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东省阳江市2024年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阳江市2024年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广东省阳江市2024年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下表是其代表作《教育论》的课程设置方案。

该课程设置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成熟 B.社会对立的现实 C.日益工业化的社会需要 D.近代自然科学的

2.如图为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情况。总体来看,此种变化反映出

A.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C.第三世界主导了联合国

B.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作用 D.中美之间的关系实现正常化

3.西周时期的法,是一种完全依附于礼的法。公元前536年3月(阴历),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铸刑书”产生的主要影响应是

A.了奴隶主贵族的 C.巩固了礼乐教化的地位

B.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 D.强化了集权

4. “《宣言》中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该《宣言》 A.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 B.标志着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度 C.成为法国第一部的序言 D.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

5. “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 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观察如图,该漫画所反映的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A.鸦片战争后的广州 C.“新政”期间的北京

B.洋务运动时的天津 D.进入后的上海

7. “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前12世纪 B.前11世纪 C.前10世纪 D.前9世纪

8.如图为学生笔记。笔记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圈地运动 C.1861年改革

B.美国“宅地法” D.日本明治维新

9.16年,虽然《权利法案》“只是在最低限度上改变了国王的权力,但不能说它只具有最低限度的意义”。这是因为此法案

A.开启了王权的历程 B.消除了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 C.奠定了民主宪政的基础 D.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

10.明治时期,日本外相井上馨认为:“只有实现西欧化,我国才能同西方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国、富裕起来。”与此观点不符合的是 A.殖产兴业 B.文明开化 C.废藩置县 D.自由择业

11. “天下之士群趋而奔向之。上意所向,风俗随之,人才高下、士风之醇漓,率由是出。”材料描述的制度是 A.察举制 C.三省六部制

B.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2.《诗经》中的《大雅》作于西周,其开篇为赞美周文王的《文王》,其他篇幅也大多赞颂先王先祖之美德;而《小雅》主要成于春秋,其文章基本不提及先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祖先崇拜观念日渐淡薄 C.周人逐步摆脱神权束缚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唐、明两个朝代的综合实力评价得分表。

B.集权遭到侵蚀 D.政治局势发生变动

分析材料,对中国古代历史上某一朝代进行打分,并简要说明。(可以就材料中的朝代,也可以另选一个中国历史上的王朝进行打分和论述,只需选取其中三个要素打分,并加以说明或者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要素并打分,说明须有史实依据。)

14.(20分) 材料 李善兰自幼就读于私塾,资禀颖异。9岁看到《九章算术》后,迷上数学,自学读懂了欧几里的《几何原本》前六卷。鸦片战争爆发后,他说:“呜呼!今欧罗各国日益强盛,为中国边患。推原其故,制器精也,推原制器之精,算学明也。”1852年李善兰到上海参加西方数学、天文学等的翻译工作,8年译书80多卷。曾国藩筹建安庆内军械所后,李善兰被”聘入戎幄,兼主书局”。1866年京师同文馆添设天文算学馆,广东巡抚郭蒿焘举荐李善兰为天文算学总教习,1868年北上就任,从此转向数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审定了《同文馆算学课艺》等数学教材。李善兰对正反三角函数以及对数函数和幂级数展开式的研究,是19世纪中国数学界最重大的成就,李善兰与英国汉学家伟烈亚力等人合作翻译出版了数学、天文学、力学和植物学的西方著作,为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摘编自杨自强《学贯中西:李善兰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李善兰取得科学成就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李善兰的科学成就。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

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时期,随着英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设置了生理学、解剖学,促进了人类进一步了解自己;逻辑学、理学、数学和光学的设置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涉及到抚养子女的问题方面设置了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维持人际关系方面的课程是历史、政治、社会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工业化社会的发展需求,故C选项正确;英国19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成熟体现在1832年的议会改革,材料内容集中体现了教育课程的设置方面内容,无法体现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成熟,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19世纪英国的课程设置方案,没有体现社会对立的现实,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是19世纪英国教育课程设置,无法得出近代自然科学,并且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到自然科学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2、B 【解析】

依据材料时间“1961-1971年”并结合中国外交状况可知,支持中国的国家数量逐渐上升,表明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作用。B正确;支持中国的国家增多,不一定代表中国综合国力上升,A排除;主导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排除;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时间在1972年,D排除。故选B。 3、A 【解析】

“铸刑书”是将传统依附于礼的法用成文法的形式肯定下来,这样有利于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A正确;成文法的出现使刑法有法可依,利于缓和社会矛盾,B排除;法律不属于教化的层面,是国家暴力机器的组成部分,C排除;西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排除。故选A。 4、D 【解析】

根据材料“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可知是《党宣言》,《党宣言》的发表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D正确;A是《宣言》发表的意义,排除;B是《权利法案》发表的意义,排除;C是法国《宣言》发表的意义,排除。故选C。 5、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不仅发生于农业领域,也发生于钢铁生产等重工业领域。故排除①;由题目中的信息“‘高

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可知②的表述符合题意;由题目中的信息“‘高产卫星’一词……1958年有85篇”可知③的表述符合题意;由题目中的信息“1960年……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可知④的表述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B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6、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早在建立以后,上海等大城市开始流行中山装和旗袍, 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时和“新政”时期,都不会出现售卖“中山装”和“新式旗袍”的现象,ABC三项错误。 7、B 【解析】

材料“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反映的是武王伐纣,分封诸侯。结合所学,武王伐纣 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即公元前11世纪,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 8、C 【解析】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获得一块份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这次改革废除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改革后,但是农民仍然属于旧村社管理,剥削更加严重,故答案为C;英国圈地运动和美国宅地法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与“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生产关系”矛盾,AB错误;日本明治维新确认土地私有,没有购买份地,缴纳赎金,D错误。 9、C 【解析】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治的基础,该“法案”虽然对国王权力的有限,但历史意义重大,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在《权利法案》颁布之前,英国就已经有了王权的法案,如1215年英国《大宪章》的订立;B选项错误,该法案颁布后议会和国王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D选项错误,《权利法案》废除的是英国的君主,不是君主制。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0、C 【解析】

材料反映了日本学习西方,实现国家富强的,殖产兴业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文明开化有利于日本学习西方文明,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废藩置县,属于政治方面加强集权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符合题意;自由择业,也体现了西方的择业观,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D. 科举制”才能起到天下之“士”(读书人)群趋而奔向之、人才高下、士风之醇漓的良好的社会效果,所以材料描述的制度只可能是科举制。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详解】 12、D 【解析】

《大雅》赞颂先祖,反映了西周初期宗法观念浓厚,《小雅》主要内容成于春秋,这一时期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政治局势发生变动,因此《小雅》中基本不提先祖,D正确;祖先崇拜挂念的淡薄是因为政局变动导致,A不是主要原因,而是现象,排除;西周不是集权,排除B;C与题无关,排除。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示例: 朝代 要素 分值 西汉 政治 8 制度 7 领土 8 说明:西汉总体上来说,政治比较清明;从政局来说,保持稳定的时间相对较长。

官职基本承袭秦制.但地方实行郡县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削弱了集权,造成王国叛乱;采取察举制选官,有一定的进步性。

汉朝除拥有秦朝的全部疆土外,汉武帝北驱匈奴,西平西域,领土空前广袤,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及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紧扣题干中关键信息 “对中国古代历史上某一朝代进行打分,并简要说明”,然后选取一个朝代,最后结合自己选取朝代的打分项目,运用已学知识对打分项目进行分析归纳即可。

点晴: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试题难度较大,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解题时一般可以先明确试题要求,是观点总结还是判断,还是其他方式,然后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综合分析归纳。本题试题形式新颖,解题时需要选取时代,几个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即可。 评分参考 分值 要求 丧格填写完整。能够引用1~2个具体史实,进行说明;对史实的分析准确,由此推导出结论顺理成章;论10~12 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表格填写完整。能够围绕所给要素与分数,借助史实进行分析;所举史实与要素构成逻辑关系;论述较完整、7~9 清晰,文字通顺。 4~6 0~3

14、(1)原因;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对东西方数学思想的融合;认为科学是救国的重要方法;李善兰个人的聪明勤奋及对数学的强烈兴趣;地主阶级洋务派对李善兰的认可及聘用。(任答三点即可)

(2)评述:李善兰参与曾国藩筹建的安庆内军械所,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李善兰翻译的大量西方科学著作及其对数学教育和审定数学教材的贡献,有利于西方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推动中国教育及科学的近代化;李善兰取得的数学成就是19世纪中国数学界的代表,对激发中国科学家的探索、研究精神,有重要的鼓励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李善兰的科学成就,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李善兰取得科学成就的主要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李善兰自幼就读于私塾,资禀颖异”“9岁看到《九章算术》后,迷上数学,自学读懂了欧几里的《几何原本》前六卷”“推原其故,制器精也,推原制器之精,算学明也”“曾国藩筹建安庆内军械所后,李善兰被‘聘入戎幄,兼主书局’”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评述李善兰的科学成就,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曾国藩筹建安庆内军械所后,李善兰被‘聘入戎幄,兼主书局’”“审定了《同文馆算学课艺》等数学教材”“李善兰对正反三角函数以及对数函数和幂级数展开式的研究,是19世纪中国数学界最重大的成就”“李善兰与英国汉学家伟烈亚力等人合作翻译出版了数学、天文学、力学和植物学的西方著作,为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等信息分析得出。

表格填写完整。所运用的史实依据不足,或史实与要素构成逻辑性不强;论述不够严谨,文字较通顺。 表格填写完整。论述文字与所举要素关系不清,或无关系;结论错误;没有逻辑性,文字不通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