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综合检测(B卷)鲁教版必修1

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综合检测(B卷)鲁教版必修1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综合检测(B)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2010年10月1日,天安门前的升旗时间为北京时间6:10,此时洛杉矶(西八区)是( )

A.9月30日14:10 B.10月1日13:50 C.9月30日14:50 D.10月2日13:10

2.一艘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的航行,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北半球各地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开始增大的区段是( )

A.a→c B.b→d C.d→e D.c→e

4.当太阳直射点由b向c移动时,关于地球公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慢—快—慢 D.快—慢—快

5.当太阳直射点由a向b移动时,(22°15′N)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 A.低—高—低 B.高—低—高 C.低—高 D.高—低

某日7时36分,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据此完成6~7题。

6.这一天可能是( )

A.国庆节 B.劳动节 C.清明节 D.元旦

7.此时北京市可能是下列哪幅图中的点P位置(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

8.下图中,甲地在乙地的西北方向,丙地在丁地东南方向的是( )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大理石(岩)等名贵建材已用于普通家庭的装潢。据此回答9~10题。

9.就岩石类型而言,大理石(岩)属于(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侵入岩 D.变质岩 10.大理石(岩)被广泛应用于家庭装潢,其主要原因是( ) A.大理石(岩)价格昂贵,用它装潢,显示富有 B.大理石(岩)质地坚固,美观耐用

C.大理石(岩)能放射出对人体有益的稀有元素

D.大理石(岩)能够较好地调节室内气温,使室内冬暖夏凉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到目前为止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荣幸地印上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的四个景观中,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乙图中雄伟壮丽的景观的成因是(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B.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

C.地壳运动和风力侵蚀综合作用而成 D.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下图为“气压分布形势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该气压分布形势,一般出现的时间是( ) A.1、2月 B.5、6月 C.7、8月 D.10、11月 14.在这种气压分布状况下,A地盛行(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5.图中的气压分布格局差异,反映了( )

A.太阳辐射在不同季节的差异 B.大气环流的多样性

C.海陆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D.局部因素制约大气环流

16.“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

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下图中若a是绿色植物。读图,完成17~18题。 17.该图的含义是( )

A.呼吸作用 B.分解作用 C.光合作用 D.化合作用 18.若a在黄土高原,且植被遭到破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易产生荒漠化 B.易使黄土质地变松 C.易产生水土流失 D.易形成酸雨

当今,全球有变暖的趋势,一些科学家预测:“21世纪末世界将没有冬天。”据此回答19~20题。

19.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①天山博格达峰的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下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 C.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D.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规模 题111111111121 2 3 4 5 6 7 8 9 号 0 1 2 3 4 5 6 7 8 9 0 答 案 二、综合题 21.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时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地球公转到B点的节气是________,日期是____________前后。 (2)地球公转到D点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这时堪培拉的季节是________,新加坡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_。

(3)在A、B、C、D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点,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________点附近。

(4)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极昼的日数和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极昼的日数是否相同?________。如不相同,则极昼日数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北半球却是冬季的原因是什么?

22.读“南太平洋洋流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B洋流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洋流对沿岸气候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四支洋流中,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洋流是______(填字母),该渔场的名称叫____________。

(4)有人说:“在巴西东部的海上投一只漂流瓶,一段时间后,可能在秘鲁沿海捡到。”你认为这种说法可信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23.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

(2)根据所给信息,说明该小区域土地利用的潜力及开发利用应当注意的问题。

(3)扼要说明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可怕的全球变暖”

材料二 根据最新卫星观测图像显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北极“西北航道”已经解冻。所谓西北航道是指由格陵兰岛经加拿大北部北极群岛到阿拉斯加北岸的航道,这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最短的航道。一旦能够进行商业通航,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数百年来,征服西北航道一直是西方航海家的梦想。

(1)据材料一分析全球变暖产生的严峻后果有哪些?

(2)北冰洋的海冰覆盖面积随季节而变化,一般是________面积最小。一般情况下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的北冰洋海域分布的海冰较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分析西北航道为什么被许多国家称为“黄金航道”?

(4)结合材料,我们应如何应对全球变暖? 答案

1.A [北京时间为东八区,比西八区早16个小时,因此洛杉矶的时间为6:10后退16个小时是9月30日14:10。]

2.B [

本题的解答首先要归纳出该船越过180°经线时有几种可能,然后逐一进行分析:①该船自东向西穿越180°经线所在的日界线,也就是由西12区进入东12区,时刻相同,日期增加一天,即选项D。②该船自西向东穿越180°经线所在的日界线,也就是由东12区进入西12区,时刻相同,日期减去一天,即选项A。③该船虽穿越180°经线,但并没有穿越日界线(因为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时区内航行,因此日期相同,即选项C。以上三种可能一一排除,本题中“不可能”的选项只能为B。]

3.C 4.D 5.A

6.D 7.D [第6题,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是7:36,所以北京的昼长远小于春秋分时的12时,即该日离春分和秋分相差较远,而国庆节离秋分日很近,劳动节和清明节都在夏半年,昼长夜短,所以A、B、C三项均不对。元旦离冬至日较近,昼长远小于夜长,故D项正确。第7题,本题的解答要从判读晨昏线入手,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所以A、B两图所示为昏线,C、D两图所示为晨线,升旗时北京应在晨线上,且北京位于116°E,在120°E经线的西侧。]

8.B [本题主要考查在不同类型的经纬网图上,如何根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的原理判断方向,属于基本的读图能力考查,四图中分别提供了经纬度信息,甲、乙、丙、丁四点的位置分布状况,D图中还标有逆时针的自转方向,解答此题的突破口是要分清各图中的经度变化和纬度变化,以确定各图的东、南、西、北方位。]

9.D 10.B [大理石是由石灰岩受热变质而成,是一种变质岩;由粒状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组成,一般是白色或带有黑、灰、褐等颜色的花纹,有光泽,质地竖固,美观耐用,是优良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

11.C 12.B [第11题,甲图是长江三峡的巫峡,主要是受内力作用形成;乙图是珠穆朗玛峰,主要属于内力作用;丙图是桂林山水景观,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丁图是黄河壶口瀑布,属于流水侵蚀作用。第12题,乙图是珠穆朗玛峰,是在内力作用下地壳抬升,加之外力流水侵蚀的作用下形成的。]

13.A 14.D 15.C [本组题主要考查海陆间的大气环流。由图可知,海洋上出现低压,陆地上出现高压,因此为北半球的冬季,时间为1、2月;A地为高压中心的南部,应该吹西北风;图中的气压分布格局反映了海陆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6.D

17.C 18.C [第17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阳光的照射下,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并放出氧气的过程;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分解作用是微生物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第18题,黄土高原黄土质地疏松,且夏季多暴雨,加上植被破坏,易产生水土流失。]

19.A [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天山博格达峰雪线应该上升,故雪线下降是错误的。] 20.D [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规模是不符合实际的。] 21.(1)冬至 12月22日 (2)昼最长夜最短 冬季 夏季

(3)B D (4)不相同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在远日点附近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5)夏季和冬季的划分并不是根据距离太阳远近而定的,是由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造成的。近日点为1月初,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太阳高度小,昼长较短接受太阳辐射量小,气温低,故为冬季。

解析 解答地球公转运行图一类题目时,首先应根据地轴倾斜方向判断出地球运行过程中四个位置的节气或时间,北半球倾向于太阳一侧的应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或远日点附近,然后根据地球公转逆时针方向推断出其余三个位置的节气和时间,在此基础上解答题目所提的问题。

22.(1)东澳大利亚暖流 (2)降温减湿 (3)A 秘鲁渔场

(4)可信。漂流瓶顺着巴西暖流、西风漂流绕南极洲一圈后,顺着秘鲁寒流可到达秘鲁沿海。

解析 本题以局部海域洋流分布图为切入点,考查洋流的分布、名称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3)题,由世界洋流分布图,可知A为秘鲁寒流,对沿岸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且为上升流,形成了世界著名的秘鲁渔场。B为东澳大利亚暖流。第(4)题,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可知,漂流瓶可顺着巴西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到达秘鲁沿海。

23.(1)AA′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低山、丘陵)中的一个宽阔河谷(盆地)。BB′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中深切(“V”形)河谷(峡谷)。CC′剖面显示的是丘陵地中的河谷。该小区域的地形特征是山地(低山、丘陵)中分布着宽窄相间的河流谷地。

(2)有发展耕作业、林业、果树业和开发水能的潜力。开发中应避免坡地垦荒(过度开垦),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

(3)降水较多,有(足够)汇水面积。河流有较大落差。(在剖面线BB′附近)有峡谷(形成较好的坝址)。

解析 (1)题目中给出了三条线的剖面图,由三个剖面的地形起伏状况及上面表示的海拔高度和距离显示,可以看出三个剖面的地形特征。把三个剖面的地形特征综合分析,便可把握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低山、丘陵为主,山地中分布着河流谷地,河流谷地宽窄相间(CC′较宽,BB′较窄)。(2)题目所给信息该区域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热量充足,且地形有低山、丘陵,有河间谷地,可以发展林、果业和耕作业,且河流自北向南流,有一定的落差,所以也有水能开发的潜力。在土地开发利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坡地开垦中过度开垦或为解决能源问题导致植被破坏严重,从而引起水土流失,这些在开发利用中应着力避免。(3)从剖面图中可以看出,该小区域河流有较大的落差,在BB′处河道狭窄,有峡谷,容易建坝等。水能开发可从水能蕴藏量(落差、径流量)、开发条件(坝址选择、水库库容、移民数量)等两方面考虑。

24.(1)①山地冰川融化加快;②陆地上径流量减少,水源短缺;③世界粮食产量减少,出现“粮荒”;④自然灾害加剧,损失加重;⑤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破坏。

(2)夏季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3)西北航道是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最短海上运输航线,经济价值非常高。

(4)①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②植树造林,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③加强技术研究,如培育耐旱新品种,工业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④通过经济、行政手段加强环保工作的实施;⑤加强工程建设和防御机制建设以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解析 本题通过图文材料考查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题,从图中提取信息即可。第(2)题,结合影响海冰形成的温度条件加以分析。第(3)题,西北航线可缩短航程,节省时间、能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第(4)题,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通过技术措施增强人类的适应性及对不利影响的有效应对等方面分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