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补⽓气药 1、⼈人参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 ⼼心、肺、脾经。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2、党参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3、黄芪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4、白术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 5、⼭山药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补肺脾肾、固精⽌止带 6、甘草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益⽓气补中、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二、补阳药 1、鹿茸
【性味归经】甘、咸、温。归肾、肝经
【功能主治】壮肾阳、益精⾎血, 强筋骨,调冲任、固带脉,托疮毒 2、巴戟天
【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祛风湿、强筋骨 3、⾁肉苁蓉
【功能主治】(1)补肾阳,益精⾎血(2)润肠通便——肠燥津亏之⼤大便秘结 4、淫⽺羊藿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1)温肾壮阳(2)祛风湿,强筋骨 5、补骨脂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肾、脾经
【功能主治】(1)补肾助阳,固精缩尿(2)温脾⽌止泻(3)纳⽓气平喘 6、杜仲
【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肝肾亏虚的胎动不安 7、续断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疗伤续折、安胎 8、冬⾍虫夏草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肾虚腰痛,阳萎遗精。
补肺平喘,⽌止⾎血化痰-肺虚或肺肾两虚之久咳虚喘,劳嗽痰⾎血。 9、益智仁
【性味归经】辛,温。归肾、脾经
【功能主治】温肾助阳,固精缩尿-肾⽓气虚寒之遗精滑精,遗尿尿频。 温脾⽌止泻,开胃摄唾-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涎唾。 10、菟丝⼦子
【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三、补⾎血药 1、当归
【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1)补⾎血——⼼心肝⾎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等。
(2)活⾎血,调经——⾎血虚或⾎血虚⽽而兼有淤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等。 (3)⽌止痛—⾎血虚,⾎血滞⽽而兼有寒凝,以及疮痈,跌打损伤,风湿痹阻的疼痛。 (4)润肠通便——⾎血虚肠燥便秘。 (5)⽌止咳——久咳⽓气喘 2、熟地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1)补⾎血—⾎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 (2)滋阴—肾阴不⾜足之潮热、盗汗、遗精、消渴。(六味)
(3)益精填髓——肝肾精⾎血,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发脱齿摇。 3、白芍
【性味归经】苦、酸、甘,微寒。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1)养⾎血调经——⾎血虚或阴虚有热之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等。
(2)平肝⽌止痛——肝阴不⾜足、肝⽓气不舒或肝阳偏亢的头痛、眩晕、胁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挛作痛等。本品能养肝阴,平肝阳,调肝⽓气,缓急⽌止痛。 (3)敛阴⽌止汗 ——阴虚盗汗、表虚自汗 4、何首乌
【性味归经】制首乌甘、涩、微温;归肝、肾经。⽣生首乌甘、苦,平;归⼼心、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1)补益精⾎血,固肾乌须(2)截疟(⽣生首乌)——体虚久疟 (3)解毒——痈疽、瘰疬等(4)润肠通便——肠燥便秘(5)⽌止痒:⾎血燥⽣生风,皮肤瘙痒,疮疹 5、阿胶
【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血——⾎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等。 ⽌止⾎血——多种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滋阴润燥——阴虚证及燥证
四、补阴药 1、北沙参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1)养阴清肺—肺阴不⾜足之证(2)益胃⽣生津 2、南沙参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1)养阴清肺、化痰(2)益⽓气⽣生津 3、麦冬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能主治】(1)养阴润肺—肺阴不⾜足,燥热⼲干咳痰粘,劳热咳嗽
(2)益胃⽣生津—胃阴不⾜足,舌⼲干⼝口渴,⼤大便秘结等(3)清⼼心除烦—虚烦失眠、养⼼心安神 4、天冬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肺、肾经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清⽕火、⽣生津。上能养肺阴、润肺燥、清肺⽕火,下能滋肾阴,清虚⽕火。 5、百合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止咳,清⼼心安神 6、⽯石斛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胃、肾经
【功能主治】(1)养阴清热—热病伤津及阴虚内热,烦渴,咽⼲干,⼝口燥。 (2)益胃⽣生津—胃阴不⾜足,⼝口渴咽⼲干,胃脘嘈杂,食少呕逆,胃脘隐痛,舌光少苔等。
(3)补肝肾、明目、强筋骨 7、⽟玉⽵竹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8、黄精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能主治】滋肾润肺、补脾益⽓气 9、枸杞⼦子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明目、润肺 10、墨旱莲
【性味归经】甘、酸,寒。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阴、凉⾎血⽌止⾎血 11、⻳龟甲
【性味归经】甘、咸、寒。归肝、肾、⼼心经
【功能主治】滋阴潜阳——有很强的滋阴之功。 益肾健骨—肾虚骨痿,小⼉儿囟门不合等证。固经⽌止⾎血—阴虚⾎血热、冲任不固的崩漏、月经过多。 养⾎血补⼼心—⼼心虚惊悸、失眠、健忘等。 12、鳖甲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潜阳——退虚热之⼒力较强,是治疗阴虚发热之要药。软坚散结—疟母、徵瘕积聚。目前,本品的这⼀一功效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五、解表药 1、麻黄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2、桂枝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3、葛根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辛。
【功能主治】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 4、柴胡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六、攻下药 1、⼤大黄
【性味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七、清热药 1、黄连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2、黄芩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3、黄柏
【性味归经】苦,寒。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4、⽯石膏
【性味归经】辛甘,寒
【功能主治】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
⼋八、温热药 1、附⼦子
【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功效、主治甚⼴广。
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九、消导药 1、⼭山楂
【性味归经】味酸、甘,性微温。
【功能主治】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用于⾁肉食滞积、症瘕积聚、腹胀痞满、瘀阻腹痛、痰饮、泄泻、肠风下⾎血等。
⼗十、化痰药 1、半夏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入脾、胃经
【功用主治】本品辛散温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气降则胃和⽽而痞满呕吐自⽌止,故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