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共同进化和多样性的形成

共同进化和多样性的形成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四章第3节 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重 点 难 点 知 识 点 考 试 点 能 力 点 自主探究点 易错易混点 训 练 点 拓 展 点 教 法 与 学 法 教 学 模 式 教 具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1. 概述生物进化历程 2. 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短片、图片观察和文字资料的阅读,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能力 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2.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认识,使学生增加环保意识。 1.概述生物进化的历程。2.说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1.生物进化的历程。2.共同进化。 1.共同进化。2.生物进化历程。3. 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1.共同进化。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1.共同进化。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生物进化历程。 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1.共同进化。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拓展补充: 1.中性学说2.渐变论与骤变论争论的焦点和各自的论据 自主学习法、归纳法、讨论法、师生互动法及讲授法等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边讲边练结合教学法 多媒体课件和导学案 教 学 流 程 教学环节 复习提问 1、种群的概念? 2、基因库的概念? 3、基因频率的概念? 4、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哪些? 5、物种的概念? 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一、先学后教 1.目标导学 (二)出示教学目标并进行解读 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学习目标: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而最后一点,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的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思考回答 明确本节课的任务目标 引入新课 提出探究问题 学生回忆并认真回答教师提问的知识点。 将复习旧知常态化,强化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自主学习 1. 知识目标:(1) 概述生物进化历程 (2) 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 能力目标: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短片、图片观察和文字资料的阅读,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2).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认识,使学生增加环保意识。 一、基础知识导学:(自主学习) (一) 共同进化 引导学生阅读P123—P124相关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不同物种之间在进化时是的吗? 除课本举例之外,你还能举例说明吗? 2、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呢?为什么? 3、什么是“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4、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 (二)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引导学生阅读P124相关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是什么? 2.生物进化的的历程 教材P124生物进化的历程示意图。回答教材P124[思考与讨论]中的几个问题。 (1)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哪一类生物?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2)多细胞生物大约是什么时期出现的?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3)最早登陆的生物是植物还是动物?为什么? (4)同今天你所看到的地球相比,寒武纪时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 (5)恐龙是什么时候绝灭的?物种的绝灭对生物多样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学生阅读教材P126内容。问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中性突变? 2.你认为中性突变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立矛盾吗?为什么? 3.物种的形成都是渐变式吗? 4.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理论的地位如何?还需要发展吗? 在此过程中认真巡视,组织好自学,同时全面了解学情,及时发现学生自学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为“后教”做准备,还要把握自学时间,当绝大多数同学都完成自学任务后,就可以转入下一个环节。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为什么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引导学生阅读P123小字资料,小组内讨论交流,尝试根据提供的信息,分析为什么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合作探究二:生物进化的的历程 引导学生阅读P125教材内容,合作完成下列问题探究: (1)有性生殖为什么能加快生物进化的速度? 结合“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完成“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23~124。分析材料,讨论,理解共同进化的概念。 结合“导学案”,完成“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23~124。分析材料,讨论并回答。 结合“导学案”,完成“自学指导”。阅 目标导学 开展分析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逻辑推理,逐步理解总结出共同进化的概念。 读教材P125。 分析材料,讨培养学生论并回答。 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反馈、思考中破难点。 二、讲练结合 3.交流展示 (2)生物进化的历程可概括为什么? 合作探究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学生阅读教材P126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理论的地位如何?还需要发展吗? 组织各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通过这一环节之后,绝大多数同学对本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等,应该能够理解和掌握。 三、自主学习效果检测 1. 人们认为自从出现了有性生殖后,生物的进化速度加快了,这是因为 ①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②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进行的更快 ③可以让两个不同物种的个体杂交,产生新物种 ④最适者能找到更多的有性生殖机会,因而使有利变异得到积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需氧型生物出现的重大意义表现在 A.可提供人类呼吸所需的氧气 B.明显提高生物新陈代谢的效率 C.降低厌氧型生物对氧气的依赖 D.增加大气中氧气的含量 3. 狼和鹿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奔跑的速度都比原来快了,这是因为二者 ( ) A.能量交流 B. 相互竞争 C. 趋同进化 D. 相互选择 4. 在生物的进化历程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是( ) A、不利于被捕食者,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 B、对二者均不利,双方最终都趋向消亡 C、二者得失相当,和平共处 D、对两者均有利,共同进化 5.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他若干物种的进化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6.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是( ) ①生物的多样性;②生物的适应性;③生物的遗传和变异;④变异的不定向和选择的定向;⑤自然选择对遗传和变异如何起作用;⑥生物的生存斗争 A.①② B.④⑥ C.③⑤ D.④⑤ 7.根据分类学的记载,现在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多万种,但是每年都有新种被发现。近年来在深海中.海底3000米的深海热泉孔周围,都发现了以前没有记载的生物。这就说明,生物界的物种还待人们去继续发现。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 (1)从分子水平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从遗传水平看,生物新性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_________的结果,而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的不同表现型主要是由于_________的结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交流合作。 学生巩固练习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质疑能力,给予学生发散思维、启动已有知识的空间。 学练结合 节的学习内容: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原因、生物进化的历程、 4.点评总结 果。 (4)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通过_________技术也可以定向创造出动植物的新品种和微生物的新类型。 (五)竞相展示 引导各组积极参与,落实“多媒体”上相关问题的答案。 完成基础知识导学:(一) 共同进化 完成基础知识导学:(二)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完成基础知识导学:(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完成合作探究有关问题 (六)点评总结 展示自学成果,选派代表陈述“自学指导”的成果,其他的同学认真听,若有不同答案,随时提出。 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理解掌握上述问题。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但能学会,还要能讲出。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 通过介绍让学生感(3)从进化角度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学生的发言: 1.对基础知识导学:(一) 共同进化评价 小结:这就是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共同进化。 不仅不同种生物之间在进化上密切相关,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也是相互影响的。例如,地球上原始大气中是没有氧气的,因此,最早出现的生物都是厌氧的;最早的光合生物的出现,使得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这就为需氧生物创造了前提条件。 2.对基础知识导学:(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评价 小结:生物的进化是复杂的,还有许多问题不能用今天的进化理论所解释,还有待研究。在当今所有的理论中,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进化理论比其他学说的影响要广泛和深远,它仍然是以后各个方面研究的基础,它还在不断向前发展。 同学们对本节的内容已经有了全面的认识和掌握。但有几个问题我需要补充和强调。引导学生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逐步对以上重难点进行突破,从而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把散乱的概念系统化,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教师精讲: 展示相关图片 合作探究一:为什么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即为“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合作探究二:生物进化的的历程 (1)有性生殖为什么能加快生物进化的速度? 引导学生从可遗传变异的种类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角度分析加快生物进化的速度 (2)生物进化的历程可概括为什么? 展示制作小动画: 1.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出现后,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2.寒武纪大暴发形成消费者,对植物的进化有重要影响; 可见:生物进化的规律:从原核到真核;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拓展补充: 1.中性学说 中性学说认为多数或绝大多数突变都是中性的。即无所谓有利或不利, 三、当堂达标 5.知识建构 因此对于这些中性突变不会发生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的情况。生物的进化主要是中性突变在自然群体中进行随机的“遗传漂变”的结果,而与选择无关。这是中性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的不同之处。中性学说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微观演化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修正、和补充。 2.渐变论与骤变论争论的焦点和各自的论据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生物是在长期的、连续的渐变中进化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来源于微小的有利变异的逐渐积累。综合进化理论从群体遗传学的角度对渐变的机制做出了更深入的阐述。骤变论者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生物的新种是骤变产生的。骤变论的系统提出者是德弗里斯(H. de Vires)。他在月见草的研究中得到许多新的变异类型,其中有的植株粗,有的特别短,有的叶脉呈红色。他将这些变异称为突变,认为突变是不连续的变异,并能直接产生新种,不必像达尔文所说的需要由微小的变异逐渐积累。现代的骤变论者主要是一些古生物学家,他们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在进化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进化较为沉寂的时期,新种的化石很少;有时大量的物种化石集中出现在较短的地质年代,如寒武纪大爆发。 (七)小结,形成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通过对本节学习内容的小结,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框架和脉络,见板书设计。 过渡语: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已经非常熟练,能否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呢? (八)习题巩固 达标检测题 1、中性学说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A、自然选择 B、生存斗争 C、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 D、变异 2、下列能提高生物多样性的是( ) A、把生物进行分类 B、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 C、来自共同祖先的遗传 D、用进废退 板书设计: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集体回答C 集体回答B 和老师一起总结本节所受到理论知识的奇妙应用。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以上就是本节所学的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形成概念图) 6.达标拓展 课下作业: 《高中新课程学生自主学习丛书·生物·必修二》第P97相关内容。 学习的内容,形成知识体系;突破难点。 课下作业完成。 整体建构,形成体系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 教学反思:本节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以教师引导为主的教。 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生物进化历程的短片,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通过多媒体,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辩论形式使学生体会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小组讨论过程中,个别同学置身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强调小组内成员的职责和分工。有的小组关于几个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材料准备不充分,讨论陷入僵局。在课前应该将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同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