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幼儿园中班儿歌教案小转椅
[活动意图] 椅子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在幼儿园中,每天他们都与小椅子亲密接触。在平时带班时,我发现孩子们喜欢用椅子做玩具,从椅子上跳下来,跨过椅子,当马骑,由于考虑到教室内活动空间狭小,不安全,不允许幼儿开展,但孩子们玩椅子的兴趣始终浓厚。在《纲要》中也指出,要积极开发运动资源。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幼儿发展为本,课程应满足每个幼儿对安全与健康、关爱与尊重的基本需要,课程应与幼儿阶段的学习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为了让孩子们尽情地利用小椅子做各种游戏,与小椅子做好朋友,培养孩子勇敢自信和创新的精神,在合作游戏中能互相帮助,尝试自己解决活动中的问题我就以幼儿积极主动性为原则,利用椅子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开展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索椅子的各种玩法,充分练习平衡、跳等动作。 2、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有保护自己身体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小椅子若干、大椅子四把、小旗八面。 2、磁带:《兔子舞》、《运动员进行曲》、《我是人民小骑兵》。
2016
1 / 9
精品文档
3、布置场地。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师:小朋友们,首先请你们来和老师做一下准备运动,请你跟我这样做,带领幼儿跑一圈,听音乐《兔子舞》,师生自由做椅子操。提椅子,举椅子,按音乐跳跃,转圈,做完运动,“请你跟我这样做”,老师坐到椅子上,音乐停止。
中班语言儿歌教学设计:《小雨点》 罗应梅
设计思路: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而儿歌《小雨点》语言朴实、短小精悍,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以清新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小雨点落在花园里、池塘里、田野里的情形,唤起了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很适合中班幼儿特点。因此我尝试运用图谱来进行儿歌《小雨点》的教学。让幼儿通过图谱来轻松的理解和记住儿歌,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儿歌中所表现的意境,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文字美。并让幼儿通过生活经验来大胆地进行儿歌的仿编。 活动目标:
1、利用图谱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吐字清楚
2016
2 / 9
精品文档
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理解动词:张、摇、爬。
3、体验儿歌所带来的和谐、美好的情境,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活动准备:
课件、与儿歌有关的可操作图谱、小雨点图片。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宝宝们,今天老师要让你们猜一个谜语,看看谁最聪明最爱动脑筋。
师: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宝宝们真聪明,猜出了是雨,那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和雨有关的儿歌。
2、出示小雨点图片,引出儿歌名称
师:是一首什么儿歌呢?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看看图里有什么?对,是小雨点,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儿歌就叫《小雨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儿歌的名字吧! 3、观看课件,欣赏儿歌。 让幼儿边观看课件边欣赏儿歌。 4、学习儿歌《小雨点》。
、出示可操作性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儿歌内容及理解动词张、摇、爬。
2016
3 / 9
精品文档
师:宝宝们,刚刚听到的儿歌里说小雨点落下来发出怎样的声音啊,它们都落到了哪些地方?
师:小雨点落到花园里,花儿乐得怎么样?教师请幼儿把张嘴巴的花儿贴的花园图里,并让幼儿学学张嘴巴的动作,理解动词“张”。
、利用图谱,引导幼儿完整跟读儿歌,提示幼儿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诵。
、分别以集体、小组形式背诵儿歌。 5、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让幼儿利用生活经验仿编儿歌。 韵语教学《像什么》活动设计 刘子萍
韵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它不仅形象有趣,押韵上口,使人喜欢诵读,更重要的是其利于记忆。《像什么》一课,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奇特联想与定位联想进行识字,这样便于理解,避免枯燥,易于背诵。但根据中班幼儿具体情况,孩子们识字甚少,对1.2.3.4几个数字仍很模糊,不能正确书写,所以本次活动,我运用了图谱教学来帮助幼儿记忆本首儿歌内容,同时又对1.2.3.4几个数字进一步地加深印象。
2016
4 / 9
精品文档
1.通过活动,使幼儿对儿歌内容感兴趣,能背儿歌。 2.学会字:1.2.3.4
3.学习词语:什么、铅笔、鸭子、耳朵、旗子。
图谱. 字卡
一、激发兴趣。
师:今天,有几个数字宝宝来我们班上做客,大家欢迎。。师:小朋友们认真观察看看几个数字宝宝像什么?。老师还把这几个数字宝宝编成一首儿歌,你们想不想学。 二.学习儿歌。 1.师念一遍儿歌。 2.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3.学字词:水、风、1、2、3、4、什么、铅笔、鸭子、耳朵、旗子。
4.运用多种形式记忆儿歌 三.游戏。
1.教师说数字,让幼儿说像什么。 2.幼儿互相交换对答。 3.比赛背诵完整儿歌。
2016
5 / 9
精品文档
让幼儿想5.6.7.8几个数字可以怎样编一首儿歌。 附图谱:
中班语言儿歌教学设计:《小雨点》 罗应梅
设计思路: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而儿歌《小雨点》语言朴实、短小精悍,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以清新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小雨点落在花园里、池塘里、田野里的情形,唤起了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很适合中班幼儿特点。因此我尝试运用图谱来进行儿歌《小雨点》的教学。让幼儿通过图谱来轻松的理解和记住儿歌,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儿歌中所表现的意境,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文字美。并让幼儿通过生活经验来大胆地进行儿歌的仿编。 活动目标:
1、利用图谱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理解动词:张、摇、爬。
3、体验儿歌所带来的和谐、美好的情境,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活动准备:
课件、与儿歌有关的可操作图谱、小雨点图片。
2016
6 / 9
精品文档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宝宝们,今天老师要让你们猜一个谜语,看看谁最聪明最爱动脑筋。
师: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宝宝们真聪明,猜出了是雨,那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和雨有关的儿歌。
2、出示小雨点图片,引出儿歌名称
师:是一首什么儿歌呢?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看看图里有什么?对,是小雨点,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儿歌就叫《小雨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儿歌的名字吧! 3、观看课件,欣赏儿歌。 让幼儿边观看课件边欣赏儿歌。 4、学习儿歌《小雨点》。
、出示可操作性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儿歌内容及理解动词张、摇、爬。
师:宝宝们,刚刚听到的儿歌里说小雨点落下来发出怎样的声音啊,它们都落到了哪些地方?
师:小雨点落到花园里,花儿乐得怎么样?教师请幼儿把张嘴巴的花儿贴的花园图里,并让幼儿学学张嘴巴的动作,理解动词“张”。
、利用图谱,引导幼儿完整跟读儿歌,提示幼儿吐字
2016
7 / 9
精品文档
清楚、有感情地朗诵。
、分别以集体、小组形式背诵儿歌。 5、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让幼儿利用生活经验仿编儿歌。 韵语教学《像什么》活动设计 刘子萍
韵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它不仅形象有趣,押韵上口,使人喜欢诵读,更重要的是其利于记忆。《像什么》一课,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奇特联想与定位联想进行识字,这样便于理解,避免枯燥,易于背诵。但根据中班幼儿具体情况,孩子们识字甚少,对1.2.3.4几个数字仍很模糊,不能正确书写,所以本次活动,我运用了图谱教学来帮助幼儿记忆本首儿歌内容,同时又对1.2.3.4几个数字进一步地加深印象。
1.通过活动,使幼儿对儿歌内容感兴趣,能背儿歌。 2.学会字:1.2.3.4
3.学习词语:什么、铅笔、鸭子、耳朵、旗子。
图谱. 字卡
2016
8 / 9
精品文档
一、激发兴趣。
师:今天,有几个数字宝宝来我们班上做客,大家欢迎。。师:小朋友们认真观察看看几个数字宝宝像什么?。老师还把这几个数字宝宝编成一首儿歌,你们想不想学。 二.学习儿歌。 1.师念一遍儿歌。 2.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3.学字词:水、风、1、2、3、4、什么、铅笔、鸭子、耳朵、旗子。
4.运用多种形式记忆儿歌 三.游戏。
1.教师说数字,让幼儿说像什么。 2.幼儿互相交换对答。 3.比赛背诵完整儿歌。
让幼儿想5.6.7.8几个数字可以怎样编一首儿歌。 附图谱:
2016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