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富民求发展 科学发展建新村
——川店镇太阳村党总支
太阳村位于川店镇东南部,版土面积3.2平方公里,辖6个生产小组,耕地面积2587亩,人口1227人,农户225户,党员38人。2009年村人均纯收入6500元,集体经济创收30万元。近年来,太阳村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创业富民、建设新村”的目标,按照创优势、办产业、建机制、大发展的工作思路,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子。
一、思想谋发展
太阳村曾经是一个贫穷落后、村容村貌极差的村。过去的太阳村,村不大、片不小,人不多、事不少,宗族派性严重,矛盾纠纷时常发生,人均耕地少,农民收入总在1300元左右徘徊,班子战斗力弱,村级债务近200万元,是全镇出了名的落后村。围绕“太阳村如何发展”的问题,我们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思想,大胆探索,几次带领党员和村民代表先后到河南南街村、山东三元株村等地参观、考察和学习,让党员干部的思想活跃起来。同时,我们多次召开总支委会和党员大会进行讨论研究。通过学习讨论,全村党员干部统一了思想,逐步树立了创新思路谋发展,因地制宜求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决定利用太阳村地处丘陵地带的优势,围绕鸡产业做文章,大力发展养殖业,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
起初,我们遇到了土地缺乏和资金不足的难题。村委决定通过迁村腾地和招商引资解决这两大难题。2007年,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土地整理项目机遇,通过迁村腾地、土地修编,整理出了大片荒山、荒坡等可以发展利用的资源,形成了上千亩的生活用地和建设用地。“地”的问题解决后,村委一班人开始四处跑项目,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省级重点养殖
企业荆州宇祥畜禽有限公司和市级重点养殖企业娄氏禽业养殖有限公司以及天琴种猪厂。其中,娄氏禽业养殖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占地110亩,建筑总面积10000m2,养殖种鸡10万套,可以带动100户农户发展大棚养鸡。荆州宇祥畜禽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110亩,建筑面积35000m2,建有标准化鸡舍17栋,年出口蛋鸡35万只、鸡蛋12000万枚。天琴种猪厂投资500万元,占地面积100亩,生产优质种猪,年出栏优质种猪1万头。通过大型养殖企业的带动,先后有一大批养殖农户致富,村集体也能通过土地出租收取部分租金。
二、创新模式求发展
招商引资取得了一定效果,带动了部分村民致富,但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帮助并不大,村党总支在党员群众中的威信也没有明显提高。为此,村党总支因势利导,一方面在“两委”班子中坚定求发展的决心,同时,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最后确定以培植龙头企业为重点,围绕鸡养殖产业链,建立“五厂、三社、一公司”,即“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做大做强鸡产业。现在,太阳村初步建起了“五厂、三社、一公司”的模式,即以富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主导,下设种禽孵化厂、富阳饲料厂、富阳生物科技厂、富阳食品厂、富阳米厂“五个厂”和富阳养殖合作社、富阳种植合作社、富阳销售合作社“三个合作社”。
“五场三社一公司”的模式建起后,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就成为当务之急。村党总支一方面主动邀请各级领导、专家来进行调研指导,一方面大力引进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逐步建立健全了现代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专业化生产、合作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形式和宜租则租、宜股则股、宜包则包的原则,对“五厂三社一公司”的经营模式进行了明确规定。一是对“五厂”实行股份制经营。村集体以资金和土地入股。对利润大、风险小的项目入股5成;对利润小、风险大的项目入股3成。企业所获利润除按
一定比例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外,其余全部用来分红。二是对合作社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实现合作化发展。其中,种殖合作社按每亩每年400元承包社员土地,实现规模化种植,年底按每亩千分之五的比例分红。每年过年过节,合作社按每亩地120斤大米、5斤肉、5斤鱼、5斤油的标准向农户发放。养殖合作社收购肉鸡时对本村社员实现保底收购价,确保社员有钱赚。
通过建立制度、规范管理、明晰产权,“五厂三社一公司”的运行模式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2009年,总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利税350万元。村集体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据统计,通过出租土地、土地入股企业分红,收取管理服务费等,村集体每年创收可超过30万元。通过集体创收现已基本还清村级欠债。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我们还大力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我们规划建起了高标准的居民住宅小区、工业发展小区和畜禽养殖小区。居民住宅新区已完成了“四通”:通电、通水、通有线、通宽带,并配套建起了卫生室、农家书屋、活动广场、篮球场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庭院绿化建设,真正让农民体验到了“农村居住,城市享受”的美好生活。现在村民不仅可就近到企业上班打工挣钱,人均年收入可达1万多元,而且部分村民在合作社的带领下,发展养殖项目,年可增收2万多元。
三、强化党建促发展
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我们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注重用强有力的党建助推村级经济发展。一是强化领导班子建设。从2005年起,村党总支在张元权的带领下,通过外出参观学习考察,在内开展“如何实现太阳村科学发展”大讨论等活动,带头统一了思想,转变了观念,形成了共识。同时,村党总支始终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村内重大事项一律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并广泛召开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征求意见和建议,由党员大会形成决议后坚决执行。通过几年的班子建设,现在太阳村党支部的威
信提高了,班子的战斗力增强了,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二是优化组织设置。随着“五厂三社一公司”模式的建立和产业化的发展,过去按村民小组设置党组织的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村党总支及时调整思路,决定打破地域界线,采取按行业、按就业范围建立党支部。目前,太阳村已建立起了以村党总支为核心,下辖企业、养殖和种植三个党支部的新型党组织设置模式,这样既方便党员开展活动,又方便党员互相交流学习。三是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动示范作用。太阳村发展之初,多数村民心存疑虑,怕担风险,此时村党员干部带头站出来,甘愿承担风险作示范。村党总支张元权将自己的全部积蓄和土地入股入社,总支部助理、大学生“村官”多方筹资30万元办起了家庭养鸡场。他们的行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村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现在村民入股入社的热情十分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