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创新与思考
作者:孙陆培
来源:《阅读(教学研究)》2017年第12期
【摘要】 笔者结合个人经验,通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观察和思考,探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创新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新课程 中小学语文 教学创新
传统语文教学注重知识本位,容易造成学生主体性的缺失。课程改革为学校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淡化知识系统,以学生为主体的做法,使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教学内容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然而在具体实践中,教师的实践创新还有不少提升空间,仍然需要持续探索。         一、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新要求
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双向改变,将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逐步转化为学生主动、积极学习,自觉获取知识与技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有效结合,进而达到知识获取、思维训练与人格健全的教育目标。
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学科,语文课程教学也需要作出创新与改进,更好地完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语文课程教学创新点在于: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联想和学习,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能动精神,让他们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提升其学习兴趣与成就感。而要做到这一点,在教学活动中,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发挥“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采取有效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需要善于吸收,做学习型教师;长于研究,做反思型教师;勇于奉献,做敬业型教师;敢于探索,做创新型教师。这些并不是单纯的口号,而是要教师深入一线教学中去实践和总结。
二、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教学的创新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创新也逐步推进,其创新实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 教学内容的创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国家统一的部编中小学教材,以及其他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一方面,教材中的古诗文、散文与文言文的比重有较大调整,并且配合教材正文,增加一些课后素质拓展阅读训练,以满足不同语文能力的学生自学的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求。另一方面,教材中增加了较多的图片、链接,在链接中对教材文本相关的知识,比如文章创作背景、讲解的重点、主要联系题目等进行了全面介绍,这也便于学生们自主学习。         2. 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方法是否被学生们喜欢、接受。情境创设等方法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日渐增多,这类方法注重创设学生们容易融入的情境,引导学生们自主思考,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乐趣。例如,在蒲松龄的《山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收集同期历史阶段的山市主题画作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素材,并从影视作品中搜集与蒲松龄相关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作家,直观感受山市的情境与情感。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灵活,可以利用不同的素材或者资料来创造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们主动思考。
3. 教学评价的创新。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的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有一定的创新,更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态度、学习中的表现等,而并不单单关注学生成绩。在评价方面,鼓励式评价的运用也有所增多,让学生有更加积极的语文学习态度。这样的创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减少学生们的学习压力,让他们跟随兴趣不断增强语文知识的积累,提升学生们的语文素养。
当然,在目前的教学中并没有完全解决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所有问题,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关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恰当地作出改进,来更好地配合新课程改革,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三、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教学创新的难点与建议         1. 中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教学创新的难点
第一,教材内容创新仍有瑕疵。教材的内容创新较快,但是在2017年某版本教材上留下的网站无法正常登录,内容创新并没有真正地保障其有效性。
第二,教学方法创新运用单一。现实教学活动中,中小学的语文教师们对问题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较多,但问题的设计运用以教师教学任务为核心,并没有真正地以学生理解或者学生主体为核心创设情境。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分组教学、合作教学等等,在实际中虽有应用,但在资源条件比较差的农村地区中小学,仍存在较大的困难,不利于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
第三,教学评价中的分数影响、批评式评价仍然存在。无论是最后的升学考试,还是学校日常对教师的考核,都非常关注学生们的考试分数,分数决定制在短期内很难完全打破。而在考试问卷的评价上,教师们普遍采取的评价语也多是批评式的语言,这样会消减学生们的积极性。
2.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与发展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一,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推进语文教材的内容创新。在实践中,并不一定局限于课堂教学,学校可以结合当地特色,到公园采风、到农田作业等,让学生们去真正地体会自然的美、体会劳动的苦与乐,不断地激发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兴趣。这对于学生们理解情感、汲取知识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第二,恰当选择和运用方法,确保教学方法与内容匹配。一方面,教师应该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巧妙构思问题情境,将实体情境与虚拟情境合理地结合运用,在教学活动和课后复习活动中,将情境作为辅助,让学生们在后续学习中继续思考、巩固,由此达到由浅及深、由少到多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利用青少年学生们喜欢的某些元素,比如影视元素、网络文学元素、音乐元素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能动性,促进学生思考与联想,带动学生主动、集中地融入情境。
第三,围绕学生主体地位,真正促成教学评价改革。教师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善于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增加合作教学,让学生们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更多鼓励式的语言来评价学生,激发学习热情。
(作者单位:江苏教育报刊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