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问题反映 [文章编号]1004—5988(2002)05—0030—0l 山西统计2002年第5期 增设农民收入档次分布指标势在必行 磐世及 (山西农业大学社科部,山西 太原) [摘要]当前,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社会各界关 注的热点问题。而农民收入状况是以统计指标来 反映的。我国目前仅以农民人均收入指标反映农 体收入差距不大,农民人均收入基本上能反映个体收入状 况,而现在我国农民收人分配差距已经拉大。当前,国际上 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衡量收入分配差距。基尼系数是意大利 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菠曲线提出来的一个指数,用于衡量 民收入状况,这在我国农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情况 下难以反映农民收入档次分布状况,也难以了解大 多数农民收入状况,必将影响党和对农民收入 社会收入公平程度,它是指实际的洛伦茨曲线与绝对公平线 所包围的面积占绝对公平线与绝对不公平线之间的面积的 比重。基尼系数介于0一l之间,趋向于0,说明收入分配越 真实情况的了解。因而,设置农民收入档次分布指 标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民人均收入;农民收入差距过大;农 民收入档次分布 当前,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全国上下普遍关注的热点问 平均 趋向于l,说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大。一般认为,基尼系 数在0.3—0 4之间者其收入差距比较合理;0.4—0 5之间 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0 6被定为警戒线。西方国家的基尼 系数一般都在0 3—0.4之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如何 呢?据世界银行测算,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农村居民的 基尼系数大致为0 21,城镇居民为0 15,在当时世界上是最 低的,说明当时平均主义比较盛行 80年代中期我国居民 收人水平差距开始拉大,到1994年,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为 0 41,城镇居民为0 37。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达到0 46。 从以上两组数字可发现农村居民基尼系数比城镇居民高,估 计目前我国居民基尼系数已超出0 46。这一比值高于许多 发展中国家,也高于不少发达国家。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 差距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不仅如此, 人世 会使我国农民 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研究表明,“人世 将使我国农产品市 场逐步融人世界农产品市场体系中,农产品价格和与之相关 的农民收入决定机制将发生根本变化,如果农村经济不作相 题。朱铬基总理最近在《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加强 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把农民 是否增加收入和减轻负担,作为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 标准” ∞那么.如何衡量农民收入是否增加昵?多年来我国 在统计指标方面是以农民人均收入状况来反映的 如 中国农业发展报告1999年版所载农民收入统计指标表明, 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人为2161 98元,比上年增加7l 85 元。增长3 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3%,低于上年 4 6%的增长速度。1998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仅比上年增 长0.47%,是近年增长最慢的一年。0《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关于农民收入增加 的统计数字电是以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为反映的,2001年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66元,实际增长5 7%。 从以上统 计指标可以看出,当前我国衡量农民收入增加与否的统计指 标是农民人均收入指标。我认为,农民人均收入统计指标, 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农民收入状况,但是,它不能 应调整.农民收入将受到新的冲击。同时,许多农民由于受 到文化水平、非农工作技能、市场信息获得能力等多方面限 制,短期内难以找到就业岗位,或只能停留在没有竞争优势 的低收入岗位上,农民之间.特别是西部地区与沿海发达地 区农民收入之闸的差距将进一步增大。而且,据预测,“人 世”后至2005年,全国农民收入将会下降2 4%左右。届 时,我国农村居民基尼系数还会扩大。所以,仅以农民人均 收入统计指标反映农民收入情况是不完整的,它不能反映农 民收入档次分布结构情况 正如江苏回良玉所言; “2000年江苏省农民人均收入增长2 9%,但这个增长只是 由于不占多数的农民收入增长拉动的,实际上,去年农民减 收户达60%,对此,我们必须要清醒认识,平均数代替不了 大多数。” 反映农民收入档次分布状况,因此.还应设一农民收入档次 分布结构指标, 更准确地反映各收入档次农民数量分布的 实际情况,使人们能够充分了解到底有多大比例的农民享受 了人均增收的成果 那么,设此统计指标是否有其必要性呢?这要看找国农 民收入差距是否拉大 在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盛行的年代. 笔者认为确实投有设此指标的必要,因为农民人均收入与个 3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而且,从现实性看,设此统计指标,对深入了解农民收入 看出,农民群众对党和的政治态度是与其收入状况密切 相连的,而统计指标设置的失误将带来党和对农民群众 政治态度判断的失误。所以,设置农民收入档次分布指标对 党和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了解农民收入档次分布结构,增设农民收入 档次分布结构也具有重大意义。同志在《农民思想政 治教育读率》序言中指出:“我仍党灶理同农民的关系,始终 把农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靠的是什么?就是靠党的正确 的路线方针,靠不断的给农民群众看得见的物质利益, 靠对农民的坚强有力的组织工作和服务工作,还靠加强对农 民的教育 。固所以,不断给农民看得见的利益是我们党获得 农民群众拥护的关键,这在我们党舯年的历史上是被反复 档次分布指数势在必行。 jk考文献. ①朱铱基《工作报告》人民日报3/17第二版 2002/ 证明了的一个真理。也是“三个代表 思想在农村工 作中的具体体现。但是,农民人均收入指标是不能完全反映 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是否真正给了农民看得见的物质利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 告》 益。当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增大而大多数农民实际收入下降 时,我们用这一指标来判断农民是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 就会走人误区。调查显示,不同经济状况,不同的阶层的农 民政治观点和态度不尽相同,如小康型农民对党的基车路线 态度积极,赞成率高;温饱型农民政治态度总体上比较玲静, 赞成率基车上处于平均线上;而贫困型农民的政治心理比较 消沉,对党和方针的认同感明显低于前两类。由此 (上接第22页)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是中国文化建设和经 济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现阶段的一件大事。 要在保留必要的社会公益文化事业的同时.发展具有中国特 色的文化产业。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 国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 撮2002/3/2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编《农业思想政治教 育读本》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二页 否有活力,文化产业结构是否台理,文化产业竞争能力是否 强大的关键要素之一。从全球范围看,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 1995/10第一版 出现了许多新的基率特点,即信息资源的共享化、资源配置 的国际化和文化资源投入的无形化。目前中国文化资源配 置的国际化程度比较低,主要体现在的分割束缚了文化 资源的旨理流动,文化系统中不步单位仍按行政关系管理, 把专业分工划分得过于狭窄,各自为政,垄断分割,各单位拥 首先,在文化产业的起步阶段,必然要经历一个文化体 制和运行机制的重大接轨,使一部分适台于企业化经营、规 模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的文化门类,迅速地转向产业化的轨 道 80年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在文化流通领域,从那 有的资源难以台理分享,这和国际上企业兼并频繁、资源流 动括跃的情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另外.和法规的滞后 了对全球性资源的共享,而且,资源组台中缺少电4新型 的智能资源。 其三,中国文化产业必须扩张规模,进行结构调整。在 开放的全球化文化市场中,那些规模巨大、实力雄厚、管理灵 些资金投入比较小,与现行碰撞比较小的电影和电视剧 发行、图书报刊销售、文化娱乐等行业开始,90年代前期,按 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纽建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主经营 的法人型文化企业,已经成为实践中的重大课题 而到了 9O年代后期,一系歹 骨干型的文化企业集团开始出现,并显 示出集团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多元化拓展、资本型纽带的威 力。 括的大集团具有练台的优势,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选 就迫使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企业不断地进行结构重组以增进 其适应市场的灵活性,从传统模式即单一中心、行为、垂 直管理、固定机构、地方观念、保持稳定,转变成为现代模式 即多个中心、相互依赖、多种联盟、多种结构、经营、强调 灵活。结构重组的捷径之一就是频繁地进行文化企业的兼 并,这种兼并和重组的结果,是使各家的文化资源包括信息、 设备、资金、人才和销售网络,通过集约化经营而实现共享, f肖化那些没有发展前途的文化项目,以开辟新的文化经济增 长点。应该根据国内和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通过推动 等多种形式,实行市场化运作,提高文化资源的创新括力,推 进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程度,纵横拓展规模效益,多样台成综 台效应,多元拓展经济总量。 其二.要加大文化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程度 文化产业的 全球化竞争是一种综台实力的竞争,它要求参与这一竞争的 文化产业既能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同时也能在全球范围 内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台,这就要求我们的文化产业要大大提 高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程度,要从长期以来依赖国内资源、国 内市场和指令,转化为既要依赖国内资源,又要在资金、 人才、信息、设备等的配置方式、配置渠道、配置比重等方面 实现充分的国际化 文化产业所进行的是文化经济一体化 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其中心任务是如何有效地把有限的资源 转变为有用的产品。它的资源投入大致有四类,即货币资 源、技术资源 专利资源和智能资源 文化资源的配置是否 得当,特别是它的国际化程度如何,是决定当前文化企业是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