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工程项目工程材料管理案例分析与探讨
摘要:
BT工程因其投资方式的特殊性,直接考验承包商的管理能力,占工程主要成本的工程材料采购与管理,极大影响着企业资本管理和运作。本文从笔者参与运作管理的项目入手,通过案例方式分析BT工程项目材料管理,探讨集中统一采购供应,通过合理地组织与项目运作,以提升项目的效益。
关键词:
BT工程材料管理模式策划
二OO八年徐州大通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通过竞争性谈判与公开招投标市场,取得了江苏省徐州市铜山珠江路快速通道工程的承包权,工程采用BT模式,我公司按照业主要求,负责项目资金筹措和工程建设管理,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业主分期出资回购。考虑到材料成本占整个项目的成本60%以上,企业在这样的建设模式下,成功控制好材料采购与供应,会大大化解项目的风险,材料供应管理工作需要采取不同于传统市政工程的供应管理模式,才能最有效地发挥全盘控制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通过管理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笔者全程参与了该项目的建设,并参与了项目的材料与施工管理,结合本工程案例,谈谈BT项目的材料控制。
一、项目概况
1.工程概况。珠江路工程位于江苏徐州铜山区南部凤凰山北侧,是连接徐州市主城区和铜山区的快速通道。工程全长5613.38M,道路标准横断面为: 3.5米(人行道)+4.5米(非机动车行道)+3.5米(机非分隔带)+12米(机动车道)+6米(分隔带)+12米(机动车道)+3.5米(机非分隔带)+4.5米(非机动车行道)+3.5米(人行道),总规划道路红线为53米。道路路面结构为:4cm沥青混凝土(AC-13I)+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I)+0.5cm下封层+透层+30cm二灰碎石+20cm二灰土,结构层总厚度为60.5cm。
2.主要工程量。1、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206814M2;2、6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206814M2 ;3、雨水管道10909M,污水管道2113M,检查井409座;4、人行道25053 M2;5、龙泉河桥桥梁重力式桥台基础C25混凝土356 M3,预制空心板梁52块;6、桥面铺装10cm C40钢筋砼层42.98 M3,10cm沥青混凝土面层1M2。
二、项目进场前的统一管理策划
市政公用工程建设项目材料管理往往采用的是规定、规范的精细管理模式,
侧重于材料的计量与计划、定额与用量分析、发放控制与余料回收、对帐与验收等工作,属于项目内部控制管理。这种事中和事后控制,对不可预见因素关注较小。材料管理的策划属于事前控制,是在材料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对材料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科学预测和谋划,对材料采购供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利于成本的因素追求最佳对策与方法。前期策划直接影响整个材料成本的实现,抓好材料管理的前期策划尤为重要。
(1)项目材料全部分析。项目部会同经营、造价部门,按中标工程量清单及图纸,重新审核项目的全部材料,审核材料数量、中标价格、市场价格、材料规格及型号,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进度要求,按照进度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项目材料的消耗总纲要,按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材料的基本管理控制模型。
(2)管理策划的基础调查。管理者要对工程项目材料的采供管全过程进行策划,它关系到工程进度能否按期达到,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规范标准,生产安全健康文明能否达标,经济目标能否实现。主要包括:材料用量的统计、材料价格的市场调查、交通运输价格与环境的调查、自然资源的调查、地理环境的调查、业主及设计单位意图调查。
(3)建立项目材料管理的横向沟通。项目经理部内部各部门之间对生产网络计划所需各种材料计划(含质量、规格、型号、用量、资金、成本、效益等)编制的沟通,包括项目部、技术部门、采购部门、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经营预算部门、造价核算部门、财务部门等。
(4)项目特殊材料的策划。因项目需要的特殊材料,如项目特有的花岗岩花坛两端的弧形材料,大面积道口扇形弧度道板砖等,公司与项目部策划将图纸提前交由厂家订制并现场直接安装,成为策划的亮点之一,等等。
建立管理策划,是实施项目集中材料控制和基础,而材料调查和各部门的工作沟通是工程项目材料管理前期策划的关键,关系到前期策划是否符合具体实施的实际和成败。
三、材料采购管理模式的确定
(1)制定采供方案及组织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公司采购部门专业管理优势,加强材料集中采购管理,降低项目材料采购供应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公司在整个过程中,控制材料的指导价格,并实时发布项目可购范围内的同类型材料价格,给项目部提供参考。
(2)本项目由公司采购中心负责集中统一采购与供应,根据本项目特点,成立材料采购办公室,与项目部签订材料代理服务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与材料供应范围,以采购中心的集中议价能力,以及合理延长信用付款的能力,来降低项目部管理的风险和成本,尤其是降低了材料占用资金的发生成本。
(3)公司总部采购中心具体负责制订实施性的采购供应方案、建立采购与
供应管理的组织机构,做好协议范围内的材料代理服务工作。
通过专业化外包的思路,以及结合施工组织设计的管理策划,使得建立了一种外包式的、以项目经理部为核心的、市场化高度参与和内部竞争性的材料供应管理方式,使得项目部和公司均成为相互依存的制约的主体,在管理模式下成为相互受益者。
四、材料管理的架构与分工、标准建立
本项目材料管理实行统一领导、集中采购、归口管理、分类供应、逐级负责的管理。为了更好地完成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工作,公司成立项目专属的材料管理及招标领导小组,领导本项目材料管理工作;项目经理部分别设立材料设备管理部;各施工区设置专门材料管理人员。
1.项目材料管理职责划分
(1)项目专属的材料管理及招标领导小组的职责。全面领导本项目集中统一采购材料的招标工作,确定各项材料的招标采购、供应、管理、监督、及部门业绩考核等相关重要事项。
(2)项目部材料设备管理部职责。在材料管理及招标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本项目的材料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材料供应管理体系,制定材料办法及相应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和指导各项目分部的材料工作,负责材料计划的汇总、审核与下达,确保各材料体系正常运行。
(3)公司材料供应中心职责。受公司和项目部双重领导,负责本项目集中采购范围内材料的采购实施、供应服务与结算管理工作。负责市场资源、价格、运输及供应情况的调查工作及相关统计工作。负责材料质量问题的处理,保障材料的正常供应。
(4)各工区及专职材料员职责。贯彻执行项目部制定的各项材料管理规定,制定本级项目分部材料管理实施细则并负责落实。负责项目分部材料的计划、验收、保管、搬运、贮存、定(限)额发料、材料成本核算、节约降耗、材料统计及现场材料管理与相关材料安全管理等工作。
2.基于上述职能分工的项目材料运作流程
各项目工区上报材料需求申请计划经项目部批准后,交材料供应中心组织实施;各项目分部对到场材料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验收、签认、标识、保管;月底由项目部、采购中心、各项目工区进行三方材料供应结算。
五、实际运作中的管理模式分析
1.由于总公司的价格指导与运态发布价格措施,以及采购中心的资金的运作与仓储设施利用,加大材料在合适时机的存储,实现了材料价差利润的最大化;通过资金与材料计划合理控制各项目工区主要材料的库存量,避免了材料的跌价损失。
2.该种管理模式,使得项目部大部分的精力,真正积极主动地去抓好现场的施工生产与材料管理工作,以此来保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3.在材料付款过程中我们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资金,使得有限的资金得到合理利用。为了减少市场信息价格波动造成的跌价损失,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总包材料部本着以最小库存来保障生产的原则来组织相关材料的进货。
4.项目部通过招标建立了二灰土和二灰碎石的现场集中搅拌站,统一供应。通过相应原材料的直接采购,取得了比较低的单项成本,同时发挥了公司自有设备的使用效果,质量及供应间上都有所保障,公司掌握主要道路工程材料的生产主动权。
5.针对在整个材料供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对各项目工区加强了管理、指导、监督与检查,并制定详细的实施办法和措施。如材料申请计划的编制,材料验收、堆码、保管的相关标准与方法,出现材料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法,材料统一检测的相关办法,材料库存控制的相关措施等,使得各项目分部对材料管理方面的可操作性更强。
6.公司的信用贴现与溢价分成。通过项目部和采购中心的齐心协力,项目最终实现了预期的工期和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采购中心的努力如何量化,这是本工程后续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公司经理办公会议认为:采购中心通过延长应付款的周期,在保持资金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拉长资金链,同时确保资金链的安全运行,以良好的议价能力,为项目做了节约成本、保证工期做了突出贡献。测算的项目收益中,参照同期材料市场价格的结算方式,材料溢价部分适当提取比例奖励采购中心,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基本的管理制度。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项目最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并成为当年度徐州地区单项投资额最大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通过公司和项目部行之有效的管理,为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奠定了基础,企业也向精细化管理迈进了一大步。
参考文献:
[1] 程震,BY投资项目管理方法与运作手段[J],施工企业管理,2005.4;
[2]周文燕 陈辉华 刘微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第1期;
[3]沈德,浅谈BT模式下的财务与核算[J],隧道建设,2002.6;
[4]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基础设施BOT项目指南》[M],水利部国际司翻译,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