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现象及防治
作者:于明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第07期
【摘要】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施工涉及到很多具体而繁杂的步骤,这些步骤从多个方面都严重关系着建筑质量的安全,因此在进行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施工中我们必须对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工作,只有严格按照施工程序把控质量关才能保证整体的建筑施工工程是符合建筑要求的。本文对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现象及防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钢筋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中最为普遍和最为常见的建筑材料,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建筑材料,随着钢筋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并且使得现代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因此钢筋混凝土早已成为了这个时代建筑物的标志性材料。
一、钢筋混凝土存在的质量通病现象 1、混凝土麻面
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麻面一种常见的质量问题,其通常表现为混凝土的表面出现不均匀的坑槽,从而使得混凝土的外观形象大受影响。而究其原因,导致混凝土麻面的主要原因有:在制备混凝土时对模板的处理不符合相关要求,以及在拆模时将混凝土的表面损坏; 模板连接时,由于连接不严密出现了裂缝,从而导致在灌注混凝土时,出现缝隙漏浆,进而使混凝土出现麻面; 进行振捣时,振捣不密实,从而使模板表面出现气泡。 2、 蜂窝
通常情况下,蜂窝通常表现为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局部松动以及结构出现蜂窝状,由于蜂窝的危险性巨大,因此必须对其严加控制。而导致蜂窝的主要原因有: 混凝土的配合比不符合相关要求; 在进行混凝搅拌时,振捣不密实和拌合不均匀; 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灌注,使得混凝土产生离析;下料过多,并且没有分层和分段进行,从而导致振捣不密实。 3、 孔洞
混凝土孔洞通常表现为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孔洞,甚至有些部位没有混凝土,当混凝土结构中出现孔洞时,使得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都大幅度下降。而导致混凝土出现孔洞的主要原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 在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密集处,混凝土灌注不充分; 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振捣;混凝土离析或者严重跑浆; 进行混凝土施工时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原材料中含有杂物。 4、 露筋
混凝土露筋通常表现为,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钢筋暴露在混凝土表面。而导致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在进行混凝土灌注和和振捣时,混凝结构中的钢筋垫块太少或者跑位; 钢筋过密,导致水泥砂浆不能充分填充; 配合比不当从而导致了混凝土离析; 振捣不密实以及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
二、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控制好原材料的整体质量
首先,应当按照设计要求采购钢筋,确保规格、型号、种类符合设计要求,同时采购的钢筋应具有质量合格证和质检报告。钢筋进场时,应由专人对钢筋进行抽验或是取样送到国家认可的实验室进行检验, 钢筋抽检合格后方可进人施工现场,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的钢筋。 其次,所有原材料进人施工现场后,应当由监理工程师按照材料报验单上填写的规格、数量进行验收,并由现场监督人员进行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2、 加强技术管理
(1) 加强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施工中严格按照方案及交底的要求指导施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加强计量监测工作,定时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认真对待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裂缝,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杜绝。
(2) 加强对人员的技术管理,对于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节点,都要进行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施工结束后要进行施工过程的技术应用总结,特别是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仔细分析,讨论研究,做到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差错。 3、 合理组织劳动力及机械设备
(1) 根据总体目标和实施进度、施工难度、外部因素等特点,提前预测有可能发生的工序间交叉配合比不到位的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抓住重点,攻克难点,优化资源组合,合理调配劳动力及机械设备等生产因素。
(2) 设专人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特别是塔吊、搅拌站等主要设备。 4、 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钢筋进场的初期,工作人员应当首先抽样进行力学性能的检验工作,只有在质量上符合了要求的钢筋材料才能正式入场。也在就说,在这环节中,为了保证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我们必须保证钢筋在品种、规格、数量以及级别各个方面都满足施工要求。而在模板工程阶段,对于钢筋的接头位置以及钢筋位于施工缝处的处理工作也有相关的控制要求。
首先,我们应当通过计算测量,保证底部的钢筋接头设立在支座位置处,而上部的钢筋接头则应设立在跨中1/3的范围内,并且在焊接的情形下,同一断面的钢筋接头的根数不能够超过总根数的一半,而在绑扎搭接的情形下,则不应该超过四分之一。其次,在对施工缝处进行钢筋处理的过程中,我们也应当保证相较钢筋混凝土的楼面不保留施工缝,而在特殊情况下,则应通过增设施工插筋来解决缝面问题。且此时,所插入的钢筋数量和插入的深度也应由缝处的抗剪能力来决定,一般来说,用于插板的钢筋采用Φ12规格,而用于插梁的钢筋则采用Φ20的规格。
5、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工程这一施工环节中,我们对混凝土所采用的是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的方法。首先,混凝土在正式进入施工操作之前,我们必须检验其配合比、原材料、外加剂是否符合相关的规范规定,以及其强度等级是否达到要求,对于一些不满足施工条件的混凝土我们应当拒绝其入场。另外,由于混凝土有一定的初凝时间,因而我们必须保证其运输浇筑还有间歇的总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此初凝时间。对于处于统一施工段的施工任务,混凝土应当进行连续的浇筑,而在分层浇筑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保证在底层混凝土正式初凝之前进行上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而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之后,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也应根据实际的时段以及季节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防止在混凝土达到相应强度之前被踩踏破坏。 6、 加强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监管
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加强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监管是有效遏制结构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和企业( 业主) 本着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监管的职能;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使每一项工程都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社会的检验和用户的检验;监理要认真履行监理职责,把好过程关,禁止存在质量隐患的产品投入使用。
7、 提高结构材料的耐久性
提高结构材料的耐久性是提高结构、构件使用年限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结构耐久性问题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控制水泥和粗骨料的使用,推广引气钢筋混凝土,开发耐锈蚀的钢筋以及海砂钢筋混凝土的控制和利用,积极推广应用耐久性能高的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结构耐久性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等各个方面着手,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尽最大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慧娟.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浅析[ J ] .科技与企业, 2012(12) . [2] 于学涛.如何控制钢筋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J].科技与企业,2012(13) . [3] 刘冬敏.论钢筋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的控制[J].科学之友,2011(22). [4] 李伟强.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的研究[J].农家科技,2011(4). [5]仲虎.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J].施工技术,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