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教育 YURENXINGK0l、lG■匿— E 垂丝朱 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积极发言的、举手回答问题 一“学 圄 ,, 引雩 -, 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 朱钧 章节时,我设计的任务都与当前学生喜欢的“喜羊羊和灰太 的、上台演示的、优秀作品展示的几乎都是优秀学生,信息技术 狼”有关。第四、在教学评价环节,不仅要对一些表现好的同学给 课堂成了优秀学生的展台。再加上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教师很少 在课后对学困生进行交流和辅导,长此以往,一方面使“学困生” 逐渐丧失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必然阻碍信息技术 予他们表扬和鼓励,对一些进步大的同学也同样给予表扬。 二、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老师 教学前我们要给学生进行差异化分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水 平把学生分成5-6组。每组同学为一个学习集体,小集体之间更 教学的顺利开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关注 “学困生”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现实问题。 讲究合作。在教师讲解完成之后,一些“学困生”不知道如何去 做,教师是无法一个个去指导的。这时小组的力量就可以发挥作 用了。就'止同桌或小组长一步一步的教他。这样所有学生都能成 为教师,都可以成为学生。学生之问可以互相学>j,共同进步。我 要讨论如何关注信息技术课中的“学困生”问题,首先要解 决的一个问题是关注什么样的“学困生”。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 “学困生”主要是指对信息技术课不感兴趣,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的同学。这些学生我们要区别对待。对于像“钱钟书”式的偏才、 怪才,我们要给他们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我在上信息技术课时 学生可以带课外书。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完成“基础任务”就可以 们还要发挥小组的的管理作用,每一个小组之间要竞争,所以组 员之问要更多的合作才能使整个小组在全班的中的成绩。一些 好学生会主动去教“学困生”,“学困生”为了小集体的荣誉也会 看课外书。这不是对部分学生的放弃,而是对他个性发展的一种 很认真的学习。 尊重。但这部分学生也仅能占总数的1%一2%。而对于另一部分 后天原因造成的“学困生”,我们必须对他们给予充分的关注。 其次,要回答的是关注“学困生’什么?信息技术课的培养目 三、充分利用计算机实现个别化教学 我们信息技术课有一个很好的工具,那就是计算机。计算机 软教学软件的使用,让个别化教学成为一种可能。我们要在信息 标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 技术课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工具,让学生根据教学软件的提示去 的信息素养,所以关注“学困生”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信息技术 完成学习任务,而不必单一的听教师讲。我们在上课时多为学生 的一些知识和技能,更多的要关注信息素养的培养。 准备一些教学资源,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方式来选 最后一个问题是如何关注“学困生”。很多人一提到关注“学 择学习资源。我在上课时一般会准备以下几个资源:信息技术教 困生”就是多在他们身上花一些时问,我不赞同这样的做法。现 材配套光盘、洪恩公司出品的“开天辟地”教学软件、针对当节课 代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剪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我们在 培养人才的时候不能渴望让每个学生都对信息技术课感兴趣, 的课件、教学主题网站、操作屏幕录相、学案等。学生在学习时如 果遇到困难可以通过以上资源的教学和提示来完成任务。另外 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信息技术课中的高手。在一个班50多位学生 还可以通过书本、同学的帮助等方式去解决问题。真正实现有个 的情况下,“关注每一个学生,照顾每一个学生”仅是理论上一个 别化教学。 理想而已。如果我们每节课都盯着这部分“学困生”那可能会有 “一四、让“学困生”有成功的感觉 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结果。我的做法是立足集体、有针对性 爱因斯坦小时候做的“小板凳”虽然比别的同学都差,但是 对于他来说,那是他认为最好的一个。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他 的引导“学困生”。具体方法如F: 一、激发“学困生”求知欲 们对自己的作品也同样非常珍惜。在作品展示环节中,大多数时 间为好学生作品的展示平台,而那些“学困生”也只有欣赏的份。 学生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时有很大的兴趣。但是时间长了, 信息技术课就失去了新鲜感了。一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 学习兴趣下降。学生完不成教学任务,渐渐的失去信心。所以在 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展示的机会呢?在这个环节设计时,先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展示,让学生说说自己作品的优、缺点,以 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只有整体学生提高了,才有“学困 及改进的措施。这样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进行展示。我又在学校服 生”的提高。要想提高整体水平就要提高教师自己的教学水平, 让学生感兴趣学。首先要端正教学态度,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落到实处。第一、对教学内容要及时调整,我在上网络课时,QQ 软件的使用及QQ空间的使用我及时加入课堂教学。第三、对教 务器上做一个学生作业提交系统,这样每一个学生都反复欣赏 自己作品的机会,自己的作品也会有很多人来看。学生大多有自 己的QQ号,在上四年级时候我就教他们如何开通自己的QQ空 间,再把自己的作品发表在里面,让好友和更多的人了解他的作 材要进行二次开发,在设计任务时要根据当时的时事、季节、学 品。不管自己的作品相对于其他人来说如何,但这些方法都会给 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任务。如现在我在上“制作演示文稿”这 他们体验到一种成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