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来源:华佗小知识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浙江省教育厅

2012年4月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目 录

前 言...................................................................................IV 引 言...................................................................................V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总体要求...............................................................................2

3.1 适用范围.........................................................................2 3.2 装备数量和范围...................................................................2 3.3 教室环境和安全卫生的适用范围.....................................................4 3.4 教室环境.........................................................................5 3.5 安全卫生.........................................................................5 4 教学仪器设备...........................................................................8 5 普通教室...............................................................................8 6 专用教室和场所.........................................................................9

6.1 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初中科学实验室...........................................9 6.2 小学科学实验室..................................................................11 6.3 文科仪器室......................................................................13 6.4 技术教室、实践活动室............................................................13

6.4.1 高中通用技术专用教室......................................................13 6.4.2 初中劳动与技术教室........................................................13 6.4.3 小学实践活动室............................................................14 6.5 生物园地(高中、初中、小学)....................................................14 6.6 体育运动场地....................................................................14 6.7 卫生(保健)室..................................................................14 6.8 心理健康辅导室..................................................................15 6.9 音乐教室........................................................................16 6.10 美术教室.......................................................................17 6.11 气象观察园地...................................................................17 6.12 图书馆(室)...................................................................17 6.13 计算机教室.....................................................................18 7 学校信息化环境........................................................................20

7.1 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20 7.2 校园广播系统....................................................................21 7.3 校园通讯系统....................................................................24 7.4 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24 7.5 信息化教育资源..................................................................26 附录A(资料性附录)选配部分..............................................................28

A.1 各专用教室、场地和信息化环境项目................................................28 A.2 各专用教室和场所的具体要求......................................................28

A.2.1 高中物理数字化实验室......................................................28 A.2.2 高中分子生物学实验室......................................................29 A.2.3 高中、初中生物数码显微实验室..............................................29 A.2.4 机器人实验室..............................................................30

I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A.2.5 初中、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31 A.2.6 初中、小学科技活动室(园地)..............................................31 A.2.7 地理教室..................................................................32 A.2.8 书法教室..................................................................32 A.2.9 舞蹈教室..................................................................33 A.2.10 教学天文台(室).........................................................33 A.2.11 电子阅览室...............................................................34 A.2.12 微格教室.................................................................34 A.3 校园电视系统....................................................................35 附录B(规范性附录)多媒体设备............................................................36

表 1 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装备要求..........................................................3 表 2 中小学校各专用教室和场所装备要求....................................................4 表 3 中小学综合信息化环境装备要求........................................................4 表 4 室内场所通风换气要求(除化学实验室)................................................5 表 5 家具含有害物限量....................................................................6 表 6 不同电力系统中设备外壳保护接地端和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连接..............................7 表 7 中小学校课桌椅各型号的标准身高、身高范围、颜色标志和预置参考型号....................8 表 8 物理、化学、生物和初中科学实验室桌凳装备要求.......................................10 表 9 物理、化学、生物和初中科学实验室水源和电源装备要求.................................10 表 10 各学科实验室防护用品救护箱装备要求................................................10 表 11 小学科学实验室桌凳装备要求........................................................12 表 12 小学科学实验室水源和电源装备要求..................................................12 表 13 体育活动场地及装备要求............................................................14 表 14 心理健康辅导室装备内容............................................................15 表 15 个体咨询室装备要求................................................................15 表 16 心理咨询教师办公室装备要求........................................................16 表 17 团体辅导室装备要求................................................................16 表 18 高中、初中、小学图书馆(室)达标应拥有的藏书量(含报刊)要求........................18 表 19 学生计算机桌凳尺寸要求............................................................19 表 20 计算机设备装备要求................................................................19 表 21 校园计算机网络布线系统装备要求....................................................20 表 22 信息插座数量要求..................................................................20 表 23 校园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要求........................................................21 表 24 校园计算机网络机房设备装备要求....................................................21 表 25 校园计算机网络软件装备要求........................................................21 表 26 校内模拟广播系统装备要求..........................................................22 表 27 校园IP网络数字广播系统装备要求....................................................23 表 28 校园广播系统广播机房装备要求......................................................23 表 29 校园通讯系统综合布线装备要求......................................................24 表 30 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装备要求......................................................24 表 31 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装备要求......................................................25 表 32 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控制机房装备要求..............................................26 表 33 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内容............................................................26

II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表A1 中小学校选配部分各专用教室和场所装备内容...........................................28 表A2 中小学校选配部分信息化环境装备内容.................................................28 表A3 机器人设备参考配置.................................................................31 表A4 书法桌凳高度.......................................................................32 表A5 舞蹈教室装备内容...................................................................33 表A6 天文器材室装备内容.................................................................33 表A7 教学天文台装备内容.................................................................34 表A8 教学天文室装备内容.................................................................34 表A9 IPTV组网系统设备装备内容...........................................................35 表B1 投影机型多媒体设备装备要求.........................................................36 表B2 电视型多媒体设备装备要求...........................................................37 表B3 电子白板型多媒体设备装备要求.......................................................37 表B4 不同观看距离屏幕的最小尺寸.........................................................38

III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2005年版的《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和2006年版的《浙江省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暂行标准》。

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除了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仪器配备全部按原I类方案;

——提高了环境要求,规定了采光、照明、通风换气、噪声、室内温度;

——提高了安全卫生要求,规定了安全原则、安全设施、安全卫生措施和使用安全等要求; ——提高了学校信息环境装备要求;

——在必配部分,增加了生物园地(室外)、心理健康辅导室、高中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初中劳动与技

术教室、小学实践活动室、气象观察园地、校园安防系统和信息化教育资源要求;

——在选配部分,新增了近年来出现的高中物理数字化实验室、高中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高初中生物

数码显微实验室、初中和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地理教室; ——在选配部分包含了原标准未列入的书法教室和微格教室;

——删除了单独的多媒体教室,改为要求每个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安装多媒体设备; ——删除了原单设的“电子软件资料室”,软件部分在信息化教育资源中要求,本次修订中强化了资源

的来源、资源的配置和资源的应用;

——删除了单独的语言教室,要求与计算机教室合并建设(计算机教室具备数字语音教学功能); ——删除了原闭路电视内容,要求原有的校园电视系统继续发挥作用,新建时采用基于校园计算机网

络的电视系统(IPTV);

——删除了计算机的具体规格要求;

——必配与选配分开编写,必配内容在正文部分,选配内容在附录部分; ——各专用教室和场所的变化:

——原“科技活动室和技术(劳动与技术)室”改为技术教室、实践活动室(包括高中通用技术

专用教室、初中劳动与技术室和小学实践活动室); ——原“视听阅览室”改名为“电子阅览室”;

——明确了必配部分教室的间数和面积,小学、初中按DB33/1018-2005,高中按DB33/1025-2006;

对选配部分教室的间数和面积作了规定; ——在专用实验室和场地方面:

——规定了化学药品不应存放在教室的陈列柜中; ——明确了化学实验桌上不要求有强迫通风装置;

——初中科学实验室按物理用、化学用和生物用分别作了规定;

——明确了小学科学实验室的实验桌上不应安装水源、电网电源、照明灯;

——修改了图书馆(室)的要求,达标拥有的藏书量按照原II级要求,并规定有条件的学校按《中

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I级要求配备,增加了藏书室安装窗帘,避免阳光直射;有条件的学校宜实行计算机管理,配备必要的设备的要求;

——在学校信息化环境方面:

——校园广播系统中明确了有条件学校或新建的校园广播系统宜采用IP网络数字广播系统,并提

出了IP广播系统的配置;

——校园通讯系统增加了设备要求; ——校园计算机网络部分有较大修改,要求网络类型统一为千兆或万兆以太网,主干带宽为1Gbps

及以上;

——选配部分只作原则性的推荐,未作具体规定;

IV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多媒体设备部分与原来相比有较大变动,提出了投影型、电视型和电子白板型三种类型; ——在编排方面的修改:

——总体要求中配备的各学科教学仪器设备与各专用教室和场地分开列表,使阅读更加清晰明了; ——共同的要求采用集中叙述和引用的方式,这方面涉及环境、安全和多媒体设备要求;

——在编排体例方面,不再以表格为主,改为以条文叙述为主,在表格使用方面,带有共性的内

容(例如实验桌)集中编排;

——在内容方面,没有包括功能、使用、管理及人员等方面。 本标准由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组织起草。

本标准代替了2005年版的《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和2006年版的《浙江省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暂行标准》。

《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首次于1999年发布,于2005、2010年修订。 《浙江省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暂行标准》首次于2006年发布。

V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引 言

中小学教育装备是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的基本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根据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和“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对2005年版的《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和2006年版的《浙江省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暂行标准》进行修订。

本标准是实施《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标准》在教育技术装备方面的具体配套要求,本标准不涉及学校生活设施。

标准中必配部分是学校达标必须的,选配部分供学校特色选择。

标准中的动词形式:

——“应”表示应该、只准许,“不应”表示不得、不准许; ——“宜”表示推荐、建议,“不宜”表示不推荐、不建议; ——“可”表示可以、允许,“不必”表示无须、不需要; ——“能”表示能够,“不能”表示不能够; ——“可能”表示有可能,“不可能”表示没有可能。

VI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的总体要求,以及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和场所、学校信息环境的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普通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002-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 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GB/T 3976-2002 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 GB/T 5440-1985 广播用立体声录音机 GB/T 5701-2008 室内热环境条件

GB/T 7313-1987 高保真扬声器系统最低性能要求及测量方法 GB/T 9402-1988 高保真传声器最低性能要求 GB/T 12062-19 高保真声频组合设备最低性能要求 GB/T 14200-1993 高保真声频放大器最低性能要求

GB/T 16260.1-2006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1部分:质量模型 GB/T 17226-1998 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

GB 18580-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GB 18581-2009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18583-2008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18584-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21748-2008 教学仪器设备安全要求 仪器和零部件的基本要求 GB/T 50033-2001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 GB 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099-2011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GB/T 50356-2005 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526-2010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GA 173-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

1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GYJ 26-1986 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 JY/T 0363-2002 视频展示台 JY/T 0373-2004 教学用液晶投影机 JY/T 0381-2007 数字语音学习系统 JY/T 0383-2007 多媒体设备集中控制系统 JY/T 0385-2006 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 QB/T 4071-2010 课桌椅

SJ/T 10796-2001 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 WS 99-1998 黑板安全卫生要求

DB33/T 768.1-2009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1部分: 一般单位重点部位 DB33/T 768.10-2009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10部分:学校 DB33/1018-2005 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 DB33/1025-2006 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建设标准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令第82号)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规则 浙江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专用教室装备规范 3 总体要求

3.1 适用范围

本章规定适用于中小学的教学仪器设备、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和场所、学校信息化环境。 3.2 装备数量和范围

3.2.1 中小学校应配备的各学科教学仪器设备项目、专用教室和场所、信息化环境要求的装备要求应符合表1、表2和表3。

3.2.2 本标准第4、5、6、7章均为必配,选配部分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学校可根据条件装备选配部分的内容。

2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表 1 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装备要求

序号

类别

高中

名称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教学仪器 数学、科学教学仪器

必配 装备要求

备注

《浙江省普通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待公布)

《浙江省初中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试行) 》

《浙江省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试行) 》

必配,根据各校具体情况选择

参照《中学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外语教学仪器配备目录》

参照《小学思想品德、语文、社会、英语、健康教学仪器配备目录》

必配

《浙江省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试行)》

《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

必配

小学 高中

4

体育

初中 体育器材和设施 小学 高中

5

体能 测试

小学 高中

初中 卫生室器械与设备 小学

《浙江省普通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

高中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教学器材

技术或7

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

劳动与技术教学器材

必配

数学、信息技术教学仪器增配目录》(信息技术部分)、《浙江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

《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教材(实验本)教学器材配备目录》

具体内容根据各校实际需要选择

必配

《中、小学卫生室器械与设备配备目录》

初中

体能测试器材

必配 必配

《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 《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 《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 《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中学部分)《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部分)《浙江省青少年体质测试器材配备标准》(中学部分)

《浙江省青少年体质测试器材配备标准》(小学部分)

1 理科 初中

小学 高中

2

文科

数学、科学教学仪器

初中 思想政治(思想品德、品德)

语文、历史、外语常规仪器

小学

高中

音乐 美术

3 初中 音乐、美术器材

6

卫生 (保健)

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器材

注: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教学仪器装备要求目前为《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2000版,高中部分),加《浙江省普通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数学、信息技术教学仪器增配目录》(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数学部分)

3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表 2 中小学校各专用教室和场所装备要求

序号

类别

名称

高中:理化生实验室

1

学科实验室

初中:科学实验室 小学:科学实验室

附属用房:准备室,仪器(标本、模型)室高中:通用技术教室

2

技术教室、实践活动室 初中:劳动与技术教室

小学:实践活动室

3 4 5 6 7 8 9 10 11

气象观察 图书馆(室) 语言和计算机教室 体育、卫生、艺术 生物园地

高中、初中、小学:生物园地(室外) 体育运动场地 卫生(保健)室 心理健康辅导室 音乐教室 美术教室 气象观察园地 图书馆(室) 计算机教室

必配 必配 必配 必配 必配 必配 必配 必配 必配 必配

b 劳动技术教室 b 劳动技术教室 b 劳动教室 在室外空地安排 见6.6.2条 b b b b c b a 、b

必配

b

装备要求

备注

a 原有AP型(或AA型)、AAC型、AACV(或APV、AAV)、AACV-M型模拟语言教室的应继续发挥作用,新建计算机教室时应兼有语言教学功能

b 间数和面积:小学和初中按照DB33/1018-2005《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条文说明)的“6 校舍面积建筑指标”执行,小学见表6.1、6.7,初中见表6.3、6.8;高中按照DB33/1025-2006《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建设标准》的“6 校舍面积建筑指标”执行,以及见条文说明(表6.1、6.3)

c 气象观察园地:小学和初中按照DB33/1018-2005《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的“5 学校用地面积指标”,高中按照DB33/1025-2006《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建设标准》的“5 学校用地面积指标”,在集中绿化地面积中安排

表 3 中小学综合信息化环境装备要求

序号 1 2 3 4 5

名称

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 校园广播系统 校园通讯系统

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信息化教育资源

装备要求 必配 必配 必配 必配 必配

3.3 教室环境和安全卫生的适用范围

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和场地都应符合本标准第3.4和3.5条要求,各部分的特殊要求在相应部分规定。

4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3.4 教室环境 3.4.1 采光

教室采光应符合 GB/T 50033-2001。 3.4.2 照明

教室照明应符合 GB 50034-2004。

桌面平均照度应达到300lx,照度均匀度应不低于0.7。书写板面照度应达到500lx,照度均匀度应不低于0.7。统一眩光值(UGR)应符合GB 50034-2004第5.2.7条。

照明灯具安装高度应在离教室地面1.8m~2.0m之间,教室宜采用定向照射灯具,应满足桌面、黑板面和银幕(或电子白板)对环境照度的不同要求。吊式电扇应位于灯具之上。

为提高桌面照度,保护学生视力,照明灯具宜采用表面反射系数高、反射曲面适宜的灯罩和发光效率高的日光色光源,不宜采用裸灯。

实验台上如果设局部照明,前排灯不应对后排学生视线产生眩光。 3.4.3 通风换气

室内场所通风换气要求(除化学实验室)按表4。

表 4 室内场所通风换气要求(除化学实验室)

序号 1 2 3 4

项目

高中

每小时换气数

必要换气量 立方米/(小时·人)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换气方式、换气制度、换气次数的测定方法

17

四次

14 ≤0.15%

应符合GB/T 17226-1998

指标 初中

小学 三次 11

3.4.4 噪声

小学和初中应符合DB33/1018-2005第8.1.5条,高中应符合DB33/1025-2006第8.1.5条。 3.4.5 室内温度

室内安装空气调节设备时,应按照GB/T 5701-2008第4~7章设计。室内温度夏季宜不高于28℃,冬季宜不低于19℃。 3.5 安全卫生 3.5.1 安全原则

在经济利益与安全要求,或者性能与安全之间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安全需要。 3.5.2 有害物限量

5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3.5.2.1 教室环境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及验收应符合GB 50325-2010第4、5、6章。 3.5.2.2 建筑和装修材料应符合GB 50034-2010第3章。 3.5.2.3 家具有害物限量应符合表5。

表 5 家具含有害物限量

内容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标准

GB 18580-2001

E1级

条文

甲醛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甲苯、二甲

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18581-2009

第4章

苯、乙苯、游离二异氰酸脂、甲醇、卤代烃、可溶性有害重金属等

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18583-2008 GB 18584-2001

第3章 第4章

游离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甲苯二异氰酸脂等

含甲醛释放量、有害重金属含量

有害物限量

3.5.3 实验室废液废气废物

实验室废液废气废物排放应符合GB 3095-1996二级标准。不符合要求的应经过处理。学校应配备相应的处理装置,或者由企业回收。 3.5.4 危险品配备、存放和使用

应按照《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规则》的规定,做好化学药品的存放和使用。 除了配备目录中教学必须的危险品外,不应配备其它危险品。 3.5.5 室内布线

室内电气布线应符合GB 50303-2002。综合布线应符合GB 50311-2007。 3.5.6 网络防雷和接地

网络及联网设备应具有防直击雷和感应雷以及地电位升的装置,建筑物防雷设计应符合GB 50057-2010。网络系统的防雷和接地线应符合GB 50343-2004第3~8章。计算机系统的交流供电电源和直流供电电源以及通道应安装防雷保安器。防雷保安器应符合GA 173-2002。教室应有可靠的保护接地线,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 3.5.7 安全设施

3.5.7.1 学校应根据易燃物性质配备符合要求的消防设施。消防设施的配置应符合GB 50140-2005。

防盗措施不应违反防火规定,应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防盗措施。

3.5.7.2 学校应有符合规定的安全通道,并保持畅通。公共场所应有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系统。

3.5.7.3 普通教室和各专用教室的供电线路均应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和过电流保护器。普通教室可分区安装,各专用教室应单独安装,学生实验供电宜分线路安装。

3.5.7.4 学校的供电系统应采用TN-S系统,也可用TT或TN-C-S系统。不应使用TN-C系统。当供电系统为TN-C系统时,可改造成TN-C-S系统。

6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不同电力系统中设备外壳保护接地端和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连接见表6。

表 6 不同电力系统中设备外壳保护接地端和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连接

电力系统

设备外壳保护接地端 剩余电流保护器

TN-S

接保护导线PE

PE线严禁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

接地

四线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

TT

TN-C-S

接保护导线PE

PEN线严禁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

3.5.7.5 学校应装备安全防护网路系统。

3.5.7.6 学校应有在紧急状态时指挥用的广播设备。 3.5.8 安全卫生措施

3.5.8.1 进入学校的各种仪器、设备、设施,都应符合GB 21748-2008第4.1.5条,按照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告的顺序采取直接的、间接的或提示性的安全卫生措施。存在危险因素并且没有安全措施的仪器、设备、设施,不应进入学校。

3.5.8.2 学校应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和规范操作的教育。应配备必须的防护设施和用具,及时维护更新,排除安全隐患。

学校应制订教育技术装备各种应急预案,并定期检查实施的可行性和人员落实情况。 3.5.9 使用安全

3.5.9.1 应充分重视各种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安全。要注意机械的、电气的、高温(或低温)的、强光的、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等各种危险因素。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没有安全把握的实验不应在课堂上进行。 3.5.9.2 应充分重视学生实验、实践中的安全,特别是通用技术专用教室使用机械设备和各种金工、木工工具的安全。应加强安全教育,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3.5.9.3 装备工作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通用技术专用教室装备应严格按照《浙江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专用教室装备规范》执行。 3.5.10 信息安全

3.5.10.1 信息安全范围一般包括:

——计算机和网络系统防雷电、防过电压而损坏; ——保密资料和数据的安全,不应泄露; ——计算机和网络系统抵御攻击,能正常运行; ——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防盗; ——不良网站的过滤。

3.5.10.2 学校应重视信息安全,切实采取相应的措施。

3.5.10.3 应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贯彻落实《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令第82号)精神,依照《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强化技术防范措施,提高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发现控制能力。应留存系统运行日志和用户使用日志60d(天)以上。 3.5.11 教室门窗

实验室门窗应符合JY/T 0385-2006第4.1.3和4.2.3条,其它应符合DB33/1018-2005第7.0.12条(小学和初中)和DB33/1025-2006第7.0.12条(高中)。

7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3.5.12 课桌椅

应符合GB/T 3976-2002第一篇。为了便于使用,将GB/T 3976-2002第一篇的桌面高、座面高的适用范围和预置参考型号摘录在表7。详见GB/T 3976-2002。

表 7 中小学校课桌椅各型号的标准身高、身高范围、颜色标志和预置参考型号

项目 桌面高 座面高 标准身高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9号

10号

760 730 700 670 0 610 580 550 520 490 440 420 400 380 360 340 320 300 290 270 180.0 172.5 165.0 157.5 150.0 142.5 135.0 127.5 120.0 112.5 165~ 179

158~ 172 绿 ▲ ▲

150~ 1 白 ▲ ▲ ▲

143~ 157 红 ▲ ▲

135~ 149 白 ▲ ▲

128~ 142 黄 ▲

120~ 134 白 ▲

113~ 127 紫 ▲

白 ▲ ~119

学生身高范围 173~

颜色标志 高中参考型号 初中参考型号 小学参考型号

蓝 ▲

白 ▲ ▲

注:表中“▲”表示选择。

4 教学仪器设备

4.1 配备目录中的配备数量按照每年级4个平行班,中学每班50人、小学每班45人计算。平行班和学生数量较多的,应适当增加配备数量。

注:适当增加指能满足教学需要。例如4班及以下配1套;4~8班需增加必配仪器中使用率高的,可配到2套;8~12

班宜配2套。

4.2 各学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的配备要求不再分类。执行各配备目录时学生分组实验一般应按目录中的2人一组配备。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实验仅使用简单器材的,也可按1人一组配备。

注:配备目录中的仪器配备数量为:高中物理数据采集系统、高中分子生物学仪器、高中通用技术器材按4人一组配备。小学数学仪器部分按1套配备。

按小班化教学的学校,学生实验仪器的数量可酌情调整,根据实际学生人数,按2人一组配备。配备目录中“必配”项目学校必须配齐,“选配”项目可根据教学需要和条件有选择地配备,不宜采用“选配”项目一概不配的做法。

应根据教材变化等因素相应调整各学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中小学校应以当年公布的配备目录装备和补充。

4.3 各地应按照本标准和各配备目录,配齐配足各种教学仪器设备。 5 普通教室 5.1 面积

高中应符合DB33/1025-2006第6章。初中、小学应符合DB33/1018-2005第6章。

8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5.2 装备内容

应装备:书写板、讲桌、课桌椅、多媒体设备、网络接口、广播终端、电源插座和其它设施。 5.3 教室要求 5.3.1 书写板

书写板应符合WS 99-1998。书写板的高度应符合GB 50099-2011第5.1.15条。 5.3.2 讲桌和课桌椅

讲桌距离地面高度应符合小学1000mm,初中1050mm。

课桌椅功能尺寸应符合GB/T 3976-2002,宜采用高度可调式。质量应符合QB/T 4071-2010。 课桌椅面板应符合GB 18580-2001的E1级。学生座椅下宜增设夹层,用于存放书包。

课桌椅排布高中应符合DB33/1025-2006条文说明第6章,图6.1、6.2。初中、小学应符合DB33/1018-2005条文说明第6章,图6.1、6.2。 5.3.3 多媒体设备

教室应安装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的要求按附录B(规范性附录)。 5.3.4 网络接口

教室应有100Mbps(及以上)网络接口,或无线网络覆盖。 5.3.5 广播终端

教室应有校园广播终端。 5.3.6 电源插座

讲桌附近应安装220V电网的电源插座,插座应符合GB 1002-2008,二极和三极插座各不少于二个,插座应采用10A规格。教室电源插座电源线截面积应采用2.5mm,教室总电源线截面积不小于4.0mm。 5.3.7 其它设施

5.3.7.1 在保障上述基本尺寸的前题下,或者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学校,可在教室内设若干陈列柜,用以存放实验仪器、实验装置、陈列自制教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宜设学生书籍存放处。

注:“条件”指教室能满足学生桌前后排间距和通道宽度要求。

2

2

5.3.7.2 教室应设清洁柜、窗帘(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雨具存放处、挂衣钩、饮水器、“学习园地”栏等。 5.3.7.3 教室内应安装吊式电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装空调。 6 专用教室和场所

6.1 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初中科学实验室 6.1.1 间数和面积

高中应符合DB33/1025-2006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1,初中应符合DB33/1018-2005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3(按“实验室(理、化、生)”)。 6.1.2 装备内容

应装备:书写板、演示桌、实验桌凳、水源、电源、防护用品箱、多媒体设备、网络接口、附属用房和其他设施。 6.1.3 装备要求 6.1.3.1 书写板

书写板应符合WS 99-1998。书写板的高度应符合GB 50099-2011第5.1.15条。 6.1.3.2 演示桌和实验桌凳

演示桌和实验桌凳装备要求应符合表8。实验所需的二次电源设备不应固定在桌上(或桌内)。

9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表 8 物理、化学、生物和初中科学实验室桌凳装备要求 单位为毫米

项目

演示桌

实验桌

双人桌,台面不小于1200×

规格

桌面不小于2400×700

实验凳

每人一张,座高:高中440,初中400;

600,高:高中780,初中740,宜用高度可调式,调节范围:高中二人一张

380~440,初中340~420

- - -

物理

桌面

理化板桌面,电学实验室桌面铺绝缘橡胶板

理化板桌面,电学实验室桌面铺绝缘橡胶板

理化板桌面,铺耐酸橡胶板理化板桌面

化学 理化板桌面,铺耐酸橡胶板 生物 理化板桌面

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室内排布应符合JY/T 0385-2006第4.1.6条。 6.1.3.3 水源、电源

实验室水源和电源应符合表9。

表 9 物理、化学、生物和初中科学实验室水源和电源装备要求

项目

演示桌

实验桌

实验室集中配置,不到桌

有水槽和水源(高位水嘴),排水口有过滤设置

物理 实验室集中配置,不到桌

水源 化学 有水槽和水源(高位水嘴),排水口有过滤设置

生物 可以到桌,也可在实验室集中配置(要求同化学)可以到桌,也可在实验室集中配置,要求同化学物理

电源插座

生物

220V,电流10A,二极和三极插座的数量不少于各三个,电源插座应符合国标GB 1002-2008。

化学 电源线截面积应采用2.5mm2。

220V,电流6A,二极和三极插座数量各1个,电源插座应符合GB 1002-2008。电源线截面积应采用2.5mm2。

插座的电源可由教师控制接通或切断。 学生实验桌上的电源插座应有防水设置,或安装在实验室不可能遇水之处。有通电警示灯

实验室电源总线截面积应不小于10mm。 6.1.3.4 防护用品箱

实验室应有防护用品救护箱,救护箱中药品应根据药品有效期及时更换。 各学科实验室防护用品救护箱装备要求应符合表10。

表 10 各学科实验室防护用品救护箱装备要求

实验室 物理

内容

备有护眼罩、防护面罩、绝缘鞋等防护用品和处理机械外伤、烫伤、烧伤和简易氧气面罩等急救用品

备有防机械冲击和溶液喷溅的护目镜、防护面罩、耐酸碱工作服等防护用品和机械外伤、烫伤、烧伤、遇强酸、碱紧急处理等急救用品

设护眼罩、防护面罩、口罩等防护用品和机械外伤、烫伤、烧伤等急救用品

2

化学 生物

10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6.1.3.5 多媒体设备

实验室应安装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要求应符合附录B(规范性附录)。 6.1.3.6 网络接口

教室应有100Mbps(及以上)网络接口,或无线网络覆盖。 6.1.3.7 附属用房

6.1.3.7.1 仪器(药品、标本、模型)室、准备室的间数和面积,高中按DB33/1025-2006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1,初中按DB33/1018-2005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3。

准备室和实验员室宜单设,实验员室宜不小于人均6m。

6.1.3.7.2 仪器室应有仪器柜或通风药品柜(化学),生物宜采用全玻璃仪器柜陈列。仪器室应安装窗帘,避免日光直射。有防盗设施。

6.1.3.7.3 准备室应有仪器柜、准备桌(化学准备桌桌面按化学实验桌要求)、仪器车、给排水设施、电源插座(220V,电流10A,二极、三极)。

6.1.3.7.4 化学准备室应有排气通风装置,按化学实验室要求。

6.1.3.7.5 危险化学药品的存放应有专用储藏柜,并应符合GB 50099-2011第5.3.7、5.3.9和5.3.10条。

6.1.3.8 其他设施

6.1.3.8.1 在实验室设陈列柜及生物仪器室采用全玻璃仪器柜时,陈列柜的玻璃应采用钢化玻璃。陈列后应符合JY/T 0385-2006第4.1.6条。

6.1.3.8.2 在走廊陈列实验仪器、装置或教具,陈列后走廊通道宽度应符合DB33/1018-2005第7.0.9条(初中)或DB33/1025-2006第7.0.9条。

6.1.3.8.3 光学实验室应装遮光窗帘,其它实验室可选。 6.1.3.8.4 化学实验室应有一个事故应急冲洗水嘴和急救箱。

6.1.3.8.5 化学实验室应有排气通风装置。除应符合本标准第3.4.3条外,应有强迫通风装置。室内噪声应低于60dB。学生实验桌上不必安装排气通风管道。

采用排风扇时,排风扇应设在外墙靠地面处,风扇的中心距地面不应小于300mm风扇洞口靠室外一面应设挡风措施,室内一面应设防护罩。

化学实验废液废气废物的排放应符合本标准第3.5.3条。 6.1.3.8.6 化学药品不应存放在化学实验室的陈列柜中。

6.1.3.8.7 生物实验桌面可设置照明灯光。灯光不应对学生造成眩光。

6.1.3.8.8 生物实验室水源如集中设置,实验室排布应符合JY/T 0385-2006第4.1.6条。 6.2 小学科学实验室 6.2.1 间数和面积

小学科学实验室间数和面积应符合DB33/1018-2005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1(按“自然教室”)。 6.2.2 装备内容

应装备:书写板、演示桌、实验桌凳、水源、电源、多媒体设备、网络接口、附属用房和其他设施。 6.2.3 装备要求 6.2.3.1 书写板

书写板应符合WS 99-1998。书写板的高度应符合GB 50099-2011第5.1.15条。 6.2.3.2 演示桌和实验桌凳

演示桌和实验桌凳装备要求应符合表11。

2

11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表 11 小学科学实验室桌凳装备要求 单位为毫米

演示桌

实验桌

四人桌,台面不小于1200×900,12

桌面不小于2400×0

张;或六人桌,台面不小于1400×1000,8张。六人桌和四人桌按环岛式排列。实验桌高700

每人一张,座高360。宜用高度可调式,调节高度范围270~380

实验凳

小学科学实验室室内排布应符合JY/T 0385-2006第4.2.6条。 6.2.3.3 水源和电源

实验室水源和电源装备要求应符合表12。

表 12 小学科学实验室水源和电源装备要求

项目 水源

演示桌

实验室集中配置,不到桌,宜设在教室后面。应有一个事故应急冲洗水嘴

220V插座,电流10A,二极、三极,数量不少于

电源插座

三个,符合国标。电源线截面积应采用2.5mm。电源插座应有防水设置,或安装在实验中不可能遇水之处

2

实验桌

实验室集中配置,不到桌

演示桌用二次电源设备不应固定在桌上(或桌内),也可用干电池或蓄电池。学生实验应使用干电池(不应使用二次电源设备)。 6.2.3.4 多媒体设备

实验室应安装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要求应符合附录B(规范性附录)。 6.2.3.5 网络接口

教室应有100Mbps(及以上)网络接口,或无线网络覆盖。 6.2.3.6 附属用房

6.2.3.6.1 仪器(药品、标本、模型)室、准备室的间数和面积按DB33/1018-2005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1。

准备室和实验员室宜单设,实验员室宜不小于人均6m。 6.2.3.6.2 仪器室应有仪器柜。仪器室应安装窗帘,应有防盗设施。

6.2.3.6.3 准备室应有仪器柜、准备台、操作台(加工、制作、修理用)、仪器车、给排水设施、电源插座(220V,电流10A,二极、三极)。 6.2.3.7 其他设施

6.2.3.7.1 在实验室设陈列柜时,陈列柜的玻璃应采用钢化玻璃。陈列后应符合JY/T 0385-2006第4.2.6条。

6.2.3.7.2 在走廊陈列实验仪器、装置或教具,陈列后走廊通道宽度应符合DB33/1018-2005第7.0.9条或DB33/1025-2006第7.0.9条。

6.2.3.7.3 实验桌上不宜安装照明灯,宜配备显微镜灯(用干电池作电源)。 6.2.3.7.4 实验室宜装窗帘。

12

2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6.2.3.7.5 实验室应附设种植、养殖园地。

6.2.3.7.6 实验室应有防护用品救护箱。防护用品救护箱中应备有护眼罩、防护面罩、口罩等防护用品和机械外伤、烫伤、烧伤等紧急处理急救用品。救护箱中的药品应根据药品有效期及时更换。 6.3 文科仪器室

6.3.1 文科仪器室应装备橱柜。

6.3.2 文科仪器室应有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尘条件。 6.4 技术教室、实践活动室 6.4.1 高中通用技术专用教室 6.4.1.1 间数和面积

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应符合DB33/1025-2006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1(按“劳动技术教室”)。 6.4.1.2 装备内容

高中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分为教室一(用于听课、设计、一般手工制作和电子控制类制作)和教室二(用于钳工类、木工类操作、使用小型设备等制作专用教室)。

教室一应安装通用工作台,教室二应安装专用操作台,以及学生凳、水源、电源、多媒体设备、网络接口和防护用品。 6.4.1.3 装备要求

六个及以下平行班的学校应各建一间专用教室。平行班多于六个班时,可适当增加。

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应建在一楼并应考虑噪音对其他教学场所的影响。通用技术专用教室的环境应较干燥。

通用技术专用教室的具体要求应符合《浙江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专用教室装备规范》。 教室内宜安装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要求按附录B(规范性附录)。教室内应设网络接口。 高中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应有防护用品救护箱。应备有防机械冲击护目镜、防护面罩、口罩等防护用品和机械外伤、烫伤、烧伤等紧急处理急救用品。救护箱中的药品应根据药品有效期及时更换。 6.4.2 初中劳动与技术教室 6.4.2.1 间数和面积

应符合DB33/1018-2005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3(按“劳动技术教室”)。 6.4.2.2 装备内容

应装备:工作台、学生凳、水源、电源、多媒体设备、网络接口和防护用品。 6.4.2.3 装备要求

工作台和学生凳:

——工作台宜采用四人共用,应符合桌面尺寸1600mm×1200mm,高700mm; ——学生凳座面高为400mm,宜选用高度可调式。调节高度应符合本标准第3.5.12条。 教室内应有水源,可集中设置若干个水池。

工作台上应安装220V电网电源插座。电源插座应安装在工作台侧面。电源插座规格应为220V10A,每张工作台上应安装二极和三极插座各二个,插座应符合GB 1002-2008。

教室内宜安装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要求按附录B(规范性附录)。教室内应设网络接口。 初中劳动与技术教室应有防护用品救护箱,应备有防机械冲击护目镜、防护面罩、口罩等防护用品和机械外伤、烫伤、烧伤等紧急处理急救用品。救护箱中的药品应根据药品有效期及时更换。

13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6.4.3 小学实践活动室 6.4.3.1 间数和面积

应符合DB33/1018-2005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1(劳动教室)。

6.4.3.2 实践活动室的装备内容和要求宜参照本标准6.2条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 6.4.3.3 应配备必要的手工工具。 6.5 生物园地(高中、初中、小学)

6.5.1 生物园地在校园内设立。生物园地的建设应因地制宜,场地大小、动植物选择和各种设施配置合理,能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部分实物观察和部分实验原材料。 6.5.2 生物园地可选择以下两种方式:

——集中型,在校园内专门开辟一块园地,种植植物;

——分散型,结合校园环境建设,在校园中进行整体规划,种植植物。 6.5.3 种植的植物应有多样性,四季皆有。每种植物应有简要说明标签。 6.6 体育运动场地 6.6.1 装备内容

应包括:田径运动场、室内活动场、器械活动场地、室外篮、排球场、器材室。 6.6.2 装备要求

体育活动场地装备要求应符合表13。

表 13 体育活动场地及装备要求

序号 1

名称

主要性能 四道100m直跑道,300m~400m环形跑道

田径运动场

四道100m直跑道,250m环形跑道 四道60m直跑道,200m环形跑道

室内活动场 器械活动场地室外篮、排球6

(略)

装有爬杆、平梯等 篮、排球场的比例为2∶1

高中

1个,24班(不含24班)以上

初中 -

1个,24班(不含24班)以上

小学 -

2 -

1个,18班(不含18班)以上

3 4 5

760m2 650 m2 360 m2 200m2 150 m2 100 m2

每六个班配1(或相

每六个班配1

每六个班配1

应面积的体育活动场地)

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高中应符合DB33/1025-2006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1,初中应符合DB33/1018-2005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3,小学应符合DB33/1018-2005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5。 6.7 卫生(保健)室 6.7.1 间数和面积

高中应符合DB33/1025-2006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1。初中应符合DB33/1018-2005条文说明第6.0.1

14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条表6.3,小学应符合DB33/1018-2005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1; 6.7.2 装备内容

卫生(保健)室器材与设备应按《中、小学卫生室器械与设备配备目录》配备。 6.8 心理健康辅导室 6.8.1 面积

初中和小学应不小于18m,高中应不小于24m。 6.8.2 装备内容

心理健康辅导室装备内容应符合表14。心理健康辅导室主要用于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和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已经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应经心理医生治疗。

表 14 心理健康辅导室装备内容

类别

个体咨询室 教师办公室 团体辅导室

要求 必配 选配 选配

2

2

6.8.3 装备要求

个体咨询室、教师办公室和团体辅导室装备要求应分别符合表15、表16和表17。

表 15 个体咨询室装备要求

类别

环境

要求

墙壁、地板和窗帘应使用温和、平静的色调,如苹果绿(具有安全、平和、凉爽的感觉)、米黄色(显得温馨、亲切);突出灯光效果,把灯具作为空间的视觉焦点,采用可调节明暗的灯具,光线柔和

室内环境

家具和布置

宜配置沙发,沙发颜色宜与墙壁形成对比,线条简洁,质地柔软舒适,两张沙发成90º摆放,避免咨询双方对视; 墙上宜配置风景画; 室内宜放置绿色植物; 宜配置茶几; 安装空气调节设备; 书架,配有图书;

应配有饮用水、纸杯、盆架、毛巾、计时器(不出声); 应配备简易音响设备,松弛音乐软件

心理健康和测查工具

智力测查表、个性与性格测查表、能力倾向测查表、心理健康测(筛)查量表 沙盘、音乐放松疗椅、宣泄人 动作稳定仪、皮肤电仪 注意力集中仪 速示仪

综合反应时仪、手指灵活性测试仪、双手调节器、动景盘(小学配)、立体镜(小学配)、混色轮(小学配) 迷宫、镜画仪、概念形成仪、河内塔 棒框仪

15

备 常用心理咨询工具

情绪类 心理学仪

器 学习、思维类

个性特征类(高中配)

注意类 记忆类 感知运动类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表 16 心理咨询教师办公室装备要求

类别 空调设备 通讯设备 办公设备 环境布置 书籍和资料

空气调节设备 电话、传真

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摄像机、照相机 宜有风景画

配有心理书籍和报刊(分教师专用和学生专用)

应有心理咨询室记录资料(学生心理咨询记录、团体辅导记录、电话咨询记录、家长沟通记录、班级学生心理档案) 宜配备沙发和茶几; 有简易音响设备

要求

家具

表 17 团体辅导室装备要求

类别

要求

墙壁、天花板和地板采用冷色调,如浅蓝色(给人和谐、平静的感觉,有利于放松和宣泄); 一面单向玻璃墙(只安装上半墙身,用于观察矫正不当行为);

环境

窗口应安装护栏杆;

挂一些对团体成员有约束力的团体契约; 安装空调设备

电视、影碟机(DVD)、投影、音响,专题影片和音乐(用于模仿学习和放松训练)、录音笔;

设备

跑步机、拳击器、宣泄棒、宣泄球等(让来访学生通过运动宣泄不良情绪); 涂鸦墙(黑/白板,为不喜欢运动的学生提供宣泄空间);

音乐放松椅和抱枕(要求形状多样、色彩绚烂,令室内环境轻松活泼)

6.9 音乐教室 6.9.1 间数和面积

高中音乐教室、器乐演奏室和乐器室的间数和面积应符合DB33/1026-2006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1。初中音乐教室和乐器室的间数和面积应符合DB33/1018-2005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3,小学音乐教室间数和面积应符合DB33/1018-2005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1。

音乐教室的房间位置选择应考虑对其他教学教室的噪声影响。 6.9.2 装备内容

应装备:五线谱黑板、音乐凳、多媒体设备、高保真音响设备、器具柜,器乐演奏室应装备阶梯式座位、谱架、指挥台、乐器陈放柜。 6.9.3 装备要求

学生用音乐凳应轻便、稳定、可自由组合。

多媒体设备按附录B(规范性附录)。音响设备应采用高保真音箱,符合GB/T 7313-1987、GB/T 9402-1988、GB/T 12062-19和GB/T 14200-1993。

16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当在器具柜中使用玻璃作材料时,应采用钢化玻璃。

器乐演奏室宜采用阶梯式座位,设计视点应定在教师指挥台的中心。每排座椅的视线升高值宜为 120mm。宜采用固定座椅,每个座椅前宜设计固定谱架。其排距不应小于950mm。每个座位宽度宜为700mm 。座椅、指挥台及谱架的规格及排布宜参照专业要求设计。

乐器室应配置乐器陈放柜。

音乐教室和器乐演奏室宜按GB/T 50356-2005第3.3条和第6章进行混响时间和噪声控制的设计。 6.10 美术教室 6.10.1 间数和面积

高中美术教室和美术教具室的间数和面积应符合DB33/1026-2006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1。初中美术教室和美术教具室间数和面积应符合DB33/1018-2005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3,小学美术教室和美术教具室间数和面积应符合DB33/1018-2005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1。 6.10.2 装备内容

应装备:演示桌、学生桌、多媒体设备 6.10.3 装备要求

小学美术教室宜有一间用于绘画、写生,宜配置写生凳和美术工作台;一间用于工艺制作,应配置演示桌和学生桌。18班以下的学校,宜建综合性美术教室,配置演示桌和学生桌。

初中美术教室应有一间用于绘画和写生,一间用于工艺制作。有条件的学校可配备陶艺制作用炼泥机、电窑等设备,上述设备也可在教室外另外安排。

高中美术教室应有一间用于绘画和写生,一间用于工艺制作。 多媒体设备按附录B(资料性附录)。 6.11 气象观察园地

6.11.1 气象观察园地宜采用25m×25m或16m×20m的空旷平坦的场地。场地四周围应有白色的栅栏,高约50cm。

6.11.2 学校应配备基本的气象观察仪器。气象观察仪器包括:百叶箱、气温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风向风速计、空盒气压计、湿度计和雨量计。 6.12 图书馆(室) 6.12.1 面积

高中应符合DB33/1025-2006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1。初中应符合DB33/1018-2005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3。小学应符合DB33/1018-2005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1。 6.12.2 装备内容

——图书馆应设藏书室、学生借书处、学生阅览室(宜按借阅合一的方式布置)、教师阅览室; ——配套设施:

——家具设备应配备:书架、阅览桌椅、报刊架、书柜、目录柜、文件柜、陈列柜、办公桌椅、

出纳台、卡片目录柜(未采用计算机管理的图书馆室);

——办公设备应配备:装订设备、计算机、复印、扫描仪、刻录机、打印机、录音机; ——文献保护设备(通风换气、除湿); ——安全设备(消防、防盗等)。

17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6.12.3 装备要求 6.12.3.1 藏书量

高中、初中、小学图书馆(室)达标应拥有的藏书量(含报刊)应符合表18。有条件的学校应按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I级要求配备。

表 18 高中、初中、小学图书馆(室)达标应拥有的藏书量(含报刊)要求

项目

人均图书拥有量 人均图书年递增量 报刊种类

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种类

高中 ≥35册 2册 100种 200种

初中 ≥30册 2册 80种 180种

小学 ≥20册 1册 50种 100种

藏书分类比例参照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厅〔2003〕5号),结合学校实际确定。

6.12.3.2 馆舍要求 馆舍要求如下:

——应有适合于全开架或半开架的借阅方式;

——应有良好通风换气、采光、照明、防火、防潮、防虫、防盗、防尘和防鼠条件; ——藏书室应安装窗帘。

6.12.3.3 学生阅览桌、椅(或凳)高度参照实验室(中学按本标准第6.1.3.2条表8,小学按本标准第6.2.3.2 条表11)。

6.12.3.4 应实行计算机管理,配备必要的设备和管理软件。 6.12.3.5 校园网页有图书馆(室)的内容。 6.13 计算机教室 6.13.1 间数和面积

高中计算机教室的间数和面积按DB33/1025-2006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1。 初中计算机教室的间数和面积按DB33/1018-2005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3。 小学计算机教室的间数和面积按DB33/1018-2005条文说明第6.0.1条表6.1。 6.13.2 装备内容

应装备:书写板、教师桌凳、学生桌凳、计算机设备和软件、网络系统、供电系统、电气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宜装备空气调节设备。 6.13.3 装备要求 6.13.3.1 书写板

计算机教室应采用无尘书写板。 6.13.3.2教师桌凳、学生桌凳

教师桌尺寸宜1400mm×730mm×980mm,全钢,全封闭,应满足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的放置和使用要求。 学生桌凳学生凳宜采用钢木结构,尺寸要求应符合表19。

18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表 19 学生计算机桌凳尺寸要求 单位为毫米

内容 桌面尺寸 桌面高 凳面高

高中 1400×730 760 440

初中 1400×730 700 400

小学 1400×730 0 360

6.13.3.3 计算机设备

计算机设备装置装备要求应符合表20。高考用计算机按有关文件的要求装备。

表 20 计算机设备装备要求

名称

专用网络机柜 教师计算机

宜选用全钢板式

LCD显示器,≥45cm(18英吋),配置不低于:2GB内存,500GB硬盘,Core i3CPU,512MB显存,支持DirectX9,DVD刻录机,耳麦,或上述参数不低于当时主流配置

LCD显示器,≥45cm(18英吋),配置不低于:1GHz主频CPU,1GB内存,250GB硬盘,128MB

学生计算机

显存,带话筒耳机,支持DirectX9,高中宜有DVD刻录机,或上述参数不低于当时主流配置,每生1套

交换机 不间断电源 多媒体设备 配套软件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不小于100Mbps,交换机端口应有10%的冗余 教师计算机用,不小于1000VA

按附录B(规范性附录),大屏幕显示设备应使用电子白板型

操作系统、杀毒软件、网络管理软件、办公应用软件、媒体播放和图形处理软件、常用工具;教学软件

设备要求

新建或改建计算机教室宜包含语言学习功能。基于计算机的数字语言功能和要求应符合JY/T 0381-2007第4、5章。 6.13.3.4 网络系统

计算机教室的所有计算机应联成局域网,并应接入计算机校园网,能访问因特网。 6.13.3.5 供电系统

电源系统:应设配电箱,供电电源额定总容量应不小于计算机教室中设备总功率的1.5倍。 分路布线控制,每路线路负载不超过10台计算机,并设有过载保护装置。

教师计算机桌和学生计算机桌应安装电源插座,电源插座应符合GB 1002-2008,10A,教室桌安装三极和二极插座各二个,学生桌安装三极插座二个、二极插座一个。 6.13.3.6 电气安全设施

计算机教室应安装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地板应符合SJ/T 10796-2001。 计算机教室的网络防雷和接地应符合本标准第3.5.6条。 6.13.3.7 消防设施

室内装饰应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计算机教室的防盗措施不应影响消防安全,应保障消防通道畅通。

应按照严重危险等级和E类火灾配置灭火器。应选配卤代烷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19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6.13.3.8 空气调节设备

宜装备空气调节设备,室内温度夏季宜不高于28℃,冬季宜不低于19℃。 空调设备应采用三相电源,供电。 6.13.3.9 室内环境

机房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70%。 计算机教室内噪音不应高于60dB。 7 学校信息化环境

7.1 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 7.1.1 装备内容

应装备:布线系统、网络设备、机房辅助系统、网络软件。 7.1.2 装备要求

7.1.2.1 校园计算机网络布线系统装备要求应符合表21。

表 21 校园计算机网络布线系统装备要求

项目

接入教育城域网带宽 校园网类型

接入带宽应为1Gbps 采用千兆或万兆以太网

采用结构化布线。综合布线设计应符合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校园网链路

验收应按GB 50312-2007

建筑群子系统及干线子系统采用单模或多模光纤链路,配线子系统采用超五类(含)以上非屏蔽双绞线链路

信息插座分布

所有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公共教室等教学场所及办公场所都具有网络信息点或WIFI信号覆盖

设备要求

表22的场所都应有信息插座,信息插座的数量宜不少于(或按照)表22。

表 22 信息插座数量要求

场所 信息点数量

普通教室 2

专用教室

实验员办公室*

图书馆

阅览室

会议室

教师办公室

学生宿舍

2 * * * 每人1个 *

注:表中“*”表示根据需要量设置。

7.1.2.2 校园计算机网络设备装备要求应符合表23。

20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表 23 校园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要求

项 目 服务器

设 备 要 求

配置专用服务器满足网络服务功能需求

网络互联设备 配置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互联设备,满足网络容量、带宽及互联需求 安全防护 学生终端 教师终端

有日志服务器、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审计、防病毒等通过认证的网络安全设备和软件

学生用计算机,有效生机比5:1 教师用计算机,有效师机比1:1

注:表中“有效生机比”、“有效师机比”指学生(或教师)人数与有效计算机的比值。

有效计算机指符合要求,能正常使用,并在用的计算机

7.1.2.3 校园计算机网络机房设备装备要求应符合表24。

表 24 校园计算机网络机房设备装备要求

项 目 主机房环境系统

设 备 要 求

主机房应配备空调设备,制冷量应留15%~20%的余量,温度应在18℃~28℃,相对湿度应在35%~75%,并有防尘、防电磁干扰措施

校园网供电应采用市电供电与UPS(不间断供电系统)结合方式,其中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应通过UPS供电 应符合本标准第3.5.6条

电源系统

防雷、防静电及接地系统 消防系统

主机房应使用阻燃材料;应采用感烟探测器和报警系统;必须配置固定灭火装置,并按精密贵重电子仪器选用灭火剂(应选配卤代烷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其他要求应参照符合GB 50174-2008的B级机房,至少不低于C级机房。主机房装备应符合表23。

其他要求

7.1.2.4 校园计算机网络网络软件装备要求应符合表25。

表 25 校园计算机网络软件装备要求

项目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 见本标准第7.5条

软件要求

7.2 校园广播系统

7.2.1 装备内容

应装备:广播扬声器、功率放大器、传输线路及其传输设备、管理(控制)设备、拾音器和其他信号源设备,广播机房。 7.2.2 装备要求

7.2.2.1 广播扬声器

7.2.2.1.1 每个普通教室、专用教室、教室办公室和管理用房都应有室内扬声器。

21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7.2.2.1.2 校园广播应能覆盖校园内所有区域。走道、宿舍、大厅和餐厅也应设置室内扬声器,校内道路、操场、绿地和其他活动场所应设室外扬声器。 7.2.2.2 广播功能

校园广播系统内容有业务广播、背景广播、紧急广播。

广播系统的设计和应备功能应符合GB 50526-2010第3章。 7.2.2.3 技术要求

广播系统的设计应符合GB 50526-2010第3章;扩声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GB 50526-2010第3.3条,业务广播、背景广播和紧急广播应不劣于二级。 7.2.2.4 广播系统形式

校园广播系统可有模拟广播和IP数字广播两种形式。 7.2.2.4.1 模拟广播

模拟广播系统装备要求应符合表26。

表 26 校内模拟广播系统装备要求

项目

室内扬声器 室外扬声器

功率放大器

设备要求

办公室1W~2W,教室、走廊、门厅及公共场所5W~10W, 扬声器的声压级应比环境噪声大10dB~15dB

防水防尘型,音柱式或草坪音箱,30W~80W

广播扬声器

宜采用70V或100V的定压功放,非紧急广播用的输出功率应不小于所驱动广播扬声器额定功率总和的1.3倍; 紧急广播用的输出功率应不小于所驱动广播扬声器额定功率总和的1.5倍

22

应使用阻燃护套线,室内线材截面积应不小于1mm,室外线材截面积应不小于1.5mm。线路损耗不大于3dB(1000Hz)

室外线材具有防雷和接地设施,应符合本标准第3.5.6条

传输线路

控制台及机柜 广播控制中心

管理和控制设备

分区控制器 调音台 不间断电源 无线话筒 有线话筒

信号源设备

立体声收录设备 影碟机 计算机

全钢,满足信号源设备和控制设备的放置和使用要求 包括主控设备和播放软件

功率不小于100W,有记忆功能,能分别对学生宿舍、教学楼(不同楼层或教室类别)、办公大楼、校园划分广播分区 声道输入部分与信号源设备相对应,不少于8路

输出电压220V, 根据设备负载确定不间断电源容量,电池续航时间应不小于8h

一拖二,远距离(集会等使用) 动圈式、电容式

录音要求不低于GB/T 5440-1985第4.1条乙级,收音要求支持频率范围:(AM)535 kHz~1605kHz,(FM)87 MHz~108MHz DVD(或CD) 多媒体计算机

7.2.2.4.2 数字广播

有条件学校或新建校园广播系统宜采用IP网络数字广播系统(基于校园计算机网络传输信号)。

IP数字广播系统装备要求应符合表27。

22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表 27 校园IP网络数字广播系统装备要求

项目

室内扬声器

广播扬声器

室外扬声器

功率放大器

设备要求

模拟音箱或带数字音频解码功能的IP广播音箱。办公室1W~2W,教室、走廊、门厅及公共场所5W~10W, 扬声器的声压级应比环境噪声大10dB~15dB

防水防尘型,音柱式或草坪音箱,30W~80W 号筒式,25W

网络广播终端,RJ45接口,集成功放。具备数字音频解码、音频信号输出、双向语音对讲、点播等功能

采用结构化布线,综合布线设计应符合GB 50311-2007,验收应符合GB 50312-2007,建筑群子系统及干线子系统采用单模或多模光纤链路,配线子系统采用超五类(含)以上非屏蔽双绞线链路

室外线路具有防雷和接地设施,应符合本标准第3.5.6条 配置交换机,符合传输线路需要 控制台及机柜 IP网络广播控制中心

全钢材质,满足信号源设备和控制设备的放置和使用要求 包括主控设备和播放软件 多媒体电脑,配座式话筒

声道输入部分与信号源设备相对应,不少于八路 选配,配备有采集卡和编辑软件的计算机

输出电压220V的UPS,根据设备负载确定不间断电源容量,电池8h延时

一拖二,远距离(集会等使用) 动圈式、电容式

录音要求不低于GB/T 5440-1985第4.1条乙级,收音要求支持频率范围:(AM)535kHz~1605kHz(FM)87MHz~108MHz DVD(或CD) 多媒体计算机

传输线路

网络互联设备

管理和控制设备

分控中心 调音台 采播工作站 不间断电源 无线话筒 有线话筒

信号源设备 立体声收录设备 影碟机 计算机

7.2.2.5 广播机房

校园广播系统的广播机房装备要求应符合表28。

表 28 校园广播系统广播机房装备要求

项目

广播机房面积 主机房环境系统 电源系统

防雷、防静电及接地系统 消防系统

主机房应使用阻燃材料;应采用感烟探测器和报警系统;必须配置固定灭火装置,并按精密贵重电子仪器选用灭火剂(应选配卤代烷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宜不小于16m2

主机房应配备空调设备,制冷量应留15%~20%的余量,温度应在19℃~28℃,相对湿度应在35%~75%,并有防尘、防电磁干扰措施 供电采用UPS(不间断供电系统)供电 应符合本标准第3.5.6条

设备要求

23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7.3 校园通讯系统

7.3.1 装备内容

应装备:布线系统、通讯设备。 7.3.2 装备要求

7.3.2.1 校园通讯系统综合布线装备要求应符合表29。

表 29 校园通讯系统综合布线装备要求

项目

设备要求

采用结构化布线。综合布线设计应符合GB 50311-2007,验收应按照GB 50312-2007

通讯链路

建筑群子系统及干线子系统采用大对数电缆,配线子系统采用超五类(含)以上非屏蔽双绞线链路

通讯插座

宜采用RJ-45超五类以上模块,每个办公室(含传达室、实验员室)应具有通讯插座

7.3.2.2 校园通讯系统的通讯设备终端可配置PSTN电话机、传真机。 7.4 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7.4.1 装备内容

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配备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控制机房。

7.4.2 装备要求

7.4.2.1 学校安全防范技术系统装备的基本原则和配置应按照DB33/T 768.10-2009第4章。

7.4.2.2 学校安全防范技术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DB33/T 768.10-2009第5章和DB33/T 768.1-2009第5章。

7.4.2.3 学校安全防范技术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DB33/T 768.1-2009第5.1.3条。 7.4.2.4 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装备要求应符合表30。

表 30 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装备要求

项目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 电子巡查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

设备要求

主要包括摄像机,处理/控制/管理设备,存储记录设备,显示设备、传输线路和设备 主要包括入侵探测器,紧急报警装置,处理、控制、管理设备,显示、记录设备,传输线路和设备

可采用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或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

主要包括识读部分、传输部分、管理(控制)部分、执行部分以及相应的系统软件组成

7.4.2.5 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装备要求应符合表31。

24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表 31 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装备要求

项目

学校外围道路交叉口 学校出入口及主要通道 行政、教学楼出入口及楼内通道 学生宿舍(公寓)楼出入口 学生宿舍(公寓)楼公共走廊 电梯轿箱 财务室

摄像机

食堂膳食厅、食物存储间及操作间 实验室、试卷室、危险品储藏室 计算机教室 图书馆、档案馆

体育场(馆)、体育场制高点 停车库(场)出入口及库内 广播(电视)台、网络中心 监控中心

学校周界围墙、栅栏等屏障处

图书馆、档案馆、广播(电视)台、网络中心、计算机教室 财务室

入侵探测器

实验室、试卷室、危险品储藏室 食物存储间及操作间

锅炉房、配电房、水泵房、油库 监控中心

紧急报警装置

财务室 门卫

巡查设备

重要区域和部位 计算机教室

门禁管理设备

实验室、试卷室、危险品储藏室 图书馆、档案馆

必配 必配 选配 必配 必配 必配 必配 选配 选配 选配

安装区域或范围

配置要求 选配 必配 必配 必配 选配 必配 必配 必配 必配 选配 选配 必配 选配 必配 必配 必配 选配 必配

25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7.4.2.6 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控制机房装备要求按表32。

表 32 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控制机房装备要求

项目

控制机房面积 主机房环境系统 电源系统

防雷、防静电及接地系统 消防系统

不小于20m

主机房应配备空调设备,制冷量应留15%~20%的余量,温度应在19℃~28℃,相对湿度应在35%~75%,并有防尘、防电磁干扰措施 供电采用UPS(不间断供电系统)供电 应符合本标准第3.5.6条

主机房应使用阻燃材料;应采用感烟探测器和报警系统;必须配置固定灭火装置,并按精密贵重电子仪器选用灭火剂(应选配卤代烷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2

设备要求

7.5 信息化教育资源 7.5.1 装备内容

信息化教育资源应涉及资源建设、资源配备和资源标准化。

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内容分为资源和平台二大类,具体内容应符合表33。

表 33 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内容

项目

资源类

内容

素材类教学资源、教师备课类教学资源、网络课程类资源、专题类教育资源等 行政管理:包括校园网平台、办公自动化、档案、财务、资产、资源、人事与教师专

平台类

业发展管理等

教务管理:包括学籍、教师、教学计划、智能排课、学生成绩与教学评价、图书管理、教案和课件制作软件等

7.5.2 装备要求

7.5.2.1 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应采取自主开发与择优引进相结合的模式。

7.5.2.2 自主开发适合教学需要,符合科学性、实用性、专业性的校本资源,建立校本资源库,进行分类管理。

7.5.2.3 学校应积极参与省、市、县区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充分利用浙江教育资源网等网络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7.5.2.4 引进优质资源,学校应选择使用经国家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审定推荐的教学软件,适合学校现行教材需要,涵盖各学科的音像教材、课件等的教学资源,并进行定期补充、更新、升级。具体配备可参照浙江省音像教材审定推荐目录。

7.5.2.5 学校应建立校本资源库,保存自主开发、引进和下载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实行计算机管理,及时维护和更新。

7.5.2.6 要加强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信息技术标准化应统一规划,建立必要的组织,有计划、分阶段推进,在以下各方面开展开展标准化工作:

数据内容及格式,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数据服务层结构,数据采集和交换,身份统一认证,办公系统文件交换和流转,网络资源交换和共享规则,公共服务体系的分布、架构和基础设施层,视频会议系

26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统建设,远程教育系统建设,资源库内容,远程教育系统软件,网络安全保障,应用服务监测,应用服务层信息采集、处理和共享,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虚拟实验的内容和功能。

各级网络平台、体系和资源应按照统一的标准建设。 软件产品应符合GB/T 16260.1-2006。

27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选配部分

A.1 各专用教室、场地和信息化环境项目

表A1中列出了选配的各专用教室和场所。表A2中列出了选配的学校信息化环境。

表A1 中小学校选配部分各专用教室和场所装备内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地理 艺术 天文 探究性实验

室 类别

名称

高中物理数字化实验室 高中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高中、初中:生物数码显微实验室 高中、初中、小学机器人实验室 初中、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 初中、小学:科技活动室(园地) 高中、初中地理教室 初中、小学书法教室 舞蹈室

教学天文台(馆、器材室)

装备要求 选配 选配 选配 选配 选配 选配 选配 选配 选配 选配 选配 选配

b b a、b a、b a a a、b a a、b a、b a、b a、b

备注

图书馆(室) 电子阅览室 媒体传播

微格教室

a 间数和面积按照DB33/1018-2005《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的“6 校舍面积建筑指标”; b 间数和面积按照DB33/1025-2006《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建设标准》的“6 校舍面积建筑指标”

表A2 中小学校选配部分信息化环境装备内容

名称

校园电视系统

装备要求 选配

备注

原有的校园电视系统应继续发挥作用。新建时应采用基于校园计算机网络的电视系统

A.2 各专用教室和场所的具体要求 A.2.1 高中物理数字化实验室 A.2.1.1 面积

高中物理数字化实验室使用面积宜不小于高中物理实验室。 A.2.1.2 装备内容

应装备:演示桌、实验桌凳、传感器和实验仪器、多媒体设备、计算机设备和其他配套设备。

28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A.2.1.3 装备建议 A.2.1.3.1 演示桌

外形尺寸,l×b×h:2400mm×700mm×1050mm。应符合计算机、视频展示台和数字采集器的放置和使用要求。其他技术要求参照高中物理实验室的演示桌。 A.2.1.3.2 实验桌凳

实验桌外形尺寸,l×b×h:2000mm×600mm×780mm。应符合台式计算机和数字采集系统的放置和使用要求。桌面应有采集器信号线穿线孔。

宜采用钢木结构。当学生实验桌面对面排列时,中间应有挡板,挡板宜采用透明材料(不应采用普通玻璃)。

实验桌应有220V电源插座,二极和三极各二个。

学生凳宜采用高度连续可调式,调节范围:380mm~440mm。 A.2.1.3.3 传感器和实验仪器

传感器品种按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

应配备配套实验仪器。 A.2.1.3.4 多媒体设备

实验室应安装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要求应符合附录B(规范性附录)。 A.2.1.3.5 计算机设备

计算机设备参照本标准第6.13.3.3条。 A.2.1.3.6 其它配套设备

网络系统、供电系统、电气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宜装备空气调节设备等参照计算机教室。 A.2.2 高中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A.2.2.1 面积

高中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使用面积宜不小于生物实验室。 A.2.2.2 装备内容

应装备:演示桌、实验桌凳、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 A.2.2.3 装备建议 A.2.2.3.1 演示桌

外形尺寸,l×b×h:宜不小于:2800mm×700mm×1050mm。桌面应包含准备桌面、演示台面和安装多媒体设备位置。应有水槽。应满足计算机、视频展示台和数字采集器的放置和使用要求。其他技术要求参照高中生物实验室的演示桌。 A.2.2.3.2 实验桌凳

实验桌应根据配备的器材情况设计。

实验凳宜选用高度可调,调节范围:380mm~440mm。 A.2.2.3.3 实验器材

按照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 A.2.2.3.4 多媒体设备

实验室应安装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要求应符合附录B(规范性附录)。 A.2.3 高中、初中生物数码显微实验室 A.2.3.1 面积

生物数码显微实验室的使用面积宜不小于生物实验室。

29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A.2.3.2 装备内容

应装备:演示桌、实验桌凳、数码显微镜、多媒体设备、计算机设备和其他配套设备。 A.2.3.2 装备建议 A.2.3.2.1 演示桌

演示桌应符合计算机、视频展示台和数码显微镜的放置和使用要求。其他技术要求参照高中生物实验室的演示桌。 A.2.3.2.2 实验桌凳

实验桌4人一组,外形尺寸宜(l×b×h):2400mm×700mm×780mm,一体化桌面, 应符合计算机、数码显微镜的放置和使用要求。其他技术要求参照高中生物实验室的实验桌凳。 A.2.3.2.3 数码显微镜

数码显微镜摄像头像素应不低于130万像素。 A.2.3.2.4 多媒体设备

实验室应安装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要求应符合附录B(规范性附录)。 A.2.3.2.5 计算机设备

计算机设备参照本标准第6.13.3.3内容。 A.2.3.2.6 其它配套设备

网络系统、供电系统、电气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宜装备空气调节设备等参照计算机教室。 A.2.4 机器人实验室 A.2.4.1 面积

机器人实验室使用面积应符合90m~140m ,可分为二间。 A.2.4.2 装备内容

机器人实验室应有较大的场地,机器人器材、计算机、软件和有关资料。 实验室家具宜有工作台、学生凳、仪器柜、陈列柜。 A.2.4.3 装备建议

A.2.4.3.1 机器人实验室宜设以下主要功能区: ——教学区(日常教学、组装、编程、调试); ——活动区(试验、比赛);

——展示交流区(论文展示、机器人展示、项目展示、参考阅读材料);

——储藏区(存放器材)。

可根据学校需求设计主要功能区。活动区的布置根据所需机器人的种类设计。 A.2.4.3.2 机器人实验室宜有下列器材:

——主机; ——软件; ——扩展件;

——配件(各种传感器套件、软件仿真系统、实验卡); ——电池充电器; ——标准模型; ——工具包等。

可自行设计和搭建不同的模型,可编程和软件模拟。

2

2

30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A.2.4.3.3 机器人设备参考配置见表A3。

表A3 机器人设备参考配置

名称

处理器 传感器 执行器 结构件 辅助器材 软件系统 场地

基本要求

不低于16位,具有可连接传感器的端口。

传感器的类型可包括:光电传感器、触动传感器、声音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及角度传感器。电机、小伺服电机、发光模块、风扇。

采用积木式结构件,主要包含梁类、十字棍类、板类、垫片类和齿轮等 充电电池、充电器、收纳箱、工具(一字、十字螺钉旋具、尖嘴钳、扳手等) 流程图式编程软件 虚拟仿真软件(选配)

可选:轨迹类场地、迷宫类场地、球类场地

A.2.4.3.4 机器人实验室宜配备有关机器人的相关图书资料(教学资料、活动参考资料、操作手册)和软件。

A.2.4.3.5 工作台可参照物理实验桌设计;学生凳参照实验室学生凳,数量按照实际需要;仪器柜参照物理仪器室。陈列柜上部应采用钢化玻璃,下部不应采用玻璃。 A.2.4.3.6 计算机可参照学生用计算机要求。 A.2.5 初中、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 A.2.5.1 面积

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的面积宜与小学科学实验室相同,初中探究实验室的面积宜与初中科学实验室同。 A.2.5.2 装备内容

应装备:演示桌、实验桌凳、水源、电源、实验仪器和教育科普环境挂图。 A.2.5.3 装备建议 A.2.5.3.1 实验桌凳

宜参照物理实验室(或小学科学实验室)的实验桌。

学生凳宜采用高度可调式,调节范围:初中340mm~420mm,小学270mm~380mm。 A.2.5.3.2 水源和电源

实验室应有水源,水槽应集中设置,不应安装在桌上。

初中实验室的学生桌上应有220V电网电源。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的学生桌上不应安装电网电源插座。 A.2.5.3.3 实验仪器

科学探究实验室配备的仪器可在配备目录(待公布)中选择。 A.2.5.3.4 教育科普环境挂图

实验室宜张贴教育科普环境挂图。环境挂图应经过审定。 A.2.6 初中、小学科技活动室(园地) A.2.6.1 面积

可参照科学实验室面积。 A.2.6.2 装备内容

应装备:演示桌、实验桌凳、相应的工具和材料。 A.2.6.3 装备建议

31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A.2.6.3.1 科技活动室可参照物理实验室(或小学科学实验室)的实验桌。

A.2.6.3.2 科技活动室也可与劳动与技术教室(初中,本标准第6.4.2条)或者综合实践活动室(小学,本标准第6.4.3条)合并建设和使用。

A.2.6.3.3 小学不应配备需要使用220V电网电源的工具,初中学生如果需要使用220V电网电源作能源的工具,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A.2.6.3.4 可根据制作内容选配相应的航空、航海模型等科技制作材料和相应的工具。 A.2.7 地理教室 A.2.7.1 面积

地理教室的生均使用面积:宜2.2m。 A.2.7.2 装备内容

应装备:讲桌、课桌椅、地理仪器、展示柜、多媒体设备、网络接口。 A.2.7.2 装备建议

A.2.7.2.1 课桌椅按照普通教室规定。

A.2.7.2.2 教室内应采用展示方式存放配备目录中的部分地理仪器,如地理模型、活动星像仪以及GPS系统等仪器。具体要求按照《中学地理教室建设规范》。 注:教育行业标准《中学地理教室建设规范》正在制订中。

教室内应有适合于存放地理模型的展示柜。展示柜的排放方式,可以安排在教室两边及后面,或者在后面集中排放。

A.2.7.2.3 教室宜安装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的要求参见附录B(规范性附录)第6.0.1条(图)。 A.2.7.2.4 地理教室课桌椅排放间距和通道宽度应符合DB33/1018-2005(条文说明)和DB33/1025-2006(条文说明)第6.0.2条(图)。 A.2.8 书法教室 A.2.8.1 面积

书法教室的生均使用面积:宜1.8m。 A.2.8.2 装备内容

应装备:书写板、讲桌、书法桌、学生凳、多媒体设备。 A.2.8.3 装备建议

书法教室可使用1200mm×600mm的书法桌,学生凳宜选用高度可调式,高度按表A4。

表A4 书法桌凳高度 单位为毫米

使用年段 书法桌高度 学生凳

高中 730 380~440

初中

670

340~420

小学 610 270~380

22

书法桌桌面需要铺毡垫。

多媒体设备应符合附录B(规范性附录)。

32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A.2.9 舞蹈教室 A.2.9.1 面积

舞蹈教室面积宜不小于普通教室面积。 A.2.9.2 装备内容

应装备:室内设施、室内环境、设备和附属用房。 A.2.9.3 装备建议

舞蹈教室宜设在一楼,表A5列出了舞蹈教室的装备内容。

表A5 舞蹈教室装备内容

序号

类别

地板

1

室内设施

把杆 镜子

地面平均照度

2

室内环境

窗帘 窗台

钢琴或电子琴 音响设备

3

设备

摄录像设备 多媒体设备

名称

架空,木质

木质,三面墙装,高度不低于900mm,可升降 高2.1m,与采光窗垂直的一面墙满墙安装 不低于200lx,吸顶灯 普通式

高度900mm~1200mm 电子琴具有MIDI接口 参照专业水平 (学校共用)

参见附录B(规范性附录)

要求

附属用房指器械贮藏室,更衣室,浴室,卫生间等,学校根据条件自定。 A.2.10 教学天文台(室) A.2.10.1 装备内容

根据条件可选择天文器材室(基本),教学天文台和教学天文室。 A.2.10.2 装备建议

表A6列出了天文器材室装备内容,表A7列出了教学天文台装备内容,表A8列出了教学天文馆装备内容。

表A6 天文器材室装备内容

名称

仪器储存室 天文望远镜 (便携式) 日食护目镜 活动星图 指星笔 天文摄影装置

10m2左右,避光防潮,配备柜子一套

主镜口径80mm~280mm,焦距500mm~2800mm,配德式赤道仪,大于150mm需配电动自动寻星赤道仪,数量若干,折射式,反射式或折反射式 主要材质为密度5.0巴德膜,数量若干 数量若干

配备30mW~50mW绿色激光指星笔一支

配备CCD自动导星装置一套,摄像系统一套(彩色 CCD高分辨率高灵敏度摄像头一只,摄像头也可替换为单反相机)

要求

33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表A7 教学天文台装备内容

名称

天文圆顶室

要求

超半圆结构,直径3.4m~10m,前后开启式电动天窗,开口宽度1.0m~1.8m,开口角度≥88º,彩塑钢板或不锈钢板蒙皮,望远镜基础与圆顶的楼板分开,也可建造旋梯与下方教室连接 折反射式(施密特卡塞格林式或者马克思托夫卡塞格林式),主镜口径200mm~400mm,焦距2000mm~4000mm,导星镜口径60mm~90mm,焦距400mm~1200mm,寻星镜口径50mm,放大倍率8~10倍,带太阳滤光镜,基座配电控系统,带自动寻星功能,GPS定位装置一台(可选)配备CCD自动导星装置,彩色 CCD高分辨率高灵敏度摄像头,数字式图像处理系统 配备电子星表及自动找星软件,其他天文观测软件, 电子星表、自动找星软件与自动寻星系统搭配 配备30mW~50mW绿色激光指星笔和活动星图

天文望远镜 (固定式) 天文摄影系统 软 件 辅助教学设备

表A8 教学天文室装备内容

名称

天文馆 演示仪 模 型

要求

顶部为大型天象图,四周为天文、航天图片展 星象仪、天球仪、三球仪等

日、地、月三球模型,各种火箭模型、航天飞机模型、飞船、人造卫星或其他航天器模型

备注 基本 基本 可选

A.2.11 电子阅览室 A.2.11.1 面积

电子阅览室的生均使用面积不小于1.9m2。 A.2.11.2 装备内容

应装备:电子阅览室桌椅,计算机设备,阅览室环境和其他配套设备。 A.2.11.3 装备建议 A.2.11.3.1 电子阅览室桌椅

电子阅览室桌椅间宜有挡板隔离,其他要求参照计算机教室。桌上需有电网电源插座。 A.2.11.3.2 计算机设备

计算机硬件设备宜符合高清影像放映要求,显示屏幕不小于48cm(19英吋),配有电子资料光盘。其他技术要求参照计算机教室的计算机。 A.2.11.3.3 阅览室环境

计算机之间宜组建局域网,网络线宜到阅览室桌,或无线局域网覆盖。

网络系统、供电系统、电气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宜装备空气调节设备等参照计算机教室。 A.2.12 微格教室 A.2.12.1 装备内容

应装备:教室环境建设,专用设备和教室桌椅。 A.2.12.2 装备建议

34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A.2.12.2.1 教室环境

面积不小于96m。教室应有前后门,采用内嵌式门,门向外开。室内均匀照明,照度应达到500lx。应有隔音设施,室内没有声源时,小于35dB(A)。应安装窗帘。室内墙壁、地板、窗帘应采用不反光材料。应按照精密仪器要求配置消防器材。

控制室不小于10m,控制室宜与演播室相邻,之间的墙体有电源和信号强弱电路管线通道,设备应统一接地。

宜安装空调,使用时温度:夏季宜不高于28℃,冬季宜不低于19℃。 电源线负载参照计算机教室。防雷按本标准第3.5.6条。 A.2.12.2.2 专用设备

带云台摄像头(或摄像机),视音频切换台,监视器,话筒,音响系统,自动跟踪系统,录播编辑服务器及专用软件;多媒体设备,具体要求参照附录B。 A.2.12.2.3 教室桌椅

微格教室桌椅采用普通教室桌椅,具体要求参照普通教室。如采用摄像机配置方式,桌椅配置数量应根据教室场地大小安排,应符合证教室内一边留有摄像机架设位置。 A.3 校园电视系统 A.3.1 装备内容

新建或改建校园电视系统宜采用IPTV组网方式,应进行节目录制现场环境建设,配备必要的视音频节目制作设备、信号传输设备和教室终端放映设备。 A.3.2 装备建议

A.3.2.1 环境

2

演播室面积宜不小于30m;室内照度应达到500lx,均匀照明;应有隔音设施,室内没有声源时,小于30dB(A)。应安装窗帘。室内墙壁、地板、窗帘宜采用不反光材料。应按照精密仪器要求配置消防器材。

2

控制室宜不小于10m,控制室宜与演播室相邻,两室之间的墙体有电源和信号电管线通道。

电源线负载、防雷、接地、过载保护等其他要求参照计算机教室。 声学设计宜符合GYJ 26-1986。灯光、音响方面应满足拍摄要求。 宜安装空调,演播时温度:夏季宜不高于28℃,冬季宜不低于19℃。 应有防盗措施,防盗措施应符合消防规定。 A.3.2.2 IPTV组网系统设备装备内容见表A9。

表A9 IPTV组网系统设备装备内容

序号

类别 节目源设备 编辑设备 监视设备 系统设备 终端设备 附助设备

设备

摄像机(或摄像头)、光盘放映机(DVD/VCD/CD)、录像机、录音机、话筒等 视音频切换台,编辑机(计算机、视音频输入/输出卡、其它接口) 监视器、监听音箱

实时IP编码器、流媒体服务器、系统服务器、存储设备、交换机、路由器 在每个教室配IPTV STB机顶盒、电视机或教室多媒体设备 不间断电源、防雷设备

22

1 2 3 4 5 6

35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多媒体设备

B.1 基本功能

多媒体教学系统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a) 多种媒体资源播放和实物投影。

b) 信息资源存储功能。具备接收存储有线电视、网络下载的能力。

c) 系统综合控制功能。音视频输入信号集中控制,使用操作简便;设置有安全及防盗措施。 B.2 主要配置 B.2.1投影机型

投影机型多媒体设备装备要求应符合表B1。

表B1 投影机型多媒体设备装备要求

序号 1

名称

计算机、显示器

要求

参照本标准第6.13.3.3条表20教师计算机

显示方式LCD/DLP;亮度(流明)≥3000;光输出均匀性≥90%;颜色均匀度

2

液晶投影机

≥98%;分辨率1024×768(4:3);16.7M真彩;投影尺寸50cm~508cm(20英吋~200英吋);投影距离1m~10m;灯泡寿命≥3000h(标准);断电保护功能;3C安全认证;其余应符合JY/T 0373-2004第4章

3 4 5 6 7

有源音箱 银幕 视频展示台 多媒体控制器 专用讲台 软件

频响达到80Hz~15kHz,信噪比不劣于75dB,功率10W

漫反射银幕,亮度系数应不小于0.85,银幕尺寸≥2000mm(80英吋),电动玻璃镜片组,光学变焦≥12倍;通过3C安全认证;其余应符合JY/T 0363-2002第5章

USB接口;其余应符合JY/T 0383-2007第4章

全钢、全封闭结构,内有加固筋和固定线槽用的桥架;采用厚度δ≥1.0 mm钢板;桌面边、角采用平滑圆弧过渡;静电喷塑 操作系统,办公、杀毒软件、课件制作软件

8

36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B.2.2 电视型

电视型多媒体设备装备要求应符合表B2。

表B2 电视型多媒体设备装备要求

序号 1

名称

计算机、显示器

要求

参照本标准第6.13.3.3条表20教师计算机

等离子或硬板液晶,≥1270mm(50英吋),;HDMI输入≥1,支持1920

2

平板电视

×1080p(16:9);16.7M真彩;遥控接收距离≥8m;附件及安装支架,3C安全认证

3 4

交互式覆膜框/软件 视频展示台

可选

玻璃镜片组,光学变焦≥12倍;通过3C安全认证;其余应符合JY/T 0363-2002第5章

5 6

多媒体控制器 专用讲台

USB接口;其余应符合JY/T 0383—2007第4章

全钢、全封闭结构,内有加固筋和固定线槽用的桥架;采用厚度δ≥1.0 mm钢板;桌面边、角采用平滑圆弧过渡;静电喷塑

7

软件

操作系统,办公、杀毒软件、课件制作软件

B.2.3 电子白板型

电子白板型多媒体设备装备要求应符合表B3。

表B3 电子白板型多媒体设备装备要求

序号 1

名称

计算机、显示器

要求

参照本标准第6.13.3.3条表20教师计算机

投影203cm(80英吋)画面尺寸时,投影机反射镜至投影屏幕的间距小于0.65米; LCD透射式液晶板;亮度≥2500lm;光输出均匀性≥90%;颜色

2

超短焦液晶投影机

均匀度≥98%;分辨率1024×768(4:3)或1600×900(16:9);16.7M真彩;投影尺寸152cm~762cm(60英吋~300英吋);投影距离1m~10m;灯泡寿命≥2500h(标准);断电保护功能;附件及遥控器;安装支架;3C安全认证;其余应符合符合JY/T 0373-2004第4章

3 4

有源音箱 电子白板及附件 视频展示台

频响达到80Hz~15kHz,信噪比不劣于75dB,功率10W

不小于2030mm(80英吋),附件及安装支架;配套专业软件:具有手书文字识别、播放和屏幕录制等功能,提供学科工具(符号、公式等) 玻璃镜片组,光学变焦≥12倍;通过3C安全认证;其余应符合JY/T 0363-2002第5章

6 7

多媒体控制器 专用讲台

USB接口;其余应符合JY/T 0383—2007第4章

全钢、全封闭结构,内有加固筋和固定线槽用的桥架;采用厚度δ≥1.0 mm钢板;桌面边、角采用平滑圆弧过渡;静电喷塑

8

软件

操作系统,办公、杀毒软件、课件制作软件

37

5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B.3 屏幕最小尺寸

根据最远观看距离,宜选用的屏幕应符合表B4。

表B4 不同观看距离屏幕的最小尺寸

观看距离

m 5.1 5.6 6.1 7.1 10.3

屏幕(或银幕图像)对角线尺寸

cm 127 140 152 178 254

50 55 60 70 100 相当于英吋

B.4 投影机或平板电视安装要求

安装投影机的机架承受力应不小于投影机重量的10倍,安装平板电视机的机架承受力应不小于平板电视机重量的5倍。应使用M8以上金属膨胀螺栓,埋入深度应分别不小于4cm和6cm。

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