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预习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预习能力

来源:华佗小知识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预习能力

注重学法指导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之一。数学老师的任务不应只是教数学,更重要的是应指导学生如何去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从已知到未知的学习过程中学会知识的迁移。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教师的示范、渗透,学生的模仿、实践等多种形式逐步实施,从而使学法落到实处。最终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从“学会”到“会学”。其中教给学生一定的预习方法尤为重要。可以通过预习而知新,可以通过预习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预习能力呢? 一、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刚跨入中高年级的学生对于预习还是个新名词。他们并不知道怎样预习,以及预习的好处。

1.感知预习的内涵。对于小学生来说,任何新知识新事物都要有一个感知过程,要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到表象逐步形成。开始在上每一节新课之前,我都有意识地让他们先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和昨天学习的内容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桌互说学习内容,说与昨天学习内容的异同。同学们很感兴趣,此时,教师再作适时适当的讲解,效果特好。

2.有指导的预习。有指导的预习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让学生对预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对课堂上老师有指导的自学形成一定的表象,我就开始放手让他们在每天晚上进行有计

划、有目的的预习。即在上每一节新课的前一天,你把作业布置给学生们:①明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和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区别与联系?②例题谁能看懂,在不懂的地方作个记号。③例题后的“做一做”,你试试看,能做出几题?学生对这样的作业完成的非常好,也很感兴趣。这样既满足了小学生的好强、好奇、好胜心,也为成绩较差的同学又提供了一次复习旧知识的机会,可谓是温故而知新。

二、检查预习的效果

检验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的学习更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他们的好强、好胜心理。在教学人教板第5册p92的例4:水果店运来60筐水果。里面有45筐是苹果,其余的是梨。苹果比梨多多少筐?时,要求学生预习后回答:(1)要学习的应用题有几个条件?是几步应用题?(2)条件与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3)从哪儿入手分析此应用题?(4)与前一天学习的两步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5)书后的“做一做”中的习题你能试着分析一题吗?同学们回家都很认真地按照老师设计的思路进行预习,检查时都写出了很详细的解题计划:要想求出苹果比梨多多少筐?必须知道苹果和梨的筐数。现在苹果的筐数是已知的,梨的筐数是未知的,所以要先求出梨的筐数。根据有60筐水果,其中有45筐是苹果其余的是梨可以求出梨的筐数,然后再用苹果的筐数减去梨的筐数即可求出苹果比梨多多少筐,并且能讲出与例3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这样的预

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垫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视学习过程,提高课题效益是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思想的转变。学生通过预习、检查对今后的学习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作者单位:江苏泗阳众兴实验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