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导学案(12)
教学目标:
课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编者: 张燕 张俊清
1、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3、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自主预习】
1、了解闻一多、臧克家。
闻一多(19-1946),本名 ,湖北浠水人,著名 、 、 。著作收在 中。出版过诗集《 》、《 》,表现出深沉的 。他中年时代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抗战期间,他积极参加反对、争取民主的斗争,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横眉怒对特务的手,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在回家途中,遭反动派暗杀,英勇牺牲!
臧克家(1905-2004),是闻一多的学生和知己,两人友情深厚。著名诗人,代表作《 》,诗集《 》,被誉为“ ”。2000年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2003年获由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2004年2月5日去世,享年99岁。 2、字词积累
(1)、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仰之弥高( ) 兀兀穷年( ) 锲而不舍( ) 沥尽心血( ) 炯炯目光( ) 群蚁排衙( ) 目不窥园( ) 迥乎不同( ) 警报迭起( ) 气冲斗牛( ) 潜心贯注 ( ) 心会神凝( ) 慷慨淋漓( ) 诗兴不作( ) 无暇及此( ) 废寝忘食( ) 衰微( ) 校补( ) 赫然( ) 漂白( ) 迭起( ) (2)、解释下列词语。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群蚁排衙: 迥乎不同: 气冲斗牛: 一反既往: 潜心贯注: 诗兴不作: 弥高: 赫然: 【合作探究】
1、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2、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请分别概括。它们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3、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的?(引用原文)
4、作为学者闻一多主要有哪些成就?目的是什么? (引用原文)
5、作为家的闻一多做了哪几件事?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6、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7、体会“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一句的含义及在全文中的作用。
8、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闻一多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9、体会下面句中加点的“说”的含义: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3)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 .青年听得到。 【赏析语言】
1、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划横线部分的意思。 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②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③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④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⑤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⑥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拓展延伸】
人们很崇拜明星,那像闻一多先生这样的民族英雄,我们是否应该去追随?假如我校要设置闻一
多先生的雕像,请设计高度概括闻一多先生精神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