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六课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六课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后篇巩固提升

随堂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和 是很有说服力的。( ) A.汉字 青铜器

B.甲骨文 青铜器

C.汉字 史书典籍 D.甲骨文 史书典籍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知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和史书典籍,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2.在我国传世的浩瀚史书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通史、断代史等体例,这些史书( )

①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是中华民族重视历史经验的具体体现 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④书写了中华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这些史书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华民族重视历史经验的具体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故①②③入选;④错误,书写中华文化的是汉字。 答案A 3.有人这样说中国字:“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汉字像一幅面,生动表现了文字的内涵(如下图)。材料表明( )

A.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B.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C.文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D.汉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解析材料表明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汉字像一幅画,生动表现了文字的内涵,A项符合题意;中华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B项说法错误;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C项说法错误;中国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D项说法错误。 答案A 4.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其中有一篇史书,原无标题,整理者将其拟定为《系年》。该竹简记述了自西周之初到战国前期的史事,与传世的《春秋》经传、《竹书纪年》《史记》等内容多可对照,且有众多新的史料。这从某个侧面说明( )

①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见证 ②我国历史上编纂的史书,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③《系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纪传体史书 ④中华民族自古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材料从某个侧面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见证,中华民族自古重视保存历史资料,①④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③错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5.海峡两岸汉字节在海沧启幕,汉字节旨在通过征选两岸共同认可的代表性汉字,举办两岸书法艺术论坛等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两岸民心。

“麦当劳”公司将中国国内运营公司更名为“金拱门”。“麦当劳”是英文“Mcdonald’s”的缩写读法,而“金拱门”是具有纯中国味的汉字。麦当名是为了企业利益的考量,适应当前中国市场顾客的文化需求,这也是其顾客主体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增强的要求。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海峡两岸汉字节”能够凝聚两岸民心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麦当劳”更名为“金拱门”的原因。 答案(1)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各民族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所以汉字有利于凝聚两岸民心。②汉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所以汉字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①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麦当名“金拱门”是为了企业利益,适应当前中国市场顾客的文化需求。②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对世界企业文化产生重要影响。麦当名“金拱门”反映了外资企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

能力素养拓展

一、选择题

1.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岭南左江流域壮族先民骆越人巫术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至今已有1 800—2 500年的历史,以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图像众多,成为广西左江流域岩画的典型代表而闻名于世。材料主要说明( ) A.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C.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D.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保持民族性

解析题意说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史书典籍,B项不选;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选;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D项不选。 答案A 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要“加强写字教育”,要重视当前存在的“汉字书写文化没落”现象。之所以要“加强写字教育”,是因为( )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 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决定作用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解析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③说法错误;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④中“决定作用”说法错误;之所以要“加强写字教育”,是因为文字和汉字的重要作用,①②符合题意。 答案A 3.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下面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①六千多年前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就是汉字的雏形 ②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 ③大约在公元初年,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最终湮灭了 ④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①④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一脉相承;②反映的是《资治通鉴》作为史书的类别,不符合题意;两河流域文明的湮灭不能证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一脉相承,③排除。 答案B 4.地名是人类在各个历史时代活动的产物,蕴含着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丰富内涵,中华大地上的一些地名就和历史事件有着紧密的联系。

商末周武王兴兵伐封,大军途经此地时遇暴雨三日而不能行,就地驻扎修兵练武,故名为修武

武 县 偃

周武王灭商后,在商朝都城停留了几日便迅速“罢兵西归”,路过今天的偃师境内时,

师在此驻扎进行休整,时间长达数月之久,因周武王在此息偃戎师,人们便将此地叫作偃师 市 获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春,汉武帝驾幸豫北,走到汲县新中乡时,路博德献来南越国丞嘉相吕嘉首级,武帝大喜,取擒获吕嘉之义,改此地名为获嘉 县 遂平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愬雪夜入蔡州,平定吴元济叛乱,唐宪宗敕改县名为遂平县 县

中华诸多地名中包含着历史故事表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②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题干中很多地名是人类很久以前的历史时代活动的产物,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①符合题意;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说的是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材料没有涉及外来文化,②与题意不符;很多地名都和不同时代的历史事件有关系,由于历史事件而改名,表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对人的影响,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B 5.千百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是世界上唯一五千年绵延不绝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是( )

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②表述的是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与题意不符;④表述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以及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表明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①③入选。 答案B 6.行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飞花令”是古时候人们经常玩的一种行酒令游戏的杰出代表。至今在我国很多地区仍然盛行,但内容和形式已经与过往大不相同。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深远持久地影响人 ②行酒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历千年历久弥新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④改良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解析题意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深远持久地影响人,同时也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内涵能够因时而变,①③符合题意;②错在“核心”;④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实践,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答案B 7.上溯殷周,下至明清,中国的史书典籍记载了发源悠久、从未间断的中华文化,这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丰富多彩 C.独树一帜

B.无穷魅力 D.源远流长

( )

解析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并且中国的史书典籍记载了发源悠久、从未间断的中华文化,表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发源早,流程长,故本题答案为D项。 答案D 8.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1939年、1944年南宁两度沦陷,广西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不得不中断。图书馆工作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将图书馆所藏古籍和其他重要书籍及时转移。广西图书馆重视古籍保护,是基于( )

A.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

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C.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D.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解析广西图书馆重视古籍保护,是因为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具有重要意义,B项符合题意;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A项表述不科学;C、D两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答案B 9.2018年9月30日,《大汉雄风——徐州汉代楚国精品文物展》在武汉博物馆开展。展览精选了徐州博物馆文物107组1件,包括形制齐备的印章、装备完善的兵马俑、精美绝伦的彩绘歌舞俑及晶莹剔透的玉器等。展览分为“地下宫殿·灵魂居所”“宫室百官·制同京师”“楚汉雄兵·锐兵强阵”“国力充盈·盛世繁华”“永生之梦·事死如生”等五个单元,全方位地展现了汉代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这些文物是

( )

①中华文明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②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④反映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①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②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武汉博物馆展出的历史文物,全方位地展现了汉代楚国生活,表明这些文物是反映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③④入选。 答案D 10.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华文化逐渐落后于其他某些国家。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在发展中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②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息息相关 ③中华文化优于其他民族文化 ④任何先进文化都是工业文明带来的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解析国家的衰微使文化失去了发展的政治、经济条件,这加速了文化的衰落。国家衰落是文化衰落的决定性因素,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息息相关,①②符合题意;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③错误;④中的说法过于绝对。 答案A 11.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一个衰微的过程,中华文化的衰微( )

①是伴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而走向衰微的 ②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历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③与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是息息相关的 ④是中华文化发展一个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过程 A.①② C.②④

B.③④ D.①③

解析①③是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符合题意;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是为了挽救中华文化,不是导致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②说法错误;中华文化的衰微并不是中华文化发展一个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过程,④不选。 答案D 12.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今天,要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必须( )

①全面继承并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④全面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①④错误,不管是对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全面继承与借鉴都错误,应该是有所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项。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中国瓷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工艺,但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国无宁日、民不聊生,瓷器艺术暗淡失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整个工艺美术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发展、提高”

的方针,光电陶瓷美术工作者不断深入生活,探索创新,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时代气息浓郁的艺术瓷以及日用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瓷器艺术进入了一个全面繁荣发展的新时期,许多新工艺、新材料、新形式应运而生,蓬勃发展。

(1)20世纪前半叶为什么是中国瓷器艺术暗淡失色的历史时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陶瓷艺术蓬勃发展对中华文化再创新的辉煌有何启示?

答案(1)20世纪前半叶,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使得中华文化经历衰微。

(2)①只有在中国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③要全面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14.文字是一个民族传承文化的主要工具。汉字的演变史,也始终与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史密切相关。

材料一 汉字传承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字体,总趋势是从繁到简。繁体字把字形同字义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起来,书写时以形表意,认读时见形知意,用于艺术创作时传统韵味妙不可言。现今习惯于使用繁体字的港澳台同胞加上海外华人有几千万之众。简体字是以繁体字为基础,源于历史上人们自行简化的手书体,笔画少,形体清晰,绝大多数有约定俗成的历史基础,顺应了群众使用的需要,提高了书写效率,便于计算机造字和认读。联合国把简体字作为中文的规范字体,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外国人学汉字受益匪浅且学者日众。

材料二 近年来,一些学者和知名人士呼吁,“亲”要相见,“爱”要有心,而简体字的

“亲”“爱”恰恰是亲不见、爱无心,丢失了对汉字传统文化的传承,建议选择50—100个最有含义的繁体字重回中小学课本。

你是否赞同该建议?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答案示例一:赞同。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②繁体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为书写和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③繁体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④教育是

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选择部分繁体字进课本,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示例二:不赞同。

①简体字绝大多数有约定俗成的历史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依然传承着中华文化。②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简体字笔画简单,形体清晰,提高了书写效率,顺应了群众使用的需要。③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简体字更加便于计算机造字和认读。④简体字的使用有利于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备课资源链接 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二、教学难点

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三、教学方法

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中国话》,然后导入:真好!让全世界的人都来学中国话,让中国话越来越国际化。然而,我们到底凭什么可以这样?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感受一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引入课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多媒体显示)

讲授新课

中华文明五千年剪辑。(播放视频)

教师:结合教材及视频资料,谈谈中华文明走过了一段怎样的辉煌历程。 1.古代辉煌的历程。(多媒体显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顾自己所了解的中华文化的辉煌表现,然后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完成下表:

发展时殷周 期 天命神权、文化思“敬德想 保民”思想 在中华对早期文化发中华文展史上化产生的影响深刻影和作用 响 春秋战国 秦 汉 隋唐 宋元明 明清 促进统一的诸子蜂起、民族文化发独尊儒术 百家争鸣 展 古代中华文化产生宋明高度发展 理学 近代西方文化传入 形成古代中具有划时代儒家思想成为华文化思想意义 正统思想 的雏形 宋明理学进入气度恢弘对后期封的全盛时代 建社会影响较大 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 诸子蜂起,古色斑百家争鸣,斓的青举 例 共同完成中铜器、国思想的奠甲骨文 基礼 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秦陵兵马俑、修筑长城 佛教与道教、儒教相互补益形成三教归一的奇特景观;“丝绸之路”

高亢、充满青春气息的盛唐之音;龙门石窟;唐诗歌、书法艺术 宋词、元曲、北宋毕升的活字印刷术、理学 故宫、明清小说、民间绘画

教师: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殷周(发源)——春秋(初步形成)——秦(划时代意义)——汉(进一步发展)——隋唐(全盛)——宋元明(延续)——明清(面临冲击)。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特点。

教师: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其他文明古国。世界有哪四大文明古国,它们各自取得了哪些重大文化成就?

练一练:(多媒体显示)

下面分别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中华文明相对应的文明成果是(A)。 A.金字塔 佛教 汉谟拉比法典 造纸术 B.木乃伊 印刷术 象形文字 佛教 C.汉谟拉比法典 佛教 金字塔 指南针 D.金字塔 佛教 象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教师:其他三大文明也都曾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但因本国历史的中断而没能延续到现在,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中的遗憾。唯有中华文明延续到现在,创造了令整个世界都赞叹不已的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源远流长。那么,见证它的源远流长的又是什么呢?

2.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多媒体显示) (1)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多媒体显示) 汉字的发展历程。 多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幻灯片播放后,先让学生辨认各字体的名称,然后向学生介绍汉字的发展历程: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此外还有行书、草书两种辅助性字体。

探究活动:有人认为,汉字书写复杂,主张“汉字拼音化”甚至有废除汉字的推动行为。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辩论,教师点评并总结: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说,它是汉语文化圈共同的文字。汉字内涵丰富,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且很多汉字可成词。这导致了汉字极高的“使用效率”,2 000个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加之汉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来,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要短。

汉字书写了中华文化,传承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种艺术。汉字以特有的艺术和内涵告诉我们:我们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必须写方方正正的汉字。在世界各种文明中,只有中华民族把文字的书写提升到如此高的境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用汉字记录着自己的辉煌,也为我们留下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第二个见证——史书典籍。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多媒体显示) 教师:你知道的史书典籍有哪些? (学生列举,也可以是广义的史书典籍) 教师:我国史书典籍多不多? 学生:多!不胜枚举。

教师:仅《二十四史》中的《史记》,全书就有130篇,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526 500字。可见,我们的史书典籍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教师:是的,汉字和史书典籍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教师: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到了近代,中华文化受到了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走向衰微。中国党成立后,在中国党的领导下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华文化正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多媒体显示)

探究活动: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谈谈为什么中华文化会走向衰微。 (1)近代衰微。(多媒体显示)

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谈近代中华文化走向衰微的原因,得出国家衰落决定文化衰落的结论。

追问学生:面对中华文化的衰微,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虽然中华文化遭遇一次次巨大的冲击,但它仍以特有的包容性,努力学习着西方的器物、制度和文化,但这些都没能挽救其衰微的命运,直到十月一声炮响,带来了马克思主义,让中国人看到了前进的方向。在中国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正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及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2)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多媒体显示)

在当代,我们正用我们的情感、智慧中特有的创造力续写中华文化更加壮丽的篇章!孔子学院世界遍地开花,中国美食、中国功夫、中国节日走向世界等就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有力证明。请大家先欣赏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等相关图片:

教师:在“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大舞台上,上千位中国艺术家亲赴比利时,以其独特精湛的艺术表演,或恢弘大气,或精微雅致,或委婉细腻,或磅礴跌宕的风格,带给欧洲观众一场长达4个月的视听盛宴。透过数百场活动,欧洲观众感受到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探究活动:结合所学文化方面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让世界感受充满魅力的中华文化。 学生探究、讨论,教师点拨、归纳:发掘、保护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走市场化运作道路,让文化与经济相融合;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创造富有时代精神的中华文化等。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感受了古老中华文化的辉煌、近代的衰微和现代的复兴。我们相信中华文明的千古圣火,将与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我们将用我们的情感、智慧中特有的创造力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