辑图赞》 “锦袍兮乌帻,神清兮气逸。凌车乐兮万象,麾 荒,此意吾侪当陆续。” 《群玉山》 “零陵旧有舜遗风,玉帛充庭万国同。留得琮 斥兮八极。我思古人伊。李太白。”(据《安徽通志稿 ・璜满空谷,更将鼗磬贮当中。款款跻攀缓缓归。约回 徒御勿相随。鳞皴夹道皆千尺.只听松风亦自奇。” 金石古物考》四“太白脱辑图赞”条。诗末落款 “陵阳牟子才赞”) 《山谷返棹赞》 “幅巾兮野服,貌腴兮神肃。狐骞兮风雅,唾视 兮爵禄。我思古人伊,黄山谷。”(据《安徽通志稿- 金石古物考》四“山谷返棹赞”条。诗末落款“陵阳 牟子才赞”) 五九、刘鉴(62/39032) 《寄隐岩》 “攀萝挽葛上崎嵌,筋力疲时口口频。崖谷云 封口亩窈,石林苔润口嶙峋。馀生转徙为羁容,无处 安排着老身。喜有岩扃堪寄隐,平生况是个中人。’’ (据徐乃昌《安徽通志稿》石印本金石古物考l3“寄 隐岩刘鉴诗”条。正书,诗刻在贵池县齐山,诗末署 “建安绍兴辛未秋九月下擀游齐山寄隐岩”。) 六0、文有年(63/39364) 《朝阳岩》 “朗吟晓过箫江曲,锦色平铺乱川绿。翠屏突 兀一千寻,高岗展遐瞩。不知威凤何处鸣,但见 烛龙初出浴。神仙洞府寄山阿,中有寒泉锵佩玉。 (以上据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十 四年希古楼刻本卷94宋l3“文有年题诗”条。诗末 落款“景定甲子劭农日郡从事眉山文有年”。) 六一、佚名(71/44646) 《口口比游淡岩因成一诗敢用拜呈》 “行尽潇湘山复山,掣舟来扣淡岩关。幽深虽 与尘寰隔,空阔犹谷俗驾攀。是处名山有岩窦,莫如 此地最置闲。真人仙去知何在,陈迹空留警世顽。” (据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十四年希古 楼刻本卷96宋15“佚名诗”条) 六二、口之才(72/45617) (无题) “此院号净宁,僧居悦圣情。约指今口震,修行 道自成。一郡合有福,住持演法声。入视六神通,在 鄙憩山灵。”(据清・戴咸弼《东瓯金石志》光绪二年 聚珍本卷ll“口之才圣女山诗刻”条。诗末署“大宋 乾道三年之才”。) 责任编辑.汤效纯 1O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