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徽滁州定远张桥中学2017-2018八年级上物理期中测试

安徽滁州定远张桥中学2017-2018八年级上物理期中测试

来源:华佗小知识
安徽滁州定远张桥中学2017-2018八年级上物理期中测试

期中达标检测试卷

(第一章~第三章)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如图中鞋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B )

A.1.65 m C.1.85 m

B.1.75 m D.1.95 m

2. 如下图所示,某同学将烧杯和量筒置于同一环境中,分别装入20 mL液体.一段时间后,剩余液体体积最少的是( B )

3.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为( D )

A.一定上升 C.一定静止

B.一定下降

D.上升、下降、静止都有可能

4.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D )

5.下列做法用来改变声音的音调的是( D ) A.老师上课时使用扩音器讲课 C.用大小不同的力来敲同一面鼓

B.摩托车上安装有消声器

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啤酒瓶

6.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1 / 7

安徽滁州定远张桥中学2017-2018八年级上物理期中测试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7.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B.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却需要不断吸收热量 C.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 ℃ 时,水才会沸腾 D.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

8.热现象在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夏天撕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9.【多选】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C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超声波的响度很高所以人听不到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0.【多选】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放热的是( ABD )

1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Ⅰ所示,图Ⅱ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C )

12.下图是三种晶体物质的熔化、凝固图象,可以判定熔点最高的是( A )

2 / 7

安徽滁州定远张桥中学2017-2018八年级上物理期中测试

A.a物质 C.c物质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3.一只兔子和一条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向东运动,兔子的运动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中实线部分所示,小狗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如图中虚线部分所示.则小狗的运动速度为 1 m/s;在前3 s内,小狗相对于兔子将向 西 (选填“东”或“西”)运动.

B.b物质

D.起始温度不同,不能判定

14.如图所示,晓雯在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振动 而发声;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音调 .

15.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我们经常看到尾翼拖着长长的白线(俗称拉烟).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燃料燃烧产生的物质有水蒸气由于高空气温较低,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环境时, 放出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而发生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时就有大量的雾产生,人们就会看到一道长长的白线形成的尾迹云.

16.如图所示,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升华 .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 紫色碘蒸气消失,瓶内出现固态碘 __.

解析:(1)在锥形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锥形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瓶内出现紫色气体,这是因为固态碘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这说明碘发生了升华现

3 / 7

安徽滁州定远张桥中学2017-2018八年级上物理期中测试

象.(2)停止加热,紫色会逐渐消失,锥形瓶内出现碘固体,这是因为碘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说明碘蒸气发生了凝华现象.

17.如图所示是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象并回答:

(1)这种合金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BC段表示合金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18.某同学对同一物体的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17.82 cm,17. 83 cm,17.81 cm,17.28 cm,17.81 cm,这五次测量记录中有一次记错了,则被测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17.82 cm,该同学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 .

解析:观察5个测量数据值发现,数据17.28 cm与其余四次记录的数值偏差太大,故17.82 cm+17.83 cm+17.81 cm+17.81 cm

此测量数据是错误的.物体的长度为=17.817 5

4cm≈17.82 cm.由题中测量数据知,数据单位是 cm,小数点后有两位数,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

19.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0 s运动了100 m,该物体前5 s的速度是 10 m/s,该物体运动15 s通过的路程是 150 m.另一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4 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6 m/s,该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4.8 m/s.

三、实验与探究题(20、21每小题6分,22小题8分,共20分)

20.俊杰同学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甲 乙 丙

(1)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36 ℃.

(2)根据实验数据,俊杰绘出了熔化图象丙,由图象可知,此固体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物体在BC过程中处于 固液共存态 (选填“固态”“液态”“气

4 / 7

安徽滁州定远张桥中学2017-2018八年级上物理期中测试

态”或“固液共存态”),温度 不变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此过程 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持续吸热.

解析:(1)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此时示数为36 ℃. (2)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故此物质为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物体在BC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温度不变,此过程需要持续吸热.

21. 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水银 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水银 酒精 凝固点/℃ -39 -117 沸点/℃ 357 78 (2)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所示,图中 甲 (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图丙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 质量(或体积) 不同.

(4)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适当减少水的质量(或体积),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等(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写出一种即可).

解析:(1)由于水沸腾时的温度可以达到100 ℃左右,而酒精的沸点是78 ℃,在水沸腾前酒精就先沸腾了,酒精温度计无法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所以应选用水银温度计.(2)沸腾前,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到上方稍冷的水发生液化,气泡越上升越小;沸腾时,整体水温

5 / 7

安徽滁州定远张桥中学2017-2018八年级上物理期中测试

一致,气泡上升时水蒸气越聚越多,气泡体积逐渐变大.(3)从图象上可以看出,b实验小组比a实验小组将水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长,可能的原因是b实验小组加热水的质量(或体积)比a实验小组大.(4)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的方法主要有:①加水要适量,可少些;②适当提高水的初温;③适当加大酒精灯的火焰;④沸腾前加热过程中,可在烧杯上加盖等.

22.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 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先变大后不变 (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 cm,则AC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0.16 m/s.

(2)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

①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 纸锥的质量(答案合理即可) (写出一个影响因素).

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 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让其自由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答案合理即可) .

(3)如下图所示,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情况的是 A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解析:(1)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不变,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先变大s0.0 m后不变.两位置间纸锥的速度v===0.16 m/s.(2)①纸锥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与

t0.4 s空气阻力的作用,所以纸锥下落的速度可能跟纸锥的质量有关(其他猜想只要合理也可).②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让其自由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其他做法只要合理也可).(3)纸锥的下落速度是先变大后保持不变.

四、计算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3.小明一家驾车旅游经过某处时,发现一个交通指示牌,如图所示,求:

6 / 7

安徽滁州定远张桥中学2017-2018八年级上物理期中测试

(1)若小明爸爸驾车从此处到达揭阳市用了0.6 h,则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指示牌到揭阳市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1)由交通指示牌知,“揭阳市60 km”是指从该指示牌到揭阳市的路程为60 km,小明s60 km

爸爸驾车从此处到达揭阳市用了0.6 h,所以车的平均速度:v1= ==100 km/h. (2)

t10.6 h交通指示牌“8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从指示牌到揭阳市这段路程,速度不能超过80 km/h,所以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指示牌到揭阳市的最少时间t2= h.

24. 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 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 km/h,最高限速120 km/h,小明看表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

t慢=

sv低

180 kms180 km

=3 h,t快===1.5 h,现在时间是上午10:00,小明告

60 km/hv高120 km/h

s60 km

==0.75 v280 km/h

诉他爸爸的时间应是11:30~13:00.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