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4年11月6日星期四上午 带教教师:
专业班级:临床班
批阅人 成绩 5分 药物的量效关系曲线
——组胺和抗组胺药对离体豚鼠回肠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
学习绘制量效曲线,掌握量效关系、竞争性拮抗药、非竞争性拮抗药等概念,熟悉实验装置。
二、实验原理
量效关系曲线是指在一定围药理效应与剂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组胺能使豚鼠的平滑肌收缩,随着用药量增加,肠肌的收缩幅度也增加,而苯海拉明作为竞争性拮抗药使得豚鼠肠肌收缩所需的药的浓度增加,罂粟碱作为非竞争性拮抗药使得豚鼠的肠肌的收缩幅度降低。
pD2:受体激动剂的受体亲和力指数,即受体激动剂引起最大效应的50%时所需计量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值。
pA2:即拮抗参数,当激动药与拮抗药合用时,使2倍浓度激动药仅产生原浓度(未加入拮抗药的浓度)激动药的效应所需拮抗药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值。
三、实验仪器设备
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肌力换能器、恒温平滑肌槽实验装置(麦氏浴皿、恒温水浴锅、支架、氧气袋、通气钩、双凹夹等)、豚鼠回肠肌、注射器、烧杯、磷酸组胺(3×10-9
~3×10-3g/mL系列浓度)、盐酸苯海拉明、盐酸罂粟碱(3×10-3g/mL)、台氏液1000ml。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肠肌的制备;
页脚
.
2、观察各种药物对豚鼠肠肌收缩的影响:取已制备的肠肌,两端分别用细线穿过,一端固定于通气钩上,置入盛有30ml台氏液的浴管,持续通入氧气;另一端线与拉力传感器相连,调节负荷至1g,待平衡后,进入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选择实验项目中的“药理肠肌实验”窗口,调节适当的实验参数,开始实验。(实际做实验时,该过程由实验老师准备完成)。按下列顺序加药:
⑴ 分别用1ml注射器准确吸取磷酸组胺系列浓度的药液,从低到高累积加入麦氏浴管
记录标本收缩情况,等达到最大值后,加入下一剂量,直至加入组胺液时标本不再继续收缩为止,记录整理加入不同药物浓度时肠肌标本收缩高度,以最大值计算收缩高度百分比,记录在表。
⑵ 用预热台氏液反复冲洗标本3次,然后平衡稳定,等肠肌标本收缩回到基线后,加入
盐酸苯海拉明0.01ml,5min后,重复(1)。
⑶ 冲洗标本,平衡后,加入盐酸罂粟碱0.05——0.1ml,5min后,重复(1)。 ⑷存盘记录结果。
五、实验结果
(电子版实验结果粘贴)
组胺
页脚
.
苯海拉明
罂粟
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页脚
.
组胺系列液(g/ml) 加药次数 加药体积(ml) 累积浓度(g/ml) 收缩浓度对数 收缩高度 收缩高度百分比(%) 加苯海拉明后高度 加苯海拉明后百分比(%) 加罂粟碱后高度 加罂粟碱后百分比(%) 1.13 8.13 2.20 4.35 0.512 14.3 16.3 26.6 11.2 15.2 21.8 8.03 41.4 0.022 0.159 0.043 0.085 0.319 0.521 0.218 0.298 0.428 0.157 0.809 4.30 4.30 4.30 4.30 11.0 4.30 8.54 4.25 12.8 21.3 17.1 4.30 2.10 0.084 0.084 0.084 0.084 0.125 0.084 0.167 0.0.83 0.417 0.334 0.084 0.041 10.5 6.24 6.24 6.24 12.6 1.94 10.5 10.5 31.8 57.3 100 100 91.5 1 0.1 10-3×109 -3×108 -3×107 -3×106 -3×105 -3×104 -3×103 -2 0.2 1010.5-3 0.07 1010 -4 0.2 10-5 0.07 6 0.2 10-7 0.07 -8 0.2 -9 0.07 -10 0.2 -11 0.07 -12 0.2 -13 0.07 105 10-14 0.2 -4.5108 107.5107 106.5106 105.5 11 9.5 109 -8.5 -11 -10.5 0.122 -10 0.122 -9.5 0.122 -9 0.247 -8.5 0.038 -8 0.205 -7.5 0.205 -7 0.622 -6.5 1.122 -6 1.955 -5.5 1.955 -5 1.788 -4.5 0.205 0.25 0.01 0.28
以肠肌收缩高度百分比为纵坐标,药物累积浓度对数值为横坐标,绘制出组胺及其组胺拮抗药存在下之量效曲线。(纸质版绘制后拍照贴图)
页脚
.
六、分析与讨论
1、 什么是量效关系,有何意义?
答:A、量效关系即药物药理效应的强弱与其剂量大小或浓度高低间的依赖关系。
B、意义:从量效曲线中可以得到用于衡量药理作用的重要参数:
⑴最小有效量:最小有效量或最小有效浓度系指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亦称阈剂量或阈浓度。
(2)效能或最大效应:指药物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相应增加,当剂量增
加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剂量或浓度而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强时的药理效应。 (3)效价强度:用于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之间的等效剂量的比较,达到相同的药理
效应时所需要的药物剂量的多少反映药物的效价强度的大小,常用50%Emax所对应的剂量表示。引起相同效应所需的剂量越大,则效价强度越小。 (4)斜率:是指量效曲线的曲线坡度。斜率越大,说明药物剂量的微小变化即可引
起效应的明显改变,提示药效较剧烈;斜率越小,提示药物相对较温和。 (5)半数有效量:半数有效量在量反应中指能引起50%最大反应强度的药量,在质反应中指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量。以此类推,如效应为惊厥或死亡,则称为半数惊厥量或半数致死量。药物的ED50越小, LD50越大说明药物越安全,一般常以药物的LD50与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
页脚
.
安全性。但如果某药的量效曲线与其剂量毒性曲线不平行,则TI值不能完全反映药物安全性,故有人用LD5与ED95值或LD1与ED99之间的距离表示药物的安全性。表示药物的安全性的指标有两个:治疗指数和安全围更可靠)。
2、 拮抗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与激动药并用时,激动药的量效曲线有何变化?
答:(1)竞争性拮抗药与激动药并用时,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而最大效应不变,因为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互相竞争相同受体,降低激动药対受体的亲和力而不降低其在活性;
(2)非竞争性拮抗药与激动药并用时,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右移而最大效应降低,因为非竞争性拮抗药可使激动药対受体的亲和力和在活性均降低。
七、结论
实验影响因素: (1)实验所用豚鼠回肠处于离体状态,操作时短时间暴露于空气中会影响其活性; (2)实验中,给药间断时影响药用效果;(3)豚鼠回肠自身活性;(4)给药时以及后期读数时产生人为误差,影响实验结果。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