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川》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川》教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18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会写田字格内的8个字,认识绿线内的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想象诗中山寺高耸如云的气势,草原无比壮阔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1.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田字格内的8个字,认识绿线内的12个生字

1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3.借助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想象诗中山寺高耸如云的气势。

授课时间:____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研究题意,自读自学

1.出示课题。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然后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3.教师: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2

1.教师: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先看第一行。

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教师:(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

教师: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想象后)高极了,真高啊,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

师: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学生提高嗓音朗读。

教师:一味提高嗓音,只能听见声音,不能听出意思。只要把“高”字读得高些响些。教师示范,再试一试。 学生反复练习朗读。

教师:大家读出了心里对这个“高”字的感觉。

2.教师:(出示“星辰”卡片)“辰”字典里说是“日、月、星的总群”,这里指什么?

生:指星,因为夜里无“日”,而“月”不适用“摘”。

3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手可摘星辰”。

学生据诗意抬手摘星。

教师:想象一下,摘星辰时手臂的动作,身体的姿态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应该推窗伸臂,斜势向天,这样才能摘星辰。

教师: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它却能形象地表现出高,大家朗读这句诗,想象诗人此时离天多近?

师:摘星辰本是难事,但诗人此时觉得很容易,从诗句中的哪一个字体现出来?

学生:从“可”字体现出来的。

3.指导第三、四行诗句。

学生:齐读第三、四行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教师:这两行诗句联系紧密。现在你感到天上人和诗人之间距离多远?

学生:相距咫尺。

教师:这也是诗人的幻想,但生动地表现了“高”;由此也可见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一齐来读好这两行诗句。体会一下该怎样朗读。

4

学生读得很响亮。

教师:好,你读得清楚,读出了“高”的气势。

4.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全诗。

5.教师: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是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要在今后学习古诗时继续使用,进一步掌握这种方法。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敕勒川》。

2.借助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想象诗中草原无比壮阔的景象。

授课时间:____ 月____日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

5

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课件中出示标题)

二、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朗读指导

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

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问题,生答,利用课件出示答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两分钟)

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四、重点分析

6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 从诗中看到了什么? (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苍苍)

师: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生:茫茫)

师: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

生:很大、望不到边等 顺势总结板书:辽阔无边

还能看到什么? 牛羊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

草怎么样? 茂盛牛羊怎么样? 肥壮板书:茂盛肥壮

回头再看一看,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 静态描写

草低、见牛羊呢? 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的写法,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

7

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天高地阔辽阔无边热爱家乡的情感诗中将天空大地,用与牧民们日日相伴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4.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

5.在浩瀚苍茫的自然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五、当堂背诵

诗歌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背诵诗歌,同时请用心去感受诗中优美的景色。学生自行背诵三分钟,然后分男、女生检查两遍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两首古诗。

2.借助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想象诗中草原无比壮阔的景象。

8

3.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古诗解释指定词语,会写8个生字。

授课时间:____ 月____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配乐,背诵古诗。

二、写话练习

将《敕勒歌》改写为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

(基于原诗、合理想象、注意抒情)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观察字的结构。

2.重点指导:

似: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苍:草头在上形偏扁,中间撇捺舒展开,末笔的竖弯钩包住上面的横折购。

9

3.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展示好的描红,指出书写问题,再次描红。

教后记: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