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植物标本的制作与保存技术

浅谈植物标本的制作与保存技术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经验交流

浅谈植物标本的制作与保存技术

刘绍俊

贵州省绥阳县中医院,贵州 遵义 563300

2019年12月下

【摘要】在生物学科中,常常提到动植物标本的制作,就植物标本制作而言,进行植物标本制作,除了能够为生物研究提供标本,或是用于装饰和工艺品制作外,还能够作为植物研究的基本材料,做好植物标本的制作和保存就显得至关重要,要保证制作的标本能够长时间的保存,就需要正确的认识植物标本制作技术,把握有效的保存技术应用,这对于提升整体植物标本的制作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以及保存三个关键环节进行研究,为植物标本的制作和保存提供一些思路参考。【关键词】植物标本;制作;采集;保存[中图分类号]Q94-34 [文献标识码]A 植物标本制作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需要有一定的耐心,还需要把握有效的处理技术应用,才能尽可能完整的将植物标本制作和保存起来[1]

,尽可能少的影响植物的颜色、状态以及观感等,对此,标本制作和处理技术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1 植物标本的采集要点

针对植物标本的制作中,采集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采集的植物的形态、完整性、颜色等指征都会影响最终的标本制作效果。在进行植物标本的采集中,需要尽量将植物的根部、枝叶、茎、花、果等包含在内,选择比较完整的植物作为标本采集的对象。这主要是考虑到相关的花和果实是鉴定植物的重要指标,同时要确保相关植被保护到位,避免损伤。一般在植被采集中,最好选择比较矮小的植被,保证根部全部被挖出,尽可能选择土质疏松的场所进行植被采集,针对相对较高的植被采集中,分为上、中、下三段采集,使其分别带有根、叶、花(果),而后合为一标本。

此外,要保证相应植物标本的代表性。一般要选择正常生态环境中是自然生长的植被,选择健壮的植被,对于有一些病变和状态不好的植被要排除[2],要保证植被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对于徒长枝、萌芽枝、密集枝等要避免采集。

还要做好采集到的植株的保护。将采集到的标本轻轻防止在相应的采集箱中,要是具体采集的样本比较软且脆,最好用垫纸垫一下,做好保护措施。对于采集好的标本,要做好地点、日期等信息的备注,对于周围的生态环境特点和信息和可以适当记录。需要注意的是,植物标本不能在太阳下晒,因为曝晒会导致植物变色,要保证标本,花、茎、叶的颜色不变,在完成标本采集后要尽快进行制作,避免植物水分蒸发,造成整体状态下降,枝叶干瘪,要尽量保持其自然状态。

2 植物标本的制作要点

在进行植物标本的制作中,要把握关键的处理技术应用,经历压制、消毒、装订以及贴标签处理,才能基本按成植物从采集到标本的制作。绿色植物浸制标本保持固定了植物最佳状态,形态自然,颜色天然,富有生命活力,是展厅观赏和药用植物学习的极佳教材。以下是植物浸制标本制作的经验流程:(1)用水和50%的冰醋酸按1:1体积比制成混和液。(2)加入醋酸铜粉末,制成饱和溶液。搅拌搅拌再搅拌,不容易化开。(3)取饱和溶液1份,兑水4份。(4)把要浸制的标本用清水冲洗干净,看看瓶子多大,比一下高度,修剪到合适。一般情况下,要避免对于采集的标本进行修剪,

214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4-0214-02

尽可能保持植物原来的完整结构和状态,但是对于一些大型的植物标本制作,往往只能取部分进行制作。(5)液体加热,容器不能用铁器,到85度,放入植物,看到植物由绿变黄,然后又由黄变绿,玻璃棒翻动,受热变色均匀为止。(6)将植物取出,用清水洗2遍。(7)装瓶,浸泡在10%的甲醛溶液中。(8)盖好瓶盖,再用石蜡封口,也可以用凡士林或者玻璃胶,最后在瓶外贴上写好的标签。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保证植物的茎叶和花等保持平展,部分叶片要背面朝上,这样才能更好的对于植物标本的特征进行观察。

其次,针对处理好的标本要进行及时的消毒,这主要是为了清除植物上的虫卵以及细菌等,这样才能避免在今后的保存中出现蛀虫咬食标本,造成标本损坏的情况发生。在进行消毒处理中,一般可以使用1%含量的汞酒精溶液消毒剂进行消毒[3],将标本放置在这类溶液中,要使用敞口的大型容器来装溶液,这样才能让标本完全伸展浸泡在消毒液中。

最后,对于消毒后的标本进行装订和贴标签,完成后,根据具体的植物名称、采集制作商家、植物特点等情况进行标识,将标签贴在台纸上,要保证标签粘贴牢靠,日久不会出现掉落的情况。

3 植物标本的保存

做好的植物标本要想长时间的有效保存,针对制作好的标本要妥善保管,避免出现变质和标本的污染情况,保证标本的原始状态。在标本制作完成中,一般需要根据其具体的科属来进行归类,制作好的标本柜要保持结构密封性、有一定的防潮效果,将相关的标本柜做好提前清洁打扫的工作,保证干燥度,使用杀虫剂来机型消毒,并放置樟脑丸。浸制标本保存期长,所以封口很关键,药液挥发会导致标本变质,至今职教中心标本馆展示标本有些就已经20年以上,依然完好。可见封口的重要性,所以,要针对具体的封口工作做好质量控制,保证封口严密性。具体的封口方法有几种,第一种是将石蜡隔水加热熔化,趁热用毛笔涂在瓶口与瓶盖接缝处即可。第二种是将1份石蜡、4份蜂蜡、1份松脂混合隔水加热熔化后,用毛笔蘸取封口。也可以将30g泡沫塑料溶解于100mL氯仿中,然后用用毛笔或小刷蘸此液涂于瓶口,反复几次。溶剂挥发后,塑料就像透明胶带一样粘在接缝处了[4]。换液时直接将“胶带”撕下即可。通过对于标本的保存瓶具进行有效的封口,能够避免在后续的保存中出现风口松动问题,这样就可能造成细菌滋生,也会带来标本的污染,影响标本的具体保存时鲜。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2月下

对于制作装好的标本也要定期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出现质量问题,如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可以使用紫外光等进行消毒处理。在梅雨天气要经常性对于标本室进行干燥通风,避免出现潮湿影响封口状态[5]。还要做到严格控制库房的照明、防潮、温控等,为标本保管创造有效的环境。对库房进行防潮设计,改进换气设备,装备空调以调低库房的温度,避免室内湿度过大。同时配置密封性较好的密集柜,达到好的保藏条件。对遭受危害严重的标本,采用真空压缩技术,抽掉空气,进行封口处理,通过隔绝空气来达到有效的保存目标。此外,要定期对新标本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有问题及时处理,降低受损害的几率。

在进行标本取出时,也需要注意标本在取放中要注意轻拿轻放,这样就能保证标本完整性,在保存中也更易管理。

总结:植物标本的制作和保存是需要一定耐心和细心

(上接第211页)

经验交流

的,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需要把握关键的技术应用,做好消毒处理,针对具体的标本采集、制作、保存工作,要强化细节把握,保证整体的标本制造质量可靠,保存完善,提升标本的使用价值和有效性。参考文献

[1] 马玉心, 崔大练. 一种简单实用的植物腊叶标本保存技术[J]. 生

物学通报, 2016, 51(08): 50-51.

[2] 李凤丽, 周群华. 黄花带绿叶和白花带绿叶植物浸制标本的制作

[J]. 山东林业科技, 2015, 45(03): 86-87+90.

[3] 孙健, 史利国. 中药原植物浸制标本的保色保存方法研究进展[J].

山东畜牧兽医, 2013, 34(06): 65-66.

[4] 李玉平, 崔宏安, 慕小倩. 药用植物标本采集、鉴定、制作和保

存[J]. 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9(11): 46-51.

[5] 张建琛. 浅谈高寒地区腊叶植物标本的制作与保存方法[J]. 四川

草原, 1988, 9(02): 37-38.

抗肠道梭菌治疗可减轻自闭症患儿之症状,采用万古霉素抗自闭症患儿肠道中的梭菌可使患儿症状显著改善;近年来采用粪菌移植治疗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对自闭症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抗生素。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可提供大量有益细菌和促进有益生菌生长的物质,通过发酵食品或额外补充益生菌可以明显改善肠道微生物和多种消化问题,服用含有益生菌的发酵食物,ASD患儿的便秘、腹泻、肠炎或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道症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益生菌是直接影响肠道微生物组成的活性微生物,服用益生菌后个体的社交回避和重复行为得到了改善,这些效果甚至在动物模型上可以看到。有研究对2例孤独症儿童进行FMT治疗,使患儿的部分症状得到改善。

6 展望

孤独症儿童的肠道菌群研究才刚刚起步,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孤独症的病因及应用于孤独症的治疗,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参考文献

[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ngnosit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rlens[M]. 5th ed. Virginia: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2013: 55-59.

[2] Lai MC, Lomnardo MV, Baron-Cohen S. Aulism[J]. Lancet, 2014.

383(9920): 6-910.

[3] 张梦想, 戴晓红, 张娟, 等. 孤独症谱系障碍与肠道菌群失调关

系的研究进展[J]. 中华儿科杂志, 2016, 54(5): 392-395.

[4] 张春艳, 朱路文, 唐强. 肠道菌群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关系的研究

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 25(03): 77-81.

[5] 陈燕惠, 卢洪珠, 郑杰, 等. 饮食疗法在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中

的应用[J].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7, 44(11): 773-776.

[6] 李娅, 何燕, 赵蓉. 基于肠道菌群新进展指导自闭症儿童饮食护

理[J]. 现代医药卫生, 2019, 35(10): 87-.

[7] 王雷, 赵会君, 罗茜, 等. 不同碳水化合物对孤独症患儿肠道菌

群体外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的影响[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9, 31(5): 512-518.

[8] 马源培, 童笑梅. 微生物-肠-脑轴机制及其与儿童疾病相互作

用的研究进展[J]. 中华儿科杂志, 2018, 56(12): 957-960.

[9] 赵英欣, 张旭静, 郑毅. 肠道微生物-大脑轴与孤独症谱系障碍

[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9, 52(3): 224-227. 基金项目: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18-014-4-24)

现症状,大多数发病都是3岁以内,这与婴儿肠道菌群的发育过程的时间节点重叠,推测婴儿的大脑发育需要伴随肠道微生物的正常定植而完全[6-7]。所以孤独症可能为婴儿早期肠道微生物的发育异常导致,目前,已经发现了些疑似与孤独症密切相关的肠道微生物或菌群组成紊乱,一些在正常人体内出现的细菌缺失,或者出现了正常人体内没有的菌群,或者各种菌群的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加[8]。

Parracho等曾报道,58名自闭症儿童中有91.4%的患者均出现肠道菌群紊乱。自闭症儿童粪便中的微生物与健康儿童相比,各个种属的梭状芽孢杆菌数量明显增多,当使用抗生素万古霉素治疗后自闭症明显得到改善。梭状芽胞杆菌不仅会产生导致胃肠道疾病的肠毒素,还会产生导致自闭症的神经毒素。Adams等测出自闭症儿童体内有过量的汞存在,而实验大鼠使用抗生素后会改变肠道菌群,并几乎完全抑制了汞的排泄。因此研究人员猜测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可能会导致儿童体内金属含量过高,造成代谢紊乱引起了自闭症。

研究人员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对33例孤独症患儿的肠道菌群进行研究,发现严重的孤独症患儿拟杆菌门、放线菌门明显增高,而粪便中呈现较高水平的脱磷孤菌属和普通拟杆菌,后者的特殊变化是否发病的原因抑或是疾病的结果尚不能判定,但肠菌异常所致代谢紊乱可能是发病机制之一。另有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普氏菌属、粪球菌属和未分类的韦荣菌科含量却低于正常发育儿童。Weston等则表示,梭状芽胞杆菌的生长速率是自闭症发展的高危因素,大剂量溶酶菌可抑制梭状芽胞杆菌生长,降低高风险患儿的发病率。研究者发现,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2岁前多有感染病史,抗菌药使用频率也显著高于正常发育儿童。抗菌药破坏了肠道固有微生物的生理平衡,新定植的微生物产生一种神经毒素,进而可能引发慢性腹泻和自闭症。也有研究表明孤独症儿童肠道中乳酸杆菌数量增加,双歧杆菌数量减少。

5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微生态治疗

粪便菌群移植(FMT)是一种从健康志愿者获得粪便菌群移植到疾病个体中以重建患者正常肠道微生态的治疗方法。

[9]

医学食疗与健康

2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