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公司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特制订此制度。 2.适用范围 3.管理职责
3.1生产部负责公司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运行监控管理。 3.2安全环保部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及考核。
3.3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所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制 度的贯彻实施。
3.4 设备部、技术中心等其他职能部门在工作职责范围内对公司关键装置、重点 部位实施管理。
3.5加强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实行企业领导干部联系点管理机制。 4.管理要求
4.1车间建立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台账、档案,注明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 承包人,在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显著位置张贴“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联系卡”。  4.2企业领导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相关车间负责人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定点、定线巡检,并认真填写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联系人监督指导记录、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联系人到联系点的安全活动记录、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监督检查记录。
4.3车间对所属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定期、定点、定线巡检,每月不少于 一次,并建立检查台帐。
4.4在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内的作业场所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照明等应采用 符合国家标准的防爆要求。
4.5在易燃易爆作业场所内工作人员应穿棉质工作服,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化 纤衣服和打有铁钉的鞋子,以防产生火花而造成危险。 4.6严禁带火种进入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区域。
4.7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及时整改或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4.8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设施,更换过期消防器材,使消防器材处于良好的备 用状态。
4.9定期检查气防装备,确保气防装备齐全、完好、备用。
4.10各单位应制定有关辖区内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应急预案,经安全环保部
本制度适用于xx公司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工作。
审核、公司批准后,至少每半年组织相关单位进行一次演练,确保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操作、检修、仪表、电气等工作人员能够识别和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及事故,演练单位做好应急预案演练记录并进行修订。
4.11未经许可及专业人员陪同,非岗位操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关键装置、重点 部位区域。 5.相关/支持性文件
5.1《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
5.2《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 6.记录.
6.1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档案 6.2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登记台帐
6.3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联系人监督指导记录
6.4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联系人到联系点的安全活动记录 6.5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监督检查记录 6.6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检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