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水平测试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哺乳(bǔ)     称职(chèng)   惩戒(chéng)   畏罪潜逃(qián) ....B.蜷伏(quán)   废墟(xū)      纯粹(cuì)     惊慌失措(chuò) ....C.拼凑(còu)    倜傥(tǎng)    菜畦(qí)      人声鼎沸(dǐng) ....D.荫蔽(yìn)      粗犷(guǎng)     酝酿(liàng)     淅淅沥沥(lì)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弥高    咳嗽    马革果尸    心会神凝 B.忧郁    挚友    沥尽心血    妇儒皆知 C.稚序    轻捷    慷慨淋漓    锋芒毕露 D.疙瘩    薪金    燕然勒功    心不在焉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对身边的丑闻总是抱有一种安之若素的态度,那么幼儿园虐童事件....就不可能让我们真正痛心和思考。
B.最近,一些奇葩的名字引发广泛争议。有人给孩子起名“王者荣耀”,无独..有偶,济南一对夫妇给孩子起名“北雁云依”,被拒绝落户。 ..
C.电影《芳华》上映后,许多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老兵认为电影所反映的文工团生活以及一些战争场面都与真实的情况大相径庭。 ....
D.世界那么大,我们想出去走走。可是去哪儿省钱又好玩?去哪儿舒适又安全?这些问题,大家讨论了好久,莫衷一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宫”二号送上太空,“天宫”二号空间实
1 / 8
验室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你必须站立。
B.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树,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C.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D.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6、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任何心理活动,任何创作,也许都具有“一次性”。 ②揣度别人是很困难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③作者的回顾,事后的创作谈,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实际创作情状复合,是值得怀疑的。
④甚至揣度自己也未见得容易多少。 ⑤人不能把脚两次伸进同一条河里。
⑥比方说这篇小说写过这么久了,尽管我现在能尽力回忆当时写作的心境,但时过境迁,当时的心境是绝对不可能再完整地重现了。
A.③⑥⑤②④①  B.⑤①⑥③②④  C.①⑥③⑤②④  D.②④⑥③⑤①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 (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3)《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用两个生动的比喻营造了边塞荒凉、凄冷的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欢迎远方客人的宴会上可引用孔子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七年级(2)班在年级篮球赛中输掉了第一场比赛,队员们垂头丧气,队长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鼓励队
2 / 8
友,要大家坚定信心,迎接下一场挑战。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芳“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待君久/不至已去 C.君与家君期/日中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离开)    B.为人谋而不忠乎(尽心尽力) A.太丘舍去..
(照顾)    D.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C.元方入门不顾..
3.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陈太丘与友期行》表达了人应该讲诚信,诚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B.《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失信者是客,而不是陈太丘,但客人却不反省自己的过失。
C.“博学而笃志”这一章节说明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谈论的是学习态度,“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谈论的是
学习方法。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高贵的“伪证”
①拜罗伊特小学校长多丽丝接到一张传票,要她到法庭作证,20年前,她是否收留过一个女人的私生。传票上特意写明,您的证词很重要,直接关系到
3 / 8
案件的性质。
②看到传票上安迪的名字,一下子勾起多丽丝对往事的回忆。
③20年前的一天,一个年轻的女人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女孩找到多丽丝。女人俊俏的脸上有些倦容和疲惫,特别是她左边眉毛上的那颗黑痣,很妩媚。女人让小姑娘站到一边,然后抽泣着对多丽丝说,这孩子的父亲是谁我至今不知道。现在,我染上了毒瘾,要到戒毒所戒毒,请多丽丝小姐暂时收下这可怜的孩子,让孩子在这里上学,等我戒了毒,就来接女儿。
④多丽丝看了看不远处的小姑娘,她有一头金色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毛,正不时向这边张望着。不知怎的,就那一眼,多丽丝一下子喜欢上这位小姑娘。多丽丝郑重地对这女人点了点头。女人一下子紧紧地拥抱着多丽丝,感激的泪水流淌下来......
⑤从此,多丽丝就将这个叫安迪的小姑娘带在身边。安迪不仅懂事,而且学习很好在学校里,就像快乐的“百灵鸟”。有时,她两眼泪汪汪地望着窗外,好像有什么心事。多丽丝轻轻问道,想妈妈啦?安迪擦去脸上的泪痕,抬起头,甜甜地说道,不想,老师就是我的妈妈!多丽丝吻了一下安迪的脸颊,说道,真是可爱的孩子!多丽丝发现,安迪的左边眉毛上也长了一颗黑痣,像她妈妈一样漂亮。
⑥几年过去了,安迪考取了不莱梅市的重点中学,以后,她俩渐渐失去了联系。
⑦一晃,20年过去了。如今多丽丝已担任拜罗伊特小学校长。当她接到的传票时,感到很困惑,她不知道法庭让她做什么证。
⑧多丽丝如期来到法庭,在法庭上,她看到一个中年妇人,苍白的脸上,有一种茫然和无助。当看到妇人左边眉毛上有颗黑痣时,多丽丝心里不禁一惊。妇人看到多丽丝那一刻,脸上顿时显出一丝惊慌和不安。
⑨法官西蒙告诉多丽丝,有人指控你,20年前曾收养了这个毒贩的私生女,女孩名叫安迪。现在,安迪被评为不莱梅市形象大使,请您作证,这个安迪是不是这个毒贩的私生女。如果不是,安迪将担任不莱梅市形象大使;如果是,将取消这一称号。听明白了吗?现在传被告人安迪到庭。
⑩被告人安迪,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人,她俊俏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气
4 / 8
息和活力,她左边眉毛上那颗黑痣,很妩媚。那一刻,多丽丝真想冲上前去,紧紧地拥抱她,并喊到,安迪,我又见到你了,我的孩子。但是,多丽丝很快控制了自己的感情,她努力保持了内心的平静。她看到,安迪看到她那一刻,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⑪多丽丝将右手放在胸前,掷地有声地回答道:我以上帝的名义回答法庭,眼前这两个女人我都不认识,回答完毕!
⑫被告席上,那两个女人紧绷的脸上,顿时闪烁着激动的神色,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⑬法官西蒙看了多丽丝好一会儿,用力敲响法槌(chuí),严肃地说道:证人证言有效,法庭宣布休庭。
⑭庭审结束了,法官西蒙走到窗前,眺望着遥远的天际,喃喃自语道:法庭是神圣的地方,无论是证人、被告人、还是原告,都不能欺骗法庭,但是,有一种证言,上帝都会原谅的,那里面蕴藏着一颗高贵的灵魂,它被上帝称为高贵的“伪证”。
1.请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2.文章多次写到左边眉毛上的“黑痣”,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3.结合上下文,简析第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标题用“高贵”来修饰“伪证”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节选)
臧克家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5 / 8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第①②段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开头有什么作用?
2.作者选取了哪些事例来表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请分点概括。 3.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含义?
4.根据选文内容,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1.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引出下文,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进行鲜明的对比,表现出闻一多先生的优秀品质。
2.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研究楚辞,《校补》赫然而出;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等进行研究,汇集成为《古典新义》。     3.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们的民族比喻成一个病人,闻一多先生要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方法,体现出他心怀家国天下的崇高品质。
4.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具有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和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的学者。
四、写作题(40分)
6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而是以他的深度来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很多人甘于平凡,立足脚下,小事情成就了大事业。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以“            助他成功”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500字。
7 / 8
参:
一  C D A D D D
影入平羌江水流  遥怜故园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二  1.D 2.C 3.B 三  【答案】
1.多丽丝收到传票;回忆收养安迪的过程;到法庭作证;判决证词有效。 2.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写出了安迪和女人的美丽外表;暗示安迪与中年妇女为母女关系;为下文多丽丝作伪证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3.动作描写。“看了多丽丝好一会儿”写出了西蒙对多丽丝的证词感到意外而考虑是否采用多丽丝证词的矛盾心理。
4.不矛盾。“高贵”指多丽丝无私收养安迪,培养安迪,为安迪的前途不惜作“伪证”的品质;“伪证”指多丽丝的证词与事实不符。“高贵”修饰“伪证”突出了多丽丝人性的伟大,灵魂的高贵 四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