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课 型 讲读课 总时数 2 本节时数 1 主 备SCS 审 核 Zly BJL 授课时间 班 级 学习小组 姓 名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学会本文16个字词,学习本文选材精当的特点。 2.反复朗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

3、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 【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学会本文16个字词,学习本文选材精当的特点。 2.反复朗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 【学法指导】1、朗读—抓重点语句概括。2、小组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臧克家,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粉碎“四人帮”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2、闻一多介绍:闻一多,本名家骅,着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会议。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的,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遗着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导学过程

二、【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衰.微___ 校.补___ 弥.高___ 无暇_.._窥.园___ 迭.起___ 排衙.___ 卓.

越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 qiè而不舍 lì尽心血 气冲 dǒu 牛 qián心贯注 心会神 níng jiǒng乎不同 慷 kǎi淋漓 wùwù穷年 3、形似字注音组词

暇( )___ 迥( )___ 凝( )___ 契( )___ 瑕( )___ 炯( )___ 疑( )___ 挈( )___ 4、释词并解释加点的字。 (1)迥.乎不同: 。(2)锲.而不舍: 。(3)兀兀..穷年: 。(4)群蚁排衙.

: 。(5)气冲斗牛..: 。(6)弥.高: 。 5、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

例: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犹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仿写: 。 三、【合作探究】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6、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

。 7、文章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说说这些话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 8、作为学者和家的闻一多,作者选了哪些事?表现了闻一多哪些崇高的品格? 。 9、为什么文章最后赞扬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和“行的高标”?

。 四、【拓展延伸】

10、(1) 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经作者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哪个标题更好些?谈谈你的看法。

。 五、学生质疑:

六、【当堂检测】同步检测第一课时 七、【当堂小结与反思】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课 型 讲读课 总时数 2 本节时数 2 主 备SCS 审 核 Zly BJL 授课时间 班 级 学习小组 姓 名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学会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 2、分析叙述中穿插的形象的描写,体会描写的作用。 3、学习闻一多的崇高品格和他的精神。

【重点难点】1、分析叙述中穿插的形象的描写,体会描写的作用。 2、学会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

【学法指导】结合文本具体语境分析、体会语言特色。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见第一课时

二、【自主学习】继续阅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起笔好在哪里?文章又是怎样围绕起笔的内容进行记叙议论的?哪些词句十分深刻地刻画了闻一多先生治学的目的、态度与精神?

。 2、文章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与第一部分写法有何不同?这样写能收到怎样的效果?

。 三、【合作探究】

3、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4.文章在语言方面有哪些特色?它对表达文章的主题起什么作用?

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感情。

5、“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作用: 。 6、“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这是_____ _的说法,表现闻一多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目的。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7、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望闻问切”是________ 的说法,把______________ 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8、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 。 9、“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 四、【拓展延伸】

10、用一句话概括闻先生作为学者给你留下的印象。对我们如何做人及如何做学问有什么启示?可按照下面句式进行回答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____、____、____的人。我应该 。 五、【当堂检测】同步检测第二课时

六、【小结】

这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例,表现了他崇高的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精神。 七、【学习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